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陈德兴万里西巡,至少有一半的原因就是想瞧瞧那些被华夏征服的国家都治理得怎么样了?
……
南唐象林港外。
这座港口城市,位于中南半岛面向南海的海岸线中部。大约就是另一个时空越南岘港的所在。
此地曾经一度属于中国的汉朝,是交州日南郡的象林县辖区。在汉顺帝时当地的占族人区连趁着东汉衰弱之机发动叛乱,杀死县令,据地独立。汉朝的交州刺史樊演调兵征伐却遇上哗变,导致失败。汉顺帝本想发荆州、扬州、兖州、豫州的四万大军往征,但是却被大臣李固劝阻。从此以后此地便从中国独立,一开始被称为林邑国,后来又被称为占城国。
无论是林邑还是占城都不是正式的名称,该国的正式国号是“占婆那喝罗”。看名号就知道,这个国家是个以婆罗门教为国教的国家——昔日汉家属地,后来不仅在政治上独立,而且还在文化上实现了彻底的“脱汉”,成了印度文明圈的一部分!
不过当陈德兴的座舰“神洲”号驶入岘港的时候,婆罗门教的一切痕迹,都已经在这座繁荣的港口城市中销声匿迹了。
这座修建在一处天然海湾中的港口,正处于所谓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几百年来都是繁荣无比的商港。依着港口外的丘陵地带,一座座中国式的建筑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偶尔还有几座天道教的道观点缀其间。在港口一带,还有一座很有些气派的中式衙门,衙门外面还竖着两根高大的旗杆,上面悬挂着大明和南唐的旗帜。
港口码头上面,到处都是货物栈房。上身打着赤膊,下身穿着短裤,又小又黑的土著码头工人,正在穿梭往来的搬运着大包小包的货物。
海面上到处都停泊着各式的商船。什么式样的都有。桅杆高耸的大明南洋舰队的兵船,来自大明的体型宽大的福船,安南国的平底大木船,还有一些挂着三角帆的窄长木船——这是吸收了阿拉伯三角帆船优点的新式商船,在如今的南洋航线上越来越多见了。
用来防御外敌入侵的海防要塞森然的立在一座伸向海洋的半岛上,高大的石造城墙上旌旗飘扬,3寸大炮一门门架设在城墙垛口处。要塞还没有完全建成,几处还在施工的场地上忙忙碌碌,都是正在搬运土方石块的土著苦力。
整个象林港,此时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中国港口”,和雷州港、广州港实在没有多少区别了。
神洲号和护卫随行的庞大船队,已经排列成了两列纵队,在两艘小型桨帆船的引领下,缓缓的穿过航道,驶向南洋舰队设在此处的海军港口——就在那座海防要塞旁边,那座要塞不是属于南唐的,而是属于大明海军所有。
陈德兴站在自己舱室的窗口之前,抱着胳膊打量着眼前的这一切。
整个南唐怎么样不论,但是这座象林港看上去倒是完全入华了。显然,南唐官府和天道教唐国大教方还是做了些事情的。
看到陈德兴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南唐大王李彦国就是长吁口气儿。这位大王是在雷州港上船的——凡是陈德兴的船队要停靠的港口,拥有这个港口的国君,必须在陈德兴所到达的前一站迎接,然后上船随行,直到陈德兴离开他的国家。
“南山,”陈德兴唤着李彦国的字号,笑吟吟地点头,“不错啊!这座象林港倒是华夏之土了。不知别处的情况如何?”
“回禀圣人,小王的都城新洛也如象林一样,已经是华夏之土了。”
李彦国笑着回话。新洛是南唐东都(西都是吴哥),就在象林港北面,大约是后世顺化所在的地方。和象林港早就是占城国的大商港不同,新洛完全是一座新城,是李彦国征服占城后所筑的。城池的规模很大,周长有四十里,还包括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不过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建成。
“那么新洛和象林之外呢?”陈德兴笑着发问。“一切都是老样子?”
李彦国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圣人,小王的唐国虽然小,但也有数千里方圆,三四百万生民,而汉人不到三十万。而且都集中在新洛、象林、吴哥和水真腊(指后世胡志明市一带,也是重要的商港)四地。至于其余地方,多是瘴痢之地,不适合汉人居住,因此小王都委任土司使其自治的……”
“这也不容易了!”陈德兴还是微笑着点头,“先城后野,由点及面……历朝历代都是如此的。至于瘴痢,现在也有些办法了。明洲总统府上报,在南明洲发现一种可以医治痢疾的树木,现在已经派了明都大学医学院和农学院的人去了,想来再过几年就能有药了。另外,毁林造田也是个法子。只要地方开垦起来,瘴痢自然就少了。昔日广东福建也是瘴痢之地,现在不是好多了?”
第857章国人和野人
哗啦啦的下锚声音,伴随的是码头上的锣鼓喧天,还有《明王赞》的歌声响起。岸上这个时候已经挤满了前来接驾的人们,有南唐王室李家和外戚杨家的成员,有南唐国的文武高官,有天道教的大道人,有象林港商会的豪商——他们大多是大明的士绅,便是在南唐也受大明朝廷的保护!
还有一些穿着打扮奇异的土著,他们都是象林港附近的土司家的人物,现在都诚惶诚恐的看着一艘艘正在降下巨帆的战舰,那么多战舰,全都满载着火炮和战士,光是大明圣人的这些扈从,大概就能摧毁整个南唐了吧?更不用说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野人土司。
大明驻南唐的官员,还有一队担任警戒的明军海军陆战队官兵,早早的就到了码头。这个时候全都精神抖擞,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驻扎南唐的象林港当然是很舒服的差事,也没有什么危险,南唐国内的战争(和土著之间的)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是守住象林港海军要塞就行了。不过升官的机会也少,这次得见天颜,也算是个难逢的机会。只要圣人安全离开,他们这些人少不了一分功劳……
除了这些人,还有不少围观的象林港的百姓,全都是汉人打扮,看他们的长相大多也是汉人,只有少部分女子生得矮小黝黑,跟在高大的汉人男子身边,伸着脖子好奇地张望。
陈德兴这个时候已经和随行的文武、妃嫔还有唐王李彦国一块儿上了甲板。看着眼前的场面,突然回过头,问李彦国道:“南山,那些是什么人?”
他抬手指着岸边被南唐军隔离在外的围观百姓。
李彦国抬眼打量了一眼,回答道:“圣人,那些大多是汉人,是随臣从山东迁来的,他们现在是唐国的国人。”
国人,这是个在华夏消失许久的称谓。这“国人”可不是“中国之人”的意思,而是象征着一种身份——低于大夫,高于野人。大概相当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公民。
在古希腊、古罗马,也不是人人都能当公民的。这公民身份同样象征着一定的特权和高人一等的等级。
当然,高人一等也不是白来的。公民也好,国人也罢,都是和兵役挂钩的。而在华夏,春秋之后,因为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国人当兵,野人看戏的游戏规则变得不再适用。列国都将所有的百姓,不分国野都登记在册,遇到战争就第次动员。这样国家的武力不再依靠国人,国人相应的权利自然也就逐渐消失了。
不过现在,国人这早就已经消失千年的等级,又在大明主导的华夏扩张狂澜中出现了。
“当你们唐国的国人可有什么好处?”陈德兴不急着下船,而是饶有兴趣的和李彦国打听起唐国国人的特权来了。
当国人当然有好处,没有好处谁大老远跟着李彦国这样的军阀到南番来国人?好好在山东种地不行么?
“好处其实也不多,就是每丁都可在新洛、吴哥、象林、水真腊四城中的任意一城中得到一块宅地,还可以在城外得到百亩土地。宅地和土地都是免税的。”
一块城中的宅地加上城外附廓百亩之地,免费而且免税!这样的事情搁在大明本土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对于外出闯荡的“国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算是最基本的待遇。
“另外,国人的男丁可以当兵、为吏、做官。国人无论男女,凡是年满七岁,不足十三岁者,都可以入国学读书习武,不用给学费,还有一日两餐供应,也是免费的……”
当兵当官自然是国人的特权,野人只能当个土司官。至于免费教育倒是个不错的待遇,大明本土别说老百姓,就是士爵贵族的子弟上学,也得给学费的。大明本土人多,处在上学年龄的幼童少年足有两千多万。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本可就太高了,因而暂时无法实现。而南唐的国人不足三十万,适龄的学童不过一两万人,自然可以免费了。
李彦国接着又说:“而且,凡是国人都可以持有刀剑、长枪、盔甲、弓弩、火枪等武器。而野人不得持有长度超过半尺的刀剑,不得长度超过三尺的枪和矛,不得拥有盔甲,不得拥有五斗力以上的弓,不得拥有弩和火枪。而且,野人不得在城内持有任何武器。另外,野人不得对国人无礼,否则国人可以当场将之斩杀,这是不犯王法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亲王 (宗辰) 创世VIP2016-02-21 两宋元明一梦千年,已然回明,弘治末年,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搅动了江海之水...
-
神捕乱宋 (理查德唐僧) 起点VIP2015-12-21 架空历史 一个无辜的21世纪网络宅男,在家上网的时候,错点了[确定],携带着一个牛B的系统,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