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笑傲行 (普祥真人)


郑国宝一点头“老人家果然耳目灵通,探的一点不错。不过小小一个银矿,又算的了什么。天下那么大,矿脉也不只那一条。西北这里,难道便没有金银矿藏?他一年上解京师白银十万,打点关节保住那银矿的花消,不下三十万。可若是我的亲戚开了矿,便只要拿个三,五万来应酬应酬,就都能打点好。”
哱拜听国舅话里有话,难道这宁夏附近也有矿?他勾搭自己丫头,是不是就打着这矿藏的主意?自己家是这里的地头蛇,要真是挖掘矿藏,肯定不能把自己家隔过去。成了姻亲,确实方便他做手脚。可是,哱拜作为一个在河套及宁夏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老住户,从来就没听说过有金银矿藏啊。
从理智上,他并不相信,这里真能找到金银矿。但是国舅那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却又由不得他不信。而且话说回来,李成梁那要不是国舅说,谁知道有银矿?人家不就挖出来了?说不定这郑国舅真有点石成金的手段,能找到金银矿脉?若真是如此,那可是坐地生财,从此便可安享富贵。便是想要谋反,靠这矿藏,就是个天大的本钱。
何况这种涉及到利益的事,大多是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因此他又做不到不信国舅的说法,只得试探问道:“国舅,您说这矿的事,有准?”
郑国宝笑道:“若是这是堪舆师父说的,做不得准。我说的,便做得准。我说这有矿,就是有矿。那辽东的银矿,便是个凭证。不过么,一来,这矿藏比不得四平,二来么,地点有些尴尬。它不在宁夏,而在套虏之地,而且具体的地方,也要自己去找找,我只能确定它在河套旧地。不打翻了套虏,这矿也就没的挖。”
哱拜对于矿藏小这事,倒是有心理准备。毕竟辽东大矿可遇而不可求,宁夏只要有个过的去的银矿,自己便知足了。可是一听说要打翻套虏,才能去开采矿藏,却有点犯了难。
郑国宝一见他模样,知其心思“老人家不必顾虑,以往套虏所存,概因您要借虏势而自重。可是您这一手,恕我直言,不为高明。宁远伯也养狼,但他不但养,还要打。哪只狼长的肥了,他便带兵去打一打。所以辽东年年有战事,年年有捷报,人们能知道,朝廷不能没有宁远伯,辽东不能没有李成梁。与之相比,戚南塘就不够聪明,把图门汗打的一败涂地,多年不敢南下。十几年蓟辽无战事,自然戚南塘就用不着了。”
哱拜道:“国舅,你说的对啊。老夫虽然不聪明,可也不傻。纵然我学不成宁远伯,可也不想学戚继光。若是把套虏杀光了,朝廷上还用我这一老朽做甚?我哱家不但富贵难保,便是性命,怕也未必保的住啊。”
“话不是这么说。戚南塘难道有女儿嫁给我了?在朝中,文有申阁为您撑腰,还有我为您说话,您又顾虑些什么?您和他不一样。再者,您老人家这些年只见养狼,不见打狼,与套虏作战,斩获有限。三边之地,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胜,朝廷又何必倚重您?有狼是好事,但若是您不能证明自己能打狼,朝廷何必还要重用您?如今郜帅的秦勇五营编练已有小成,若是再得了快枪大炮之助,则如虎添翼。您这边再拿不出点过硬的斩首,小婿我就算想在朝为您说话,却也张不开这个嘴。”
他心里清楚,套虏和哱拜一家纠葛极深,两下里不但因为同是蒙古人的关系沾亲带故,而且互相勾结,与李成梁和辽东诸虏的关系完全不同。因此哱拜对这帮人即使打也打不疼,放任着他们做大。他拿话一敲打,将这局势说明白,哱拜应该能在亲戚和自身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果然哱拜一听到秦勇五营,也是面色微变。这些人马虽然自己没会过,但是郜光先拿他们当宝贝,仿佛当日胡宗宪重视浙兵一样重视这五营秦勇,战斗力怕是不会低。若是当真秦军出塞取胜,那自己这部队也就难以有立足之地,下一步怕是就要着手对付自己了。
郑国宝又道:“朝廷近年来,封爵的事卡的紧了。没有点开边扩土的功绩,想要弄个爵位不容易。每年那例行的战功,只能换京营犒赏,那点数目,有什么意思?若是老人家能立下开疆扩土之功,我在朝中保举,世袭罔替的爵位,也未必不可能。而且您是蒙古人,河套之地,蒙人最多,您熟悉当地情形。那些地方如何管辖,自然要交于您老安排,到那个时候把那都换成咱自己人,再开矿也就方便了。另外,我们还得筑城,到时候这城防力夫,不又是一笔收入?”
哱承恩一旁听了心中暗自转念,若是当真如李家将门一样,能够永镇宁夏、河套,那也就用不着造反了。大明疆域万里,我断不可能真打进京师,坐上龙椅。起兵也无非图个割据一方,若是不用这么拼命,就能达到目的,那自是再好不过。昔日俺答汗用汉人赵全之谋,筑大板升城。我若是也能在河套肥沃之地上筑起坚城,到时候稍有不满,就引兵据城而叛,与宁夏互成犄角,还怕者谁来?
而那哱承宠则想着,家里这份家当本来就不大好分。若是能打下河套,自己和大哥便可二一添做五,一人居宁夏,一人居河套,免伤手足和气。而自己固然继承不了爵位,但是宁夏卫指挥使的官职,却可以争取争取。难道大哥又当超品公爵,又要兼着指挥么?
两个儿子一左一右,都全力附和,哱拜自己便也拿不准主意了。河套各部落里亲戚是不少,但是亲戚比起实惠来,还是实惠更重要。更别说,还有个矿脉在那诱惑着自己。他舔了舔嘴唇道:“国舅,您给我交个底,那河套的矿藏,是金矿还是银矿?”
郑国宝道:“据我所知,那里乃是个银矿。可得银怎么也得有几百万两到千万两。而且对这矿感兴趣的,也不只一家。宁远伯的家丁,日夜操练,就等着什么时候,一刀把套虏捅死。他家那个下人奴尔哈赤知道吧,现在混整了,在女真当了酋长,听说也准备了女真兵,准备抢矿。”
一听这数目,哱家三人眼睛里全都放出光来。要知道这是边陲,不比江南富庶之地,这里的银两匮乏,人多贫苦。百万两白银,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数,若是哱家能把这笔钱弄到手里,还怕谁?
再说即使是一头猪,一旦有人抢,其身价也会上升数倍。听说辽东李阀和女真人要对套虏动手,哱家父子也要动心。一旦李阀真在河套埋下钉子,将来这强悍人物插手三边,这里还有自己父子站的地方么?

第八十五章一箭双雕(六)

郑国宝又道:“再说这复套,也不是全复。那矿藏,只在前套。收了前套,还有后套虏兵可打。到时候,您一方面占了茶马道的贸易咽喉,另一方面还能年年有战功,日子只会比现在富裕,不会比现在难过。”
哱拜闻听,也觉得有道理。再说自俺答汗死后,昔日强大的土默特势力分崩离析,辛爱汗根本镇不住场面,只能坐视草原上的汗的数量日益增多,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泛滥。这些人彼此攻伐,败者就各处流窜。如今整个蒙古局势都是混乱的很,河套地面上,如果算总实力,控弦引弓之士也能有十万。但是真具体到每次战斗里,能集结出三,四万人已属不易。这样的话,自己的进兵,应该是能占上风,而那些部落吃了亏肯定会跑,等他们再回来,再打。这样反复操作,确实仗是打不完的,虏兵也是杀不光的。
他此时有点后悔自己当初太过讲究亲戚情面,怎么早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还是闺女好啊,给自己找了个一肚子坏水的女婿回来,有他帮衬,或许自己一个降将,还真能混个世袭的爵位?
他又问道:“这事说来倒是个好事,只是急切之间,军饷什么的怕是也不充足。要知道当兵的打仗所须粮饷,和他们平时吃的粮饷可不一样。而且未奉朝廷诏令,擅自开启边衅,这个怕是也要论罪啊。”
哱承恩一旁忍不住道:“爹,你是咋了?咱家几时怕过犯罪?要说犯法,儿我昨天捶死了那个夯货,夺了他的婆娘来耍,难道不是犯法?这样的王法,我和小弟每个月不犯上几次?怕啥呢么。咱就说是套虏入寇,咱们迎战敌于野外,还怕他说啥?”
郑国宝也道:“老爷子放心。朝中有我在,只要您的仗打的赢,这事我就出面替您扛下,保证御史言官参不倒您就是。擅启边衅怎么了?只许套虏年年来咱这抢东西,抢人,还不许咱动他了?天下没有这个道理。至于粮饷方面,您可以先垫支一部分,其他的么,咱可以来个入股。”
接着,郑国宝又拿出了一个他早已经筹划好的入股方案。即以那个河套银矿的收入为抵押,向各路大户乡绅借款,他们所交纳的银钱,都算做股份,等到将来采银得利,大家利益均沾,按股分红。如此一来,那些大户乡绅入了股的,便是哱拜一条线上的人,如果不让灭套虏,他们也拿不回钱来。有这些地方上的力量在后推动,这伐虏复套的事,推进起来就更容易了。
至于那些大户是否肯出钱,郑国宝道:“这事关键是有个带头的。头一个入股的,就会是矿税监连老公公,不过是以私人的身份入股。这个事一定要做的滴水不漏,秘密进行,只有如此,那些乡绅才会相信。越是秘密的事泄露的就越快,传播的也就越广。而连德禄是朝廷的人,他肯秘密入股只说明他知道内幕消息,这事有赚无赔。其他的乡绅大户,便能放心大胆的投钱进来。这些劣绅土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钱财粮食,还是很有一些的。而且他们在本地有势力,有影响,于朝中有关系有路子,那些御史到时候想要参奏您擅启边衅,也要考虑下这些人的想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