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看到丁石青老老实实的投降服软,郭红霞的心气才平静下去。作为丁石青的老婆,郭红霞当然还是向着自己的丈夫的。所以她站在自己丈夫的立场上对他说道:

“老丁啊,你这个人呢,别的毛病没有,但是装清高,自我感觉良好的问题还是很大的。我呢虽然没当过干部,可是在厂子里也知道那些升得快的干部都是个什么样的。凡是升得快的干部,都是那种不怕手脏脚脏,生产线上的活儿人家都拿得起来,能和工人能够打成一片的人。”

“所以要我说,想要升官快,没架子这一条可不能忘了。咱们复兴党就是和旧社会反过来的。旧社会的官儿是端着架子让老百姓干事儿的,复兴党的干部是放下架子给老百姓干事儿的。我就说一条,我们厂的厂长、车间主任之类的干部,哪一个对工人都是没架子的。凡是有架子的,都被工人大会给选下去了。”

“中央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话说回来了,看王主席的做派你就能想到了。今天在食堂里吃午饭的时候,我就看到王主席手里的馒头掉在地上,他老人家捡起来擦了两下直接就吃了,那叫一个自然。你再看看人家王主席对咱们工人,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人家就那么拿出个小本子来,一句话也不说,光是记大家反映的问题。”

“你还说什么中央办公厅就是朝廷的翰林院,你是要一步登天了。我看你这一套说辞可够呛。照你说的,王主席就应该是皇帝,可是这皇帝有捡起地上的馒头一点不在乎就吃下去的吗?王主席都是这样的人,那中央的那些大领导肯定也都是这样的人。你要到中央办公厅上班去了,要是还端着个清高的架子,总以为自己是书里面的诸葛亮那样的高人,我看你还是别去了,咱们两口子还是在马家河过安生日子吧。”

丁石青知道有个说法叫“妻贤夫祸少”。以前的时候丁石青还觉得未必。女人读了书见识多了,恐怕也不会贤良起来,要不历史上怎么出了吕太后和武则天呢。可是今天听了自己的老婆这番话,丁石青可真是感到妇女能顶半边天了。就光是自己老婆刚刚说的这番道理,就要比自己高明一百倍。

想到自己邀天之幸娶了个贤惠的老婆,丁石青赶紧给老婆行了个礼,然后紧紧地抱住了她。他带着很浓厚的感情对郭红霞说道:“我可不是什么诸葛亮,咱们家的诸葛亮啊,只有你才能当啊!”

王书辉在复兴党第二钢铁厂也没呆多长时间。和工艺研究局驻第二钢铁厂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几天的交流之后,王书辉就直接去了枝江县。

第437章三种“非国民”

1631年的枝江老县城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居民聚集区了。

复兴党的枝江县委县政府驻地不在枝江老城里面,所以除了各种各样从原来的董滩口迁移到枝江县城里的商业铺面和服务业以外并没有什么工业企业,这使得枝江县老县城难得的没有什么工业污染。

王书辉有很多年没到枝江县老县城里来过了。复兴党在枝江县城没有什么布置,但是枝江县城里面却有一个复兴党治下独此一家的东西,那就是王书辉的老丈人朱术圳的枝江郡王府。

王府的规模其实也不大。毕竟当初重新王府的时候,王书辉只是按照自己的老丈人和自己妻子的几个舅舅家的实际需要修缮的。随着朱微妏的几个年轻的舅舅都搬出了王府,现在的枝江王府里面只剩下朱术圳和几个老头子了。

这一次朱术圳突然让人打电报叫王书辉过来,王书辉还有点奇怪。要知道他的这个老丈人自从从报纸和广播上搞清楚了复兴党是怎么回事之后,就是一直避免和自己见面的。虽然没有直接的明说过,但是王书辉也能从自己的老丈人眼中看到深深的忌惮。

这种忌惮和过去看到王书辉的杀伐果断而被吓到还不一样,那是身上有着太祖血脉的封建贵族朱术圳对于革命者王书辉的忌惮。

进了枝江老县城,到了自己老丈人的家,看到自己老丈人家门口迎接自己的那个面白无须的老头子之后,王书辉才想起来,前一段时间内保局的人有一份报告,说是原本被软禁在钟祥县大明朝景陵的老太监刘若愚,前一段时间申请到枝江县来服侍朱术圳。王书辉当时没把这个事情当成个大事儿,就同意了。

作为承天府镇守太监的刘若愚,在复兴党对整个湖北根据地进行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明确的认识到了复兴党是怎么回事,所谓的王府仪宾王书辉是什么样的人。

在整个承天府的所有武装力量,包括景陵卫的明军也都被改造成了钟祥农场的农业工人之后,刘若愚被勒令负责景陵“风景区”的卫生工作。

到了这个时候,刘若愚就彻底明白了自己紧怕步了自己前任的后尘而小心翼翼的应对的王书辉,是个要把大明朝的天翻过来的人物了。

最开始的时候,刘若愚还觉得这可能就是一场和当年武宗皇帝时候的“宁王之乱”一样的闹剧。可是在观摩了几次批斗大会,又参观了几次当地农场建设场面以及农场职工的军训之后,刘若愚渐渐的认识到,王书辉要闹起来的这场乱子,不见得是“宁王之乱”,倒有点“靖难之役”的意思了。

在大明王朝内廷那个人吃人的地方,一步一步的从一个低等洒扫杂役到一个内值房的高级文书经管,能够在魏忠贤对大内的清洗下幸存下来,最终谋到个地方镇守太监的高级位置养老,刘若愚这个老太监的眼力还是有的。别看他只是个太监,但是当初在大内呆了几十年的他也明显的感觉到大明朝的国事是一步步的衰败下去,越来越不行了。

别的不说,光是他在内值房整理文书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多少各地的大灾和大乱了。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刘若愚就觉得投靠王书辉的老丈人是他唯一的选择。毕竟他已经大约的察觉到了,在复兴党里面好像是没有他这种人的位置的。

看到一个陌生的老头子认认真真对着自己行着磕头的大礼的时候,王书辉才想起来,这个老太监可不简单。此人可是在后世的历史上,以一本记载明朝宫廷制度和事迹的历史文献资料《酌中志》而闻名的。基本上研究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末有这么个老太监。

虽然不太理解这个在大明内廷里沉沉浮浮,甚至曾经在司礼监里混过的高级太监为什么这么郑重的对自己大礼参拜,但是出于对老年人的尊重,王书辉还是亲手把他给扶了起来。

“我们复兴党不讲究这一套,刘老先生还是不要这么客气了。我岳父这次找我来有什么事情,你是照顾他的人,你知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若愚是在大内呆过很长时间的人,虽然在他眼里王书辉很可能就是下一朝的新皇帝,但是他还是非常有操守的没有多嘴,反而说自己是个奴婢下人,不敢参与贵人们的事情。

王书辉对于贵人这两个字有点敏感。不过对一个满脑子都是封建思想的老太监,他也没有追究他的意思。

朱术圳找王书辉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天天逛茶馆,泡澡堂,早就从广播和报纸上了解到了足够的信息了。复兴党要北上,这个事情复兴党是没有任何顾忌的在广播报纸上对所有的群众都进行了宣传了的。

现如今,复兴党要北上中原拯救千千万万在反动派的争霸战争中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众的消息,在湖北根据地里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中原人民的生活有多惨,反动派的非正义争霸战争是多么邪恶,大家现在都是顺嘴就能说出来的。

只不过和年轻人积极响应,关心会不会因为地盘扩大所以工厂的任务增加,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工资和奖金,或者直接被调到新建工厂更上一层楼不同,大部分有一定年纪的群众对此的关注不是很大。

群众参与政治,人民参与国家大事的习惯,现在还没有形成。复兴党落实人民民主制度的困难也正在这里。

不过,和普通的人民群众不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份子,作为大明王朝千秋万代传承下去的直接受益人,王书辉的老丈人朱术圳明确了这个消息之后就坐不住了。

自己的女婿要灭亡大明,或者说自己的女婿要捡大明这个“漏儿”(在朱术圳看来是这样的),朱术圳觉得,作为太祖皇帝的龙子龙孙,自己应该对自己的女婿表明一个态度。

王书辉完全不觉得大明王朝的灭亡有什么不正常的。所以当他听到自己的老丈人用车轱辘话说着什么“大明王朝的正统地位”之类的废话的时候,他的感觉是很荒诞的。

看到王书辉对此不以为然,朱术圳又开始引用参事会的那帮旧文人的口水,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说起什么“万民何辜”之类的话来了。

听了这话,王书辉脑袋里不自觉的想起的却是马老人家的一段话: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