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这条件已是够优厚的了。
“既然大帅都这样说了,那我就再给你一个承诺,你可以象大帅一样,暂时只对我一人效忠,如何?”黄旭道。
黄旭给出这个承诺,可以说是担了不少风险,在天国,他虽说可以算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大的没边,但无论怎么样,天国的最高统治者是洪秀全,如果黄旭让一个人只效忠他,而不效忠洪秀全,那不等于是说他要与洪秀全对着干,说大一点,那是谋反,说小一点,也算是大不敬,所以,黄旭愿意做出这样的承诺及保证,真的是难能可贵了。
“驸马爷,这可能不太好。”曾国藩道。
他深知这其中关系的微妙之处,所以,他也有点为黄旭担心。
“如能得左兄相助,这算什么。”黄旭微笑道。
黄旭已经奉上大礼,那么就得看左宗棠的了。
几双眼睛唰地一下全都盯在了左宗棠的身上。
“罢了,罢了,如果宗棠再不归降,那就有负黄元帅的一片盛情了,黄元帅,承蒙不弃,宗棠愿意归顺天国。”左宗棠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对黄旭道。
“好!好!”黄旭口中连赞几声,然后又赶紧趋前几步,双手托住左宗棠的手臂,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然后重重地拍了拍左宗棠的肩膀,哈哈大笑。
得猛士相助,黄旭心中岂能不高兴乎。
左宗棠都归降了。那其他三人也就好办了,经过曾国藩与李鸿章的一番劝解,再加上黄旭的一通保证,三人自然而然地也都归顺了天国。

第三百九十章 各自准备

左宗棠等四人的归降对黄旭来说,那就是及时雨,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找到了解决之道,所面临的困难也就顺理成章地迎刃而解了。
说起左宗棠及他所率领的楚军,他们对火器的认知,的确是自成一套。
他们长期在西北地区与红毛子交战,对各类火器的使用情况那是了然于胸,他手下的众将领中,很多人对火器也并不陌生,尤以左宗棠自己与胡四儿最有心得。
而更为凑巧的是,随同左宗棠一同归降的原湘军将领李元度也对火器颇有研究,如此一来,以前颇显贫脊的太平军火器人才库,有了这几人的加入,那是完全变了样,直接由穷家变成了超级富豪家,黄旭一想到这,那只有偷着乐的份。
除了这几位最主要的首领之外,更让黄旭感到欣喜的是,原楚军中精通火器的将士也不少,他初步算了一下,足可以编出一个大队。
真不错!
有了这些大母鸡存在,黄旭相信,他们必定可以在短期之内孵化出一大批精通火器的将士来,而有此做为基础,黄旭所采购的十万火器装备才算真正派上了用场,太平军的火器军团形成战斗力将会指日可待,而火器军团形成战斗力之日也就是太平军与清廷及洋人决战之时。
黄旭等这一天,等的实在是太久,太久了,他还真有点等不及了。
正所谓万事俱备,必定是水到渠成。有了精良的火器储备,又有了左宗棠等人的悉心教导,不久之后,一支由十万太平军组成的火器军团终于成形了,对,是军团,而不是营。
军团,够嚣张的,不知洋人及清廷见了,会有什么感受,黄旭真想看一看洋人及清廷在看到太平军火器军团之后的表情,那一定是惊诧莫名。
而在带给洋人及清廷感观上的震撼之后,黄旭只想干一件事。那就是狠狠地揍他们。揍得他们半死,揍得他们哭爹喊娘,揍得他们永远翻不了身,好好出出心中的这口恶气。
黄旭有理由相信。太平军火器军团一旦操练纯熟了。那必胜洋人无疑。因为他们装备的火枪,火炮,铁甲车,比起洋人来,那是多出几倍有余。
这同时也印证了一件事,那就是钱多好办事,有梦想商业帝国这种巨无霸的金主在后支持。黄旭还真想不出,他们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有钱还真他妈好,黄旭不得不承认。
黄旭在紧锣密地筹备训练新军,而在清廷的皇宫之中,僧格林沁,恭亲王,咸丰也在商讨着如何应对太平军接下来的再次进攻。
由于黄旭将火器军团的保密工作做的十分地到位,清廷及洋人并不知道太平军又多了一支这样的生力军,所以,他们还是按照常规的步骤在做着一些防御准备。
“启禀皇上,京城四门的防卫部署已经就位,皇上可以放心。”恭亲王向咸丰奏道。
这一段时间以来,以恭亲王与僧格林沁为首的清廷众臣工将工作的重心全都放在了京城的防务上面,经过他们的努力,京城的防御水准已经恢复了七八成,咋看上去,似乎已经能够顶住太平军的再次冲击了,恭亲王与僧格林沁将这些看在眼中,那是喜在心中。
“有劳恭亲王与铁帽子王二位了。”咸丰点了点头,脸色略显疲惫地道。
咸丰可没恭亲王与僧格林沁这样乐观,他心中清楚,清军已是元气大伤,凭借着这些勉强拼凑起来的人马组成的防线,如想挡住太平军的进攻,那确实太难了。
太平军虽然败走了,但主力尚在,依然强大,他们经历了这次的失败,一定不会善罢干休,他们一定会再回来,要是他们再来攻打,凭借顺天府这纸糊一样的防御网,咸丰心里面比谁都清楚,它是挡不住太平军的。
咸丰很忧虑,非常之忧虑。
“为皇上尽忠,臣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恭亲王与僧格林沁二人拜伏在地,高声叫道。
此二人的确是大清的忠臣。
“好了,二位皇叔,起来。”咸丰抬了抬手,语气柔和地道。
“谢皇上。”二人又拜道。
二人在谢恩之后,规矩地退到一旁,恭敬地听候咸丰训示。
“反贼有何动静?”咸丰伸手揉了揉太阳穴,问道。
“皇上,据探子回报,太平军此刻正忙着休整及补充兵源,按照他们现在的进度推算,短期之内,他们应该还没有能力发动比较大的攻势。”恭亲王小心翼翼地道。
“那就好,但我们绝对不能再掉以轻心,这阴沟地翻船的事,咱们可不能再干了。”咸丰似乎话中有话。
二人一听,老脸一红,他们怎又听不出咸丰话中的意思,自与太平军交锋以来,他们虽是粮多,兵多,却总是胜少败多,在太平军面前是尽落下风,吃尽了苦头,这阴沟地翻船的事的确是没少干,这其中,落在他二人头上的责任确实也不少。
“臣等谨遵皇上训示。”二人老实地道。
“好了,这事就到这,对了,恭亲王,与洋人谈判的事进行的怎么样了?”见二人态度不错,咸丰摆了摆手,不再追究,然后又道。
自从恭亲王代咸丰主动扛起与洋人勾结之罪,为咸丰承担骂名之后,恭亲王这老脑子似乎突然之间开了窍,不再执着于什么洋人不洋人,什么勾结不勾结,他觉得,这不管是什么人,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有利于帮忙保住大清的江山,那就是好事,他恭亲王就得支持,否则,那就是坏事,他恭亲王必定会与之做斗争。
这恭亲王,态度变的也真够快的。
咸丰当初见恭亲王转变如此之大。起初也有点不适应,但后来经过观察,确认恭亲王完会是出自于本心之后,心中甚是欣慰,由此更加相信恭亲王,而且,咸丰还顺水推舟地以此为契机,命恭亲王名字言顺地担当起与洋人沟通之责任,成了清廷对外交往的首席大臣,算是坐实了卖国之名。
恭亲王都这样了,僧格林沁那就更不用说了,也成了恭亲王与咸丰的帮凶,踏踏实实地协助他们做好这卖国之事。
而恭亲王在成了卖国先锋之后,与洋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他凭借着出色的交际手腕,在与洋人交往的过程中是如鱼得水,成了名符其实的清廷外务第一人。而咸丰就更不用说,那是越发倚重他了。
“皇上,希拉里使节阁下请我们放心,她一定会按照我们事先拟定的协议,协助我们彻底消灭太平反贼。”恭亲王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语气有点凌厉地道。
恭亲王将太平军恨到骨子里面去了,他与太平军是势不两立,除死方休。
“很好,洋人虽然奸滑,但一向对立下的承诺还是相当守信的,只要有了洋人的帮忙,我们打败太平军的希望便会大增,大清朝之威重新降临中华大地的日子,不日将会重现,朕定将不负大清的列祖列宗所托,定将大清的基业传之于万世。”咸丰说的最后,心中激荡不已,声音变得都有点颤抖起来。
咸丰暗暗发誓,他不仅要保住大清的江山,而且还要做那中兴之帝,他不仅要恢复大清往日的荣光,更要让他的大清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不得不说,咸丰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他的做法却是有待商榷的,借助异族的力量,即使他重新拥有中华,那他也是中华的罪人。
恐怕连他那些伟大的先祖们,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等都会鄙视他们的这个子孙呢,到那时,也许咸丰还真没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哩。。
大清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但从来没有借助过外族的力量,在大清这些祖宗们的眼中,他们可从来没有想过,大清会出一个卖国的子孙,而且这人还恬不知耻地说,他是在光宗耀祖,如果大清的这些祖先们知道了咸丰干的这些事,恐怕他们已经逝去的英灵都不会安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