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陈子龙,陈燮指着桌面上的一份报告:“从欧洲送回来的急报,张广德认为,欧洲现在的情况非常微妙,处在一个变革期。为此,他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希望得到本土的支持。”
陈子龙拿起报告仔细看了起来,内容颇为丰富,足足十几页纸。看了半个小时才看完,坐下后陈子龙捻着胡须沉吟道:“对欧洲事务,子龙知之甚少。眼下大明与欧洲的贸易繁华,海关改革之后,虽然执行权在我手,朝廷户部也是有分润的。万一引起关系动荡,影响了贸易收入,与朝廷的官司又得闹腾起来。”
陈燮听了这番分析后笑道:“朝廷那边不要去管了,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我们没那么多精力,保持现状就可以了。张广德关于树立一个欧洲公敌的计划。毫无疑问是可行的,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的同时,也方便操作。照我看,按照路易十四的野心。最多五年时间,欧洲各国就得组建一个反法同盟,到时候两边买军火就够我们挣的。”
提起反法同盟,陈燮想想都觉得好玩。拿破仑还要一百年才出生呢,这会人工培养一个欧洲公敌出来。实在是很有成就感。毫无疑问,只要法国强大了,按照英国的尿性,一准要充当欧洲搅屎棍,绝对不会允许欧洲出现一个超级大国。
趁着欧洲出现的战乱机会,北美的殖民地可以不断的向东发展。花个十年的时间,修条铁路横贯东西,将北美的精华五大湖地区纳入囊中,这个计划想想就令人兴奋。
“看来当初给张广德专断权是对的,我看在欧洲呆上个十年。这小子回来就给接卧子当助手,历练个五年下来,就能接班了。”一句话说的陈子龙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这个内政总理可不好当,联盟的组成部分太杂了。除了大明本土,其余的地方都是在海外,最近的爪哇,一个来回都得走上三四个月的。
“远征军在埃及立足之后,与奥斯曼帝国的谈判可以提上日程了。这样一来,内政部门未来五十年的发展方向都可以集中在北美。如果我们不去占了北美。将来必然为欧洲人所占,最多三百年的时间,那片富饶辽阔的大陆,就会孕育出一个超级大国。”陈燮这么说。陈子龙就是听听,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东西,但是不妨碍他执行陈燮的意见。总而言之,陈公爷洞见万里是一种常态了,当初从登州一个小团练打出眼下的局面,在大明一直是个神奇传说。
如果不是新儒学的问世。格物思想渐渐的成为沿海各省的主流思想,什么“天命”说没准就得生根发芽,然后搞出什么黄袍加身的戏码。你还真别说,中国人就喜欢搞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世凯了,谁敢说他不懂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命?就算他不懂自然科学,身边难道没人懂么?说到底还是皇帝这个位子过于诱人,那种天下至尊的诱惑,无法抗拒。有些“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研究出来的结果,袁世凯不肯称帝,全是被人骗了。对中国近代制度的建立如何功盖天下等等,总之是要洗地。持这种论调者,无非就是为了哗众取宠,然后转化成个人利益。现代社会这种“学者”多了,脑洞一开,出一个研究结果。然后到处炫耀,懂行的人不屑一顾,不懂的人也未必全信,但是肯定有人会信。
1668年的春天来临之前,各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都在报道三件大事。第一个自然是北美的淘金热,各种发财,各种励志,激励着一群又一群满怀发财梦想的人们,踏上万里之外的北美之旅。第二件事情就是对奥斯曼帝国的讨伐,这个舆论宣传肯定是需要什么说什么。先从奥斯曼帝**队袭击大明探险队说起,然后说到奥斯曼帝国使节来华之后的各种傲慢无礼,陈公爷热情接到,遭到冷脸等等。反正就是这些海外的蛮夷,粗暴无礼的怠慢了天朝上国,必须要好好的收拾一顿,教育他们什么叫礼数。第三波宣传就是明、法友好,法兰西是欧罗巴大陆的大国之一,该国如何如何,重点是该国皇帝路易十四,有心与大明建立友好关系。这些年大明睁开眼睛看世界,尽管还有人要求法兰西执藩属之礼,内阁的主流还是平等交往的。人家在万里之外的欧罗巴,也是一个大国,要脸的。
总而言之,朝廷的内阁与联盟这边的外事部门达成了一致,共同接待来自万里之外的友好国家云云。联系不断的舆论铺垫之后,1668年的春天刚到,联盟总参就下发了一道命令,全国范围内征调运输船只,任何企业都不得以个人私利为由拒绝征调。如有坚决抗拒着,今后将不受联盟海军的保护。这话说的客气,难听一点应该是这样,“你要是不听招呼,海上会有很多海盗哦。”
随着这道命令的发出,整个联盟的海上力量浮出水面,平时看着海上贸易非常繁华,这会开始动员之后才发现,大明海上力量一旦被集中了,将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短短十天的时间,总参完成了运输船的征调工作,抛开军方自身的运力不算,标准排水量一千吨级别的武装商船,所需二百艘船只全部在港待命。按照正常每船运力不下五百吨的标准来计算,这些船只短期内可启运物资十万吨。在总参的调配下,一支又一支的船队,从联盟各地的港口出发,目标都是印度的孟买。表面上看起来,二百艘船只不算很多,实际上内政部门和总参在统计数据后发现,大明登记在册的船只,一千吨以上民间帆船数量,已经达到了八千艘。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如果把五百吨以上的船只全部计算在内,大明拥有的帆船数量达到了一万八千多艘。就这个数字,还是把内河航运的小船忽略在外的结果。这个数字,没有把海军的战舰和运输船只计算在内。
那么,大明海军现在的战舰数量是个什么规模呢?据海军不完全统计,两千吨级别(含两千吨)以上战舰一百零八艘,一千吨级别以上战舰和运输船只,一百四十八艘。海军一度计划建造三千吨级别的风帆战舰,可惜被陈燮否决了,理由是蒸汽轮船横空出世。虽然现在的蒸汽轮船有各种不足,但是可以肯定。最多十年的时间,功率更大的蒸汽轮机诞生后,吨位更大航速更快的蒸汽战舰必将问世。
第八百三十八章苏伊士
第八百三十八章苏伊士
经过多年的经营,孟买变成了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码头上喷着黑烟的蒸汽木壳船汇聚,成为了这个城市最近最大的新闻。远征军编制不大,只有一个步兵军,下辖三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各级辅助军种,总兵力五万挂零。这支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日裔联盟士兵为主,连以上的军官和技术兵种,则以大明本土军人为主。
在印度当了一段时间土皇帝的常时仁出现在了孟买码头,目送着远征军士兵开始登船。作为印度殖民地最高指挥官,常时仁坐镇印度期间,整个印度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武士来到印度之后,并没有去做地主,因为常时仁发现印度这个地方很特别。只要把政府机构搭建起来,以日裔为政府部门的基层官员,大明本土人为各地的主官,再组建一支日裔警察部队,这个国家的运行就非常稳定了。广大农村都不要自己费尽,让那些土王贵族去管理就好了,统治者只要收税就能过的非常滋润。
这个办法很好用,以军队为后盾,然后一路推过去,边打边组建地方政府,管理农村的事情授权给高种姓的贵族。短短的两年时间,一个庞大的殖民国家出现了。就这么简单,税务部门甚至都不用去找农民收税,直接找本地土王、贵族、寺庙收税就好了。
这一次大明帝国远征军出征非洲,国内都不用为粮食操心,直接在印度就搞定了。稳定下来的印度殖民地,立刻招来了一群来自大明的饿狼,其中以大发银行这条狼最为凶残,直接在新德里和孟买建立了银行,殖民地每年上缴的税收,全都存进了银行。印度没有什么工业。但是这里的土地肥沃,很适合种植棉花。相比之下大明棉花的成本要高于印度,很快印度就变成了大明棉花原料的基地和工业产品市场。
如今的印度,城市的合法流通货币。必须是大发银行发行的纸币。政府收税,最后收的也是纸币,本地的土王贵族们收上来的实物税收,你得先换成纸币,才能被政府接受。无形中被盘剥了好几道。这种抢劫模式。真是爽翻了天。
常时仁取得的成绩,陈燮都觉得惊讶,赶紧回去翻一些资料才发现,印度殖民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起义”的根本原因,居然是英国推进印度西化。例如建设铁路,宣传基督教,设立司法系统。这些举措,伤及了本地贵族的权益,同时还引发了民族、宗教矛盾。而印度人民因为受到压迫而生活困苦这个因素,居然不是主要原因。
闲话不提。因为准备充分,远征军在三十六个小时内便登船完毕,24四艘蒸汽轮船,55艘商船,护航舰队为20艘三级战舰,20艘四级战舰,飞剪船10艘,还有各种补给船只30艘,组成的庞大舰队,浩浩荡荡的杀向苏伊士。这还只是第一批。随后还有从大明本土等的赶来的船只,陆续抵达孟买后,将所有货物卸下,由蒸汽船慢慢的把物资在运往苏伊士。不然的话没有码头没有仓库,东西再多你不好弄上岸啊。
相似小说推荐
-
1855美国大亨5 (奶瓶战斗机) 纵横VIP2016-01-01 穿越历史1855,这是最好的时代,延伸的铁路,轰鸣的机车,流淌的黄金铸成了高耸入云的通天塔;这是...
-
千古江山 (淡墨青山) 纵横VIP2016-01-08 架空历史天地为棋,人人为子;此局,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恩怨情仇;此局,胜者生,败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