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既然如此,就当是你们内阁通过这个决议了,户部再出一点钱,正式把慈幼局也纳入幼儿教育阶段。礼部也抓紧时间按照蔡爱卿他们讨论的方案,对现有的皇家学院各分部进行逐步调整。另外,朕意把青年教育阶段定为‘大学’,暂时还只有皇家学院高级部等同于这个职能,而各地分院还没有开设。礼部要抓紧时间,并视各路生源,酌情考虑大学建设事宜。”
孙复:“臣遵旨!”
赵祯:“朕还是那句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要咱们的教育策略做得好,百姓素质提高,外族就不能把咱们华夏民族怎么样。
然而,现在的诸多学子读书就一个目的,那就是考取功名,当官发财,衣锦还乡!朕之所以登基以来对科举不热衷,就是因为朕还在犹豫。虽说这个科举确实让我朝的文风鼎盛,但是他们似乎偏离了先贤让他们读书的本意。
鉴于此,朕苦思冥想,科举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关闭那是不现实的,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考试风格,改变他们只为当官发财的思想观念。
因此,朕打算借着皇儿出生这个机会,再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科举,也算是做一个尝试,希望诸位大臣多多配合!”
“请皇上吩咐!”晏殊带头喊道,对于科举他是大大滴赞同,能够在自己当政期间举行越多,自己的影响也就越大。
赵祯:“朕命礼部即刻选拔若干考官,前往西京洛阳待命!”
洛阳?皇上这是个什么意思,科举不在京城,却跑西京去。
“臣遵旨!”众人都楞了一下,孙复才在蔡齐拉扯下回过神来。
第95章 科举尝试
仁宗兴华一年,继上次科举已然过去了三个多年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广大学子唯一听到关于科举的信息,还是前不久公布的上届科举名单。
经过三年考察,赵祯考虑到广大学子的情绪,最后还是违心地点了已经连中两元的宋痒为状元,成全了他的“三连冠”。但赵祯却只给封了翰林侍讲的虚职,反而名列榜眼的贾宪被授予户部下属正四品经济使,就连身为探花的文彦博也被分到通判院,授府判一职,掌通判院江宁分院。
这件事情在那些不明就里的学子眼里或许还挺高兴的,毕竟声望最高的传统学者宋痒“名至实归”了。但朝中部分大臣却感到有些担忧,就像晏殊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本来是想去找赵祯谈谈心的,可想来想去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总不能对皇上说:您把状元的官封小了吧!
这样说起来,可就有些越权了,晏殊还不想下课呢!
而且,没过多久,礼部又发出了告示:当今圣上为了庆贺皇子诞生,特开恩科!各路举人,必须于兴华一年五月底赶到西京洛阳,本次科举将于六月一日在皇家学院洛阳分院举行,切勿错过!
看完这则通告,众多学子又沸腾了。虽然不明白当今圣上为何要把考试地点定在西京,这还是宋朝立国以来头一遭,不过有得考就很不错了。眼看离开考的日子不到三个月了,纷纷辞别乡亲父老,踏上了新的征程。
虽说赵祯已经下令在各大城市之间修筑大道,但因时日太短,还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南北偏远的地方,甚至还没有开始挖掘路基。因此,这一批赶考的考生,除了京成大道沿途的考生外,绝大部分还不能享受到大道带来的便利。
当然了,张柔整合长江黄河的水运之后,过往船只日渐增多,两江沿岸和沿海的考生,还可以选择水路进京。
在诸多学子向洛阳汇集的时候,孙复也找到了赵祯,商讨关于此次科举考官事宜。
“皇上,以臣的意思,此次科举还是以晏相作为主考官,臣在从礼部派遣一人作为副考官,您看如何?”孙复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向赵祯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赵祯摇了摇头:“晏相要操劳国家大事,不可轻离京城,而此去洛阳需要耽搁不少时日,这恐怕不大妥当!朕看还是让那个蔡齐来当这个主考官吧!”
孙复犹豫道:“皇上,这个……蔡齐是不是太年轻了一点呢!”
赵祯:“不妨事!反正朕这次也是在做尝试,让个年轻人去或许更好一点。”
“好吧!”孙复也不在坚持,而是问道:“不知您对副考官人选有什么指示?”
赵祯:“既然是尝试,咱们干脆彻底一点。朕突然有个想法,这次考试的副考官干脆让各路的贤者各推选一人出来担任。”
孙复:“您的意思,是安排二十三个副考官?这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赵祯笑道:“这不妨事!大不了到时候让他们挨个给考生打分,咱们取其平均分作为考生的成绩,那样或许更公平一点。”
孙复:“好吧!臣听您的。敢问皇上,这可科举考题怎么弄?”
赵祯:“这你不用担心,朕昨夜就想好了,爱卿只管派人去洛阳维持秩序,考试内容朕到时候会派人通知!”
孙复:“是,皇上!那臣这就去安排了?”
“去吧!”赵祯挥了挥手。
孙复走后,赵祯对小顺子吩咐了一声,让他去把沈仲元给叫了过来。
沈仲元带着疑惑的心情见了赵祯:“臣沈仲元参见皇上!”
赵祯:“爱卿免礼!”
沈仲元:“皇上,不知您唤臣前来有何吩咐?”
赵祯:“朕准备在今年举行一次科举,按照礼部统计上来的数据,本次科举考生人数可能有两千多人。朕需要你们锦衣卫来参与,因此,朕命你在五月底前,调集两千识文断字的人手于洛阳待命,同时还得保持对各个地方的最低限度的控制。你调集的这些人手,全部隐秘集结,不得让外界知晓你们的动作。这件事你要亲自去办,明白吗?”
沈仲元拱手:“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办妥。您要没其他吩咐的话,臣现在就去调派人手。”
赵祯:“去吧!弄好了给朕说一声,朕给你们安排任务。”
“是,皇上!”沈仲元立正敬了军礼后大步离开。
……
时间在众多学子的焦急等待中,慢慢走完了五月,炎热的天气也随之而来,为即将举行的激烈的科举考试火上浇油。
以往都是的科举考试都是安排在八月,正在秋高气爽之际。可今个这考试的时节就让众多考生脑袋直冒汗,更何况后面还有几天的封闭式考试,少部分意志和信心不太坚定的考生都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欲望。
皇家学院洛阳分院的操场上,两千多名各路汇集而来的考生,顶着日头看着面前那多达二十四人的考官团,他们也是醉了!
蔡齐和诸位副考官也同样跟考生们一样站在日头下焦急等待,石介和胡媛也俨然在列,他两在其他人的撺掇下,走到了蔡齐面前,朝他拱了拱手:“主考官大人,不知咱们接下来如何处置呢?”
蔡齐回道:“两位先生请稍待,圣上自有主张,本官不敢自断!”
他话音刚落,便有一队禁军快步走了进来,还拖着几辆大马车。
为首的军官来到蔡齐面前,朝廷敬礼后递给他一个密封的匣子:“下官押运科举试题顺利抵达,请大人查阅!”
蔡齐仔细检查了一遍密封的情况,发现没有开封痕迹才朝他挥了挥手。等那队禁军离去,他才打开匣子取出里面的圣旨看了一遍,然后又把圣旨递给了其他二十三个副考官。
“诸位先生都明白了吧?”蔡齐见他们都看了一遍之后才问道。
胡媛带头应道:“蔡大人,咱们都看清楚了,您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吧!”蔡齐点点头,然后朝诸位考生大喊道:“诸位考生注意了,刚才圣上已经传来旨意,本次科举考试现在正式开始!”
在考生迷茫的气氛中,蔡齐继续说道:“下面宣布考试规则,从即日起,所有考生需要在二十天内赶到京城皇家学院参加殿试。但是,在这二十天内,你们不得携带任何钱财和食物,也不得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如果你们发现有人违背以上规则,可以向我们考官团举报,违规者将取消一切功名,终身不得参与科举考试!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下面的考生都你看我,我望你,被这奇葩的考试规则给愣住了,都忘了回话。
蔡齐又大喊了一声:“本官问你们,有没有听明白?不明白的现在就提出来。”
这时,一个考生壮着胆子问道:“考官大人,敢问您的意思是要我们大家空手前往京城吗?那我们的吃饭怎么办?这么远的路,就算是走也得走六七天呐,那不还把咱们给饿死啊!”
“本官先纠正一点,这不是本官的意思,而是当今圣上的意思!”蔡齐朝东边拱了拱手:“至于你们怎么办,那是你们要考虑的事情,跟本官无关!如果你们觉得自己办不到,那现在就可以退出。本官给你们半个时辰思考,想好了要参加的话就来马车这领取你们的号码牌。”
……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中某个大院内,一群穿得乱七八糟的人却站着整齐的队伍,正在聆听沈仲元的训示。
沈仲元也同样穿着一身便服,站在石介上中气十足地喊道:“皇上今个开恩,让你这些家伙也来沾沾考生们的文人气息,你们特么的可不要给老子丢脸!”
哗一声响!
两千名穿着便装的锦衣卫,同时收脚立正:“请大人下令!”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大宗师 (暖阳倾城) 起点VIP2014-09-23 两晋隋唐 相传有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秦轩曾穿越唐朝,并成为一代大宗师! 据说对联的产生...
-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起点VIP2015-11-30 两宋元明 学霸留学生杨潮救人溺水,睁开眼变成了一个向往秦淮风月明朝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