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恍然大悟,难怪汪知县要找到自己。原来是要自己帮着做好县学工作,免得巡按御史到县学观察时,县学生员捅出什么篓子。
毕竟大明号称养士百年,在县中生员秀才是思想最活跃,又最敢说、最能说的人群,汪知县对学校不放心也是正常现象。确实在大明朝,秀才闹事的现象很多很多,受到的处罚却很轻很轻。
“晚生晓得,老父台但请放心。”方应物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又很关心的问道:“只是不知巡按御史何时按临?”
汪知县心里对方应物的态度很满意,此子确实是一个懂事的人,也很知道分寸。他口中答道:“巡按刚上任,已经到了杭州府按规程与巡抚会面,大概再过得十来ri就按临本县了。”
新巡按?而且又是个一上任就先跑到淳安县的新任官员?方应物立刻觉察到其中关键之处,颇可玩味呐。
为什么说“又”?他记起来上一个这样干的是本省提学官李士实,也是刚到任就纡尊降贵的跑到淳安县来。
李士实这样做,新任巡按御史也这样做淳安这个人口稀少、钱粮不丰的浙西偏僻山区小县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导致各种朝廷差遣官员一个接一个的往这里跑?
方应物知道,前次按临淳安县的李士实大宗师目的就是奉了万安万首辅的命令,跑来观察商相公动向的。以此类推,莫非新巡按也是如此?方应物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前几个月,浙江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大动荡,所以引起万安关注和jing惕,又派个人来察看情况,似乎也是应有之义。
大概情况就是如此了!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估计以后还会有类似情况的。只要商相公还身体健康,万安万首辅就不会掉以轻心。
不过方应物也清楚,就凭提学官、巡按御史这些,还动不了商相公,而且彼辈也没必要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去动前首辅。
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察看状况并暗中汇报而已,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监视,不大可能会有实际xing动作。
故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好担心的,即便商相公那边什么也不做也没关系。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总是有它的道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杀鸡骇猴?
九月初二,新任浙江巡按御史沈坚按临淳安县,并即将对淳安县各项政务进行巡察。
这是一件大事,知县汪贵率领县衙大小官吏以及本地士绅、老人代表,前往县衙南门外青溪渡码头迎接沈巡按。
本来汪知县是打算前往县境边界处迎接,但沈巡按事先派了随从过来,勒令不许远迎,一切从简。
方应物方大秀才作为士子代表,也站在人群里,并百无聊赖的看着前方。在前面不远处,县衙大小官吏已经跪成了一片,老老实实的对巡按御史行礼。
同为七品,但权力地位天差地别,所以汪贵见了巡按御史仍要行跪拜礼。别说汪知县,就是知府见了巡按,说不定也要跪拜相见,这就是属于七品巡按的赫赫声威。
这位沈巡按面皮白净,看岁数也就三十五六,似乎比汪知县还小几岁,但两人之间的际遇对比令人唏嘘。
方应物闲得无聊,一边观望汪知县参见巡按御史,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一个问——为什么汪知县要大礼拜见,而他这士子则不用去跪拜?好像就是这个习惯,也没有人对此不满的说什么。
想来想去,方应物悟出一个道理。那是因为知县已经进入了官场,是正式官员,身在这个体制内自然就受到其法则的约束。而自己目前最多只能算个官场边缘人,主要身份还是读书人,自然可以选择不遵守。
国家重养士,读书人相对而言可以超然一点,即使有所失礼,也可以被当成有节cao和不趋炎附势。当然,如果不大礼是否会惹得对方心里不快,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那边汪知县还在与沈巡按不停的叙话,不知道说些什么。对此方应物很理解,汪知县想和沈巡按说话,大概也就这次是个机会了。
这巡按御史代天巡狩,体统极严,规矩也严。按照制度,一旦进了县后,巡按御史就不许与地方官有任何往来,以免因私废公、生出弊端。
也就是说,原则上只有迎接和送别时候,知县才能与巡按御史交谈几句,所以汪知县才会抓住机会多说几句好话。
又过了好一会儿,沈巡按与汪知县谈完话,然后对着士绅、老人们点点头示意过,便上了轿子前往县城,进驻临时准备的察院。
如此欢迎仪式结束,方应物原地活动几下腿脚,便准备离开。却有衙役小跑过来,道是知县请他过去。
方应物只道汪知县想询问学校那边的准备情况,禀报道:“晚生已经与县学诸君谈过,想来不会有什么意外,老父台但请放心。”
汪知县脸se带着几分疑惑,摆了摆手道:“不是问你这些。本官是想说,方才与巡按交谈,大部分时间谈论的其实都是你,莫非你与沈巡按乃是旧ri相识?”
啊?方应物小小吃了一惊,刚才汪知县和沈巡按一直在谈论他?这不太可能罢?
他赶紧否认道:“老父台不要说笑了,晚生与沈巡按素不相识,也从无往来,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奇哉怪也,那他怎的会问起你来?”汪知县确实非常奇怪,刚才与巡按御史交谈的时候,他甚至产生了方应物才是本地主角的错觉。
不过汪知县实在想不出什么道理,最后只能作罢。他甚至还有一点点小小私心,手握纠察大权的巡按去关注方应物总比对他汪贵鸡蛋里挑骨头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个主角,不当也罢。
方应物目送汪知县离开,也陷入了沉思和迷惑中。
这沈巡按首站就是淳安,应该是冲着商相公来的,不然淳安县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吸引他迅速前来。可是他在码头上向汪知县问起自己作甚?
方应物早就推断,沈巡按应该是万安选用的。万首辅因为商辂的缘故,对浙江人事相当重视,一般人很难插上手。尤其是巡按御史这种要害职务,万安肯定尽可能使用自己人。
从沈巡按的表现来看,难道说自己已经引起了万首辅的注意?还是说自己在杭州搅局惹恼了万首辅?
刚冒出这个念头,方应物就赶紧又压了下去,因为这个念头未免太过于自恋了!简直不可能!
万安是谁?口碑再差也是已经站在人臣顶点的首辅;他方应物是谁?说破天也只是一个秀才,将来什么境况很难说。大象有什么理由去特别关注一只蚂蚁?
但方应物刚把这些杂念压下去,又有新的杂念不可抑制的出现。莫非自己确实引起了万安的注意和不满,准备拿自己杀鸡骇猴?
他方应物什么身份都没有,但好歹也是商辂的学生,王恕的便宜亲戚,正好最近又因为浙江布政使司的事情惹到了万首辅,那么万首辅顺手拿自己开刀似乎也说得通。
毕竟商相公和王恕都不是轻易动得了的,但是他方应物却好办理的很。想到此处,方应物冷汗直流,这可不是好玩的事情,他不想当那个杀鸡骇猴的鸡。
但也怪不得别人,世间万事都是有正面和反面的,权利和责任从来都不可分割。
他享受过了商相公学生和王恕便宜外孙身份带来的好处,那该承担义务时也跑不掉。而且有因就有果,有他在杭州搅局的因,就可能产生一些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果。
沈巡按到了淳安县,先清查狱案,后检点钱粮,一连五六ri忙得不可开交,全县衙都小心侍候着。此后才有一ri,巡按察院发了牌票,道是沈巡按要去学校观风。
世人都知道,公论出自学校,乡愿出自缙绅。所以若想观风,去学校是必备行程。
此时县学生员聚集起来,整整齐齐的在明伦堂外列队,等候巡按御史前来督察和训话问话。
这是最容易出现非议的时刻,但受过知县嘱托的方应物并不太担心,今天县学应该不会出漏子。
他早已经通过洪松和项成贤散了话出去——这巡按是万安的人,便等于是商相公的对头;谁配合他,谁就是万安的走狗,是淳安县的罪人和公敌!
有这样的大帽子选在头上,估计同学们说话应该会谨慎些,不会轻易在巡按御史面前胡说八道让汪知县难堪。另一方面,几个学霸表了态,其他生员总得卖面子。
当然,能有几句美言对汪知县来说更好,但这可遇而不可求。以方应物的人品,帮着过滤不良言论可以,但还没有无耻到无中生有、故意捏造谀辞的地步。
或者说,方应物并不擅长曲意逢迎、拍马奉承,不是缺乏技术,而是缺乏这个心。
闲话不提,却说当沈巡按到达县学后,并没有对列队的生员说什么,而是直接进了教谕公署。此后点了一些生员,一个一个的叫进去说话。
方应物没有被点到,但他好友项成贤项公子却被点中了。等项公子出来后,神情很是莫名其妙,他皱眉道:“方贤弟!在里面时,那巡按问了一些话,其余没什么可说的,但很有几句是关于你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主宰江山 (终南左柳) 创世VIP2015-04-16公元1200年,乱世将至,群雄纷争,是时,蒙古起于北漠,女真霸有中原,赵宋偏安一隅,党项割据西北,更有...
-
神级大人物 (巨火) 起点VIP2015-02-13 架空历史 帝国殇,共和立,列强环伺,军阀割据,乱世将起。 这是一本讲述纨绔恶少如何一步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