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平凡不是错
- 入库:04.13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事已紧急,还请皇上暂时退避为妙。”留守在咸丰身边护架的僧格林沁劝道。
“退?能退到哪里去,现在皇宫已被围的水泄不通,往哪儿退去。”咸丰反问道。
“皇上,现在禁军的精锐还在,臣愿率领禁军,保护皇上突出重围。”僧格林沁跪伏在地道。
“突围出去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要象丧家之犬一样逃跑,朕绝不做这样的皇帝。”咸丰摇了摇头,语气相当的坚定。
“请皇上三思。”僧格林沁将头磕的砰砰响,泣奏道。
形势危急,僧格林沁心急如焚,但咸丰却不听劝,他除了磕头之外,真不知如何是好。
“朕意已决,誓与大清共存亡,铁帽子王就不要再劝了。”咸丰固执地道。
咸丰此话听起来,到是有那么一丝血性。
“皇上,不能,不能啊,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勾践尚可卧薪尝胆,皇上乃一代明君,只要逃过今日一劫,定可卷土重来。”僧格林沁再奏道。
僧格林沁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的确是有点难为他了,他是武将出身,说这些大道理本非他之所长,但如今事态严重,他不得不绞尽脑汁,尽力寻一些小道理来说服咸丰皇帝先退让一步。
“僧格林沁,你没听朕说的话吗?朕意已决。”咸丰脸色一变,喝道。
皇上毕竟是皇上,他说的话能随便更改吗。
僧格林沁见咸丰如此态度,明白再劝也没用,暗暗叹了口气,心想,罢了,罢了,既然皇上执意如此,那也只能随他去了,大不了等太平军真来攻打时,再找机会脱身就是了。
“是,皇上。”僧格林沁叩首道。
“这是反贼的劝降信,你给朕念念,看看他们都说些什么。”咸丰将御案上的劝降信拿起,丢给僧格林沁道。
“这…。。”僧格林沁有点犹豫。
这可是大不敬啊,反贼向皇上写劝降信,他还是头一遭碰到。
“念,让你念,你就念,磨蹭什么。”咸丰很不高兴地道。
“是,皇上。”僧格林沁道。
他见咸丰发怒,也只能照做。
“致咸丰皇帝陛下,古语有云,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弃也,此明智之举也,殊不知,清人已没路,四面太平歌……太平之国,迎四方宾客,不虑过去,不虑得失,唯心向中华者,即可纳也,望与君携手,共建强盛之中华,皇上旦夕来归,吾必奏请天王陛下,允皇上永镇顺天,言及于此,伏望音回。太平天国招讨大元帅,黄旭上。”僧格林沁慢慢将信念完,然后恭立一边,等候咸丰做出决定。
黄旭这信写的相当客气,隐隐言及携手建国之意,他也是苦心一片。
“哈,哈,可笑,可笑,一伙草寇,妄想与朕平起平错,简直是痴心妄想,可能吗,可能吗,铁帽子王,你说这可能吗?”咸丰哈哈大笑,笑到最后,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是,皇上,不可能,不可能。”僧格林沁唯唯诺诺地道。
皇上大怒,他哪敢胡言乱语,但是。僧格林沁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咸丰心中的悲愤之情。
“异想天开,异想天开啊!”咸丰继续道。
“皇上,那,我们需要回信吗?”僧格林沁犹豫地道。
来而不往非礼也,僧格林沁是这样认为的。
“回信,回个屁吗,给这帮反贼回信,亏你想的出来,去,将信烧了。”咸丰喝道。
僧格林沁听咸丰此言,拿信的手抖了抖,转身就去烧信。
难道是天要亡朕的大清吗,怎能让反贼猖獗到如此地步,如此地步啊,咸丰心中愤恨不平。
“皇上,皇上……”在外烧完信的僧格林沁忽然满面含笑地跑进来,边跑边叫道。
“什么事?”咸丰可没那么好心情,有点不耐烦地道。
“恭亲王刚刚传回消息,马歇尔将军已带领一队人马做为先锋驰援皇宫,而布什将军率领的主力也会在随后赶到,皇上,我们有救了。”僧格林沁高兴地大叫道。
“此话当真?”咸丰有点不信。
“真的,恭亲王已经与洋人联系上,但太平军围住皇宫,他不能亲自来见皇上,所以,他派了他的心腹侍卫将军潜入皇宫,欲向皇上报知此事。”僧格林沁道。
“真有此事,那快让他进来,联要详细询问事情的经过。”咸丰急忙道。
僧格林沁立马转身去让那侍卫将军进来。
那侍卫将军在向咸丰行礼之后,便向咸丰详细地述说了他的主子恭亲王与洋人交涉的经过,大意与刚才僧格林沁向咸丰禀报的差不多,一支由洋将马歇尔率领的洋军先遣队正向顺天赶来,而布什也承诺会率洋军主力来援。
“太好了,太好了…。。”咸丰听罢,心中大喜,口中一个劲地道。
有了这洋军的支援,他还用怕什么太不太平军的,他的大清有救了。
“恭亲王现在何处?”咸丰又问道。
“皇上,恭亲王现如今隐身在顺天府中的一处隐秘之处,他正在想办法迎洋人进城。”僧格林沁已从侍卫将军的口中得到了消息,所以,他代为禀道。
“好,很好,恭亲王做的好。”咸丰赞道。
“皇上,那咱们怎么办?”僧格林沁道。
“铁帽子王,命你率领众禁军,严守宫门,坚守待援,只要洋人来了,咱们再与他们里应外合,定可大破贼寇。”咸丰兴奋地道。
“遵命!”僧格林沁领命。
和平的路已然封死,大战即将来临。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切都在算计之中
黄旭在派人将劝降信送进皇宫之后,便开始耐心地等待咸丰的反应。
“大哥,我看你这样做,就是白搭,象咸丰这种人,他会听咱们劝,不可能。”跟在黄旭身边的姚大洪对黄旭道。
他对黄旭的这种做法不是太理解,他觉得这是白费劲,吃力不讨好。
“大洪,不论如何,努力一下也是没错的,能成则好,不能成,再攻也不迟,战争进行到这一份上,少死一些人才是咱们最应该做的事。”黄旭语重心长地道。
是啊,这内战打了这么久,浪费生命与钱粮无数,也应该是到了缓一缓的时候了,黄旭心里比谁都明白,他们在这打的不亦乐乎,其实真正高兴的是洋人,是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他们这些人希望这中华大地上的内战最好天天打,时时打,这样一来,他们才好混水摸鱼,他们才可坐收渔利。
黄旭可不能做这种傻瓜,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会主动提出与咸丰化干戈为玉帛的原因之所在,在这个世上,真正似黄旭这样有远见的人不多,或者说,象黄旭这种能知过去未来的人就没有。
“属下赞成驸马爷的说法,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我们的主要敌人不再是清廷,而是环绕住中华的周边之国,物亦长时放眼亮,我们的确是要将眼光放长远一点了。”赵小锋也不时失机地出来附和黄旭的话道。
“赵先生说的没错,还是赵先生知我。”黄旭拍手道。
是啊,这顺天之事了后,他们就得着手准备对外征战之事了,对外征战,这才是黄旭现在关心的头等大事。
自从成立了火器军团之后,黄旭已经不太将清军与这么点洋军放在眼中了,光论实力,他们已经远远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了,先不说强大的太平大军,就是单凭一个新成立的火器军团,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吃定清军与现在驻华的八国联军。
当然,有人会说。那洋人也有后盾,他们可以从宗祖国再派兵支援呀,是的,这话说的没错。有一定的道理。但那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远在欧罗巴的诸洋国如想派大军团到中华腹地作战,那需要远渡重洋,飘洋过海,仅此一条,他们就要面临各种不利因素的挑战,似乎有点不太现实。也不是短期之内可以办到的。
因此,太平天国以后真正的对手就只剩下了周边之国了,而这些国家之中,较为强盛的有东方的倭贼,北面的朝鲜及俄国,南面的印度,太平天国需要真正面对的就是这些国家,而在这些国家当中,隶属八国联军中一部的就有倭军及俄军,他们必将是大中华以后不得不面对的强大对手。
“那我想请问赵先生,咸丰归降的可能性有几分?”姚大洪还是有点不死心。他又盯上赵小锋了,而且语气有点不善。
“零分。”赵小锋也不含糊,干脆了当地道。
“零分?’姚大洪愕然。
“依我看,咸丰是不可能归降的,你想一想啊,他是皇上,九五之尊,如果他要是归降,他那颗高高在上的自尊心将来放到哪儿去,所以,我料定,他肯定不降。”赵小锋十分肯定地道。
他早就料定会是这样的结局,他之所以配合黄旭劝降咸丰,正如黄旭所说,他们那是在尽人事,听天命,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而已。
“我真服了你了,既然已经知道是在做无用功,还要去做,真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姚大洪揶喻道。
“大洪,住口,你怎么能这样跟赵先生讲话,他做的没错。”黄旭见姚大洪越说越不象话,不得不出面喝止道。
“是,大哥。”黄旭一出声,姚大洪立时焉了,闭口不再讲。
“哈,没事,没事,大洪也就是开开玩笑,开开玩笑而已,你说是不是啊,大洪?”赵小锋在旁打圆场道。
“是啊,大哥,我就是与赵先生开开玩笑而已。”姚大洪见机的很快,马上接口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婿 (蜀中布衣) 创世VIP2015-11-02 两晋隋唐大唐公主刁蛮跋扈,持宠而骄,其昭彰之恶行,实在令人发指,驸马之命更是贱如猪狗,时人云...
-
三国之窃国之贼 (三七开) 起点VIP2015-10-24 秦汉三国 我晚上睡的是龙榻,白天调兵遣将,大将是吕布,要我问我是谁,我其实是穿越到汉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