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燕卿来啦!旁边坐下说!”
燕肃:“谢皇上!”
赵祯:“朕就开门见山了,刚才收到消息,有人在地里面发现了许多蝗虫卵。朕恐有蝗灾发生,特邀爱卿来商议一下。”
“蝗灾?”燕肃跟赵祯一样皱了皱眉眉头,又想了一会才说道:“据臣所知,历来蝗灾都发生在大旱之后,且多发生在黄河两岸,每次都破坏巨大,我朝的流民有八层都是拜它所赐!”
赵祯:“爱卿所言甚是!且不管这个消息是否准确,朕觉得都应该做好应对准备!”
燕肃:“不知圣上有何提议?”
赵祯:“既然有人发现了蝗虫卵,那咱们就从虫卵开始。爱卿博学多才,朕就让你来收集有关蝗虫的资料,找到蝗虫可能排卵的地域,然后朕在派人有针对性的杀灭它们。”
燕肃:“皇上,您这想法没错,可臣以为稍有不妥!因为就臣的经验和书上的记载来看,蝗虫从卵到成虫的时间很短,大概在半个月的样子。而,臣刚听您说,已经有人发现了蝗虫的踪迹,那么留给咱们的时间可不多了。臣担心,时间上来不及呀!”
赵祯:“那依爱卿之见呢?”
燕肃:“回皇上,臣以为为今之计,只有尽人事听天命,尽最大努力杀灭蝗虫,尤其是黄河沿岸的地方,并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的灾情。如果,蝗灾真的无法控制,朝廷就得做好救灾的准备了。”
赵祯点了点头:“朕看就这么办!剩余的事情交给朕来办,爱卿先回去吧!可能的话,爱卿最好把蝗灾的研究也纳入日程上来办。”
燕肃:“臣遵旨!”
待燕肃走后,赵祯对小顺子喊道:“摆驾紫宸殿!通知晏相召开内阁会议!”
经过小顺子一阵上蹿下跳之后,晏殊总算是带着十几个内阁大臣(除燕肃外),匆匆赶了过来。
“臣等参见皇上!”晏殊带着大家一齐行礼。
赵祯:“诸位爱卿免礼!下面正式开始今天的紧急会议。朕先说一下,今年以来,这半年时间雨水稀少,多地都有一定程度的灾情,更严重的是,经过朕多方查探,今年恐有蝗灾的迹象。而且,今日已有考生汇报,他们在黄河滩涂之上发现了大量蝗虫卵和幼虫。为了以防万一,朕特意召集诸位一同商议此事!现在朕想问问诸位,如果真发生蝗灾,朝廷可否有能力应对?”
晏殊第一个站起来,自信满满地说道:“回皇上,朝这些年一直比较顺当,国库也逐渐丰盈,各地粮仓也有不少存粮,据臣前些日子查看的统计数据来看,撑一年没有问题!”
他这言外之意嘛,就是在跟赵祯显摆,让他看看自己这个宰相可不是白当的,看我干得这么好,皇上你是不是该让我多当几年!
对于他这点嘚瑟的心理,赵祯表示理解,不管怎么说晏殊这人虽然稍微中庸了一点,但起码不会强烈反对自己的一些决策,这也是赵祯让他当这么多年宰相的原因。
赵祯朝他微微颔首:“看来你们都干得不错!不过你们还不能自满,据钦天司的报告,北方辽国境内的旱情去年就已经很严重了,我朝不过是靠着黄河滋润才能够撑到现在。朕担心情况会越来越恶劣,你们一定要做好准备。”
晏殊:“多谢皇上教诲!老臣之后就安排各部做好准备,尽量把南边的粮食往北方调集。”
赵祯:“嗯!没错!不管怎么样,粮食是第一位,不能让老百姓饿肚子。”
“皇上仁慈!”众人还是很是适宜地拍了一下马屁。
赵祯:“朕觉得光做这些还不够,还应该在防御蝗灾上面想想办法。传朕的旨意,枢密院即刻向黄河沿途各州府的警备军发出调令,让他们派出士兵对可疑地地方进行排查,尽量杀灭蝗虫卵。”
张尧佐:“臣遵旨!”
赵祯:“晏相,马上以朝廷的名义,给黄河沿途各州府下达指令,让他们发动群众,配合各地驻军,一起来一次大规模的‘扫蝗行动’,尽可能的降低蝗灾的规模。”
晏殊:“老臣明白!”
赵祯:“剩下的就是户部的事了,范爱卿,你可得把应急物资准备好,一旦灾情失控,你就得给朕顶上!”
“请皇上放心!”作为铁杆心腹,范仲淹一点都不含糊。
赵祯:“还有最后一点,历来每逢大灾,都有不少不法分子在那捣乱,最多的就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甚至还有官员也在从中渔利。监察院可要给朕盯紧了,一旦发现这样的家伙,一律严惩不贷!”
“是,皇上!”定王赵元俨上任不久,便碰上这样大事情,他这心里面还有点小激动。
兴华一年,一场军民联动的大规模“扫蝗行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98章 兴华两案
经过几天时间的紧张调度,传令兵的马蹄声在官道上不绝于耳,黄河沿途的驻军都纷纷开出了驻地,会同地方官府也带来的百姓,挨个检查可疑的地方,一旦发现虫卵便把土刨开进行焚烧。
在这场人虫大战中,各地百姓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来捍卫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前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只能眼看着蝗虫吞噬自己的心血,但今个有皇帝带头,军队相助,老百姓杀冲的热情很是高涨。
赵祯性格属于那种喜欢求稳的人,即便看着各地每日送来的呈报,说是消灭多少多少蝗虫,貌似形式一片大好。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为了能够在登基之后可能遭遇的第一个坎表现出无与伦比的预见力,他甚至下令天佑海贸和炎黄海贸的船队都暂停业务,先集中精力从占婆和真腊等国购进一批粮食以防万一。
赵祯微服站在京城的码头之上,看着满江载满粮食的货船,或是靠岸卸货,或是继续向洛阳前进,他心里面充满了自豪的感觉。这些船里面,虽然各自顶着的名头不一样,但下面的船员并不知道,其实他们当中有一半都是当今皇后在暗中控制。甚至一些平时的关系不好打对台的同行,也不知道在他们上面的某个节点其实都归到了一起。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赵祯此刻就是这种感觉,不管此次“扫蝗行动”是否取得成功,只要自己能够在灾荒发生之时,让老百姓不饿死一个,那就将创造奇迹,自己的威名也将传遍寰宇,为自己长远的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赵祯看完这一切,带着美好的心情赶到了旁边的皇家学院。
今天是赵祯规定的科考的日子,两千多名考生除了少部分读书读傻了的选择自动退出外,最后赶到皇家学院的还有近一千五百人。不过赵祯还是让蔡齐把那些失败者一同带了过了,虽然他们无缘参加本次科举,但赵祯还是决定给他们另一条路的选择权。
待晏殊领着乌压压一大片考生朝他行完礼之后,赵祯还站在台上摆造型,仍旧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只是朝小顺子点了点头。
这种喊话的苦力活肯定得轮到小顺子头上,他也不辞辛苦,润了润自己的嗓子,便举着喇叭大声喊道:“所有考生都听清楚了,在前面的二十天中,违反圣上旨意者自己站出来!”
不出赵祯所料,在场之人并没有一个选择站出来,即便是那些犯规的人也认为自己做得很隐秘,不可能会被发现,一个个还很镇定。
小顺子看了看赵祯,见他没有任何表示,只好再次喊道:“再说一遍,犯规的人,赶快自己站出来!”
大家仍旧不为所动。
这时赵祯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扫视了一圈,齐头齐脑地说道:“朕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是你们自己没抓住,可别怪朕狠心!朕最讨厌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你们知不知道在你们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会这给这个社会什影响?朕来告诉你们,要是你们今天犯规朕不惩罚你们,你们就会把这种侥幸心理带到以后的生活中,并以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绝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
同时,你们这种行为对其他守规矩的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还有可能诱使他们跟你们一样去触犯规矩。这样一来,到某一天,我大宋之内是不是都会被你们这样不守规矩的家伙充斥呢?朕不敢去想得太遥远,也不敢确定是否会有这一天,但是朕不能让这个芽萌发在朕的眼皮在底下!
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那些犯规之人,见赵祯讲了一堆大道理,却没有丝毫具体动作,不由得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了回去。
不过他们显然是忘了有个成语叫作“先礼后兵”!
赵祯坐回自己的位置上,让小顺子把蔡齐叫了过来。
“皇上,您叫臣?”蔡齐躬身问道。
“嗯!”赵祯点了点头,并从怀中摸出一叠纸递给他:“给大家伙念一念吧!”
“是,皇上!”蔡齐恭敬地接过那一叠纸,瞄了一眼第一张的内容,他的手不自禁地抖了一下。
赵祯:“拿稳了,别念漏了!”
“是是……”蔡齐忙不失迭点头,转身擦了把汗才念道:“编号零零四五号考生,于六月二日申时三刻接受家仆赠钱,乘车前往京城;编号零七一八号考生,于六月五日戌时,被其父亲趁黑夜驾车送往京城;编号零三七六号考生,于六月四日卯时,乘着其书童预先收买的货船前往京城……”
半个小时之后,蔡齐总算把手里面的纸都念完了,嘴里面都快冒烟了,而被点到的名的人却在这大热天的冒冷汗。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大宗师 (暖阳倾城) 起点VIP2014-09-23 两晋隋唐 相传有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秦轩曾穿越唐朝,并成为一代大宗师! 据说对联的产生...
-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起点VIP2015-11-30 两宋元明 学霸留学生杨潮救人溺水,睁开眼变成了一个向往秦淮风月明朝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