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美味罗宋汤
- 入库:04.13
方家鸿在复台之战前还只是个上尉,复台之战后因功升授少校军衔。他的第二重身份是崇祯十七年的进士,而且恰恰是浙江人。如此这些因素合起来,由他出任台湾知府也就理所当然了。
与方家鸿一同退役的还有不少尉官和士官,很快就取代了郑氏在台湾的知县等官吏。
方家鸿一改何斌对土人的压榨政策,直接用火铳、长矛和麻绳将土人送上了船,驶往温州,那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开采矿石。在陌生的山中,这些土人就算想起事也做不到了。
另外一部分则如皇帝陛下的旨意,送到了朝鲜,那里一样需要劳动力补充,因为数以万计的朝鲜壮丁被迁往河套和海西地区,弥补大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土人留下的土地则由福建、浙东、两广等地的山民耕种。能够以山地换来低地水田,使得三省百姓兴趣大增,只在头三个月,就有万人报名前往台湾,从朝廷手中领了耕牛农具和种子,进行垦殖。
这种土地置换本是国策,让大明百姓优先耕种更好的田地。只是在许多地方阻力极大,农民的保守性让他们不敢轻易放下手里的芝麻,去追看不见的西瓜,更倾向于得过且过。只有真正的穷乡僻壤才没这份牵绊,更喜欢出去闯荡。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地理环境,在南洋经商者多是福建人,而且也只有福建才有人自愿前往澳洲垦荒。
按照朝廷公布的优惠政策,只要在澳洲种植农作物满三年,所耕种的土地就归其本人所有,为永久之家业。虽然现在土地价格不高,但要在福建买一块台湾、澳洲那样的好地却不容易,因此还是有许多人愿意远航前往澳洲,打拼一个身家。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六五五峥嵘巨浪高比山(6)
朱慈炤在澳洲的头一年,深感头痛。随船队而来的菜户并非只是种菜,也一样要种粮,而作为农业指导大全的“历书”在澳洲却无法通用。
因为澳洲的节气与大明是反的。
加之小冰河期是全球效应,身在南半球也无从躲避,于是甚至有了从屏岛运水南下缓解干旱的事。
作为一个相当于大明国土的飞地,澳洲特产在大明十分罕见。反之,大明习以为常的动植物在澳洲也从未出现过。明军带来的猪、兔、马、羊、牛,甚至连猫、狗,都是这片土地的常客。
因为没有天敌,加上兔子的繁殖速度极快,明军将这些肉兔散养在草原上,每天巡逻的时候顺便打几只,竟然要比笼中饲养的效率更高。
澳洲的土人开化程度比台湾更低,根本没有农业可言,只要靠袋鼠肉为生。明军士兵在这里分地也并非紧巴巴地百十亩论,而是动辄五百亩、上千亩。而且分到的土地在服役期间内就可以享受收益,所以他们更欢迎大陆移民前来耕种,一跃成为吃租子的“老爷”。
在没有足够移民的情况下,黑厮土人也是可以使用的劳力,但这些黑厮实在无法胜任照料庄稼的精细活,所以只能用鞭子和木棒让他们长记性。
单连田作为朱慈炤的至交好友,也分到了两千亩好地。他从未想过自己名下竟然也能有这样的资产,对于开发利用这块土地也格外上心,找了几个老农,悉心指导土人耕种。
在澳洲,土人的部落已经发现了数百个,最大的有上千人。最少的只有十数人。据说整个大岛上能有土人五十万上下,不过这是用公式算出来的,谁都不知道确切数字是多少。他们可不算在人口统计之中,甚至连是否算人都还存在争议。
如果明人失手打死了土人,只是罚一斗米而已。而如果是故意杀死土人,则连惩罚都没有——因为随军的法官相信。如果是故意杀死土人,势必是出于正当防卫,所以不为罪。
……
“单把总,家书!”哨兵高举着手里信封,扬声叫着。
单连田从田埂旁站了起来,跃身上马,迎着那哨兵跑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如今大明和澳洲之间往返一次大约要半年时间,家书可真是抵得上两万金了。
单连田小心翼翼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两万金”,一看到父亲熟悉的字体鼻子就有些发酸。他是锦衣卫世家,虽然说起来是将门子弟,其实已经十数代人没有打过仗了。弘治朝之后,族中再次上阵为将的人,还是今上在潜邸时加入的东宫侍卫营。
不过那位族叔很了不得,也是跟二萧平起平坐的少将军,只是一直驻守京畿。所以威名不显。
单连田仔仔细细地读完了每个字,方才翻到下一页。父亲已经叙完了家长里短。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能否送一些温顺的黑厮回京,充作扫除杂役。
——大明还缺杂役么?为什么要用这些黑厮呢?
单连田颇为不解。他放眼看去,地里劳作的一个个黑点,都十分温顺,给什么吃什么,而且只要有鞭子和木棍。干活也不偷懒。不过相比大明的杂役小厮而言,这些人甚至不会说人话,更不懂礼仪,连行礼问好都不会,值得不远万里送过去么?
他继续往下读。后面是妹妹想要一只袋鼠……这就没办法了,圣谕严禁澳洲特有动物进入本土,以免传播疾病,或者因为缺乏天敌而导致物种失控。从这里进贡几头活袋鼠给南海子,都得洗了又洗,比人还难伺候。
“芳树!芳树!”
单连田耳朵一抖,抬起头来,远远看到郑崇元骑马过来。
“大子,”单连田将家书收入袖中,遥遥拱手,“何事如此匆忙?”
郑崇元已经跑到了单连田面前,匆匆回礼,又道:“你这儿还有温顺些的土人么?大小都要。”
单连田一愣:“你也要?”
怎么突然之间土人还吃香了?
郑崇元看到单连田袖口露出的一角纸页,道:“可是家中来信要你送点土人回去?”
“正是,京中怎么了?连个杂役小厮都没了?”单连田拉着郑崇元巡视自己自己的两千亩土地。
郑崇元道:“还真是让你说对了,现在京中老爷比小厮还多。”
“怎会?”
“记得崇祯二十年为平奴变而下的圣谕么?”郑崇元道:“大明境内,但有为人奴婢者,皆可自陈脱籍,复为良民。”
单连田点了点头。这则圣谕并没有一刀切废除奴婢制度,却是声明朝廷再不保护主奴关系。奴婢者只要自己表示要脱籍,就能不为奴婢了,之前签订的卖身契自然也就没有了效力。
“当时自陈脱籍的人也不甚多,大概还不敢相信有这等好事,也或者是脱离了主家怕没饭吃。”郑崇元带着轻蔑道:“如今河套多了数百万亩良田,澳洲、台湾、辽东也都是条好路数,所以脱籍之人与日俱增,以至于各家已经不敢再收买奴婢了,生怕这些人拿了身契银子转头就走。宁可还是雇佣合同牢靠些,起码有官府保障。”
“原来如此!”单连田恍然大悟:“所以要用黑厮,这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头。”
“南风呗。”郑崇元似笑非笑道:“肯定又是那干福佬开的好头,台湾也有不少黑厮。”
单连田摇了摇头,道:“殿下那边怎么说?”
“殿下倒是准备带五百个黑厮回去叙职。”郑崇元笑道:“各家没了杂役还可以想办法,宫中没了宦官可不行。”
大明从来没有专职的“敬事房”,每当宫中需要宦官火者的时候,都是从民间招募,这就导致了大量“无名白”的存在。这些无名白都是受了“远亲事君”的风气影响,自费找人阉割,然后寻门路入宫。
如果没能选入宫中服役的,便只有混迹在京师各个寺庙的澡堂里给人搓澡。而那种澡堂正常人是不会去的,都是宫中的宦官。如此一来大家都一样,省去了尴尬,若是运气好,也能靠这些宦官举荐入宫。
远亲事君虽然好听,但说白了就是“穷”字作祟。如果家里有两亩薄田,能娶个媳妇传宗接代,谁肯割了那话,跑去当个被人鄙视的残疾人呢?
在背井离乡和断子绝孙之间,选择前者的还是主流。
“皇宫那么大,靠宫女可打扫不过来,而且许多粗活重活也不是女人能干的。”郑崇元道:“这五百黑厮就是送去当宦官的。”
单连田点了点头。
大明建国之初,受到蒙元遗风的影响,在对外拓展战争中,会从战败部落中抓捕俘虏。这些俘虏被阉割去势,送入宫中成为宦官。
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就是如此开始自己传奇人生的。
有先例在前,永王慈炤这样做也是合情合理。
“是这边阉了送去,还是到了京师再阉?”单连田问道。
郑崇元嘿嘿笑道:“这就要看怎么用了。”
“大子为何笑得如此猥琐?”单连田越发不解了。
“只有皇宫和亲王府能用阉人,你不会不知道吧?”郑崇元道。
“那是自然。”
这是防止民间自阉成风,伤了国本。
“但如果澳洲土人本就有阉割男童的习惯,那么咱们送去的黑厮自然也都是阉过的。一者是黑厮土人的习俗,二者不会伤到国本,就和阉驴骟马一样,你说朝廷会管么?”郑崇元道:“肯定有大户人家愿意出个好价钱。”
相似小说推荐
-
君临天下 (白色黄昏) 起点VIP2014-12-12完结真正的君王,当一怒震乾坤,一笑崩天地!手提君王剑,八方慑服,四海震颤!真正的君王,当醒掌天下...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终南道) 起点VIP2015-01-03 秦汉三国 世人皆盼自己有个官大钱多的好爹,可生在乱世的刘和却摊上了一个忠厚仁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