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针管跟竹管连起来,用胶密封,用的胶杨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明瓦廊刘家作坊的明瓦胶,这种胶是用羊角熬出来的,应该没有毒性。
稳妥起见,杨潮还将链接好的针管,放在蒸笼中干蒸了一个时辰。
两个重伤员脸色惨白,出得起多进的气少,药都喝不下去。
杨潮等不及,只得立刻操作。
将伤员平放在地面上。地上铺上被褥。
杨潮则躺在床上,这样两人间有将近两尺的高差,就能让杨潮血压在压力下流进伤员体内。而不会倒流。
杨潮先将针管插进伤员的血管中,然后插进自己胳膊上的血管。这才平躺在床上,似乎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正在流失,而且流速不慢。
杨潮觉得自己大概想的太多了,完全不需要高差,因为伤员血液流失严重,自己的血压恐怕远高于伤员了。
输血输了一刻钟之久,周围只留着几个人,多余的人都被赶出去了。因为伤员需要通畅的呼吸。
杨潮看到伤员的脸色慢慢红润,最后竟然咳嗽了起来,杨潮这才拔出针管,让人用棉花按住针孔,现在一滴血对他们都很重要,血是救命的,一点都不能浪费了。
杨潮试图站起来,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自己到底也流失了不少血。
周围的人此时完全愣住了,惊呆了。大气都不敢出,他们亲眼看到这个快死的兵,在杨潮的救治下脸色红润起来。虽然还没有醒过来,可是咳嗽了两声,而且明显的有了呼吸,胸膛起复起来。
“把他抬上床吧。”
杨潮自己头晕,让人将伤员抬上了床。
王璞等几个队正都在,连忙动手将人抬上床,接着在杨潮的命令下,又将另一个人放在地上。
杨潮如法炮制,给第二个人输血。
杨潮心里也担心。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输血量,他知道一个常识。人失血超过身体的四成,就会有生命危险。杨潮不知道自己输了多少,但是心想应该不会超过四成,咬着牙给第二个人输血。
第二个人,输的时间略短,就已经面色红润,呼吸平稳下来,而杨潮感觉到自己头晕的厉害,提前终止输血,自己躺在床上不敢动。
“让陈宽杀头猪,给老子熬一晚猪肝汤。还有大夫开的补血药给我也来一晚。”
杨潮觉得自己也得补血了。
几个队正此时已经完全不敢反对杨潮的命令了,不是因为军法军纪,而是眼前看到的他们完全理解不了的神迹,让他们对杨潮充满了一种带有神秘感的敬畏。
杨潮晕晕乎乎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等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杨潮不知道的是,这两天很多人都极坏了。
不说冯可宗,自从二立社成立后,书生气势重新上来了,再次围攻各大衙门后,冯可宗就没见过杨潮了,几次求见都进不了杨潮的军营,冯可宗已经把杨潮骂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冯可宗已经认定,杨潮坑了他,而他也因此把镇抚使得罪了,镇抚使也不在见他,只是放出话来,让冯可宗自己处理,看来他背上了锦衣卫所有的黑锅。
冯可宗已经在收拾金银细软,打算一旦风声不好,他就得逃匿了。也派人去北京活动,希望能调到北镇抚司去。
跟冯可宗一样着急的还有礼部,书生现在没有以前那么乱了,但是斗争的态度更加坚决,每天都有至少五百的书生分别在各个衙门口哄闹,让南京六部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
让礼部着急的是兵部始终不肯派兵,黄锦已经放弃了跟熊明遇沟通,直接上书天子弹劾熊明遇,说熊明遇尸位素餐,同时他也自参请罪,希望天子允许他辞官。
天子既没有允许黄锦辞官,也没有惩治熊明遇,只是下了一封中指,派了一个小太监来,斥责了熊明遇一通。
天子的斥责不是那么简单的,中指也是圣旨,口气等还是很讲究的,但是派来的太监就不同了,太监被人鄙视,自身也不讲求什么脸面,手持中指可以张口骂人的。
尤其是大官,他们骂起来更狠。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常常派小太监去斥责大臣,那时候的大臣还是很讲究体面的,有的人被太监堵门口骂了后,自认为奇耻大辱,直接就上吊了。
熊明遇的自尊心没有那么强,所以他没有上吊,但是他总算行动了,派兵是不可能的,他宴请了顾肇迹,希望解决杨潮的军功问题。
这就是熊明遇为什么那天派人来说他打算宴请顾肇迹,打算帮杨潮解决军功的原因,并不是熊明遇性子改了,愿意介入官场纠纷,尤其是军队内部的纠纷。
可是巧合的是,杨潮的兵遇到了江匪,有许多人受伤,杨潮完全顾及不到城里的事情。
当天好几个来找他的人,他都没见,包括熊三。
结果今天熊三又来了,又没有见过杨潮,等了一天后,就找到几个正讨论的热闹的军官。
军官告诉熊三,他们的把总睡着了,见不了人。
熊三想硬闯,被军官拦住了,熊三一番询问后,才发现,杨潮不是故意躲着不见客,而是因为杨潮救人后睡着了。
而杨潮救人的方法被军官们传的神乎其神,他们说那是什么过血续命,让熊三摸不着头脑,也震惊莫名,问清楚后,立刻就回去汇报给熊明遇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节(外篇)熊明遇的选择
“过血续命!什么玩意?”
熊明遇是书生,自小熟读圣贤书,根本不信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
仔细的问了熊三后,熊明遇才知道,原来杨潮是用自己的血来救手下的命。
让熊明遇感慨的同时,他也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来。
对不知道的事情,人总是如此惊惧。
让熊明遇不放心的是,杨潮的军队似乎真的情况不好,熊三汇报说,有好多个受伤了,可谓是损兵折将了,但是杨潮现在手下有四百多个士兵,死几个也算不得什么,只是少了几根毛而已,没有伤筋动骨,那么就不是那么容易动的。
加上如果没有了杨潮,熊明遇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书生的问题,最近的书生行为越发让他看不懂了,成立了一个二立社不足为奇,江南的文社多了,可是这个二立社似乎跟其他文社都不同,组织竟然极为森严,里面的书生行动统一,态度坚决,极难对付。
熊明遇请了三次四公子,四公子都没有应邀,博了他兵部尚书的面子。
现在想想,熊明遇突然觉得那个杨潮还真有一些他看不懂的手段,尤其是哪个过血续命出来后,更是让熊明遇对杨潮产生一种神秘感。
“左道旁门!哼。”
寻思了良久,熊明遇还是冷哼一声,感觉不过是一些邪门歪道的手段,登不得大雅之堂。
但是也更相信杨潮能对付这些书生了。
不过这过血续命熊明遇还是弄不太懂。
明朝的文官大都懂一些医学常识,因为大明朝把医学的地位提升的很高,因为能够给父母看病,算是一种孝道,所以相当多的明朝官员都看医书,学文和学医是明代两种最高尚的职业。只有大夫文人不会看不起。
熊明遇也看过一些医书,但是对输血这种事却讳莫如深,因为有些古怪的大夫也做过类似的试验。人失血死亡,这很容易联系到输血。可是试验的结果都很惨痛,救活的人远没有被救死的多。
因此迷信的古人认定,血与命有关,妄动血既伤命,有的还大言不惭的表示这涉及到阎王爷的权力,因此给人输血是要折寿的。
熊明遇不相信什么折寿不折寿的说法,但是却相信输血不是救命而是害命,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杨潮竟然用自己的血输给手下的兵。
输血未必折寿,但是输自己的血,熊明遇却觉得肯定会折寿啊。
血乃命根,人老则血衰的道理熊明遇深信不疑,人之所以会老死,中医的观点认为是血气衰老,杨潮输自己的血给人不折寿才怪,这跟阎王没关系。
“不过也有些义气啊!”
熊明遇也不得不承认,杨潮肯拿自己的血给手下输血,这种做法未必能救人。但是却很仗义。
无论如何,熊明遇都抛不开杨潮这根活结,只有他才能解开书生哄闹的死结。
因此熊明遇依然让熊三每天都去催促。
“老爷。活了,活了!”
第三天,熊三回来后,惊讶的告诉熊明遇,杨潮真的用过血,救过了两个手下,现在两人已经醒来了,对杨潮感激涕零,反倒是杨潮还躺在床上。显得有些气弱。
熊明遇脸皮都不由抽动了几下,感觉杨潮不但神秘。还有些疯狂,事实很明显了。他的血救了手下,但是却伤了自己。
半晌后熊明遇突然道:“再给我送封信去镇远侯府!”
熊明遇已经夜宴过顾肇迹了,可是当时顾肇迹态度强硬,表示杨潮就是杀良冒功,有家属为证,杨潮未经命令私自调兵也证据确凿,损兵折将这条顾肇迹更是信心十足。
但是经过熊明遇调查,杨潮虽然确实有伤亡,但是远远到不了损兵折将的程度,反而听说又斩获了不少人头,这点上顾肇迹肯定说错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超级强兵之使命之刃 (袁诺) 创世VIP完结:2015-06-15袁阳永远记得曾经有人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有两种力量能让人变得强大,一种叫...
-
烈明 (睿士) 起点VIP2015-12-11 两宋元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皇室用生命践行的誓言。 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