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杨潮更关心的是八旗子弟们的生活,要求太挺多,花活真不少。

“这还真会玩啊!”

杨潮看着刁二斗送回来的各种采购货单,什么瓷器、玉器,金银珠宝都不算什么,还有要金鱼的,要盆栽的,最离谱的是要扬州瘦马的,要戏班子的。

“看来八旗子弟们是发了大财啊。这钱不赚白不赚!”

杨潮叹道。但是有些东西他还真提供不了,比如扬州瘦马和戏班子。扬州早就禁止了买卖人口,养瘦马的行当让杨潮算是给彻底祸害了,戏班子就更不行了,乐籍废除后,这些都是自由人,官府是动不了他们的。

不过金银珠宝、瓷器玉器、金鱼盆景这些可以敞开了供应,玩,让八旗大爷们好好玩,弘扬中国文化吗。

杨潮没想到这些八旗精锐堕落腐化的这么快,刚从山林里走出来,还没几年就这样了,看来北京城那个地方还真是邪乎,再过几年,不知道他们还骑不骑得了马,握不握得住刀。

看完这些货单,转手交给李丰,让他带人去城里采办。

李丰现在是军中的粮秣车马司主事,挂着副将衔,负责整个军队的军粮调动后勤补给。

像这样的后勤司还有军功考核司和薪饷清算司,分别是黄元和陈九斤主事,前者负责所有士兵的档案登记和军功记录,后者则负责官兵军饷发放以及负责核算各项账目。

这三人正是当年老水营中军官的儿子,李丰是种菜的李富之子,陈九斤是养猪的陈宽的儿子,黄元是江边垦荒的黄冲的儿子,因为都识字,所以除了给杨潮做亲兵,就是帮着黄凤府在后勤上做事,最后杨潮干脆任命他们做了主事。

有这三个平行的军务司杨潮做起事来就轻松多了。

“余继业!”

“到。”

杨潮这时候喊过一个亲兵来。

正是余承武老将的小儿子余继业,给朱慈烺皇帝当带刀官的余继业,他爹死的时候,他都被皇帝留住夺情了,深受皇帝信任。

当日他保护皇帝出走,最后为了掩护皇帝断后,结果他的人死的就剩他一个。

等他逃出八旗兵的追击之后,回身去找皇帝,却再也找不到了。

一个人在附近找了三个月,回到南京的时候,就像一个乞丐。

见到杨潮后,跪在地上哭的昏天黑地,好像他老子余承武又死了一回。

“继业啊。你要你出使一趟北京!”

“遵命!”

余继业也不问理由,失陷皇帝之后,他开始绝食,杨潮用皇帝没死,还能解救出来为由,将他劝住。

“我要你去跟多尔衮谈判,就说用豪格换陛下。”

余继业眼睛突然一亮,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解救皇帝朱慈烺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心愿了,他将此作为了使命。

“属下,属下遵命。”

余继业说话的口气都有些颤抖了。

杨潮叹道:“但是你此去危险重重,切记一路大张旗鼓,到了山东就送文牒给山东清廷衙门,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否则多尔衮就会杀你灭口。”

余继业已经管不到自己的安危了:“属下不怕死。”

“我知道你不怕死,但是我要你或者回来,万一清廷不愿意交换,你也要回来。把你一路上看到的原原本本的告诉我。如果清廷愿意交换,你就留下护送陛下一起回来。”

“是!”

豪格被杨潮俘虏后,北京的多尔衮日子过得可算是滋润,但是杨潮一直对被多尔衮利用耿耿于怀,见到多尔衮好过自己就不爽。

不给多尔衮添点麻烦,怎么行?

杨潮知道多尔衮不可能拿朱慈烺来换豪格,他巴不得豪格死呢,但是杨潮大张旗鼓,放出风声,八旗权贵们就有借口了,多尔衮怕是又得笼络一下这些权贵了,河北的地都分光了,再分该分河南了吧。

杨潮倒要看看,把地都分下去了,多尔衮还拿什么来打仗。(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节谈判

郑家有送来了大量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资料。

杨潮也抓紧时间在跟拿骚谈判前将这些材料通读了一边。

郑氏这些日子还是非常合作的,尤其是上次他们兵出江西之后,被清军猛揍一顿后,郑氏似乎明白了陆地上不适合郑家,于是开始更积极的跟杨潮联络,大有一种想结盟的架势。

杨潮乐得接受郑氏的好意。

郑家这次送来的资料,要弄来可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份东印度公司在整个亚洲的经营情况,不是内部人根本不可能看得到。

但是也不是什么绝密,毕竟东印度公司是一家股份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的股市上,他们是要公示业绩的,但是在亚洲却没有这种义务,郑氏不可能去阿姆斯特丹打探消息,因此只能通过收买东印度公司的人来获取。

这份情报,是他们贿赂了在巴达维亚一个东印度公司的办事员得到的,抄录了一份后,就立刻给杨潮送来了。

“很好,很好!”

资料详实严谨,而且就是最近三年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情况。

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建立了三十五个据点,包括日本和台湾都在其中,而且日本和台湾竟然是排前两名的据点,日本收益占总收益的百分之三十五,台湾占百分之二十五还多。

台湾占据了四分之一强,每年东印度公司从台湾赚取的利润高达四十万荷兰盾,折合白银有四吨重,这只是利润。除过新的投资和运营的费用。这说明台湾对荷兰人的重要性。

因为台湾被荷兰占据始终是杨潮心里一根刺。杨潮是不会如愿让荷兰人占据这里的,但是现在看来,台湾对荷兰相当重要,那么想要收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其他的值得杨潮注意的,还有一些情况,比如东印度公司进口丝织品最多的地方,竟然不是大明,而是印度。

无论是棉布还是生丝、丝绸。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进口量都是中国的数倍,具体原因则是因为杨潮采取的高关税,杨潮从中每年赚取上百万两银子,这将东印度公司逼向了印度,反正印度的丝绸也比西方的好,带回欧洲同样卖大价钱。

不过东印度公司在大明进口的却都是最优质的生丝和丝绸,显然是作为奢侈品出售的,目标客户是那些贵族。

印度这个国家,其实从古至今跟中国都十分类似,比如庞大的人口。比如繁荣的经济,甚至连生产都很像。都是丝织品的生产大国,历史上中国排第一,印度当之无愧的排第二,甚至在某些领域中,印度还长久的领先于中国。

比如说棉纺织,中国是在明朝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因为明初朱元璋下令每家每户都要种植棉花,五亩地中种植一亩棉花,导致大明朝的棉花生产大幅增加,中国人的衣服渐渐开始从麻布转向棉布,棉布这才大规模走向百姓之中。

而印度在历史上就是棉纺织大国,因为就像丝绸发源于中国一样,棉花是发源于印度的,他们自然具有天然的优势。

而且印度气候温暖,江水丰富,地理以平原为主,农业生产比中国有利的多的多,虽然面积只是大明的四分之一,可是耕地面积是大明的三倍,他们更有资格经营这种吃水多,需要日照时间长,而且耗劳力的棉花生产。

龙象之争啊!

杨潮不由感到诧异,没想到后世人都喜欢谈的龙象之争,竟然从古代就开始了。

但是具体内容还不太详实,杨潮还得继续继续关注,但是印度问题必须提上日程了。

三天之后,六月中旬,拿骚终于邀请杨潮,希望就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问题进行谈判。

“尊敬的伯爵阁下,在下代表东印度公司,希望得到以下垄断经营专利授权!”

此时的专利授权,往往指的是贸易权,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得到了荷兰授予的在东印度地区的独家贸易特权。

没想到荷兰人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了,竟然希望自己也给他们提供什么特权。

“拿骚公爵,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特权?”

杨潮先问一下,看看荷兰人对什么货物感兴趣,这些天拿骚可是在南京转了个遍了,也许他自己想到新的货物了。

“忠义伯爵,东印度公司希望获取大明绿茶的独家经营权,向欧洲出手瓷器的专卖权,以及进口大明丝织品的独家权利!”

杨潮呵呵一笑:“拿骚公爵,你一个劲的只提要求,莫非你以为我大明欠你们荷兰的,你们打算拿什么来换呢?”

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想要取得权力,就得付出义务,可是荷兰人跟他们几个世纪的后辈一样,仗着东方人不懂得国际法,签署的条约中,满是东方人需要负担的义务,而根部不提他们自己的义务,而西方人之间签署条约,最基础的一条就是互相对等。

拿骚一听杨潮反问,也是不由一愣,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荷兰人在印度、缅甸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经验,东方人似乎根本不关心所谓的对等问题,往往都是荷兰人恳求,然后东方的君主就会看着面子上随意的答应一点东西,而荷兰人就能靠着这点小小的特权,然后将其通过商业手段无限的放大,最后榨取出庞大的利润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