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老臣懂了,圣上英明!”杨宗保笑道。
赵祯:“对了,杨老,朕去年让您准备的军事物资准备得怎么样啦?”
“皇上,这个您放心,保证妥妥的!”杨宗保拍着胸脯保证道:“已经成军的青龙军团以及马上训练完成第二批野战军的装备都已全部送达,一共有近战装备十三万套,连弩五万套,神臂弩一万五千套,床弩五千架,投石机两百架,弩箭五百万支。这些装备除了装备他们以外,剩余的部分用用于战损补充之用。”
赵祯点点头:“如此甚好!”
“唉!!”杨宗保叹道:“皇上,您是不知道呀!光是为了运送这些装备,老臣就花了两个月时间,您说您弄的这个野战军凶是凶,可这后勤压力也是很大呀!”
“呵呵!”赵祯也笑道:“任何事那都是有利也有弊的嘛!”
杨宗保:“皇上,要老臣说呀!您完全不用那么谨慎,就凭咱们现在这二十万野战军,完全可以把那萧家婆娘打回老家去,根本不用给他们好脸色!”
赵祯:“这个朕相信!但是战争并不是目的,战争不过为了争取利益的一个手段而已,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再好不过了。”
杨宗保:“您呀!还是太仁慈了,就那些喂不饱的狼,您跟他们仁慈没用,他们就服棒子,打他们一顿他们就老实了!”
自己真的仁慈吗!赵祯对此不置可否,希望他们以后还会这么认为。
一月之后,辽国的萧耨斤听到辽国使团的汇报之后,当着耶律宗真这个小傀儡的面,一边摔着杯子一边指着他数落道:“皇上,你看看,这就是你一直夸耀他们很文明的宋朝,居然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我大辽国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就这样的朝廷,屁都不是,以哀家看,就该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我大辽国的厉害!皇上,你觉得呢?”
“你要觉得人家不好,干嘛穿人家的羊毛衫!干嘛戴人家做的首饰!干嘛看人家的小说!干嘛吃人家的方便面……”耶律宗真在内心无限地吐槽,但脸上却是带着笑容,恭恭敬敬地应承道:“母后您说了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耶律宗真跟他老妈闹过几次被修理之后,也学乖了不少。尤其是前段时间,老二居然来告密,说是老妈要把自己这个皇帝换掉。这让他是有恼又怕,同时也下定决心,要找机会搞她一家伙,让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今天,终于让他逮着了这个机会,既然她想惹事,那就再给添把火,让她使劲闹,闹得不可收拾的时候,就该自己这个“皇帝”站出来登高一呼,想必那是从者云集的啦!
想到这,耶律宗真不自觉地笑了!
萧耨斤也笑了,不过她笑的是,眼前这个大儿子终于学会低眉顺耳了,再也不敢跟老娘闹别扭了,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不过外面那些个不听话的大臣还在闹腾,非要把这天灾人祸算到老娘头上,说是自己干政干出来的问题。
这特么哪跟哪啊!老娘非得从南边要点东西回来,让那些老家伙乖乖闭嘴!等老娘威望够了,非得把特么那些不听话的家伙一个个挂起来晒成肉干,到时候看谁还敢跟老娘作对!
听说以前那啥唐朝也出过一个叫武则天的女皇帝,人家当得,为啥哀家当不得!
志向远大的萧耨斤,在心中把算盘打得贼响,为了达到“要”粮食和物资的目的,也为了刷名气攒威望。萧耨斤决定把刀磨亮一点,派点人去吓唬吓唬南边那个不听话的小皇帝,让他乖乖地交点好处出来。
话又说回来,自己的两孩子不听话,南边那小孩也不听话,为啥这个世道尽出些不听话的小孩呢?
对于这个深奥的问题,萧耨斤稍微想了想,没有想出结果也就没在深究。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自己地位稳固更重要的了。
就在萧耨斤和赵祯都各怀鬼胎,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时候,宋辽边境却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
最开始是在宋辽交界的最东边,靠近海边的宋辽贸易栈,不知道从哪跑来一伙辽人大闹货栈,不仅杀了不少宋人,还抢了许多东西。紧接着,宋辽边境似乎一夜之间处处都成了战场,一小股一小股的辽人流窜进大宋境内,见着老百姓便烧杀抢掠。完了还留下字条,言明他们这是在给不听话的宋国皇帝涨涨教训。
朝廷的诘问通告还没发来,边境各地军事主管便已经发飙,看着各地报上来的军情,似乎在嘲讽自己防线处处漏风。本来从野战军筛选中被刷下来,就让他们很郁闷了,这还有人来找茬,绝壁不能忍!
虽说宋朝以文为主,各地最高官员都是文官负责,但他们也不想自己的辖地出现这种问题,对于武官们的请战,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来同样的指示:提高警惕,加紧巡查,歼灭所有越境之敌,但是不得越过边境,以免引起外交纠纷!
这条命令断绝了边军复仇的希望,他们只能跟个无头苍蝇似得在自己防线到处乱窜,除了少数运气好的杀了几个倒霉的辽人泄气外,总体收获实在是很少。
而青龙军团和刚刚完成训练的第二批野战军,本来在前些日子就被一股不知道哪刮来的谣言,激起了心中的那点小脾气。一个个刚被魔鬼般地训练完,憋着一股劲正愁没地发泄,就有不长眼的家伙跳出来,那是再好不过!
没想到,自己这边皇帝老大还没发话,那些作死的货又跳出来了,居然变本加厉跑到自己地盘来捣乱,这就叫做叔可忍,婶不可忍!
随着各地密碟的消息传来,赵祯也怒了,他一把将情报拍在桌上,大骂道:“死婆娘,给脸不要脸,敢杀我大宋百姓,我就让你们用鲜血来偿还!”
空荡荡的大殿除了赵忠拳头捏动的响声,再没有其他回应,过了一会,赵祯稍微冷静了一下才问道:“咱们派往辽国的密碟最近可有什么消息?”
赵忠:“回皇上,辽国最近有几只军队调动频繁,而且都是原本辽圣宗时期从宋辽边境上撤回去的军队,这些军队自从剿灭大延琳造反之后,一直没有什么动作,最近却都接到了调令,正在向辽国南京集结。”
赵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么说来萧家婆娘是打定主意了,看来这场战争始终是免不了啊!”
赵忠:“臣觉得早就该打了,他们霸占咱们地盘那么多年,要不是当年北伐失利,哪容他们嚣张至今!”
“你把情报整理出来,朕一会要用!”赵祯先朝赵忠说道,让后又对小顺子吩咐道:“通知晏相,半个时辰之后在紫宸殿召开内阁会议!”
赵忠:“是,皇上!”
小顺子:“是,皇上!”
两人回应之后,一人朝外,一人朝里,风道扬镳,各行其是。
第100章 北伐伊始
晏殊等人接到赵祯的诏令之后,快步朝着紫宸殿走去。
“晏相,您看圣上这段时间没少召开内阁会议,今个又是啥事啊?您能不能给下官们透个风呀!”吏部尚书陈执中跟在晏殊身边低声问道。
张尧佐和吕夷简等人也赶忙凑到了跟前,眼巴巴地望着晏殊。
“你们都这么看着老夫作甚?”晏殊瞥了几人一眼:“老夫天天跟你们搁一块,有啥事老夫知道,你们不知道啊?话说希元呐,圣上不是吩咐你搞了个军情局么,你就没有收到点啥风声?”
“嘿嘿!”张尧佐笑道:“晏相您说笑了,这军情局才建立不久,哪能有啥消息呀!再说了,圣上让下官办军情局只能打探军事情报,可不能像您总览天下大事啊!”
他这句看似恭维的话,可听在晏殊耳朵里面却似乎听出了一丝酸味,不过他抿了抿嘴,并没有还嘴,这使得现场的气氛有一点凝重。
这时小顺子开口道:“几位大人,紫宸殿到了,皇上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诸位快进去吧!”
几人纷纷朝朝小顺子点头示意,对于皇帝的头号跟班,尽管他们都是大宋朝廷柱臣,但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君臣寒暄之后,赵祯也就进入了正题,他把赵忠整理来的情报递给晏殊:“这是朕最新收到的情报,诸位爱卿都看一看吧!”
晏殊看完之后,皱着眉头把情报递给了身边的大臣,一个个看完之后跟晏殊的表情都如出一辙。
唯有杨宗保这老爷子看完之后一巴掌把情报拍桌子上,怒道:“皇上,请您恩准老臣这就带人去把他们灭了!”
赵祯压了压手:“杨老,您不要太激动,对付这些小瘪三用不着您老出手,朕这回决定亲征,以完成祖辈北伐未尽之征程!”
晏殊急忙说道:“皇上,您要打辽国,臣不反对,我大宋现在也有这个实力教训教训他们。可是您要亲征,老臣坚决不同意!您身系我大宋江山安危,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打仗的事情交给那些军人,您只要运筹帷幄就好了,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请皇上三思!”其余大臣也一同连续劝道。
不管哪个朝代,都没几个大臣同意皇帝亲征的,也不知道他们咋个养成这个习惯的。其他朝代或许只是出于对皇帝的安全考虑,可宋朝大臣潜意识里面都把压制皇帝作为一种自以为是的职责,所以,他们反对赵祯亲征估计还有防止他把威望刷得超标了。
当然了,寇准是个异数,他不仅不反对皇上亲征,还亲征把宋真宗“骗”到了前线。虽然,他这么做为澶渊之盟奠定了基础,可宋真宗却不领情,被人家辽国吓了一通,自然不会个寇准什么好脸,赵祯也是那个时候乘虚而入“俘获”了寇准。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大宗师 (暖阳倾城) 起点VIP2014-09-23 两晋隋唐 相传有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秦轩曾穿越唐朝,并成为一代大宗师! 据说对联的产生...
-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起点VIP2015-11-30 两宋元明 学霸留学生杨潮救人溺水,睁开眼变成了一个向往秦淮风月明朝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