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美味罗宋汤
- 入库:04.13
“这事你部提交内阁,看看几位阁老的意思。”朱慈烺点了点头:“我觉得可以让陈德在明年定王之国前,先把朝鲜几个产粮区控制下来。”
“陛下,还有河套开荒垦植,能否从朝鲜引入劳力?”姚桃又道:“那边可供开垦的灌溉土地起码还在数百万亩,可大大缓解国家粮食所需。”
朱慈烺点了点头:“这事你也一并提交内阁,看内阁的意见。”
姚桃记在脑中,又道:“陛下,还有滇铜开采事宜,颇受地方山民阻挠,是否能够在云南增加兵力?”
云、贵、川、湖、闽、粤等南方省份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年都没有做到完全彻底的汉化。即便彻底进入工业时代,都未必能解决这个问题,何况现在大明连工业化的大门都还没摸着。
“这事用军队去弹压有些过了。”朱慈烺道:“责成部务,报内阁知道。”
姚桃看了看手上的重要问题都已经得到了答案,称是而退。等她回到部堂,便召集下面的主事开会,形成决议,安排人员与各部沟通联络。虽然看似皇帝陛下没有做出任何决策,但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
关于西南征伐安南、暹罗的问题,皇帝并不支持;从朝鲜征税的问题,皇帝是十分支持,所以只要内阁有某几位阁老赞同,此事就能推行;不过要引入朝鲜劳动力的问题,皇帝持谨慎态度,需要内阁整体意见。
至于军队镇压云南的山民,皇帝十分反对,不能再提。
这便是地位带来的影响力,许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明确表态。这也是神宗皇帝在禁中数十年不上朝,仍旧能够牢牢控制朝政的原因。
现在朱慈烺根本不需要靠军队来维护自己统治,因为在大明这片土地上,只要有“皇帝”这顶冠冕,就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固然极大满足了朱慈烺的权力欲,但随之而来的危机也让年轻的皇帝有所警觉,在重大问题上与内阁的沟通反倒比当皇太子时候多了许多。
ps:本周推荐票怎么落出榜单了呢?大家别忘记投啊!还有今天是双倍月票的最后一天,求月票~~!
六五四峥嵘巨浪高比山(5)
攀登科技树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从当前技术发展来看,在万历与崇祯年之间有个科技断层。在嘉靖、万历年间,火铳火炮,各种弹药的发展都有长足进步,可以说是朱慈烺能有燧发铳就是吃那时候的老本。
然而天启之后,新技术却罕有出现,直到朱慈烺到了山东大力推广教育,刺激科技发展,靠王徵这样的老科学家方才续上了传承。不过从宋应星创办的《不可为物》来看,日后三百年里,大明是不会缺少各种稀奇古怪的创意了。
这本收罗了天下所有奇思妙想的杂志,都是设想者自己都觉得现今不可能发明出来的东西。大到空中堡垒,小到千里传声器——类似电话,但“幻想者”并没有提出电的概念,一切具有科幻题材的物事都能从中找到。
如果让后世人看到这本杂志,多半会以为从朱慈烺在位时大明就在研发这些高端科技了。
事实上,这本杂志的主要作用还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供人意淫的阵地,以及刺激小孩想象力和科学兴趣的课外读物。
隆景二年春,又大了一岁的皇太子朱和圭已经在皇帝陛下的启蒙下开始读书了。这本《不可为物》也是他最喜欢的“大书”,尤其是其中的插画配图,总是让他看得津津有味。
“爹爹,你把这个造出来好不好?皇祖父说你什么都能做出来的。”小秋官拿着书,打断了皇帝陛下的阅读时间。
朱慈烺从自己的书中抬起头,压低声音道:“忘记了么?图书馆里不许大声说话。”
小秋官一缩嘴,露出认错的神情。
陆素瑶坐在不远处的位子上,看得心中直乐,暗道:陛下真是个较真的人。这是他的图书馆,还有谁能进来看书不成?
朱慈烺拉着小秋官到了外间,将儿子抱在腿上,道:“要守规矩哦。如果大家都不守规矩,最后倒霉的肯定是最先不守规矩的人。”
小秋官点了点头,再次将书推了上去:“爹爹。咱们造这个嘛。”
朱慈烺接过一看,咧嘴笑了。这倒是空中堡垒的简约版,简单来说是个飞艇。
虽然《不可为物》是本幻想杂志,但其中的幻想物也不能凭空而来,更不能有玄术道法之类的超自然现象。每个提供稿件的设计者,都得说明自己的设计原理,必须符合现实物理、化学规律,同时还要说明这个设想的瓶颈所在。
作为飞艇的幻想者,这位来源标注“武林大学”的化学系学生。首先阐述了“轻气”的存在——这是武林大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没有经过定名。如果按照皇帝陛下制定的定名规则,它应该是“气”字头,下面用“轻”的同音字。
就如供人呼吸、并直接导致阳作反应的“阳气”,被定名为“氧”。
“这个恐怕有些难。”朱慈烺看了之后点着下面关键障碍的内容:“首先是轻气不容易制造,要造一个这样大的气球可不是实验室里几十个人就能做出来的。其次是轻气会爆炸,只要有一个小火星,这艘飞船就烧没了。”
小秋官扑闪着眼睛。道:“爹爹,这么多造不出来的好东西。看着让人难过。”
“呵呵,”朱慈烺笑道,“现在造不出,未必没人能找到造出来的方法。这个世上不信邪的人多了,而且你翻到首页。”
小秋官翻到卷首,看到了一行小字:凡首先造出此书中物品者。必得重赏。
“刊行《不可为物》并非告诉大家不能去研究,而正是鼓励他们去研究。”朱慈烺笑道:“日后你当了皇帝,也不能在发明创造这一块上省钱啊。这些东西才是我华夏之为华夏的保障。”
华夏从游牧而农耕,从安阳一个小地方扩展到如今纵横万里的广袤疆域,正是因为在技术上的领先。如果技术上不能领先蛮族。蛮族凭什么相信你的道德?
如果现在屏岛上的土人跑来北京,说:“你们的生活方式不对,只有喝脑浆吃人肉才是符合道义的。”
这是何等荒谬的事?
“土人的例子可笑吧?但现在我们跟泰西人就是在赛跑,看谁的技术跑在了前面。”朱慈烺道:“只有跑在前面的人,才有资格改变对手,让对手遵循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道德标准。跑在后面的人就是土人。爹这辈子从不肯认输,所以你也要努力啊!”
小秋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只是本能地从父亲的口吻中感受到了畏惧。
父子间的美好时光很快就被陆素瑶打断了,她手里有一份弹劾何斌在台湾虐待土民,导致土民暴动的坏消息。朱慈烺对于这种发生在一个月前的事并不甚紧张,轻轻拍了拍小秋官的屁股:“去找妈妈和弟弟去。”
小秋官嘟着嘴,不乐意地随宦官走了,真是一步三回头,真希望父皇能够收回成命。
“内阁什么意见?”朱慈烺边问边翻出了内阁的票拟,上面是吴甡遒劲有力的小楷书法。
“内阁认为此风不可助长,应当对这些暴动部落进行严惩。”陆素瑶简约道。
朱慈烺自己也看了个大概,道:“不要由我们动手杀,还是以土制土,借其他部族土人来解决。首犯流放到朝鲜去,给他们留条性命。”
陆素瑶欲言又止,点头退了下去。
朱慈烺看着儿子的背影,突然吐了口气。
谁都能看出来,台湾发生土人暴动对抗大明的事,显然是何斌已经玩脱了。恐怕连大肚国这样的老牌盟友都已经撕破脸皮与大明决裂了,所以内阁才会提出派兵严惩,因为再不严惩南洋公司在台湾的利益就要受到极大影响。
如果自己在内阁的票拟上批朱同意,背个种族屠杀的黑锅还是小事,关键在于台湾事务根本不可能因此好转。只有逼着何斌背上黑锅去死,才能打击郑芝龙一党在台湾的影响力,引入浙、粤实力派,做到权力平衡。
只有取得了平衡,台湾乃至未来南洋开发才有章可循,相比之下南洋公司遭受的损失也就不算什么了,反正台湾土人再闹也不可能闹到大陆来。
“让台海舰队准备好驰援台湾,也别弄得太难看。”朱慈烺补了一句,终究还是要顾忌大明颜面的。
隆景二年四月,台湾传来消息,土人的部落联盟围困了台南县城,屠戮城外的汉人。台海舰队进驻一鲲身,台南巡检司闭门固守。
台湾知府何斌彻底失去了对台湾的控制。
直闹到这个程度,原舟山参将,现在的台海舰队总兵官黄斌卿方才提请大都督府,要求登陆作战,解台南之围。
他的题请还在路上,兵部已经给驻扎在福州的近卫第一军第三师发出了入台平乱的命令。
近卫第一军在收复台海之后,分散驻扎在福建、浙江、山东一带,俨然是沿海干城。这回第三师收到了入台平乱令,只五日功夫便尽数在魍港登陆,从北而南,横扫了所有不臣服大明的部落。
果然如朱慈烺所料,台湾问题解决之后,何斌畏罪自杀,台湾知府由第一军少校参谋方家鸿退役出任。
相似小说推荐
-
君临天下 (白色黄昏) 起点VIP2014-12-12完结真正的君王,当一怒震乾坤,一笑崩天地!手提君王剑,八方慑服,四海震颤!真正的君王,当醒掌天下...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终南道) 起点VIP2015-01-03 秦汉三国 世人皆盼自己有个官大钱多的好爹,可生在乱世的刘和却摊上了一个忠厚仁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