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这等于是卡住了大清国的咽喉。

按照范文程的预计,最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大清国就会出现粮食方面的危机,依照大清国自身的粮食产量,根本无法维持,八旗军在草原的征伐以及辽东之战,消耗了大量的粮草,这已经让皇太极不堪重负了。

一旦粮食的饥荒来临,首先遭难的肯定是汉人和朝鲜人,至于说那些满人权贵,还是可以维持的,可大清国的满人不多,大部分的还是汉人,一旦汉人和朝鲜人乱起来,皇太极和八旗军根本无法平息。

大清国出现内乱,大明军队趁虚而入,那个时候恐怕就是大清国覆灭的时候。

对于这一点,范文程看的非常清楚,可短时间之内,他不会提出来这方面的担忧,因为皇太极暂时没有发现这方面的问题。

皇太极的确是一代枭雄,可惜在维持生计以及民生建设方面,不是特别的擅长,皇太极一直都是以征伐起家的,包括先皇努尔哈赤,他们在民生建设方面,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一旦缺乏了钱粮,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劫掠的方式获取。

虽说成立大清国之后,皇太极将部分的精力放置到民生方面,让大清国逐渐的稳定下来,可皇太极真正的重心,还是放在了辽东、辽南等地,皇太极重点想到的,还是要征服中原、彻底推翻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出了一个奇才,此奇才如今是大明的皇上,如此意味着大清国统领中原的希望逐渐失去了,且今后能够保住大清国的希望都越来越渺茫。

皇太极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到民生方面,可能性不是很大了。

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范文程整体的看法都是悲观的。

大清国已经开始出现不稳定的苗头,诸多的满人权贵对汉人的仇视达到了高峰时期,时不时有汉人遭遇到打骂,甚至被斩杀,皇太极曾经专门制定了规矩,不准满人权贵随意的斩杀家中的奴仆,可惜在八旗军在辽东惨败之后,皇太极对于大清国各地出现的欺辱满人的现象,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了。

这样的行为,是在彻底动摇大清国的根本。

范文程看出来了,他相信皇太极也看出来了,只不过为了平息满人权贵的愤怒,皇太极选择了暂时的纵容,这种暂时的纵容,很有可能开启动摇大清国根本的序幕。

范文程已经感觉到了寒心和颓废,尽管想到了这些事情,可他一直都是闭口不言,以前那种踊跃的为皇太极出谋划策的激情,一去不复返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范文程还是非常小心的,除开必须要到大政殿去上朝,其余的时候他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他知道很多的事情不可能瞒过皇太极,他更是清楚不能够让皇太极疑心,不能够让皇太极震怒,否则他这个汉人,在大清国五立锥之地,在大明王朝更是不可能被原谅的罪人。

第九百三十八章巴达维亚的消息

瑞元三年的春节,京城格外的热闹,庙会里面人山人海,各种杂耍和小吃鳞次栉比,近二十年的时间过去,这次的春节,京城的百姓是安安心心庆贺的。

紫禁城里面没有那么轻松,需要考虑和筹划的事情很多,就连郑勋睿都感觉有些疲惫了,科举考试的事宜,商贸的事宜,征伐大清国的事宜,统一草原的问题,更加主要的是让大明王朝强盛富庶的问题等等。

大明各地都恢复了平静,流寇以及八旗军造成的伤害正在慢慢的淡去,尽管说天灾还是一定程度的存在,不过有了各级官府的大力抚恤,灾害也不是很大问题了。

平静之后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这种迅速的发展,不代表大明各地今后就会总是如此迅速的发展,大灾大难之后,地方上恢复的速度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老百姓只要稳定下来,一定会勤勤恳恳的做事情,期盼能够过上好日子。

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于各地的发展,是由衷高兴的,但郑勋睿很是冷静,他知道如今的发展,不过是表面情况,老百姓之所以能够稳定下来,主要还是老天的关照,瑞元二年没有遭遇太多的天灾,粮食基本都丰收了,老百姓有饭吃了,心也就定下来了。

大明王朝真正的想着要发展,还是要发展商贸,依靠农业来支撑,不可能有着长足的发展,可商贸又是需要依托产业的。现如今的商贸,集中在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等日用生活品方面,且都是零星的。南方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作坊,主要生产茶叶、瓷器和丝绸等等商品,不过各级的官府对于这些大型的作坊,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官吏甚至认为大型的作坊不应该鼓励和提倡,因为作坊里面做事情的人太多,都是青壮。可能影响到农业生产,就连一些大型作坊的老板,都很是担心。害怕因为作坊的人太多,影响到每年的春耕和秋收。

郑勋睿对大型作坊是极力的鼓励和支持的,甚至在春节期间都下了圣旨,要求各级官府务必要大力支持各类大型和小型的作坊。皇家银行的分支机构更是要实际予以支持。

从赋税的角度考虑。海外贸易已经成为大明的半壁江山,这一点内阁所有大臣都感受到了,按照郑勋睿的要求,每一个月户部会上奏赋税收支的情况,其中主要就是海外贸易和商贸的赋税,农业赋税的时间固定,每年的四月和十月,其余时间是没有的。

朝廷的开销同样是巨大的。官吏的俸禄以及郑家军的军饷,这种开销的份额。根本不是崇祯年间可以想象的事情。

皇家银行的作用也完全展露出来,大明宝钞已经更名为纸币,不过下面的人还是习惯性的称呼其为宝钞,皇家银行已经完全掌握了发行纸币的权力,更多的行家里手进入到皇家银行,不断测算应该发行的纸笔的数量。

郑勋睿要求大明的纸币不仅仅是陆地上流行,还要到海外去,这就让文曼珊等人加强了与海外驻扎的郑家军的联系,而所谓驻扎在海外的郑家军,主要就是台湾与巴达维亚的郑家军了,统领这些军士的是郑家军副总兵洪欣贵。

洪欣贵当初率领郑家军水师剿灭了东印度公司之后,就奉命驻扎在巴达维亚,一方面训练郑家军的水师,一方面彻底掌控东南亚的海上贸易,而控制了巴达维亚以及附近的诸多岛屿之后,也就完全掌控了海上贸易的通道。

郑勋睿给与了洪欣贵充足的权力,从巴达维亚送到朝廷的海外贸易的赋税,洪欣贵可以保留两成,主要是用于巴达维亚水师的开销,包括水师的扩充。

如今的大明水师,早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一年多时间过去,洪欣贵统领的水师,招募了不少东南亚以及海外的人员,甚至一些雇佣兵也进入到了水师之中,这些军士一些留在了巴达维亚,更多的来到了大明水师的总部蓬莱,接受军纪军规的训练。

驻扎巴达维亚的水师时常调防,参将丁宝坤好几次率领调防的水师将士前往巴达维亚,海外驻防的时间一般都是半年左右,之后这些水师将士可以回到大明与家人团聚。

郑勋睿手中拿着洪欣贵从巴达维亚写来的密折,看的很是仔细。

内阁首辅徐望华,内阁次辅周延儒,内阁大臣、兵部尚书熊文灿,以及户部对外贸易司的郎中郑芝龙,员外郎科恩、亨利等人,都在下首默默的等候。

看完密折之后,郑勋睿将密折递给了徐望华。

“徐爱卿,将密折念给众人听听。”

洪欣贵密折的内容众人终于知晓了,原来东印度公司的覆灭,直接影响到了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等国的利益,以前这些地方对外的贸易,特别是对于东南亚、日本以及大明的贸易,基本都是依托东印度公司,现在要服从大明朝廷的规矩,作为海上的强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是难以承受的,他们历来都是海上贸易规则的制定者,现如今要按照大明朝廷定下的规矩办事情,肯定是不服气的,于是一贯对立的他们,联合起来,组成所谓的无敌舰队,准备再次掌控海上贸易的事宜。

有趣的是,西班牙等国出兵的由头,竟然是要恢复东印度公司。

听完奏折的内容,科恩与亨利的脸色变幻莫测。

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科恩与亨利两人。

首先开口的是肯恩,曾经的东印度公司的总裁,现在的户部员外郎。

“尊敬的皇帝陛下,臣认为驻扎在巴达维亚的洪将军,一定能够妥善的处理此事,皇帝陛下只要授权给洪将军,就能够彻底化解危机。”

郑勋睿看着科恩开口了。

“科恩,想说什么就直接说,朕想知道让洪欣贵如何处理此事,打击所谓的无敌舰队是肯定的,打败这所谓的无敌舰队之后,该如何做,我大明水师是不是远渡重洋,前往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等地。”

科恩与亨利两人的身体都微微颤抖,他们当然清楚皇上的意思,也知道大明王朝有着这样的实力,肯定是能够横扫西班牙等地的,不过他们不愿意看见此等情况的出现。

郑勋睿笑了。

“科恩,亨利,朕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怕是不愿意看见大明水师横扫海外的,毕竟那里是那么的家乡,可有一点你们必须要明白,这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的,当初你们的东印度公司,不也是秉承这个道理,来到东南亚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甚至拥有了自身的武装,可以与其他国家签署任何的协议,就是因为东印度公司有实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