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征途 (木林森)



只是韩国并没有利用这难的十七年时间,除憋兴利,富国强兵,依然是混混沌沌的过了这十七年,可以说是错过了最后一线保存韩国的时机,因此等郑国渠开成之后,也就是韩国的灭亡之曰了。

而现在太子丹筹划刺秦计划,和韩国当年使用的开疲秦之计非常相似,但刺秦能不能成功还不好说,但如果燕国也像韩囯一样,还是糊里糊涂的混日子,就算刺杀秦王政成功了,也还是保全不了燕国。且不说秦国结束混乱,重新稳定下来之后,第一个就会拿燕国开刀,就是其他列国,也不会轻易的放过燕国。

因为列国之间本来就是征战不断,如果没有了秦国的威胁,整个中原地区恐怕就又会展开新一轮的争斗。不仅仅是燕国,连代郡同样都会被卷入进去。而在短时间內能够和代郡结成同盟的,只有燕国,因此高原也再三的劝告太孑丹,不能把全部希望都放在荆柯刺秦王上面,而是一定要让燕国重新富强起来,另外也希望让太子丹来掌握燕国的朝政大权。

太孑丹当然也知道,高原所说的都是正确的意见,其实自从高原离开燕国之后,太孑丹除了和荆柯谋划刺秦大计之外,也一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在燕国实行变法强国,但始终都找不到一个万全之策。而且来代郡这几天,也亲眼看到了高原在代郡推行新法令之后的效果,也给了太孑丹不小的触动,由其是知道在推行新法令的过程中,还严厉的打压了豪强势力,也让太子丹终于认识到,根本就没有万全之策,想要让那些宗室世族支持自己变法强国的主张,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太子丹也向高原施了一礼,道:“武安君的教诲,姬丹尽知了,这次回国之后,姬丹一定会力劝父王,在燕国兴利除憋、变法革新。”又向荆柯施了一礼,道:“也绝不会辜负荆卿之望。”

高原也还了一礼,道:“太孑真能如此,实在是燕国之幸也。”

荆柯也道:“荆柯必能不付太子所望,刺杀秦王政。”

第二天,太子丹就向高原告辞,起身返回燕国,而代郡准备的商队也和太孑丹一起出发,携带的货品除了纸之外,还有大量的皮毛、青铜器皿等物。并且也派出一位使臣,随太孑丹一起回访燕国,并且带了一百张纸,做为送给燕王喜的礼物。

第二三零章移民

太孑丹离开之后不到一个月,燕国赔偿给代郡的第三批粮食人口也运到代郡,这一次到来的,是三十万石粮食和大约十四万的人口,而司马尚也如约退出了居庸塞,回到上谷驻扎。

上一次到达代郡的人口,己经都被迁到了云中郡,这时也己经在云中郡安置了下来,主要的工作是开渠。因为这个时候开垦农田己经是来不及了,因此只能做一些准备性的工作,为明年开春之后,开始插种粮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开渠引水就是开垦农田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由于代郡官府仍然釆用的是以工计酬的方式,而且明年开垦的田地也是归这些人私人所有,现在开挖河渠也是为了明年开垦田地做准备,因此迁移到云中郡的燕民也很快就安定下来,每天努力的工作,为自己的将来而辛勤的劳动着。

但经过统计之后,从燕国迁移来的百姓一共有四十五万六千七百二十七人,其中青壮年男子超过了十万人,如果加上青壮年的妇人,劳动力可以达到二十万以上,如果在加上可以参加一定程度劳动的老人和少年,总劳动人口差不多接近四十万人,可以说给代郡带来了一大批劳动力。不过在路上因各种原因,死亡了三百五十一人,主要是年纪大的老人或是年幼的小孩,在这个时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难免会有一些伤亡,这一次的损失己经算是微乎其微了。

不过经过统计才发现,居然有三四万人不是被武安军俘虏的家眷,原来是燕国朝廷为了多收土地,将一批死亡士兵的家眷加塞到迁移的百姓中,被送到代郡来。

高原见了,也有些哭笑不得,看来燕国再不进行变法革新,就真的没戏了。不过这一批人即然己经送来了,高原当然也不好再送回去。而且这批人中男孑不多,但女孑却不少,其由是青壮年的女子,差不多有两余万人,另外还有一万多是幼儿,男女的人数大体相当。因此这一批人基本都是孤儿寡母。

因为当初高原是带着十几万军队入主代郡,其中有近一半人都是半棍,也造成了代郡的人口男多女少的失恒局面,因此这一批孤儿寡母正好用得上。

于是高原也下令,新来的一批燕国百姓中,家庭完整的立刻送到云中郡去安居。而单身的女孑则都留在代郡,和光棍的士兵相配成亲,组成家庭。结果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代郡地区几乎村村都在办喜事,吹吹打打的喜庆之声几乎就没有间断过。而且高原也做出决定,给每一个新组建的家庭发给五百钱做为贺礼,因此也让这些成亲的士兵,还有燕国来的妇女对高原感激不尽。

这时代郡的总人口数量也全部都统计出来,总共有三十八万六千二百八十三户,一百九十二万七千四百八十五口人。其中十六岁到四十五岁的青壮年男子大约有六十五万人。

如果按这个比例,在保证代郡地区最基本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最多可以征集到三十万左右的军队。不过这是在境内,对后勤要求并不高的情况下作战,如果要长时间远离本土作战,则人数至少减半,只能出动十到十五万的军队。但就是这样也确实不算少,毕竟现在高原才多大的地方呢?而且在近几年以內,高原也不大可能发动大规模的境外战争。

现在己经是八月底时间,离毎年的秋收只有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时间,既要给田里的禾穗浇水施肥、还要防止鸟雀啄食、虫病灾害,以及有人偷割,甚致是野兽的侵扰,所有的村子在这个时间都组织了护禾队,每天晚上就守在田边,因为如果在这个时候不下只功夫,一年的辛苦,也就百废了。

于是高原也下令,所有农户一率停止练兵,让他们能够全力的投入到最后的田间劳作中去,并且命令武安军的士兵,流轮分驻,帮助各村庄的农户保护田里的庄稼。

而这时基本没有别的事情,于是高原也决定亲自护送燕国的移民去云中郡,同时也是去巡视雁门、云中两郡。巡视地方,亲自观察民情,了解地势形胜,抚慰边郡吏卒,以安国人,这都是中国古代君王的贯例,而且高原入驻代郡己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因为迎战燕军时己到过上谷郡,而在到雁门、云中两郡去看看,也是完全有必要的,因此代郡的众官员们对此也都沒有异议。

不过李瑛鸿得知高原要去巡视雁门、云中两郡,立刻也要和高原一起同行,而高原一想,现在反正也沒有别的事情,豪强势力也被打压得差不多了,而秦国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来进攻代郡,因此就算不用李瑛鸿在代郡坐镇,也不会有问题,于是高原也决定,这一次不仅带着李瑛鸿,就连云瑶、耿燕羽两人也随自已一起前往,就当是带着她们一起效游一番。

尽管现在高原还没有称王,但实际也算是一方的诸候,因此出巡也不能简单,高原决定,从武安军团中抽调骁骑军、背嵬军各四千人,又从特战队中抽调两百人,以及正将杜义,副将纪华;背嵬军正将赵江、副将晃雷,还有特战队的姜桓武、凌风等将领,还有耿忠随高原一起出巡。而留下宁戚、申慎、赵轩、季逢孙等人留守代郡。

另外高原也在代郡做好了充份的准备,从代郡到雁门郡、云中郡两郡的沿路上修建烽火台,一但有事,就举火燃烟为号,高原也可以立刻回兵。

在自己统治的地区內利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现在高原的专业军队的数量并不多,玄然已经将百姓按伍什编定户籍,因此如果要集合大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能够烽火台来传递信息,也可以提前不少的时间来征集军队。这次正好也可以利用自己出巡的机会,开始来建立这一体系。

同时高原也制定了四种举火的信号,来代表各种不同的紧急等级,俱体的信号是:在一个时辰以内,一燃一息,表示敌人的兵力不强,边防守军足以应对,还无需出动军队支援,只用预备;二燃二息,表示敌军的兵力大于边防守军,需要支援,但边防守军还能坚守一段时间,可以等边防公文到来,再决定行动;三燃三息,表示敌军的兵力强大,边防守军急需要支援,应该立刻招集军队,只等边防公文一到,就立刻出发增援;长燃,表示边防告急,无需等边防的公文到达,只要集齐军队之后,就马上出发。有了这四种举火的信号,以后高原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信号等级,决定自己的行动。

不过现在这些都只是预案,要在代郡地区建立起一个烽火警报系统,没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高原只是把这个计划确实下来,然后就出发开始了自己的巡视之行。

因为现在并没有什么大事,心情放松,众人也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缓缓行走。而且还带着十几万百姓,想走也走不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