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明朝生涯 (千斤顶)



在他的祖父和哥哥做皇帝时,都是整年不上朝,不看群臣奏章,把一切国家大事交给亲信的太监们去处理,到了他继承大统,力矫此弊,事必躬亲,但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今年已经是他登基的第七年了,可国事依旧溃烂低迷,从崇祯二年开始,鞑子开始频繁犯关又屡屡得手。杀人抢夺财物后扬长而去,而偌大的大明对此却毫无办法,这也让崇祯丢尽了脸面。

原本这次后金大军犯关,崇祯已经打算罢免几个大臣甚至是杀几个人来出出气了,但没想到在一片惨败中却看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那个种地种出了亩产千斤的家伙竟然带领着他的军队打了个一个大胜仗。

是的,就是大胜仗。原本大明初年最重斩获蒙古鞑子的军功,到了明末后最重的军功就是斩获鞑子的首级了。按照规定,斩获一枚首级便可以领赏银四十两,斩获三枚首级便可以升一级。

现在岳阳所部斩获的可不是几枚几十枚首级,而是两千多枚啊,崇祯是听得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大明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扬了国威,担心的是这两千多枚首级要是全赏下去需要的银子可就海了去了,没有十万两银子根本就搞不定。

既高兴又苦恼的崇祯一时间陷入了幸福的烦恼当中,一时间都忘了在他面前还跪着一群大臣。

最后还是侍奉在一旁的王成恩看不下去了,上前两步低声在崇祯耳边说道:“皇上,大人们都还跪着呢。”

王成恩的话终于把崇祯从沉思中惊醒,他抬起了头,有些歉意的笑了笑,随意的摆了摆手。

王成恩见状赶紧尖声道:“诸位大臣平身!”

“谢万岁!”

众人起身后除了张延登外都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崇祯,崇祯沉吟了一会才对杨嗣昌问道:“杨爱卿,此次对有功将士的奖赏你们兵部是什么章程?”

大明军功,向来由巡按御史勘报,大功限两个月内核查完毕,小功一月内核查完毕,然后上报兵部,兵部再派人下来查核,最后的结果,往往要好几个月。

但是象这种歼敌数千的功劳一般都是特事特办的,兵部也知道崇祯的心思,早就做草拟出了章程。

杨嗣昌轻咳了一声道:“启禀皇上,臣等商议了一下,岳大人此次立了大功,斩获无数。不赏不足以振人心,不赏不足以显示朝廷赏罚之分明。但是……”

说到这里,杨嗣昌偷偷看了看崇祯的脸色,看到对方微微上扬的眉角,赶紧接着说道:“但是目前国库空虚,朝廷也不宽裕,因此兵部以为先行发放赏银一万两银子,其余的待国库有银子后再行补上。”

“这个杨嗣昌简直是太明白朕的心思了!”

此时的崇祯看向杨嗣昌的眼神已经不止是欣赏,而是极为满意了。为君者最喜欢的不就是象他这样善解人意的臣子吗?

崇祯心里虽然大喜,但表面上还是得装作沉吟的点了点头,矜持的说道:“这个岳阳,上次不但上缴了十万两银子的盐税,而且还上缴了六万担粮食,如今更是斩获首级两千余,与国有大功啊,朕心甚慰!”

说到这里时,崇祯的话语里再也掩饰不住对岳阳的欣赏,点头笑道:“按理说如此大捷朝廷无论怎么褒奖都不为过,但杨爱卿说得对,谁让咱们缺银子呢。这么着,朝廷先从国库调拨一万两银子下去,朕再调集内帑银两千两褒奖给岳爱卿。另外再赏赐给他绸缎十匹,金花六对!”

说到这里,崇祯又想了想,还是觉得赏赐有些单薄了,又跟着说道:“另外再晋升岳阳为宣威将军,他的正室为五品宜人,他不是还有两个小妾吗,朕这回也大方一回,封她们为七品孺人,他家里的奶奶朕也一并册封为明威夫人!嗯暂时就这么多了,诸位臣工以为如何啊?”

众人一听,好嘛。咱们这位皇帝可真够抠门的,说了一大堆,全是一些不费一文钱的东西。老板,咱能不那么抠门吗?

不过崇祯毕竟是大老板,他们自然是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这个岳阳这段时间也太出风头了,把他冷一冷也好。

不过说到最后,崇祯又想起了那位新任的宣大总督卢象升。卢象升此次的表现虽然不太好,但人家刚刚上任,崇祯也不好太过苛责他。最后只是去了一道旨意,责令起立即加强宣大地区的防守。绝不能再让鞑子犯边云云。(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视察(上)

岳阳上报的功劳为原本感到面上无光的崇祯挽回了一点颜面。

欣喜之下的崇祯一口气给岳阳封了一连串不花本钱的赏赐,最后崇祯还派了陈新甲为宣府巡按御史,即刻前往山西赴任,最后崇祯还把褒奖岳阳的旨意也通通让陈新甲一并顺道带走。

朝廷都为这事震动了,身为宣大总督的卢象升自然不会不知道。

九月下旬,山西新任宣府巡按御史陈新甲来到了大同府,不仅卢象升率领山西布政使、按察使以及众将在总督府门前迎接,就连山西巡抚许鼎臣也特地从太原府赶了过来。

按理说,宣府巡按御史只是个三品的官员,卢象升和许鼎臣一个身为宣大总督、一个身为山西巡抚,根本用不着亲自出迎。

但是官场上的事情是不能只是简单的看品级的,还得看他干的是什么事。

大明每地的巡按御史巡历时间一般只有一年,如无朝廷特准,不得再巡第二次。而且巡按御史都有代天巡狩,纠举地方,惩治贪墨,还负有勘报功次的职能。

这个职位可不简单,简单的说巡按御史就是皇帝派到各地的耳目和助手,比起皇帝派到各地方的太监镇守更具有官方的权威性,更重要的是陈新甲还是兵部的左侍郎,按照现代的官职来说那就是国防部副部长,最重要的是这次陈新甲来宣读上谕,代表的可是崇祯皇帝,因此尽管卢象升和许鼎臣的品级比陈新甲要高一点,但依旧得亲自出迎。

大同宣镇总督府内,卢象升、许鼎臣一左一右的坐在了首座上,陈新甲和诸将则是分别坐在他们的下首,众人齐聚一堂,数十名参将以上的将领将不大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的。

卢象升手缕长须双目微闭。自从鞑子入侵后,原本就清瘦的脸庞上颌骨更明显,只是旁人也更难从他的脸上看出表情了。此时在他的面前放着两封信,分别是岳阳送来的报捷战报和崇祯发来的旨意,而陈新甲则坐在了他的右侧,正捧着一杯清茶慢慢品尝,他正等待着卢象升或是许鼎臣二人先行开口。

而下面的众将们脸上则是五彩缤纷,什么神情都有,羡慕、嫉妒、不屑、吃惊、钦佩等神情都能从这些人的脸上找到。

最后卢象升终于说话了,细长的双眼睁开后露出了一丝不怒自威的神情。他转过头率先对许鼎臣说道:“许大人,此番陈大人奉命来我宣大任职并宣读上谕,实乃我三晋之地数百万百姓和数万将士之幸,依本官之见不如先让陈大人代表万岁给咱们宣大将士们说几句如何?”

“此言甚好!”许鼎臣点点头,此时的他由于连日赶路,脸上还有一些疲惫之色,精神也不是特别足,他勉强笑了笑道:“卢大人所言甚是,陈大人携旨而来。自当先由陈大人代表圣上训话,诸位以为如何啊?”

“正是!”

“自当由陈大人先训话!”

在场的将领们哪个不是在官场上打滚了多年的老油条啊,这里头的规矩他们全都门清得很,自然纷纷表示赞同了。

陈新甲见状不禁哑然失笑起来。在京畿里是谁说卢象升是个愣头青来着,看这情形也不尽然嘛。

其实陈新甲这么想却是有失偏颇了,卢象升再怎么说也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说他满腹经纶也不为过。虽然性格上较为耿直,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做人做事。

“那好,本官就先和诸位行完公事再论私交好了!”

陈新甲说完便站了起来。从袖子里抽出了一本折子高声道:“众将起身,宣上谕!”

“哗啦啦……”

包括卢象升、许鼎臣在内的众将全都集体起身,走到陈新甲跟前跪了下来齐声道:“臣等聆听圣谕!”

陈新甲缓缓的念到:“上谕:贼寇入侵,犯我边关、屠戮我百姓,朕思之倍感痛心,然边关将士却力有不殆,朕也徒呼奈何……”

念到这里,陈新甲偷偷望了眼卢象升,而卢象升却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只觉得这句话就象一根鞭子狠狠的抽在他的身上,身为宣大总督的他在后金军的此次南侵中毫无作为,这让他如何不感到羞愧难当。

“但朕也知晓卢爱卿刚到宣镇,兵微将寡,因此朕也能谅解爱卿之难处。而此番鞑子退去,还望爱卿能速速整顿军务,勿让鞑子再度犯边。朕听闻应州有一将名岳阳,善于屯田,而今又立下大功,斩首两千有余,朕心甚慰,特擢升岳阳为宣威将军,其妻海兰珠为……”

听完了圣旨,众人才纷纷落座,陈新甲将上谕交给了卢象升笑道:“卢大人,下官在出京之前皇上曾经说过,此次来宣大后一定要去应州府看看,看看那应州府五里寨是否真的如同旁人所说的那般千里被经营得如同鱼米之乡那般。不知卢大人和许大人是否有那个兴致陪下官一同前去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