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

金龙镇十字路口的墙壁上,贴上了一张醒目的布告:……一切夷汉百姓。吾皆视为大明子民,欲以善政待之,欲使之不受欺辱贫苦……今吾大明王师欲解万民于水火,东征西讨,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广西……尊重夷人风俗,纪律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买卖,价钱交付十足。凡吾夷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踊跃入伍、襄助。消灭鞑虏,驱除暴政,以共享安乐生活。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流传。大明朝廷留守岷王世子朱!”

几个不同民族的明军士兵站在布告下。轮流用不同的语言大声宣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布告是朱永兴亲自所定。比较通俗,没有了那些之乎者也。本来就是给老百姓听的,弄得文绉绉的。读起来费劲,听起来不懂,跟没有差不多。

人群中有汉人、苗人、僮人、瑶人等民族,还有赤着双脚,披着羊毛织成的斗篷的彝人。

“驱除鞑虏,皇明万岁。”几个明军士兵终于念完了布告,振臂高呼,但下面的听众却没有应和,眼光里充满了惶惑和好奇。

“只要会喊这两句,便有一两盐巴可拿。有参军入伍的,每家发盐巴五斤,分田十亩。”明军士兵不以为意,这种情形已经遇到了多次,到最后还不是全都改变了。

听到盐巴两字,人群中起了阵骚动,虽然不多,可关键是白拿啊!就如同卖东西搞赠送一样,不管是什么,不拿白不拿。当兵入伍,更是有五斤盐巴,十亩田地呢!

“驱除鞑虏,皇明万岁。”几个明军士兵再次高呼,然后再次鼓动,指点着,不远处早已经支起了竹棚,一车车的盐巴堆积,一排明军已经做好了发放的准备。

人群中飞快跑出两个衣衫破烂的年轻人,来到棚下,装模作样地询问一番,高喊了口号,然后各自捧着一小包盐巴,喜滋滋地嘀咕片刻,又跑向招兵处。

这么简单哪,在榜样的力量下,还在犹豫的人们纷纷奔了过去,立时便响起了南腔北调的喊叫声,“驱除鞑虏,皇明万岁”。

五斤盐、二十亩地,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条件,对于贫困的百姓来说,那便是一人当兵,全家不饿。滇、桂、黔交界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亦是贫困地区,到了近代犹未改变,何况此时。

当然,想得到这些好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了兵,便要奋勇作战,若是畏怯逃跑,则家属也要受到处罚。朱永兴的意图也很明确,给你土地好好生活,同时也将你的利益绑到了土地上,将你的家眷亲人与你在军中的表现联系起来。

先分附逆官员家田,再分官田,不够再在安南调拔,还可化盐为钱,从目前暂且保留的土目、土舍手中赎买。朱永兴经过了计算,给广西战区规定的兵额为三万,以田、盐代饷,再加上所铸的铜钱,还是有把握保证供应的。

“俄耶要当宾。”一个彝人挤上来,怪腔怪调地说道。

这个彝人身材又高又大,头上黑布缠头,打着赤膊,光着双足,只围着一块麻布,肤色黝黑,站在那里,就象半截铁塔似的,样子十分慓悍威武。

一个彝族明军立刻走上来,充当翻译,一问一答,然后再转述给旁边的书记官。

哈布,男,二十二岁,彝族,身高六尺一,家有一妻二子一女……书记官刷刷记录着,却被一阵喧哗声打断。

招兵点旁边放着几根五十余斤的大铁棍,算是体检的器具,只要能举起来三次,便算是合格,简单而快速。一个壮汉不仅举了起来,而且还能挥舞自如,引起了旁观者的欢呼。

哈布见书记官移目观看,不由得眉头一皱,不满地哼了一声,大步而去,抓起一根铁棍,也舞动起来,比那个壮汉更加自如。舞了一阵,方才扶棍立定,脸不红、气不喘,立时引起了更大的叫好。

“身体健壮,力大无比……”书记官呵呵一笑,提笔写完,拿起块号牌向哈布招了招。

哈布将铁棍一扔,快步过来,接过号牌,连比划带说,“田呢,二,二十亩,害有,盐巴,吴紧。”

书记官被这怪腔调逗乐了。叫过彝族明军给这个莽汉解释清楚,又招手叫过下一个。

另一边,以盐换粮的棚子前也人头攒动,甚至还有头上蒙着侗锦挑着担儿的侗族妇女,挑起担儿颤悠悠地走得象流水一般。

尽管家里穷,但吃糠咽菜也能对付过去,可这以盐换粮的好事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赶上的。所以,很多百姓都打着这样的主意,把家里的粮食尽量多拿出来一些,换取便宜廉价的盐巴。

“又搞定了一个土官。”龙州知州赵显吾刚刚送走黄姓土司。转身回屋。不由得冷笑起来。

予先取之,必先予之。把食盐的专卖权暂时分散给予当地土司,这是朱永兴的一个阴招。表面上看是笼络和信任,但却是日后处置的一个伏笔。如果土司利欲熏心。掺土掺砂。抬高售价。得罪的当地百姓,等到民愤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是官府出头、惩恶扬善的时候了。那时候。土司失去人心,又有多少党羽肯为之拼命?

而且,这食盐专卖不是白给的,土司必须对参军的土民放弃人身依附关系,使其成为自由民。换句话说,土司赚到了钱,却损失了力量。这与朱永兴用土地为饵,在滇省采取的措施有异曲同工之妙。

“殿下英明,洞悉人心。”

赵显吾心中赞了一句,暗自盘算,征兵三千,在自己这个州应该不是问题,完成了军方的任务,自己便可以把精力放在恢复民生,做一任好官,以求升迁上了。自己不过一个秀才,却蒙殿下信重,所赖为何?不过是自己审时度势,以殿下马首是瞻,让学习便学习,执行各种政策也兢兢业业,不打折扣。

殿下有振作除弊之心,却正是我等新进升发之时啊!赵显吾颇为感慨,若是按照朝廷旧制,自己是什么也不算,但却因朱永兴而有了人生的根本改变。

“大人。”赵显吾正想着,一个随从进来通报,“土官岑泽前来拜见。”

赵显吾收起思绪,整了整衣服,走出门去,脸上又挂起了和熙的笑容。

……………

思明州(崇左),广西战区指挥部。

汝阳王马宝踱到地图前,一边仔细地看着,一边不时伸出手指量着距离。

进取广西的计划目前来说,进行得很顺利,虽然不能放手施为,直取南宁,或者向南进攻,但这是服从大局的决策,他对此也是认同的。

“……暂不猛攻直取广西重镇,使广西清军产生麻痹心理,形势宽松则内斗,形势紧迫则团结,我们先不要给孙延龄和马雄这个机会。只是远远威胁南宁,而在滇桂安南这三境边缘先行发展,站稳脚跟,再图大举。能够就近支援南宁的是柳州的马雄,但他初期可能不会倾巢而出,因为身后有桂林孙延龄。如果趁虚被孙延龄占了柳州,马雄在桂西进退失据,就只能被逼无奈与咱们死磕硬碰,这显然不是他所希望的结果……”

对于朱永兴的分析,马宝深以为然。按照朱永兴所说的换位思考,他也觉得如果自己是马雄,是否出兵,出兵多少,也是一个很困惑的问题。出兵吧,很可能损兵折将,日后便不能与孙延龄分庭抗礼;不出兵吧,这失地之责,该由谁负呢?出的兵多,则担心柳州被孙延龄吞掉;出的兵少,也恐解决不了问题。

给我点时间,半年就够了。马宝也希望能拖延些时间,只要自己能够拥有三万人马,便可以大展拳脚。他知道,朱永兴能够拔给他一万部队,并且尽量保证物资,已经是目前的极限了。发展壮大,必须要靠自己,靠自己在广西的打拼和积累。

从目前来看,田地、盐巴这两个武器是行之有效的,根据最新的统计,已经有三千多新兵入伍。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半年,三万兵马不在话下,甚至连训练时间都可能包括在内。

但这只是预想,还没有考虑其他各种意外因素。这里面不光有广西的变数,还有滇省、安南,大局势影响小气候,西南抗清形势已是一体。比如现在,滇省清军似有异动,朱永兴便写来书信详告。同时,滇东南友军东进广西。与其会师的计划便不得不向后拖延了。

不,马宝不认为这个计划能够拖后。滇东南明军在备战,可广西这面呢,他如果率军继续向西北攻掠,同样能实现会师的目的。到时候,两大战区联成一片,后面又有安南基地的支持,军队可机动使用,也就不必再单方面依靠扩充训练来增加实力了。

计议已定,马宝将目光移注到地图上。手指从龙州划起。安平州、思城州、归顺州,便与滇东南的富宁县联结起来了。扫平三州,未必便是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自己不需滇东南出兵配合,便能独力完成预定计划。无疑又是大功一件。

“王爷。”一个亲卫进来报告。“教导三中队到了。还跟随押运了一批武器。”

“来得正好。”

汝阳王马宝展颜一笑,新兵补充太快,而且多是少数民族。语言便是个问题,只能突击提拔一些在云南招收的少数民族老兵,他们的素质显然是不够的。而教导三中队被岷殿下派来,正好解决了这个困难,可使这些低级军官得到轮训和提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