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站在最前面的钱士升和侯恂等人,也感觉到不自在,应该说近两年的时间过去,成为内阁首辅的钱士升,安插了大量的东林党人进入朝廷。让东林党在北方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依附东林党的读书人重新开始热络了,可惜这样的局面持续的时间不长,松山之战、李自成入侵山西、张献忠入侵四川,让朝廷和京城局势瞬间恶化,之后局面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松山之战大败,李自成攻陷太原府城,阿巴泰率领后金鞑子侵袭北直隶。让局势彻底恶化且无法挽回,与此同时,东林党人在河南、山西以及北直隶的势力也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

更加让钱士升等人难堪的是,从河南与山西等地传来的消息看,一些东林党人直接依附了李自成,成为了流寇的一部分,这让朝中不少人对东林党的议论明显不好了。

尽管钱士升采取了一些办法,要么是封锁更多的消息。要么是说这些投降流寇的读书人是混进东林党之中的败类,但这不能够阻止众人的议论。更无法阻止这些消息传到皇上那里去,让皇上产生很不好的联想。

如此关键的时刻,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钱士升需要返回到京城参加早朝,这让钱士升和诸多的东林党人隐隐的感觉到不妙。

随着司礼监太监的大声禀报,皇上到了乾清宫。

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和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进入到宫殿之内,司礼监太监也进入到宫殿之内。其余的文武官员只能够是在宫殿的外面。

皇上的气色看上去还是不错的,尽管说脸色有些苍白。

要说过去的崇祯十五年,皇上遭受的打击可谓是数都数不过来,最直接的打击就是皇上宠爱的田贵妃因病去世了,这给与皇上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田贵妃举止娴熟又多才多艺,一段时间的圣眷甚至在皇后之上,也是皇上最为宠爱的贵妃娘娘,很多时间皇上遇见不愉快的事情了,都愿意和田贵妃说,以排解心中的苦闷。

排第二位的打击,就是松山之战的大败,而且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和山海关总兵祖大寿战败被俘之后投降后金,更是让皇上和朝廷蒙羞,松山之战几乎集中了朝廷全部的力量,调遣的近二十万的大军,悉数都是朝廷认为的精锐,绝大部分都是边军,此战的失败,让边军损失大半,朝廷的元气被伤了。

第三位的打击,就是李自成攻占了开封府城和太原府城,前任五省总督孙传庭战败身亡,且李自成在年底的时候,还写来了文书,要求被敕封为王,割据河南以及山西等地。

第四位的打击,就是阿巴泰率领的后金鞑子,还在北直隶各地肆掠,钱士升率领的朝廷大军,根本无法抵御,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后金鞑子肆无忌惮的抢夺财物、劫掠人口。

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几乎都是皇上和朝廷无法解决的。

当然也有好的消息,那就是郑家军彻底剿灭了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张献忠、刘文秀和艾能奇等流寇的首领悉数被斩杀。

可朝中几乎所有的官吏都明白,郑勋睿已经显露出来真面容,人家是不会服从皇上和朝廷的领导的,且已经在湖广和四川等地动手,安插自身信得过的官吏,改变原来的所有政策,按照南直隶推行的所有办法管理湖广和四川了。

湖广巡抚方孔炤被郑勋睿直接下了大牢,要知道方孔炤是三品的朝廷官员,没有圣旨是绝不能够动的,郑勋睿根本不在乎这些,明显就是不服从朝廷的号令了。

故而这一件所谓的好事情,恐怕是最大的坏事情。

进入乾清宫的诸多官员,看见皇上的神情,都微微松了一口气,皇上还能够有如此的气色,这是出乎他们预料的。

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直接宣布早朝开始的时候,不少人都扭头看了看内阁首辅钱士升,按照惯例来说,应该是钱士升主持早朝,宣布早朝开始的。

钱士升低着头,看不见脸上的表情,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钱士升的双手在微微的颤抖,好像是在控制自身的情绪。

朱由检开口简单说了几句话,算是和所有官员打过招呼,王承恩就开始宣读圣旨。

这倒是与原来的模式一样,皇上的这道圣旨,主要就是强调之前一年,诸多的文武大臣辛苦了,都做了很多的事情,来年还要更加的努力等等。

宣旨的过程之中,乾清宫里面一直都非常的安静,可外面不是特别的安静,一些低声的议论时常出现,都是窃窃私语,明显是对内阁首辅钱士升大人没有能够主持早朝感觉到奇怪。

宣读圣旨足足一个多时辰的时间。

今年的气候特别的严寒,两天之前京城还下了一场大雪,乾清宫内倒是听暖和,地下的火龙正在迸射出来巨大的热量,可外面的气候就不一样了,诸多的文武大臣早早的就来到了皇宫之中,已经在外面站立了两个多时辰的时间,很多的人冻得瑟瑟发抖,一些人的鼻涕都流出来了,只能够用袖子快速的抹去。

圣旨宣读完毕的时候,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认为早朝终于结束了,接下来散朝,众人都会马上回家去好好的烤火,让冻得冰凉的身体暖和一些。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王承恩宣读了第二份的圣旨。

这封圣旨引发了巨大的震撼。

宣读圣旨之前,太监带着杨嗣昌进入到了乾清宫,待到杨嗣昌跪下之下,圣旨开始宣读。

杨嗣昌敕封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负责一切军事上面的事宜,可以代替皇上便宜行事。

这一份的圣旨,等于是废除了上一份的圣旨,也就是说内阁首辅钱士升的兵权被彻底剥夺,不过圣旨没有要求钱士升停止指挥大军抗击后金鞑子,这说明了,在今后的军事决策方面,内阁首辅钱士升要听命于杨嗣昌。

而宣布杨嗣昌为文渊阁大学士,其实就是明确其为内阁次辅。

内阁次辅可以指挥内阁首辅如何的指挥大军作战,这在大明朝廷还是头一次。

很多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皇上会召回钱士升大人。

钱士升尽管脸色苍白,但还是面带笑容的祝贺杨嗣昌。

其余内阁大臣也纷纷祝贺杨嗣昌,要知道杨嗣昌是被迫辞去内阁大臣职位的,如今一跃成为内阁次辅,且权势好像还在钱士升之上。

圣旨宣读完毕,早朝结束。

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留下来,其余人都可以回家去了。

这些人尚未离开皇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小声的议论了,这是朝局即将发生变化的一个先兆,至少杨嗣昌掌控了兵部和军权,而且可以代表皇上便宜行事。

朝局即将发生什么变化,诸多的文武大臣还是很关心的。

这里面有一个人是很失望的,那就是河南巡抚张溥,他本来以为自己的辞呈会得到批准,谁知道早朝根本就没有说到这件事情,这让他的身份很是尴尬,身为河南巡抚,人却在京城,而且河南的绝大部分地方都被李自成占据,他这个河南巡抚完全是空的。

更加尴尬和担心的,还有钱士升和侯询等人,他们已经感觉到朝政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迎接和面对这样的变化,是他们需要仔细考虑的事情。

第七百九十四章浙江总兵黄得功

正月初十,郑勋睿带着文曼珊和卞玉京等人,离开湖广回到南京去,他还是决定和家人一道过正月十五的,尽管时间上有些仓促,不过紧赶慢赶还是来得及。

郑家军在四川吸纳了两万的白杆兵军士,在湖广吸纳了熊文灿麾下的两万多军士,其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九万多人,加上女兵营以及调查署等等其他的部门,人数可以说达到二十万了,郑勋睿离开湖广的时候,留下了一万郑家军将士,同时留下了郑家军参将苏从金,且任命苏从金为湖广总兵。

驻扎在湖广和四川的郑家军总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人,这些人足够应对两省之局势了,而郑勋睿在离开湖广之前,已经彻底解散了湖广和四川两地卫所的军队,后续安排和安抚的事宜由湖广巡抚徐吉匡和四川巡抚李岩分别去完成。

两省的事宜正在慢慢的走上正轨,各级的官吏正在大规模的考校和调整,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也许在这个过程之中,会发生一些波折,但只要总体稳定,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朝廷的圣旨,郑勋睿在第一时间就知晓了。

郑勋睿丝毫没有在意,他很清楚,日薄西山的皇上朱由检,正在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试图挽回败局,可这救不了大明朝廷,救不了朱家的皇室,大明朝廷轰然倒下,只是时间上面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皇太极不要想着占领中原,大清国将被彻底剿灭,李自成或许能够称帝,但很短的时间之内也会被剿灭。

郑勋睿暂时不会去关心北方的局势。就让朱由检和杨嗣昌去折腾,他重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南方,这个时候需要动手了,稳控整个南方的局势。

说起来真正稳定的只有南直隶和陕西两地,山东与浙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更不要说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了,他面前的对手还是不少的,浙江总兵黄得功,麾下号称二十万大军,好几次表现出来对浙江巡抚赵单羽不在乎的态度,福建总兵郑芝龙,这可是明末的大名人了,其儿子郑成功更是享誉海内外,云南的沐天波。这个沐家就连皇上都礼让三分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