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如此,向西北用兵,打通与滇东南的联系,又多了一些把握。马宝心中喜悦,迈步而出,亲自迎接教导队的到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屋内静悄悄的,杨彦迪却并不觉得心静身凉,他跪在地上,额头开始沁出汗珠,后背也变得潮湿,直觉得一道目光正象利剑似的射在他的身上。但坐在上面的朱永兴却还是一言不发,甚至连动都没动。

气势形象要具有权威性,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居高临下,让他还没有说话前就有恐惧感。朱永兴在后世不是刑侦人员,也不是什么审讯专家,他的专业比较另类和鸡肋,这是在当时的中国来说的。心理学,在外国相当的热门,在国内却并不引人重视。

但朱永兴并没有因此而荒废学业,即便后来的工作并不是很如意,即便他也喜欢四处旅游。后来,《读心神探》的热播,又使他对微表情学产生了兴趣,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中外书籍。当然,他没有那么的厉害,能轻松地看透周遭发生的人与事,勘破一个人的真伪,洞悉他人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可却比平常人更善于观察,更擅长从体态上辨认其性格,从谈吐中推断其修养,从习惯中观察其心机,从细微处洞悉气质高低,从而揣摸别人的心理。

这种无形的威压,是朱永兴故意为之。不给杨彦迪一个下马威,岂不是被其轻视,又岂能收服于他。

朱永兴早已知道杨彦迪今天会抵达蒙自,所以他早早便躲了出去,先晾了杨彦迪半天,然后才顶盔贯甲,带着亲卫鲜衣怒马地出现,以收先声夺人之效。现在,则是第二步,无声的威压和慑服。

随着威望的升高,以及几次胜利后部下的崇敬和恭谨,朱永兴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上位者的威严。再有朝廷留守,皇家宗室的身份,且又是在朱永兴的一亩三分地上,杨彦迪不过是个普通的将军,生杀予夺的权力全握在朱永兴手上。经过了一番布置后,杨彦迪岂能不战战兢兢,汗出如浆。

“永历七年二月,晋王李定国率部从广西出发,师出广东,进抵肇庆城下。”朱永兴的声音低沉有力地在屋内响起,“此前,晋王已派密使约延平王出兵,东西夹击,使广州清军势难两顾,收复全粤颇有把握。然,围城数月,援兵不至,清军已集,只能黯然撤退。”

杨彦迪心中一震,赶紧向下伏低了身子,继续倾听。

“永历八年二月,晋王领兵数万,由广西柳州而出,再取广东。晋王英武,势如破竹,直至新会城下。然,新会战役由六月始至十二月终,长达半年之久,却未有一船一兵来援,终至功败垂成,惨败而回。”

朱永兴又沉默了下去,杨彦迪额头上的汗珠掉落于地,他却不敢抬头,亦不敢出言。

“攻克广东则全局皆活,福建、浙江、南直隶(指江苏、安徽)可势如破竹,从此中兴有望。”朱永兴再度出声,语气已经变得激愤,“何致清军三路南下,形势危如累卵,圣驾巡狩缅甸,西南几陷翻覆之地?”

啪!朱永兴一拍桌案,愤然而起,靴声响亮,已在杨彦迪面前急走,本是演戏,他却真的动了怒。大好形势之下,却为个人私心所误,功亏一篑,遗尸数万,血流成河。

内讧,分裂,分帮结派,各自为战……南明不是毁于外敌,实是毁于自身,毁于那些私心自用的将领和官员。

“吾是何人?”朱永兴突然自嘲地说道:“一个旁系宗亲,幸得朝廷留守,年纪既轻,又无威望,岂能轻易号令汝等海上诸雄?呵呵,杨将军请起,是吾不识好歹,错看人心。杨将军闻令不至,方使吾知道自身几斤几两,何德何能,实是大功一件啊!”

………………

第六十八章以诚待人,执着进谏

威势慑人,言语诛心。

广东之役,或是南明中兴的最后一次机会。但因为郑成功的舟师“逗遛”、“依违不前”,终至晋王李定国在新会失败,两广义师亦损失惨重。大好良机付之东流,曷胜浩叹。

如果不是朱永兴这个穿越者的到来,惮心竭虑、整合残军,更依靠自己的先知先觉,将危如累卵的西南形势逐渐扭转,华夏的历史又会重现那惨痛的一幕。一想到此,朱永兴岂能不激愤满胸,痛彻心扉。

“末将,末将违令不遵,私心自用,死罪,死罪。”杨彦迪重重地叩下头去,汗出如浆,这话他是万万担不起的,“然末将万死不敢藐视朝廷,万死不敢轻看殿下,殿下诛心之语,末将,末将只能以死明之。”

“汝是有罪。”朱永兴断然说道:“既不能先期会师,亦无书信说明,领封而不奉令,是为虚应故事。汝当吾是有求于人,便可自抬身价,索爵求财否?汝当无汝水师,吾便不能成事,屈尊纡贵,软语相求乎?”

“末将不敢,末将不敢。”杨彦迪的行为便是如此,虽心中不是此念,但却再没有什么可辩解的了。

朱永兴在杨彦迪面前停下脚下,沉默了半晌,才开口说道:“杨彦迪,汝是吾大明忠臣否?”

“末将忠于大明,决无二心。若有违此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杨彦迪伏于地上,却看不见朱永兴嘴角闪过的一丝笑意。

朱永兴不再说话,转身走回座位。杨彦迪心中惶恐,伏地不起,静候裁决。

“起来吧!”朱永兴低沉的声音响了起来,“汝能奋图后援。可见尚有知错补过之心,吾亦不是心胸狭隘、刻薄苛刻之人。这罪嘛,暂且寄下。”

“谢殿下恩典。”杨彦迪再次叩头,慢慢起身,只觉膝腿酸软,晃了晃。勉强站稳,垂头躬身,听候指示。

屋中再次安静下来,只听见朱永兴沙沙的翻纸声,杨彦迪偷眼去看,只见朱永兴表情峻峭,忙又低下头来。

“当日吾对邓耀、陈上川有言——”朱永兴抬起头,开口说道:“黄进头生反骨,必克上。汝知这上所指何人?”

杨彦迪心中大惊。愕然抬头,正迎上朱永兴的目光,他眨了眨眼睛,微垂下眼睑,试探着答道:“难道,难道是末将?”

朱永兴哼了一声,淡淡地说道:“吾知黄进为汝副将,甚得信重。今虽察其将来。然亦不问无名之罪。讲武堂尚缺熟习水战之教官,便将黄进留下。汝意如何?”

“殿下拳拳爱护之意,末将感激涕零,敢不遵命。”杨彦迪躬身答道。

朱永兴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轻轻拍了拍桌案,语气也和缓了许多。“杨将军,且近前来坐。”

杨彦迪犹豫了一下,慢慢走过去,在凳子上坐了半个屁股,一副恭谨的姿态。

朱永兴指了指桌上的地图。说道:“杨将军熟习海战,又刚从海上回来,便与吾介绍一下目前南海舰队的作战情况吧!”

杨彦迪赶忙打起精神,借着介绍情况,显示自己的才能,力争补救在朱永兴心目中的形象。

朱永兴也放松了神情,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插几句嘴,一边又是含笑颌首,赞赏几句。

杨彦迪这才发现这位岷世子不仅威严,也有温和的一面,而且肚子里有东西,所问都在点上,还偶尔有几句惊人之语。

“清军水师似不擅远海作战?然施琅、苏利之辈亦不可小觑。”朱永兴思索着说道:“清军水师大集于东南沿海,欲进攻金厦,却是必败无疑。若是提前得悉其何日进攻,南海舰队或可悄然出动,在海上截杀其溃败之军。”

杨彦迪略一迟疑,委婉地说道:“殿下奇思妙策。只是这大海茫茫,要将时间掐算得不差,却不容易。”

是啊,朱永兴也感到遗憾。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器材,无法准确掌握敌人的动向;船速靠风,也是充满变数。这个设想虽好,但实现却极难,也只能暂且放下了。

“吾欲购买西夷舰船,杨将军有何建议啊?”

朱永兴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只是钱财紧张,未能实施。再过个把月,等镜子制造成功,他便可以销往东南亚诸国,以及中国大陆,暴利可唾手而得。而且他已经派使者与暹罗接洽购船事宜,价格可以相当优惠。

“西夷舰船吃水深,最适远海航行,火炮多且犀利,确是很好的。”杨彦迪话锋一转,说道:“然吃水深则难近岸,是为小弊。”

是啊,现在远海航行或作战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沿岸袭扰,近岸航行移民。而且吃水深的海船,进入长江便有些行动缓慢,调转不灵,郑成功攻打南京时便吃了这样的亏。

朱永兴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实力要一点一点的积攒。先是对付清军,然后才是爪子越伸越长的西夷。

“说得有理,舰船可买,却当以中型为主。”朱永兴纳谏如流,点头称是,“水浅处亦可航行,于目前所施战术方是最为合适。”

杨彦迪为钦州人,海盗出身,原为谢昌手下,谢昌亡后,便“代领其众,为暴钦廉之境,官兵莫敢谁何”。虽然出身不正,但却有别于见利忘义的海盗苏利之流,能够在复兴无望的情况下义不事清,宁肯率部投奔安南作前明遗民,成为湄公河三角洲的开发者,便是值得称道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