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明朝生涯 (千斤顶)



处罚完了岳托皇太极才沉着脸道:“诸位,孤已经处罚过岳托了,可那个岳阳至今仍在逍遥,大家都说说要如何处置他啊?”

一提到这事,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后金诸将却一个个都练起了闭口禅,仿佛集体失聪一般。他们虽然大都性情暴戾但却不傻,虽然刚才他们一个个气势汹汹的要求皇太极出发岳托,但那只是因为岳托的提议触犯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但是对于岳托的军事才能他们还是很清楚的,对于这个连岳托都吃了闷亏的人他们自然不愿意轻易去挑衅。

看到众将皆不语,皇太极冷笑道:“怎么?刚才一个个不是都挺能说的吗,怎么现在都变哑巴了?阿敏,你平日里不是自诩很能打仗吗?这次孤就派你去攻打应州如何?”

听了皇太极的话,阿敏也站了出来不卑不亢的说道:“若是大汗能答应阿敏几个要求,阿敏便是立刻出发又有何不可呢?”

“要求?”皇太极是什么人啊,一下看出了阿敏接下来想要说什么,只见他眼中露出一丝嘲讽之色,“阿敏,你麾下可是管着兵多将广的正蓝旗啊,怎么……还需要提要求吗?”

“兵多将广?”阿敏大嘴一咧,挖苦道:“大汗此言差矣,若抡起兵多将广谁能比得起大汗麾下的上三旗啊。我们正蓝旗总共只有不到一万余人的兵马,此次也只带出来不到五千人,哪敢去攻打连岳托都吃了大亏的岳阳啊。”

“你……”

皇太极就被这番不软不硬的话堵得闹心不已,虽然他身为大汗,但八旗子弟人数可不多,他总不能为了和阿敏置气就硬生生的下令把正蓝旗往火坑里推,这可不是一国之君应该做的事。

看到皇太极被阿敏顶得差点下不来台,多尔衮眼珠子一转,马上站了出来叱喝道:“阿敏休得无礼,你是怎么跟大汗说话的,你眼中还有没有上下尊卑了?还不赶紧跟大汗请罪?”

多尔衮不愧是号称努尔哈赤诸多儿子中最聪明的人,他的话乍听起来完全是为了皇太极着想,也是为了维护大汗的尊严。

但是熟悉阿敏的人都知道,以阿敏那鲁莽自大的性子怎么会对皇太极道歉呢?果不其然,多尔衮的话音刚落,阿敏便冷笑道:“道歉?请‘尔根代青贝勒’告诉我,刚才我的话哪一句说错了,只要你指出来不用你说,我自当向大汗请罪。”

“你……”多尔衮哑了,只能悻悻的说了句:“你竟敢用这种口气跟大汗这么说话,难道没有错吗?”

听到这里,阿敏更加嚣张了,他冷笑道:“哦?这种口气和大汗说话?我的口气难道不正常吗?多尔衮,要不你来教教我如何跟大汗说话如何啊?”

阿敏的话噎得多尔衮一时说不出话来,最终一甩手气哼哼的站回了原来的位子。

只是众人都没有发觉,虽然多尔衮一脸的气愤之色,但心里却是暗自冷笑。站回原处的他用眼角偷偷往皇太极的方向扫了一眼,便看到皇太极的脸色已经开始往发青方向发展的趋势。看到这里,多尔衮心里更加畅快了。

而帐内的众将看到阿敏居然敢当场顶撞皇太极,几乎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看来这个阿敏的胆子当真是不小啊。

最后还是镶蓝旗旗主杜度站了出来,一边劝解一边将阿敏推出了帐外。

杜度和阿敏平日里比较说得来,因此不愿意看到阿敏太过得罪皇太极,免得将来倒霉,所以说他是一番好意。谁知阿敏却不领情,一边走还一边在帐外大声喊道;““我何故生而为人?还不如山上的一棵树,或者坡上的一块石头。”

阿敏的话传到了帐内,不少人纷纷摇头。暗道这个阿敏如此胆大妄为,实在是离死不远了。

皇太极气得浑身发抖,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眼中涌动着骇人的杀机。

最后,这场会议就这么不欢而散,时间有过了两天,另一支由饶余贝勒阿巴泰率领的后金军也从左云满载而归。这下,后金的四万兵马又兵合一处,这一次皇太极并没有如同人们所料的那样攻打大同,而是很快的率领全军撤出长城返回了关外。

此次后金军南侵,历时一个多月,共掠得金银上百万两、百姓六万余、粮食无算。灵邱知县蒋秉采,守备世奇、把总陈彦武、马如豸,典史张标,教谕路登甫战死,消息传出震动京畿。

崇祯大怒,他先是下旨褒奖了战死的灵邱知县蒋秉采、把总陈彦武等人,随后又下旨责问新任宣大总督卢象升,并勒令卢象升立即向朝廷陈述此战经过。

正当山西上下为此事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封来自应州的战报分别飞到了朝廷、巡抚许鼎臣和宣大总督卢象升的手中,这封战报犹如一枚重磅炸弹般炸得众人目瞪口呆。

这封战报是从应州府发来的,写这封战报人名叫岳阳。好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岳阳竟然在这封战报上上报说他在鞑子南侵期间和后金名将岳托相遇,而且还打了个一个胜仗,斩首两千余。(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封赏问题

岳阳的战报犹如一阵旋风般吹遍了朝野,在朝堂、在民间、以及山西各个督府衙门全都被这封战报给吓坏了。

满朝文武的第一个反映就是这个战报是假的,绝对是岳阳想要冒报军功。于是第二天便有不少御史言官上了一大堆的折子要求崇祯皇帝对竟敢冒报军功的岳阳加以严惩。

但是还没等崇祯皇帝来得及做出反映,紧接着又传来了岳阳已经派出了一支人马将其斩获的鞑子人头送到京城的消息,这下各个言官全都哑了。战功可以假冒,但鞑子的人头总不可能是假的吧,想来那个岳阳还没蠢到用良民的脑袋来冒充鞑子的首级吧?

崇祯办公的暖香阁里,端坐着首辅大臣温体仁、次辅兵部尚书杨嗣昌、左都御史张延登、兵部左侍郎陈新甲以及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一帮子文武大臣。

崇祯的面前摆着一摞贴着奏折,足足有两寸高,奏折上的引黄和贴黄是那么的醒目。此时的崇祯原本白皙的两颊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苍白而憔悴,才二十多岁的他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

但是此刻的崇祯脸上的神情却很是复杂,有兴奋也有欣慰,更有气愤和鄙夷。

暖香阁里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鞋底,仿佛自己脚上的官靴能长出一朵花似地。

崇祯冷哼了一声:“张爱卿,朕的桌上有一摞你们都察院送来的奏折,这些东西朕只看了几本,剩下的朕打算让你带回去自己看,爱卿以为如何啊?”

张延登立即走了出来朝崇祯跪了下来道:“皇上,臣惶恐,臣约束下属不力,臣有罪!”

“有罪?”崇祯嘴角浮现出了一丝讥讽之色。“你们何罪之有啊。太祖皇帝设立了监察御史和给事六科就是让你们挑刺的,现在看来你们干得还真欢啊!连诬陷忠良这种事都干出来的,你告诉我,你们还有什么是干不出来的?”

就在崇祯说出诬陷忠良的时候,张延登的身子猛的抖了一下,脸色愈发的苍白,他挣扎着说道:“皇上,此时确实是微臣未进到监督之责,但臣等也是按照祖宗之法来办事,臣有错。但也无错啊!”

说到祖宗之法时,崇祯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之色。明朝的言官和御史有一个特权,这个特权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赋予他们的,那就是风闻奏事。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即便是说错了皇帝也不得追究举报人的责任。

哇……这个权利就牛了,从洪武年间开始。大明朝的言官和御史们就象打了鸡血似地,满朝文武的只要他们看不顺眼的东西都可以说,反正说错了也不要紧嘛,就象现在这件事一样。张嘴就骂人。骂错了也不打紧,反正都是风闻奏事嘛!

想到这里,崇祯就是一阵无奈,虽然他恨不得把面前这个人和那些成天吃饱了没事逛茶楼打听小道消息的家伙们通通赶回老家吃自己。但截至目前为止他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来,谁让他们的权利是老祖宗给的呢。他最多也就是换个人来干而已,可换了又能如何呢?不管是谁坐上这个位子。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深吸了口起,把目光转向了兵部侍郎陈新甲开口道。

“陈爱卿,你身为兵部左侍郎,清点首级和核查战功是你份内的职责。你现在告诉朕,岳爱卿送来的那些首级数量是多少,到底是不是真的?”

皇帝发问,陈新甲赶紧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臣于昨日奉旨查验岳阳送来之首级。经清点,共有两千一百二十七枚,所有首级皆为鞑子首级,并无杀良冒功之举,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陈新甲还特别的拍了崇祯一记马屁。看到陈新甲献媚的样子,周围的人不由得一阵恶心,这个家伙的马匹拍得还真是时候啊。不过虽然心中对此人一阵鄙夷,但他们还不得不也跟着跪了下去把刚才陈新甲的那句话又重复了一边。

崇祯的脸色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的弟弟自登机以来为了支持这个摇摇欲倒的江山,妄想使明朝的极其腐朽的政权不但避免灭亡,还要妄想能够中兴,他自己会成为“中兴之主”,因此他不断的拼命挣扎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