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庞大的船队,没有吓到奥斯曼帝国,到时先给欧洲各国的殖民者吓个半死。尽管报纸上再三说了要去打奥斯曼帝国,问题是谁敢信啊?这么多军队,随便找个地方登陆。好望角还能守的住?还是能守别的什么殖民点?整个非洲,都没有哪个殖民地能当的起这支远征军的雷霆一击。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些在直隶大地和辽东厮杀的军官们,都已经年过六十了,不可能带队远征。所以这次的远征军司令,便宜了年轻一辈中的杰出代表尹杰少将。其实这家伙也不年轻了,接近五十岁,登州讲武堂第六期毕业,参加过对建奴的战争和平寇战争。能够成为远征军的司令,不是因为他的军衔高,而是因为他懂一些日语。
负责护航的舰队司令,稍稍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郑森(郑成功),这个时空的郑森活的很滋润。明明这家伙有大明的功名不要,非要跑到登州去学习海军。毕业后,因为郑家的活动,他在海军内部的发展平稳,一步一步的升到少将。赶上远征非洲这趟活没什么人愿意来,他就被派出来了。为啥这趟活没人愿意来啊?很简单,这地界除了沙子,没啥好处。大明帝国不是欧洲国家,对于面朝地中海,堵在欧洲南下中东道路上的埃及没啥兴趣。欧洲国家就不一样了,埃及这个地方战略位置很重要。过上几百年,苏伊士运河修通了,埃及的战略地位就更重要了。如果单纯的来抢埃及这个殖民地,对大明本土来说,吸引力真不如安南更大一些,就不要比北美了。所以郑森在报纸上看见的消息,都是要惩罚无礼的奥斯曼人。
这一趟活,陆军自然是要抢的,海军就没什么人费这个力气了。说到底郑森这个再陈燮体系内没什么过硬靠山的少将,能得到这个差事是有原因的。现在的大明海军,热门的活主要还是在北美,在印度,甚至安南那边都在鼓噪着要派海军陆战队去洗劫一番。
海战爆发的很突然,前方负责侦查的飞剪船遭遇十艘阿拉伯帆船,二话不说发信号弹,掉头就走。不是说打不过,而是任务在身。等到主力舰队迎上来,飞剪船队在海上凭借速度跑到敌后去包抄的时候,海战已经打响了。
对于这些不过三五百吨的小船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郑森自然是不屑一顾,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对于这些船支明明知道大不过,照旧奋勇向前的勇气,却不得不表示一下钦佩。
五艘速度更快的四级战舰强占了T字头,75口径的大炮威力虽然小一点,但是射速更快。在阿拉伯帆船无法理解的射程内,突击舰队开火了。短短五分钟的时间,海面上一艘阿拉伯帆船被击沉,伤者二三艘。能打出这样的水准,真的是运气不错。
这个时候勇猛的阿拉伯帆船才发现一个问题,英勇的战斗精神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用处。就像义和团拎着大刀长矛去冲击八国联军的阵地一样。虽然这些阿拉伯船不知道义和团,但是很快就掉头跑路了。悲愤的是,就算是跑路,也跑不过速度见长的四级战舰,不断的被追上,被舰炮集火。好不容易跑出来一艘船,准备回去报信,被飞剪船堵住了去路,用舰首的两门75炮好好的招呼了一通。
震天蔽日的舰队杀到苏伊士港口海面的时候,整个港口城市乱作一团,鸡飞狗跳。
郑森不紧不慢的指挥舰队,四处扫荡,清理海面。这个港口不大,能够停靠的船不多,三级战舰上前,用105主炮把港口周边洗一遍,震耳欲聋的炮击持续了半个小时后,整个港口浓烟滚滚,本地的驻军一个不见,居民有的拖家带口的跑路,有的关上门在家里瑟瑟发抖。明帝国主义分子,在海岸上架起大炮,征服一个国家的事情,对于这帮帝国主义分子来说,实在是轻车熟路的很。
放下小船,日裔士兵在军官的喝骂声中,奋力的划着船桨,一个营的士兵乘小船冲进港口,登陆之后小船返回,接送下一批。港口内枪声四起,战斗主要集中在码头附近。实际上也没什么战斗,明石少尉指挥的一个步兵排,登陆之后唯一的战斗就是在码头附近遭遇了一股三十几个人的抵抗,这样的战斗实在没什么可值得骄傲的。敌人手里的武器是长矛、弯刀、弓箭这些组合。一顿排枪过去,地上多了一片尸体,血流了一地。
踩着血泊,明石少尉指挥他的部下继续推进,清扫码头四周的危险。性格谨慎的明石少尉,不紧不慢的推进的时候,另外一侧的居民区,百米之外的一片建筑燃起了熊熊大火。
“岗村那个家伙要干啥?”明石很不解的看着大火升起的方向,下令部下暂时休息,派人去联络自己的好基友岗村。“混蛋,你怎么可以放火,难道要兄弟们晚上睡大街?”看见跑过来的岗村,明石直接上粗话喷他一顿。
“不是我下的命令,而是李中尉。”李中尉是这个日裔步兵连的连长,下令放火的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伤亡。就在刚才,一群藏身居民区内的奥斯曼士兵,从小巷子里冲出来,袭击了突前的排头步兵班。三个倒霉蛋受伤,其中一个肚子上挨了一下,大概是活不成了。
幸运的是,这个步兵班的士兵作战极为勇敢,一边战斗一边后退,打死了对面十几个人。等到岗村带人冲上去的时候,奥斯曼帝国的士兵跑了,消失在这些民居之中。赶紧派人去汇报,把连长给招来了,弄明白是这么一个事情后,毫不犹豫的下令:“放火!”
第八百三十九章仇恨种子
第八百三十九章仇恨种子
说到放火,这帮家伙都是熟练工,人手一火把,没一会就给这片破败的建筑给点了。岗村就是来通知一声,那些奥斯曼士兵藏身建筑中偷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这种狭窄的街道,巷战无疑风险很多,明石少尉正在头疼的时候,接到这个命令,自然不会有任何犹豫。军官在作战中的第一要务是完成任务,其次就是尽量减少伤亡,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更不要说,这些日裔士兵绕了半个地球来到这里,何其遥远和费事。
至于说到放火给本地人民带来的伤害,殖民者在侵略的时候,怎么会考虑这个问题呢?本地人的死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尤其这些日裔士官,很多都在南洋参加过清剿某苏丹的抵抗战争,走到哪都是以血腥的杀戮震慑反抗者。杀一个不足以震慑,那就杀十个,一直杀到没人抵抗就好了。一群明帝国主义的走狗,在明帝国主义的旗号下,在别人的家园杀人放火。这个场面有点美,不忍直视。
舰队司令郑森的脸上百无聊赖,这样的战争对于他来说,毫无检验个人能力的价值,反倒是工程部队表现的机会来了。苏伊士这个港口在这个地区算是最大的,但是在远征军看来还是远远不足。码头上浓烟滚滚,小船反复将一个又一个步兵营送上岸。清理了码头周边的抵抗之后,千吨级别的运输船运输船靠岸,吊臂将水泥预制件放入海中,五个简易的深水栈桥慢慢的显出雏形。
按照战前的计划。至少需要十天的时间,所有人员和物资才能下完。这就是环境制约的结果。苏伊士这个港口比起孟买来说,都是落后之极的港口。码头吃水不足,设施不足,夺取这个港口之后,人员的问题好办,那么多物资就只能慢慢的等工程部队改善了码头环境才能提高效率。
大火烧起来之后,抵抗者无处藏身,有的选择出来战斗,无一例外被排枪达成了筛子,更多的人选择了跑路。剩下的都是无处栖身的普通百姓,拖家带口的,带着为数不多的家产,逃离家园。
侵略者小心翼翼的端着刺刀,踩着抵抗者的尸体前进,只要出现在面前危险距离的人,都会被招募来的阿奸喊话后。集中看押起来。无家可归者,只能用愤怒的眼神看着这些侵略者,占据他们的家园,屠杀他们的同胞。这些没有人性的家伙,稍有反抗就是一枪过来,或者直接用刺刀捅。真是太坏了!
第一个夜晚来临之前,整个苏伊士被清理了一遍。好一点房子都被霸占了。万余百姓只能在烧毁的家园内栖身。还在冒着烟的残垣断壁中寻找为数不多的家当。总的来说,这些侵略者的纪律还算比较好的。没有出现什么“强制牵手”事件。真不是这帮家伙本性善良,实在是军纪森严,被抓到后结果会很惨。对于这些日裔士兵来说,本地的女人碰了没好处,不然耐心的等待半个月后,从印度运来的女子服务团。虽然也很黑,但是比较安全,不会嗨到一半的时候,被仇恨的本地女人用剪刀或者别的什么捅一个窟窿。
一天的忙碌下来,一个步兵师登岸,并且在城区的富人居住区和码头附近圈出安全区。任何成年男子,只要靠近五十米内,一律击毙。实际上,本地的百姓不用说都会离他们远远的,只有那些心怀仇恨的抵抗者才会试图毛线靠近。这都是经验之谈了。
次日一早,几个深水简易栈桥挥作用之后,本地人感觉到了这帮侵略者的不同。一群一群的阿奸,手持喇叭到处喊话,百姓只要住在规定的区域内,并且到指定的地点办理良民证,就可以自由活动,而且还能到码头去领一份救济粮食,还可以在码头上找到一份工作,报酬是纸币或者相应价格的食物。
相似小说推荐
-
1855美国大亨5 (奶瓶战斗机) 纵横VIP2016-01-01 穿越历史1855,这是最好的时代,延伸的铁路,轰鸣的机车,流淌的黄金铸成了高耸入云的通天塔;这是...
-
千古江山 (淡墨青山) 纵横VIP2016-01-08 架空历史天地为棋,人人为子;此局,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恩怨情仇;此局,胜者生,败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