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因为懂些泥瓦匠的技术。毛二毛经过训练后,被分配到了复兴会基建三队。成了一名光荣的,从事建筑工作的生产建设兵。

前不久,毛二毛想要回老家把家人接过来。正好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被革职的杨守业。念着他祖父的一份香火情分。毛二毛才准备给落难中的杨守业介绍个工作。

整个松滋县现在的变化是很大的。要是一个现代人突然出现,会认为这是一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小县城。

原本只有一条大街的松滋县城,现在被共有横三纵三六条街道,和一条环城道。道路全部是用本县水泥厂生产的水泥铺设而成的,可供四辆马车并行的四车道。街道中间高两边低,街道两边各有一条一点五米见方的用砖石砌成的明渠。

明渠旁边栽种了王书辉用时空门从现代引种的速生林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这些树木已经长的很大了。

整个县城目前除县衙外,已经没有任何单层建筑了。街道两侧的房子,全都是最低两层的红砖青瓦大屋顶的楼房。有人会觉得一个古代县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砖瓦来修楼房。那是他不知道复兴会在松滋县本地建立的,总人数四千人的,大量使用蒸汽机械和现代技术的松滋砖瓦厂。

当然了,除了一条街道目前比较繁华,有大量的商业机构和管理机构驻扎以外,也就是码头区的那两条街比较热闹。现在正是白天上班的时间,其他几条街道的工人住宅区,除了偶尔学校下课时有些小孩子们的欢快叫喊声以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一片安静。

毛二毛领着杨守业去的就是松滋县最繁华的第一大街。

这条街两旁的房子虽然也都是些两三层的红砖青瓦的楼房,但是却非常的热闹。复兴会松滋党委,复兴会驻松滋县办事处,复兴军松滋司令部,复兴会松滋生产建设兵团总部,复兴会松滋公安局,复兴会松滋通商处等主要机构,都在这条街上。

这些机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能关系不大。不过,这条街上的其他一些机构,则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同时也是复兴会松滋银行,复兴会松滋供销处,复兴会松滋商社,复兴会粮食局等一系列民生部门的所在地。

枝江商盟,和松滋县在复兴会完成土改后,剩余不多的比较知分寸的地主士绅,被枝江商盟吸收统合而成的分支机构,松滋商盟的一些买卖,也都在这里。

毛二毛在枝江县干了一年多,在松滋县也已经干了两年了。他对于复兴会治下的生活是非常的熟悉的。但是,杨守业却是个第一次到复兴会地界的菜鸟。一方面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一方面也是真心的希望杨守业能够快速的融入松滋县的生活。所以,毛二毛承担起了杨守业的向导,解说员的工作。

他们的第一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食堂。

松滋食堂是复兴会的附属企业。因为复兴会本身掌控着整个枝江和松滋,以及部分荆州府地区(荆州卫的土地已经全部被复兴会吸收)的大量土地,十多个大型农场,二十多家养殖场。复兴会农业部门每年出产的粮食和鸡鸭鱼蛋等,已经不是日益扩大的复兴会组织可以消耗的了的了。(农田基建,高产作物,机械化生产,科学种养,初级化肥和饲料。在这些条件下,复习会下属农业单位和复兴会控制的区粮食连年丰收。)

因为掌握着大量的原材料,同时为了安置被复兴会不断引进的老弱妇孺。各种轻工企业被大量的开办。在1622年到1624年三年间,复兴会先后新开办了三家纺织厂,六家罐头厂和三家卷烟厂。可是即使如此,不仅复兴会的商品在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而且仍旧不能很好的解决女性和老年人就业的问题。

毕竟重工企业对于工人的身体素质是有着刚性要求的。

...

第177章杨守业的新生活3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复兴会每到了一地,就得让当地的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能够摸到这个天。”

“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饱,是我们的长远目标。让复兴区(类似解放区概念)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饱,则是目前对我们最切实的工作要求。”

“我们有钢铁,有大炮,有步枪,有刺刀,有水泥,有玻璃等等等等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能够生产出来,有两个基础。一个是资源基础,一个是人力基础。这两个基础是缺一不可的。”

“注重农业建设,就是注重工业建设。对于农业和工业,我们复兴会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623年·王书辉·《农业生产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松滋食堂,是一个非常大的半开放式的建筑。这栋使用框架结构建成的两层楼房的一楼,除了一些水泥支柱和厨房以外,整齐的排列着巨量的长桌和条凳。

毛二毛非常满意杨守业目瞪口呆的神情,他领着杨守业到了兑换处,从兑换处用几个钢镚兑换了几张花花绿绿的纸片子。

领着杨守业拿了一个木制的小盆之后,毛二毛告诉杨守业:“在松滋县这里,基本上所有的买卖都是复兴会的。在复兴会的买卖里想要买东西,是不能用银子和铜子儿的。”

一边拿出一个钢镚和一个银币给杨守业看,毛二毛一边对他说:“无论是复兴会给工人发的工钱,还是在复兴会买东西,用的都是复兴会的钱。这个叫钢镚,用十个铜子儿才能换一个。这个叫银元,用一两银子才能换一个。”

杨守业对此有些惊讶,他奇怪的问毛二毛道:“毛二叔,复兴会给工人发的工钱也是这个的话,这不是糊弄人么。这么一个铁做的钱,明显没有十个铜子儿值钱。这个银元也没有一两重啊。就是这些东西做的再怎么漂亮,这不也是骗人呢么。”

毛二毛笑着对杨守业说道:“没见识了不是,这钢蹦可不是铁做的,实打实的精钢铸成的。最开始的时候,你这样的想法我也有过。但问题是,在复兴会的买卖里,你用这一个钢镚,就是实实在在的能买到十个铜子儿的东西。你用这一块银元,就是能实实在在的买到一两银子的东西啊。钢镚和银元到底值不值那个铜子儿和银子,不还是从它能不能买那么多东西上来的么。”

虽然不是复兴会的干部,没有参加过干部培训,可是在复兴会治下已经生活了三年多的毛二毛,已经具有了最简单的货币价值的观念了。

杨守业问毛二毛道:“毛二叔,你用这些钱真能买到那些东西么?”

毛二毛说道:“这是当然了,最早的时候,每个月领了工钱,我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工钱到供销处去买粮食。”

“在咱们杭州,好年成的时候,也得二两银子一石谷子。在这里,一个银元就能买一石脱了壳儿的上好白米。一个银元还可以买三石番麦。当时我图便宜,用五个银元换了十五石的番麦。结果一个月怎么也吃不掉,另一边又每个月都在买。最后没办法,在第二年的时候,把番麦贱价卖给酒厂了。把我心疼的要死。”

二两银子一石谷子,这早就是老黄历了。现在杭州城的粮价,早就是四两银子一石谷子了。作为农业社会的人,大家普遍的使用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粮食价格的波动是非常大的。没想到在复兴会这里,粮食居然这么不值钱。

杨守业听了毛二毛的介绍,点了点头。他对毛二毛说:“这么说来,这复兴会的银元还真够值钱的。”

“那可不是!在咱们杭州,一个白面馒头怎么也得值四五个铜子儿吧。就在这个复兴会的食堂里,同样的白面馒头,一个钢镚就能买十个。这钢镚也比铜子儿值钱多了!”

杨守业听着毛二毛的老黄历,在心里头嘀咕。如今四五个铜子儿,还想在杭州城里买个馒头,那纯属是做梦了。

松滋食堂,是和大学餐厅一样的形式。顾客都是自己拿着碗,到相应的窗口处打饭的。杨守业再次被松滋食堂饭菜的丰盛震撼了一下。

其实总的来说,食堂里实际上只有三个种类的食品。主食类,有三合米饭、三合面馒头、白米饭、玉米饭、土豆和地瓜泥等。其中土豆和地瓜泥的价格最便宜。白米饭的价格最贵。

素菜的品种多一些。不过也都是不同种类的蔬菜,用大锅和各种鸡鸭骨头炖出来的大炖菜。

荤菜则是以鸡鸭鱼蛋为主。炖鸡肉,吨鸭肉,炖鱼,煮蛋、炒蛋和红烧肉等。其中红烧肉的价格最贵,煮蛋最便宜。

毛二毛给自己用一张绿色的小票打了一大碗的三合米饭。同样是使用绿色的小票,又打了一个炒蛋和一个煮蛋,最后又打了一份鸭架炖白菜。从最后那个窗口里领了一碗免费的鱼汤。

不过,他领着杨守业,给杨守业打的饭则没有这么寒酸。他用三张小绿票,给杨守业打了一大碗的白米饭。用五张小绿票给杨守业打了一份红烧肉。最后用一张小绿票给他打了一份鸡架炖土豆。也从最后那个窗口里领了一份相同的鱼汤。

杨守业说起来也是个大明朝的小小武官。可是,即使对于他这个六品的武官来说,吃肉这件事情,也不是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能保证的了的事情。虽然不知道那些小绿票值多少钱,但是,杨守业还是真心实意的感谢着毛二毛的款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