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郑勋睿有能力做到这一切,他不仅仅要在大明天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的王朝,他还要带着这个王朝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他的眼光绝不会局限在中原和南方,也不会局限在草原,他将看向更远的地方,这个地方越过大海辐射到全世界。
郑勋睿能够掌控眼前一切的局势,可有一点他无法掌控,那就是自身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尽管他还不到三十岁,可是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每一步的发展都需要小心翼翼。
从这个角度考虑,郑勋睿需要在崇祯十七年的四月之前,做好全部的征伐准备。
“郑锦宏马上就要回到南京来了,潼关之战的战报诸位也都见到了,或许诸位很是奇怪,郑家军占据了如此的优势,我为什么命令停止进攻,没有乘胜追击,这里面的原因,我不想过多的解释,不要多长的时间,诸位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现在开始,郑家军开始全面的整合,目前郑家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第二军五万人驻扎在山东,水师一万人分别驻扎在山东与福建,郑芝龙水师的整合尚未彻底完成,按照徐望华和郑凯华的预计,整合之后将有两万四千人进入郑家军的水师,第三军的五万人驻扎在陕西,第一军的十万人,驻扎在南方各地,南京四万五千人,淮北一万人,四川五千人,湖广一万人,江西一万人,福建一万五千人,云南五千人,第一军十万人承担了稳定整个南方的重任。”
“这种兵力驻扎的方式,其实是不行的,兵力分散不说,还会直接影响到郑家军的征伐,诸位都知道北方的局势不稳定,一旦流寇将进攻的主力方向对准了朝廷大军,大乱很快就要到来,那个时候,郑家军必须要保证十万以上的大军出征。”
“所以我们需要整合郑家军,调整兵力的部署。”
“我的意见,山东的第二军和陕西的第三军暂时不予整合,重点整合南方的第一军,四川湖广两地合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将军将士,江西和云南合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家军将士,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何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家军将士,其余军士全部撤回南京,淮北驻扎的郑家军将士暂时不调整,待到河南局势稳定之后,再行裁撤。”
“一旦北方大乱的局面出现,则第二军和第三军各自抽调四万人,南京抽调五万人,一共十三万人参与到征伐。”
“北直隶和山西、河南等地的局势,肯定会出现重大的动荡,我已经给陕西巡抚文坤写信了,要求他给李自成直接写去文书,告诉李自成不要想着陕西,郑家军与他李自成之间井水不犯河水,若是李自成执意要与郑家军为敌,则郑家军倾巢出动也要彻底剿灭他。”
“相信这个时候,李自成应该收到了文坤的信函,接下来就该朝廷来应对庞大的李自成了,我们的目光暂时集中在南方,在半年时间之内,彻底整合郑家军,完全稳定南方的局势。”
第八百四十一章渐入绝境
变故来的太快,杨嗣昌有些猝不及防。
李自成麾下的流寇,突然开始大规模的朝着北直隶开进,而他率领大军驻扎的真定府,则成为了漩涡之中心。
流寇兵分三路,河南方向由刘宗敏率领,从卫辉府的方向直接进入北直隶,很快占领了大名府,开始进攻顺德府,前路大军明显是朝着真定府的方向而来的,而李自成率领的流寇,从山西太原府出发,直接朝着真定府的方向而来,还有一路流寇,由顾君恩率领,朝着从太原出发之后,迅速朝着大同的方向而去。
流寇这是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且先前没有任何的征兆。
杨嗣昌是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李自成会突然反转过来,开始进攻朝廷大军。
要知道皇上已经敕封李自成为都督同知,且在李自成占据陕西之后,敕封其为大顺王,可直接掌控陕西、山西与河南等地,杨嗣昌获取到的情报,李自成已经命令麾下的流寇开始进攻陕西了,而且是选择进攻潼关。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局势突然出现巨大的反转。
本能的,杨嗣昌想到了两种情况,其一是流寇在潼关遭遇到了惨败,将这股怒火向着朝廷发泄,故而开始了大举进攻,其二是郑勋睿与李自成私下里达成了什么交易,让李自成反转对朝廷大军的进攻。
不过潼关方向没有传来流寇惨败的消息,再说流寇若是真的在潼关惨败了,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迅速展开对朝廷大军的进攻。
难道是郑勋睿与李自成私下之间达成了什么交易。
想到这种可能性,且笃定这种可能性真实存在的情况之下,杨嗣昌感觉到全身冰凉。这就说明郑勋睿已经下定了彻底推翻朝廷的决心,在此基础之上,给与了李自成某些承诺,促使李自成展开了对朝廷大军的进攻。
杨嗣昌已经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其他力量。
朝廷所能够控制的全部大军,最多三十万人,战斗力是不敢保证的。而且稍微强悍的军队,悉数都驻扎在山海关,他率领的十余万的大军,几乎没有什么士气。
以不足二十万的大军,迎战近百万的流寇,这样的战斗如何打。
杨嗣昌迅速给朝廷写去奏折,同时率领大军撤退到保定府,避免与流寇迅速的对决。
杨嗣昌已经不能够继续撤退了,保定府是顺天府的门户。一旦保定府被流寇占领,京城就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
驻扎在宣府和山海关的大军,暂时不敢抽调,一旦这些地方的大军抽调了,则后金鞑子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到北直隶,特别是山海关,一旦失守。意味着护卫京城的屏障全部丧失,到了那个时候。神仙都无法挽救溃败之局面了。
杨嗣昌唯有死守保定府城,在这里与流寇展开决战,若是能够打退流寇的进攻,则朝廷可以度过最危险的时候,若是被流寇打败了,朝廷毫无悬念的陷入到绝境之中。
而且杨嗣昌可以肯定。此时此刻郑勋睿是绝不会出手的,甚至希望这种局面的出现。
十余万大军进入到保定府之后,杨嗣昌再次给皇上写去了奏折,表明了誓死抵御流寇进攻的决心。
京城几乎乱作一团了。
流寇大规模进攻北直隶的消息,不大可能隐瞒。长期以来,京城对流寇的宣传都是负面的,这里的老百姓认为流寇都是青面獠牙,就是一帮土匪,见到女人就抢,见到男人就杀,至于说家中的财产更是保不住的,流寇会杀光男人,抢光女人和钱粮,什么都不会留下。
首先慌乱的是那些士大夫和读书人。
这些士大夫和读书人,曾经是大明朝廷的中坚,也是维持王朝运转的最为主要的力量,他们看上去非常的强大,几乎能够左右朝政,而且以人上人的态度自居,他们害怕和痛恨流寇,他们也知道被流寇擒获之后,难以有好下场。
按说这些士大夫和读书人,此时此刻应该是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流寇的,就算是不能够出力,至少是能够出钱出粮食的,帮助朝廷剿灭流寇,唇亡齿寒,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士大夫和读书人,到如此关键的时刻,都是一毛不拔,而且私下里有人甚至准备和流寇联系,以防万一,若是流寇攻进了京城里面,他们至少能够保全自身的性命和财富。
还有一部分的士大夫和读书人准备逃离京城,顺着河间府前往山东去,只要能够抵达山东,他们也就算是安全了,毕竟山东是郑家军控制的,流寇是不敢进入山东去的。
可惜这也是梦想,京城里面流传的消息,李自成麾下的大将刘宗敏,在攻陷大名府的同时,已经分兵前往河间府,若是这些士大夫携家带口前往河间府,岂不是自投罗网。
感觉到走投无路的士大夫和读书人,开始咒骂朝廷了,他们认为朝廷无用,不能够护卫他们的安全,早知道是这样的局面,还不如直接到南方去,投奔郑勋睿。
此刻这些士大夫和读书人,也不管是不是有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的监控了。
京城的乱局,影响到了紫禁城。
朱由检脸色灰败,已经陷入到彻底绝望的境地,要不是王承恩等司礼监太监劝阻,说是杨嗣昌有着不一般的能力,其麾下有贺人龙与左良玉等骁勇的将领,山海关还有吴三桂等人镇守,一定能够打败流寇、阻止后金鞑子入侵的话,朱由检说不定已经将皇位传给皇太子,自己打算退位告罪天下了。
王承恩等人的安慰有一定的作用,可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毕竟流寇已经进入到北直隶,要知道这些流寇可不同于后金鞑子,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攻陷京城。
九月本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最为舒服的季节,可惜朱由检的心已经冰冻。
乾清宫,早朝已经结束,陪伴在朱由检身边的只有王承恩。
“王承恩,朕真的是想不明白啊,朕当初以为流寇是无家可归、害怕冻饿致死才造反的,朝廷剿灭流寇的时候,朕心怀怜悯,同意以安抚为主,对于各地灾荒大力抚恤,现如今这些流寇进攻北直隶,下一步就是进攻京城了,他们是想着要朕的命。”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