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听到孙固的问话,也是连连点头,他和孙复也是极为亲近的关系,却也是没有丝毫的消息。至于郑子康更是如此,一脸激动的看着蔡锷,等待着他的回答。
被四个人看的有些尴尬,蔡锷略微有些不好意思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我只是在出发的时候接到少帅的通知,他要我不要急着领兵出发,在水东港等着海军的到来,再一同出发。”
“哦”四人失望的应了一声,不过心里对即将到来的海军更加期待。四人做过的最好的船也只是脚下的这艘货轮,军舰是什么样,四人可是都没有见过。
看到四个人期待的样子,蔡锷有心提醒他们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不过却也不忍心破灭他们的希望,就又把话吞了回去。在蔡锷看来,孙复所说的海军不过是由几艘炮艇组成的近海舰队吧了,再好就是有两艘千吨驱逐舰作为主力。就算是这样也要百万两白银的花费,每年更是需要投入数十万的经费,足够把高州的收入挖空了。
四个人虽然已经做到一旅之长的位子,但是都还只是刚刚成年的青年,骨子里还有尚未消退的少年气,一个个都举着脖子看向外面。其实隔着厚厚的铁板,他们什么都看不到,只能通过这种行为表达自己的期待而已。
蔡锷被他们的行为气的不行,这里是船舱,就算是透视眼也看不到外边的情况,四个人纯粹是逼着自己放他们出去等军舰。
想想自己心里也对即将来临的舰队充满了期待,就干脆顺水推舟的说“别看了,我们一起去外面等着海军的到来。”
水东港本就在港湾之内,受陆地环抱,倒是没有什么海风,只有暖暖的阳光洒在甲板上,让人不觉的有了几分困倦。
这次组织的运输舰队除了脚下的这艘“水东”号,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千吨左右的小船,只能转载一个营的步兵,如果是炮营就需要两艘船才能装得下了。所以四个旅的军力就用去数十艘轮船,组成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
看着数十艘船,几人难免多了份豪气,自太平天国以后,全国又有几次万人规模的战役。自己一方出动了四个旅一百多门大炮,机枪数千挺,就算是硬碰硬也足以吞掉广州了,更别提还有海军助战了。
孙固豪气纵横,大声说道“总指挥,出动这么多的军队,我们一口气就可以把广州拿下了,加上海军,恐怕吓得那两广总督张鸣岐直接投降了!”
随意的扫了孙固一眼,蔡锷漫不经心的说“以我们的实力击败二十五镇的新军确实难度不大,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打仗总是免不了死人的。八甲镇一战,我军就占据绝对优势,并且用炮弹和子弹对济军实现绞杀,就算是这样仍然付出了数十人受伤的代价,现在更是还有一人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这次怕是再顺利也要付出数百人的伤亡,就算是伤亡突破了千人,甚至损失一个营我都不奇怪。”
“你们都是前途远大的人,千万不要因为大意毁了自己的未来,小心无大错。”
四人极有默契的点点头,情绪有些低落,手下的军官都是一手带出来的,感情极深,损失那个都不是好消息。虽然几个人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但是失去至亲的感觉还是能够体会到的。四个人中除了刘辉,其他的都是丧父之人,对这种体悟最是真切。
没有体会到丧父之痛的刘辉,很快就从低落的情绪中恢复过来,看到远处朦胧的舰影惊喜的喊道“快看,军舰”
三个人听到军舰来了,也很快就从伤感中恢复过来,一个个把脖子伸到老长,恨不得把脖子拉到军舰旁,看个明白。
蔡锷没有像四人那样伸着脖子看,而是掏出了自己佩戴的望远镜仔仔细细的瞅了起来。最先发现蔡锷使用望远镜的是武元,这才猛然间醒悟过来,急忙跑去找望远镜。其他几人也是醒悟过来,跑去船舱找人借望远镜。
没等几人回来,蔡锷就轻轻的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惊叹道“真多!真大!”
四十五章护航舰队
由远及近,舰队的身影已经逐渐显露出来了,六艘银灰色的军舰展现出来它威武的英姿,巨大的炮口直指苍穹,劈开的海面泛起白色的水花,好像犁出的沟壑。
当先的两艘体积最是庞大,足有一百五十米上下的长度,浑圆的炮身比人腰还要粗上几分,带给人的压迫感不是水东号这样的货轮可以比拟的。巨舰身后跟着的四艘小型军舰好似小弟一般,紧紧的护卫在巨舰的身后,虽然看起来体积小了许多,但是却给人一种灵活敏捷的感觉。
呆愣愣的刘辉,手里的望远镜早已放下,回过神来才惊叹道“我的妈啊,这炮口径有多大啊,怕是能把人塞进去了。”
蔡锷也是惊讶不已,不过比之几人显得淡定了很多。那种巨大的火炮,蔡锷倒是见过,大清最大的巡洋舰海圻号就是装备的这种口径的巨舰,本来还有一艘同级舰叫海天号,可惜在鼎星岛海面触礁,无法修复,海圻号就成了唯一的一艘。
“这是八寸主炮,威力惊人,一炮下去,数十米以内断无生理。大清的巡洋舰队有一艘巡洋舰叫海圻号,就是这种八寸口径的巨炮,不过却比不上眼前的这艘。海圻号巡洋舰只有一前一后两门八寸主炮,但是这两艘巨舰却有六门巨炮,怕是要比海圻号要强出许多。”蔡锷有些激动的说。
“总指挥,你说这军舰得值多少钱啊?”武元放下望远镜问道。
摸了摸上唇的八字胡,蔡锷有些不确定的说“海圻、海天舰是光绪二十五年购进的巡洋舰,与这两艘巨舰大小相仿,两舰是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制造的,当时每舰造价是328242英镑,约合白银3914211两,这两艘造价应该也不会低于四百万两白银吧,看这火炮数目,说不定还会更高。”
“四百万两,那不是都可以堆一座银山了嘛?”刘辉惊叹道。
四人都是穷惯了的贫民出身,这几年家资才逐渐丰富起来,不过也没人能够积攒下千两银子,这还是靠着自己的军饷和家里人的收入。四百万两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几个人连听都没听过。他们见到过的最大的一笔银子也不过是军队发饷的时候送来的那批银元,可也不过只有十多万。
“四百万两银子倒也不多,只要一间大房子就可以装下了。”蔡锷浅笑着向几人解释道。听起来四百万两银子挺大的一笔数字,其实也就14个立方多些,只要一间稍大些的房间就能全藏进去。当然要是换成银元就装不下了。
军舰距离船队还有两里左右的时候停了下来,从两艘巨舰上分别放下了一条小船,向着船队最大的主舰“水东”号驶了过来。
武元等四人和蔡锷走到船舷处,准备迎接来人上船,小船逐渐驶近的时候,蔡锷惊愕的发现,到来的这两名年轻的海军军官,年纪怕是连二十岁都不到。不过想到孙复手下的军官年龄大多都是二十上下,自己也不还不到三十,瞬间也就恍然了。
白色的海军礼服把两名本就高大的青年衬托的更加挺拔,肩膀上的两杠两星表露了两人的军衔,也间接表明了两人的身份,中校舰长。
以中校军衔任职四千吨级的巡洋舰舰长,在西方的海军强国似乎军衔略显高了,但是在大清却又显得低了。现在万里海疆的大清,全国的军舰吨位都赶不上英德诸国一艘无畏级战舰的水平,像海圻号巡洋舰这样的轻型军舰都成了宝贝。作为巡洋舰队的统领座舰,如果硬要给海圻舰舰长挂个军衔,少将甚至中将都是可以说过去的。
借着缆绳,两人和身后的几名水兵先后登上水东号货轮。武元、孙固四人站在蔡锷身后,两人一眼就看出了蔡锷的身份。全军顶着金星的只有四人,而统领一军的却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蔡锷。
“蔡将军,月兔号巡洋舰舰长林继祥(玉蟾号巡洋舰舰长林宝藩)向你报道”
回了一个军礼,蔡锷笑着说“以后直接叫我总指挥就行了,不要叫将军了,显得有些见外。”
“是”略显拘谨的两人应了一声,就以标准军姿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打量着两人,蔡锷心里暗自称奇,不知不觉中多出一支海军,而且军官的素质还这么高,真是不可思议。
“你们两人谁是这支舰队的统领?”
说起舰队统领,左侧稍高些的林继祥得意的看了林宝藩一眼,向前迈了一步,大声说“报告总指挥,这次的临时编队指挥是我。”
林宝藩有些不忿,微哼了一声,鄙夷的瞄了林继祥一眼,根本就不理会他的挑衅。
蔡锷将两人的举动都看在了眼里,也大概猜到了些东西。两人都是同等军舰的主官,定是因为争夺主将产生了分执才会如此。蔡锷有心劝解一番,想了想就放弃了。自己只是这次的总指挥,并没有权力指挥海军,这支舰队只是协助陆军运送兵员和保障运输安全的。而且这涉嫌到海陆之分,自己不好干涉两人的事情,而且看两人的样子不像是生死之敌,大约就是朋友间的赌气吧了。
“林舰长,能把这次来的军舰的情况说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