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借天改明 (叫天)



卢象升已经按照军中条列,把汰兵进行了简单的编制,效果还是可以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人毕竟在军营待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意识。然后就开始组织大名府的兵丁分批回大名府了。之所以要分配行动,一则是减轻京师的压力,二则担心汰兵的情绪,不敢一下就全部撤走。

孙承宗和钟进卫对卢象升的工作很是满意。孙承宗赞不绝口,钟进卫表示要给他请功,把一向比较冷面的卢象升都给夸红了脸。

聊了一通后,孙承宗让钟进卫爱干嘛干嘛,反正管不着他,自己要去召集各路将领商量如何训练和协调作战的问题了。

留下来的兵丁虽说算是强兵,但如果不加训练,直接拉上去和建虏决战显然是不现实的问题。

钟进卫对古代练军也很感兴趣,想去瞧瞧,结果,这个时候,圣旨到了。

圣旨的内容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汰下来无处可去的兵丁和京师难民一同对待,只是城里空间有限,就让汰兵继续留这里,等待户部派人过来登记各人技能。

二是表彰了孙承宗,让其继续军营后续事宜。

三是让钟进卫回京师觐见,另有要事商谈。

当下,各人做各人的工作,钟进卫就随天使回京师去了。临走之时,让孙承宗的一个亲兵通知李老四,等他伤好就去京师中兴伯爵府报到。

等见到崇祯皇帝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了,这次他吸取了教训,在路上随便吃了点。天使也不敢对钟进卫有意见,中兴伯的名声,在宫里已经开始慢慢的传开了,知道这个是神人,又是崇祯皇帝非常器重的人。

崇祯皇帝看到钟进卫后,猛一阵夸,夸得刚把厚脸皮练出几分的钟进卫重现原形,面红耳赤的连称不敢当。

其实也确实是,如果不是有孙承宗这位朝廷老臣镇着那些兵痞子,光靠钟进卫,是搞不定的。

最后,钟进卫就用他的老招数,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您招臣回来是要商讨什么事情?”

一说起这个,崇祯皇帝的脸就下来了,气愤地对钟进卫说道:“朕给钟师傅看看朕的子民,还有那些文臣武将,勋贵皇亲,在朝廷危难之时的表现。”

然后,他让边上的内侍把一份奏章给钟进卫看。

钟进卫一听又要看奏章,那是相当的头痛。这些天,天天忙事情,根本就没时间学习繁体字和看古代的书籍,心底对繁体竖排的奏章很是排斥。

不过也没办法,静下心把奏章给细细读完,理解了其中的内容后,才看向崇祯皇帝。

没想到崇祯皇帝又让他看一张纸,钟进卫刚如释重负的脸立马又苦了下来,只好接过来继续看。

两份东西都是有关联的,钟进卫一看就知道了。看完之后,再次看向崇祯皇帝,心里道:别又给我看奏章啊!

幸好,这次没有了,崇祯皇帝看钟进卫看完了,带点愤怒地道:“钟师傅,你看看,这就是朕的臣子啊,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竟然都是这样的人!”

其实,这样的结果,钟进卫早有所料,劝慰崇祯皇帝道:“陛下,此事,臣早有预料,一时半刻要改过来也肯定是不可能的,咱们慢慢的对付他们,改造他们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忙道:“钟师傅,有何良策?”

第七十六章个人所得税

钟进卫回复崇祯皇帝道:“陛下,文武百官,勋贵皇亲应该是京师里面最富的一批人,但捐助的物资价值只有其他阶层的一半,确认是够让人气愤的。”

“有句俗话:吃饱了思yínyu,这些人生活无忧,就转为糜烂奢侈之风了。现在风气已经形成,要想改变就不是一时三刻之事了。”

“自古以来,那怕是臣那个时代,事关社会风气,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陛下需要耐心,还是之前臣所说的舆论导向问题,强行压是压不下去的,只能潜移默化。”

钟进卫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其实也还是没有一针见效的方法,这些道理,其实崇祯皇dìdū知道,只是气愤这些人的不作为。平时嘴上说的是为国为民,可从他们的实际行为上却找不到一点点的为国为民之法。

“钟师傅也看到了,朕昨晚连夜让人把安置难民所需的钱粮给算了出来,缺额是如此之大,朕刚下了圣旨,宣布今年过年给百官的赏赐全部取消,依惯例节庆之典礼也取消,所得财物全部挪用为军需及安置难民之用。”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解恨的笑意,又对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是不知道那些臣子听到这个决定后的神情,就像朕断了他们命gen子一样。”

说到这里,发觉自己好像说的粗鲁了点,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又道:“也幸亏是有温体仁,毕自严他们支持朕,才强行把旨意颁了下去。”

钟进卫有点担心道:“如果没有这些赏赐,那些清官过年吃什么?”

“平时所有办公之费用,都是朝廷所出,不费他们一钱一粮,他们的月俸,只要不行贿,不攀比,不奢侈,就足够用了。更何况他们平时刮的钱财还少么?朝廷如此困难,他们还不肯捐助点,那朕就帮他们出点血好了。”

说到这里,心中的郁闷吐出来,舒服了点。

钟进卫忽然却想起一个法子,虽然不是很好,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奢侈风气。于是,他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有个想法,应该可以缓解社会风气的糜烂。”

“哦,钟师傅又有什么主意了,不是刚才所说的舆论导向吧?”崇祯皇帝不大肯定钟进卫有新的想法。

“陛下,臣是这样想的,这些人,富起来后,就开始享乐,而贫穷的却饿死人。臣的想法是对所有的富人都征税,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且,分等级,收入越高,征收的比例就要越高。这样能限制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

崇祯皇帝听了,不大确定:“钟师傅是说所有的富人?除了商户,还包括文武百官,勋贵皇亲?”

钟进卫点点头,理所当然的呀。

崇祯皇帝摇摇头,道:“商户征税,这个还说的过去。但文武百官,勋贵皇亲还要征税,闻所未闻。还有,你说的那个个人所得税,又是什么呢?”

“就是每个人的一年收入所得。”钟进卫解释道。

崇祯皇帝听了更觉荒谬,道:“你如何得知每人收入几何?”

钟进卫一听,愣了下,好像这是古代哦,这东西在自己那个年代,统计出个人所得税也不是件靠谱的事情。当下哑口无言,过了会,讪讪地道:“臣以前的家乡就是这么做的?”

“包括了文武百官,勋贵皇亲?”崇祯皇帝不信。

“是啊。”钟进卫肯定的点点头,其实他也没看到过自己那时代的文武百官,勋贵皇亲到底是不是跟自己这个打工仔一样老实缴税的。

崇祯皇帝觉得真是匪夷所思,但认真想想,好像诱惑很大。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对钟进卫说道:“此事历朝历代都未有过,如若颁布,怕会起轩然大波。暂缓之吧。”

崇祯皇帝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诱惑力太大,但现在实在不敢讨论此事,要传出风声的话,那些人说不定就不管建虏了,直接跟朕开战了。

想到这里,他转移话题,对钟进卫说道:“朕把你从城外军营叫回来,一个是因为汰兵完成,朕派钟师傅前去帮孙师傅的目的已完成;二是户部这两天赶工,把钟师傅说的纸币图样给朕了,朕让你来看看。”

钟进卫一听,也不再管文武百官的破事,崇祯皇帝用了两天时间就把纸币样板印出来了,值得期待啊。

崇祯皇帝从御案上拿起一张纸,转手让内侍给了钟进卫。

钟进卫拿起一看,很无语。只见这个纸币图样比后世普通书本还要大点。图样横标“大明通行宝币”,两端护以火焰。花栏内上框中上印面额“壹贯”二字,中下印有十串钱贯图案,左右叠篆“大明宝币、天下通行”八个大字;龙纹花栏内下框印户部奏准印造文:“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币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佰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崇祯年月rì”。计四十二字分七竖行刻印。

太没创意了,完全是照抄了之前的大明宝钞。

崇祯皇帝在一边解释道:“他们原本想把那十串钱贯换为朕的头像,被朕给骂了一顿。钟师傅看看怎么样?”

钟进卫苦笑着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很无语,啊,无语就是说让我哑口无言,这不就是大明宝钞嘛。”

“他们给朕说这个纸币取名为大明宝币,说法和大明宝钞不一样,就是区别了。”

其实崇祯皇帝知道这个图样和之前的宝钞相差无几,显然不是很合适,可看看图样里面的内容,好像又是每个元素都是需要有的,所以就只好把钟进卫招来,让他提提意见了。

“陛下,臣提几个建议,您听听,看是否合理。”

崇祯皇帝点点头,自己招他来不就是提建议的嘛。

“陛下,纸币这东西,是代替银两铜钱进行流通用的,所以,第一个要耐用,第二个要jīng致,难以模仿。因为之前大明宝钞的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有比较大的区分才行。另外,纸币的背面最好也利用起来,并且,这个纸币实在太大了,携带也不是很方便,成本估计也高,都是不利的因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