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老崔052
- 入库:04.13
“除了有点长以外,倒是把我说的那个意思表达出来了。”
第439章人心真的散了
现代社会的著名演员葛大叔在电影里说的那句“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如果放在封建社会里,特别是放在封建化的军队里面,是非常的准确的。
从1629年到1631年这不过三年的时间里,在原本的历史上,在明朝末年叱咤风云的三个主角,三股主要的武装力量,如果说有一个共识的话,那这个共识就是葛大叔的那句“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现代人可能想象不到,“士气”这种非常虚无缥缈,这种唯物主义者根本就不屑一顾的东西,对古代的封建农业时代的军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到1631年,明末主要的三股武装力量中,位于辽东北地区的后金女真政权,在不断内讧内斗的过程中,以为黄台吉大汗复仇为借口,对复兴军辽南第一军团布置在海州和盖州之间的防线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进攻。
其中,大贝勒代善主持了两次进攻,而小贝勒多尔衮也主持了两次进攻。不过不管是谁主持的进攻,不管这样的进攻是什么规模的,他们在复兴军的防线面前都遭遇了可耻的失败。五六次进攻下来之后,除了八旗各部的三万多蒙古附从军在战斗中被消耗殆尽之外,还有近万的女真“精兵”,也在战斗中,被辽南第一军团的骑兵和战车混编部队的主动出击所歼灭。
后金女真这种落后的兵民合一的部落式政权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政权的最高领袖必须要用不断的军事胜利来维持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黄台吉在世的时候,因为不断的推进后金女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在对外战争中的主要目的,其实并不主要是维持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而是为了补偿因为生产力落后而导致的物资不足,转移因为生产力不足导致的内部矛盾。这才是黄台吉不断的发动对外战争的主要目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发起对蒙古各部的战争,黄台吉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牛羊战马并补充人口战力。对大明发动战争,黄台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各种工匠农夫和大量的物资以及金钱。
也就是说,黄台吉发起对外战争是个赚钱的过程,壮大自身的过程。他发起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耗后金女真自身的实力,而是通过战争进行抢劫和掠夺,补充自己的需要。
没有了黄台吉的后金女真政权真的是非常不同的。在历史上,多尔衮之所以能够继承黄台吉的地位,那是因为这个人在和黄台吉的对抗和学习中,很“聪明”的弄清楚了封建化这个事情对于后金女真政权的重要意义。“睿亲王”的这个“睿”字,可不是说多尔衮在智力上真的很聪明,而是说多尔衮在对于政权制度的建设上的明确认识。
可是和历史上不同,现在还非常年轻的多尔衮还没有经历那个历史上的过程。所以在黄台吉死后,他的表现和其他的女真高层一样,他希望能够通过领导女真各部对复兴军的军事胜利获得八旗各部以及女真各部头领的认可,从而登上后金大汗的宝座。
在后金女真内部的争权夺利中,代善获得了一半儿左右女真各部的支持,而多尔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方面“优势”,通过原有的“关系”获得了在科尔沁蒙古各部影响力极大的黄台吉遗孀布木布泰的支持,使得他内有上三旗的支持,外有科尔沁蒙古各部的支持,才能够和作为野猪皮长子的代善有了一争高下的实力。
双方经过一系列斗争之后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最后斗争双方也明确的认识到,想要获得所有后金女真人的肯定从而登上大汗的宝座,不通过对外战争的胜利那是不现实的。
不过这两个人很明显的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野猪皮家族对于整个后金女真各部的统治,并不是绝对的。
和封建王朝有血统继承的法理依据不同,野猪皮本人是通过对内战争压服了女真各部的,黄台吉则是通过对外战争一起发财才把女真各部凝聚在了一起的。因为黄台吉的突然死亡,没有完成政权封建化的后金女真,其实并不承认野猪皮家族天生的就应该成为后金女真各部的共主。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野猪皮家族的主要继承人代善和多尔衮,是应该对于发起对外战争非常谨慎的。毕竟一旦他们发起的战争失败了,那么后金女真各部的首领们,就会开始用最直接的手段质疑野猪皮家族对于女真各部的领导权。
就是慑于两代野猪皮的余威不敢直接使用暴力手段反抗的女真各部,他们一旦发现野猪皮家族的继承人不能承担起通过对外战争发展壮大女真各部的天然使命了的话,用脚投票这个做法他们做起来还是无压力的。
就这样,在多尔衮和代善,以及黄台吉的长子豪格,三人发起了六次对复兴军防线的作战最后都遭遇了可耻的失败之后,整个后金女真政权开始走向分崩离析。
即使是奴隶制部落的首领,这些接受最天然的进化论思想教育的部落首领们,也通过野猪皮家族的几次失败认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继续和损失了三万多蒙古附从军以及一万多核心部队的野猪皮家族混下去的话,自己的部落不是有成为炮灰被牺牲的危险,就有物资不足陷入生存危机的危险了。
对于他们来说,跟着野猪皮混有肉吃,他们才会跟着野猪皮混。一旦跟着野猪皮混不仅没肉吃还要丢性命的话,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显而易见了。
在六次对复兴军的作战过程中,大量的后金女真部落开始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甚至有不少实力相对弱小的部落,就在战场上直接投靠了复兴军。
不仅后金女真内部开始陷入分崩离析之中,因为对复兴军的惨重军事失败,朝鲜方面和蒙古方面都开始对后金女真政权阴奉阳违起来。
而因为复兴党存在而导致的比原本的历史上严重几十倍上百倍的经济危机,也开始最直接的影响到后金女真政权。原本可以通过山西汉奸商人进行的粮食和物资买卖变得越来越艰难。经历了重大军事失败后的后金女真全面陷入到严重的经济危机中。
与此同时,经过了充分训练和战场考验的复兴军辽南第一军团,也开始在辽中地区活跃了起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复兴军的防线已经推进到了海州一线。后金女真在海州南部地区的所有据点全部被复兴军拔除。
而在投降女真部落的“带路”下,复兴军甚至开始在广大的建州卫地区大肆吸纳起各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来。要知道,东北地区的这些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部落,可是和建州女真都是有着不少的仇恨的。
用自顾不暇这个成语形容1631年的后金女真政权,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原本在历史上一直处于攻势的后金女真政权到了1631年开始全面陷入守势。
当然了,这个守势主要是针对辽南地区的复兴军。对于山海关方向的辽东军阀们,暂时因为外部和内部危机而团结起来了的后金女真高层,还是保持着比较大的压力的。
面对艰难的情况,为了保证后金女真的西部安全以及人力资源的补充,代善作为留守留在了沈阳地区的大本营,而多尔管则率领着上三旗的部分力量联合了仍旧“忠心耿耿”的科尔沁蒙古,对蠢蠢欲动的蒙古各部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征伐。
在相同的时间线上,明王朝政府军和高迎祥领导的闯军,在真定府、东昌府、潞州府和大名府之间展开了一年左右的长时间拉锯战。
在这个山西、山东、河南和北直隶的交界地区,双方进行了相当惨烈的战争。
其中,政府军方面以被重新启用的袁崇焕领导的五万关宁军,孙元化领导了三万山东新军和卢象升领导的两万天雄军为主。
而闯军方面,则是以高迎祥领导的二十万陕西和河南闯军,李自成领导的六万河南闯军以及张献忠领导的五万陕西和山西闯军为主。
从人兵员素质上看,双方基本上算是大哥别笑二哥的状况。明王朝政府军方面的普通士兵和闯军方面的普通士兵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破产农民。他们都是经过了简单的训练就被迫从军了。
从部队骨干上看,明王朝政府军和闯军方面也是半斤八两。明王朝政府军方面,卢象升的天雄军属于私军性质,其中的主要军官都是卢氏家族的成员。这些人属于受过一定教育,看过一些兵书战策,在理论上有一定基础的地主阶级子弟。
关宁军方面的军官都出自辽东辽西的将门世家。实际上也别被将门世家的大牌子给忽悠了,越是这种将门世家的出身,部队就越是只能打顺风仗不能打硬仗。
因为兵为将有的体制而部队主力家丁化的原因,关宁军这样的军阀部队,都是为了自家的利益服务的。所以一旦战事出现挫折,作为部队骨干的家丁家将们,就会毫不犹豫的保护着各自的主子在战场上搞大转进。
原本在明末的辽东战场上可以在野战中打败后金女真的白杆兵、浙江兵,就是被这些猪队友用这种做法给活活的坑死在了战场上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汉墙 (炮王) 创世VIP2015-12-31 秦汉三国那一年,刘备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个体户;那一年,曹操还是个忠心为汉的有志青年;那一年,刘...
-
大明亲王 (宗辰) 创世VIP2016-02-21 两宋元明一梦千年,已然回明,弘治末年,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搅动了江海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