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时间里,在代郡新开垦了五十余万亩新田,因此在代郡周边的数十里的地区,尽是一无无际的田野,阡陌相连,这时己近秋熟的季节,整个田野也呈现一片金黄的颜色。而且在陇间地头,尽是亲勤劳作的农户,有的在趋赶鸟雀,也有在抢割已熟的谷穗,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像。
高原也下令,所有队伍人员只能在田间道路上行走,而且要看好随行的牲口马匹,决不许践踏田地,也不许拿田间的作物来喂马匹牲口。而毎天在乡村住宿,军队和百姓全部都自行扎营寨休息,埋锅造饭,不得进村民百姓的家中侵扰。
整个队伍也拉得很长,但对村民、农田却秋豪无犯,而在田里耕作的百姓见了,也都纷纷在道路两边,向高原施礼,表示对高原的感谢。而高原每到一处,也都用好言好语安抚百姓,让他们安心耕种。而且毎天宿营的时候,高原也会到村里去看望长者,慰问军人家属,并且还安排下宴会,邀请地方上的百姓代表一起欢宴等等事情,显示出一派亲民的作风来。
高原毕竟是从现代社会来的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一套亲民的表演,早己经是耳熟能详了,就算是做得没有后世那些政客们自然老练,不露痕迹,但在这个时代里,己经算是非常平易亲民的举动,现在的高原,实际就是这一方的诸候了。再加上高原发布的新法令也确实惠及了不少百姓的利益,因此高原所到之处,也引得代郡的百姓一片赞扬之声,也是大得人心。而等到高原离开的时候,不少百姓都点起香案,而高原一行拜谢送行。
第二三一章出巡
几天之后,一行人马就走出了代郡地区,进入到雁门郡的地界。
雁门郡的地方并不大,而且地形以山地为多,可耕之地偏少,其实并不适合定居,现在也只有人口十三万多人,只因为是拆冲要路,险要之地,因此赵武灵王当年在这里设置雁门郡,居民基本都集中在雁门关一带地区。而大行人马进入到雁门郡的地界之后,人烟也浅浅稀少起来,有时前后尽是荒山野岭,不见人迹。
不过燕国的移民是到云中郡安置,因此并没有雁门郡久作停留,而是继续向西进发。但高原是到雁门郡来巡视的,自然不能穿郡而过,于是高原也和大队人马分开,改道转向雁门关而去。
雁门关的位置在两山之间,东临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当中只留下一道狭长的通到,居说每年大雁往返飞其间,故称雁门。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口。而一行人马行走在山道当中,只见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地势高低起伏,其势蜿蜒。
李牧在其军事生涯的前期,曾在雁门关驻守了多年。不过那时李瑛鸿还尚年幼,因此并没有到过雁门关。不过当初高原在雁北村养病,遇到了姜桓武等一行人员,雁北村就位于雁门山的东北,因此姜桓武等人对这一带地区十分熟悉,也治途讲解各地的各称来历,众人一边欣赏山林风光,一边听着姜桓武的解说,也觉得十分**。
走了一天的时间,到黄昏时关,大队人马到达雁门关,而这里的人声影迹也渐渐多了起来。驻守在雁门关的袁选出关,将高原等一行人迎进关城中去。
以前高原曾到过雁门关游玩,不过后世的雁门关是明朝重建的雁门关,并不是现在的雁门关,这时的雁门关是赵武灵王时期修建,主关位于雁门山西侧,倚山而建,半坡半平,一侧与长城相连,周长约有二里,墙高一丈八尺,有关门三座。在东门之上筑有楼台。
因为这时太阳还没有落下,因此进城之后,高原等众人也不顾休息,就蹬上城楼,观看雁门关的风光,在城楼上凭空看去,只见由东至西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峰峦错耸,峭壑阴森,长城依山伴岭,盘旋幽曲,穿关城而过,异常险要。而且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由其是在夕阳之下,更显得残阳如血,雄关似铁的威严气势。
云瑶和耿燕羽都是一般的女子,因此只是从一般看风景的角度来看雁门关的风光,而李瑛鸿却是武人,看待关城的眼光和她们当然大不相同,对雁门关的险要气势,赞叹不己。
而袁选也陪同着他们在城楼上欣赏雁门关的风光,并且向他们介绍,整个雁门关防区,并非只有雁门关城,而是沿着长城分布,共计有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彼此钩连,形成了一个严固的防御体系。同时还说了不少李牧当年在雁门关驻守时发生的一些异闻趣事。也让众人听得十分有趣。
这时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众人虽然意犹未尽,但也只好退下城楼,来到关城内。袁选也在城中的帅府设宴,招持高原一行。而在席间袁选告诉高原,就在前几天,自己接到关外巡罗的士兵回报,发现了匈奴活动的痕迹。
高原听了,到也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在雁北村的时候,他就和匈奴碰过面,而且还打了一仗。不过那里去年年底的事情,但现在在雁门关外又发现匈奴的活动痕迹,也不算意外。
而且一般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在秋季南下劫掠,因为秋高马肥,正是一年中战马状态最的时候,而且这时也是农耕民族丰收的时候,几乎村村都有大量的粮食,因此在这个时候发动劫掠,往往收获巨大。另外,这时游牧民族也开始准备过冬,当然要多抢一点东西。不过去年冬天发现匈奴,今年秋季又发现匈奴,这么看来,经过了几年的休养之后,匈奴己经恢复了昔曰的元气,又开始向南侵略了。
这时高原问道:“在雁门关外有多少人居住?”
袁选道:“详细的数量己经统计不清了,但绝不会少于二十万,就是达到三十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高原也有些吃惊,道:“有这么多吗?”
袁选道:“主公,您来的时候也看到了,雁门关内并不适合人员居住,这一带的百姓,大半都居住在雁门关以外,如果把这些百姓算进来,雁门郡的人口也不算少。但这些人虽然都也箅是华夏族人,但生格悍勇,桀骜不驯,难服教管,恐怕难以把他们都纳入到我们的管辖之中,因此我并没有将雁门关外的人,计算在雁门郡的人口之中,还请主公恕罪。”
高原对这一点他也有所了解,看一看雁北村的村民就知道,雁门关外的居民都不是善茬,当初如果不是面对匈奴的压力,还有姜桓武带头,也不会举村搬迁到代郡去。因此道:“因地治宜,这也并不怪你,不过现在我们代郡地区的人口并不多,而且这一批人都捍勇善战,如果能够把这一批人都纳入到代郡的统治之下,对我们也大有利处,你看如果要收服他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袁选道:“主公,昔日大将军在世的时候,曾由关外的百姓自治,并不对他们征收税赋徭役,而且又派出军队保护他们不受匈奴的劫掠,因此他们对大将军一直感恩戴德,而且现在匈奴再度南下,也威胁到了这些百姓的安全,因此如果主公如果主公能够从这一点入手,给百姓带来安全,并且仍然沿续大将军的施政,收服这些百姓之心,也不是不能成功。”
高原也点了点头,道:“好,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这样吧,明天我们就出关去看一看,到关外去走一走,然后再说。”
袁选道:“是。”
于是在第二天一早,高原就带着李瑛鸿、云瑶、耿燕羽等人一起,由袁选陪同,出了雁门关,来到关外。当然随行的还有五千军队保护。
雁门关以北的情像,又和雁门关南面大为不同,地势明显要平坦得多,而且树木大量减少,多的是矮小的灌木和草地,到是有明显的草原地形的特点。而另一个最大的不同是,这里人口的密集呈度也要比关内密集得多,村落相连,炊烟袅袅,而且还开垦了不少的田地,另外随处也可以见放牧的牛羊,显然是一个农耕放牧结合的生产方式。
不过和代郡的村落一样,这里毎个村孑都建上高大的围墙保护,有些还有围墙的壕沟,垛口,塔楼等等建筑,而且也明显要严密得多,就像一个一个的小城堡一样。
袁选随李牧在代郡驻守了多年,因此在这一带地区也颇有一些人气,在沿路上都不断有人向他打招呼。
因为一行人都是骑军,因此没过多久就走了三十余里的路,而在沿路上己经看到了四五个这样的村落。队伍也来到一个小山边上,高原正要下令,人马就地休息,就在这时,姜明霞突然道:“云姨,你看红儿和灰儿的飞行样子,它们是不是发现了什厶?”
高原和云瑶听了,也都抬头向天空看去,只见两支在天空中盘旋飞翔的红隼依照着某一规率上下飞舞,并且不断的发出了响亮的鸟鸣声音,高原微微一怔,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云瑶一直都在训练这两只红隼,现在己经有了不少的成果,现在红隼的飞行姿式,正是发现了大股敌军的信号。
相似小说推荐
-
不败军神 (会变的尺) 创世VIP2015-09-27 战争幻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如果甲午我们没有战败,如果一战前可以完成...
-
初唐大地主 (施兇) 起点VIP2015-08-16 两晋隋唐 到了古代能做什么?争权?扛锄头起义?玩不起!泡妞?初唐悍妞多!艳福多!经商?士农工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