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两年内,将完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建设,将《大汉律》细分为《大汉宪法》、《行政组织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契约法》、《劳动保障法》等八个独立法典,其中以《大汉宪法》为天下**之根本,其他法律都必须围绕《大汉宪法》展开!”
“这一系列律法修订完毕,就会依据新的《大汉宪法》组建独立于各级府衙之外的立法院、司法院和都察院,其他所有律法也会在子鉴将军管辖的地域内颁布实施……”
“彦方说了,以上三院地位超然,不受各级府衙和军队的管辖与约束,届时哪怕贵为子鉴将军,也不能对以上三院指手画脚,反而要接受以上三院的监督和约束。说实话,小弟心动了。”
郑玄和邴原听完大吃一惊,没想到刘存和王烈步子迈得这么快,决心这么大,细细一想立刻意识到这绝不是刘存和王烈的个人意愿,若不是获得了青州各阶层的鼎力支持,刘存和王烈绝不敢这么干,可一旦干成了,整个大汉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郑玄强压心中的惊涛骇浪,拉住申屠蟠急切问道:“彦方可曾提起这个‘立法院筹备小组’设于何处?人员组成有何要求?”
“筹备小组设于济南大学新设立的行政学院,目前已汇聚一百六十余名精通各项律法的各地名士和官员开始前期工作,彦方已经辞去所有官职担任立法总管,就连他的家眷也都搬到了济南大学的教授住宅区,看来他已经打定主意投入毕生精力了,哈哈!”申屠蟠哪还不知两位老友的心思。
郑玄和邴原听完相视良久,最后在刘馥和申屠蟠满怀期待的注视下齐声叹息,眼中全是无法掩饰的懊悔与失落。
邴原唏嘘几声猛然一凛,立刻意识到这是刘存给琅琊书院留下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身为书院灵魂的郑玄和自己不好好把握的话,很可能就会被实力强大如日中天的刘存集团无情抛弃。
如今已是天下大乱,随着幽州、兖州、徐州、豫州、扬州等地战火熊熊,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已是名存实亡,一个旧的时代即将没落,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此关乎天下命运的危急关头,何去何从摆在了每一个人面前。
同样意识到危机的郑玄逐渐平静下来,问出的话却令人感到有些意外:“济南大学新设立的行政学院是这么回事?”
申屠蟠指指身边刘馥:“小弟也没去过,元颖应该清楚。”
刘馥连忙解释:“这个新设立的学科位于济南大学文学院东面,占地方圆两里,两个月前开始动工修建校舍和操场,规模仅次于最受重视的农学院,预计年底之前竣工,明年春季开始招考……”
“行政学院将优先录取济南大学各学院毕业生和各县镇低级官吏,设置的学科包括律法、算学、哲学、统计学等,主要是培养精通法律的各级法官和各级府衙行政人才,如今参与立法的筹备小组人员,将有大半会转任该学院博士、教授和教习职务。”
“从明年夏季开始,整个青州各级府衙的官员也将会以轮流进修的方式,进入行政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修习,学业完成经考试合格颁发学业证书,五年之后,没有获得学业证书的官员,将不能担任县令以上职务。”
郑玄和邴原彻底明白过来,刘存乃至整个青州军政集团的勃勃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这大汉天下恐怕就要为之变色了!
*********
ps:谢谢真☆堕落骑士大大的月票!巨火继续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感激不尽!
第二一二章北上(上)
无论郑玄、邴原乃至整个琅琊书院何去何从,刘存已经不再关心,他当初投入巨大人力财力修建大汉天下首屈一指的琅琊书院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却是为自己聚集人气,营造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当初刘存开办琅琊农工商学院的初衷是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培养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直到两年前,刘存终于看到琅琊书院逐渐暴露出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本质,大量地主阶层的精英和权贵门阀的代理人云集其中,与刘存的期望截然不同,而且渐行渐远,开始走向了对立。
失望之下,刘存果断地将硕果累累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琅琊农工商学院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大力培养忠于自己的新型人才,力排众议,顶住世俗压力,将一批批年轻的新型人才吸收到各级政权之中。
刘存此举取得了巨大的利益。
琅琊农工商学院的声誉和对天下人才的吸引力随之成倍提高,刘存不但确保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和话语权,也获得了广大民众和天下寒门士子的衷心拥护。
如今,昔日的琅琊农工商学院已经升级为规模更大、学科更全、影响力更大的济南大学,这所忠于刘存的大学,逐渐显示出巨大的政治潜力和号召力,开始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来自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已经能完全能满足刘存的需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聚集了所谓大汉名士天下大儒的琅琊书院对于刘存已经不再重要。他们若能及时醒悟。改弦易辙诚心归附。刘存依然会敞开怀抱诚挚接纳并予以重用,若是心生抵触顽固不化,刘存就会彻底抛弃他们,甚至毫不留情予以镇压。
次日上午,风尘仆仆回到济南的刘存仅睡了两个时辰,便与等候多时的心腹文武闭门密商,对各路诸侯的动态以及此起彼伏的战争展开分析预测,很快发现自曹操撤军之后。徐州的陶谦、扬州的吴景和淮南的袁术随即停止了一系列动作,徐州、扬州和大半个豫州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片平静。
“连日送回的密报说,陶谦大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估计顶不了多久,糜竺大人前日接到陶谦大人急召赶赴下邳,此时应该已在陶谦大人身边了。”青州军政集团的情报头子陆九打破了沉默。
刘存若有所悟,抬眼望向端坐左侧的公孙沛、赵溶、管宁、苍慈、徐奕和国渊等谋士。
赵溶轻咳一声,说出自己的预测:“曹孟德不得不回师救援老巢之后,徐州就没了多面受敌的压力,扬州和豫州这两路妄想趁火打劫的诸侯自然而然就此安静下来。估计如今他们都在眼巴巴望着下邳,盼望陶恭祖大人快点儿死去……”
“哼哼。只要陶恭祖大人死去,群龙无首的徐州各大家族和势力必然会爆发内战,别的暂且不说,只说拥兵四万镇守阴平至傅阳(今山东枣庄以南)一线的臧霸,此獠早已暗通曹孟德,之所以在曹孟德大兵压境之际没有异动,完全是因为我军两个师顶在他身后,让他胆怯害怕了!”
“若是陶恭祖大人一死,臧霸和他率领的军队定会原形毕露,说不定趁乱突然暴起发难,袭击曹豹的五万乌合之众进而攻占彭城,不得不防啊!”
“跳梁小丑,何足为惧?”
管宁冷冷一笑:“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恐怕我军就不得不与糜竺大人的军队联合起来拿回彭城了。”这位蜚声天下的名士经过数年的磨练,身上再也没有半点儿大汉文人的迂腐与短视。
众人迅速反应过来,刘存点了点头,询问公孙沛:“这么说起来,陶恭祖大人的安康,已经上升到关乎我大汉天下安危的高度了,至少在咱们拿下冀州之前,陶大人可千万不能死啊!”
刘存毫无掩饰的直白语言令众人一愣,接着响起一片低笑声。
公孙沛也忍不住笑了笑:“不但不能死,反而要好好活着才行,活得越久越好。”
国渊随即抬手致礼:“主公,属下愿意立刻率领医学院的名医赶赴下邳。”
没等刘存开口,管宁已经说出刘存想说的话:“你不能去下邳,作为我青州与朝廷之间的联络特使,你得尽快赶赴洛阳……”
“长安的李傕、郭汜、樊稠等势力已经从内斗走向分裂,说不定此刻已经打起来了,你必须尽快赶赴洛阳,与程昱、毛玠、崔琰、公孙方大人和徐盛、管亥将军等人齐心合力,迅速联合驻守函谷关的杨奉将军启动救援计划!”
“必要时,可以毫不犹豫出兵潼关,顺顺利利的把皇上和朝中文武百官接回洛阳,此行决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下邳还是我去吧,徐州各大门阀世家我都熟悉。”
众人都觉得管宁前往下邳是最好的人选,刘存也觉得管宁出使徐州最为合适,不但能安陶谦的心,还能在各大势力之间从容斡旋。
公孙沛补充道:“为确保陶恭祖大人的健康,属下建议最好能请洛阳医馆的华佗华老先生亲自走一趟,济南医学院大部分医师包括院长吴普大人都在夷洲治疗瘟疫没有回来,留守济南的医师没剩几个了。”
刘存立刻明白公孙沛的意思,请神医华佗走一趟下邳才是最为稳妥的。
如今,陶谦的生死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下一步谋取徐州的战略问题,还涉及到正在进行的谋取冀州的重大战略,在没有击败袁绍彻底拿下冀州之前,陶谦决不能死,否则将会陷入两面作战甚至多面作战的危局中。
赵溶见状再次建议道:“此刻幽州的战局已到关键时刻,公孙伯圭将军依照主公的建议,将范阳城团团围困之后,立即调集五万人马兵分三路,对整个幽州发动全面清剿,并再三致函请求主公北上会面,订立正式盟约,我等反复商议过后,均认为时机已到,主公应该尽快北上,以安公孙伯圭之心。”
相似小说推荐
-
医圣记 (董南乡) 起点VIP2015-08-26 架空历史 中医名家穿越古代,成了落魄门第的少爷,是个读书人。 兄长读书掏空了家底,为了生...
-
我的明朝生涯 (千斤顶) 起点VIP2015-07-08 两宋元明 已经穿越到了明末的岳阳无意中打开了一扇大门,发现自己竟然又回到了那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