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所以当圣旨宣读完之后,整个朝堂上是一片寂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对于朝堂上的反应,周重也早有预料,不过他根本不给大臣们的反应时间,在宣读过正德的圣旨后,就立刻宣布退朝,然后当天下午,焦芳就笑眯眯的穿着官服到文渊阁办公了,虽然杨廷和等人对焦芳都不怎么欢迎,但却也没有任何办法,甚至他们想要反对都找不到人,因为下圣旨的正德都已经跑到宣府了。
在正德朝之前,大明的内阁人数并不固定,有时三四人,有时五六人,在焦芳再次入阁之前,内阁共有四位大学士,分别是杨廷和、梁储和刘忠,以及因为之前支持正德出巡,最后终于得到入阁机会的兵部尚书王琼,现在再加上焦芳,内阁就有了五个人。
说起来在这五个内阁大臣中,杨廷和和梁储都是南方官员集团的代表,以前就与焦芳不对路,双方的关系很疆,所以对于焦芳的东山再起,他们自然都很不高兴。至于那位刘忠刘大人,他虽然是北方人,但一向与南方官员集团走的很近,以前也与焦芳发生过冲突,所以他对焦芳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最后一个的王琼与焦芳同是北方官员集团的代表,不过却是一前一后,王琼本来已经顶替焦芳成为北方官员之首,而且还成功入阁,日后若是能够得到所有北方官员的支持,肯定可以在内阁中呼风唤雨,可惜他万万没想到,都已经八十多岁的焦芳竟然再次入阁,这使得他的声望一下被盖了下去,结果这让王琼也对焦芳的到来有些不满。
焦芳老于事故,自然明白现在自己的处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现在就是一个孤家寡人,特别是以前他的那些亲信都被贬斥,剩下的北方官员虽然对他还有些香火情,但却不会坚决的站在他的身边,至于南方的官员更不用说了,这些人都恨不得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更不可能支持自己,所以他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天办完公后,焦芳就拦住了正在回家的王琼,然后一笑道:“王大人,老夫今日重回内阁,有些事情不甚明了,所以想要向王大人请教一番,还望王大人千万不要推辞才是啊!”
对于焦芳,王琼对他虽然不满,但以前两人同朝为官时,因为都是北方官员,所以彼此的交情还算不错,再加上王琼也知道,现在焦芳与监国的赵王交情深厚,这次焦芳能够再次入阁,背后肯定有赵王在帮他,所以王琼也不敢太过得罪焦芳,当下笑呵呵的道:“焦阁老有请,晚辈哪里敢推辞?”
当下焦芳与王琼来到北京城最近新开的一座酒楼,名字也叫望海阁,据说是双屿港那个望海阁的分店,背后自然也就是周重,不过别人不知道的是,焦芳在望海阁中也有少量的股份,毕竟他也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跟着周重做生意自然不用担心赔钱。
当然了,京城的这座望海阁自然没有海让它望,不过和双屿港的望海阁一样,这座望海阁的占地面积也是极大,能够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拥有这么大的一块地皮,本身就是实力的象征,再加上做的饭菜也异常的别致和美味,所以望海阁刚一开张,就被好事者称为京城第一酒楼。
焦芳与王琼来到望海阁后,两人找了个单独的亭子坐下来,周围都是空旷的草地,根本不用担心谈话被别人听去,这也是焦芳把谈话地点选在这里的原因。
等到酒菜上来后,焦芳与王琼两人边吃边聊,不过这时他们两人却都是聊的一些闲话,或是什么人文趣事,或是焦芳在南方的一些见闻,反正都是一些消磨时间的话题,谁也没有主动谈正事,这也是所有为官者的臭毛病,无论谈什么事情,事先都要说一大堆的废话打开话题,周重对此早就深恶痛绝,但却无力改变。
洒过三巡后,焦芳这才笑呵呵的放下筷子道:“王大人,老夫此次能够重回内阁,除了陛下的赏识外,最重要的还是有赵王殿下的照顾,否则我这把老骨头就只能呆在老家等死了。”
“阁老言重了,您是我大明的重臣,之前受到小小的挫折,迟早还是会受到朝堂的重用,现在正是阁老一展抱负的时候啊!”王琼的话虽然看起来是在夸奖焦芳,但其实暗中也有些埋怨焦芳都这么大年纪,却还到朝堂上分权的意思。
以焦芳的精明,自然听的出王琼的不满,不过只见他却是呵呵一笑,然后说出一句不相干的话,但正是这句话,却是让王琼脸色大变。(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繁华下的危机
赵王府的书房内,周重一脸悠闲的坐在书桌后面品着茶,焦芳坐在他的面前,同样也是悠闲的说道:“王爷,事情已经查清楚了,上次的书信十有**是王琼送来的。(平南>“呵呵,果然是他,这个王琼虽然是个能臣,但是这个八面玲珑的性子实在让人有些不放心,若是当初我没有直接把信送到皇兄,恐怕他在第二天就会暗自登门拜访,然后向我效忠,并且鼓动我争夺皇位了。”周重手指敲着桌子,脸上似笑非笑的开口道。
“王爷此言差矣,王琼在风骨上虽然差了些,而且又有些喜欢钻营,但他却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且经过上次支持陛下出巡的事情后,使得他声望大增,哪怕是老臣进到内阁,在声势上却还不如王琼,所以今天见到王琼后,老臣就与他经成了联盟,这样对彼此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焦芳一脸郑重的开口道。
“呵呵,我不管你与王琼达什么协议,也不管王琼有什么样的私心,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助我大明完成最后的脱变,你们所需要的名利,皇兄与我自然也不会吝啬!”周重微笑着说道,虽然他的语气很轻柔,但是焦芳却是听的精神大震,世人所求的不过是名利二字,哪怕像他这样的内阁大臣也不例外,而且能满足他对这两个字追求的,就只有皇帝陛下和眼前的赵王殿下了。
“王爷放心,老夫虽然没几年好活了,但是至少现在还是耳聪目明,只要给我们几年时间,定然可以像以前在总督府那样,助殿下将大明的弊病清理干净!”焦芳用苍老但却十分坚定的声音向周重保证道。他本来觉得自己活不过几年了,但是现在重新回到内阁后,焦芳忽然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好像再多活几年也没任何问题。
听到焦芳的保证。周重也是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周重这才亲自把焦芳送出了王府。现在焦芳已经入阁,从身份来说,已经不比他这个赵王低,所以该有礼数绝对不能少。否则会让人觉得周重这个赵王十分傲慢。
送走了焦芳之后,周重再次回到自己的书房,自从他回到京城之后,在书房呆的时间远比在卧室呆的时间长,有时晚上就直接睡在书房,这让他感觉有些对不起瑾萱她们,不过现在大明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自己那位皇兄又是个惫懒的性子,把所有朝政都交给自己打理,这让周重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起大明即将到来的变革。
大明的变化最开始是从大海上开始的。特别是周重担任了四海总督一职后,大明的海禁虽然名义上还在,但实际上却早已经被废除,整个大明沿海全部开放,这使得沿海的居民可以下海打渔,多了一条生路,另外沿海的港口也再次活跃起来,无数的商品从大明沿海出发,运往南洋、印度、波斯湾等地,海贸极度的发达。
正是由于海贸的兴盛,大大的刺激了大明内部的工商业,刚开始时是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工商业,这些行业出产的商品都是海贸的头号商品,几乎是生产多少卖出去多少,海外的高声根本供不应求,这也就使得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极为迅速,甚至成为整个南方的经济支柱之一。
不过海贸的影响远不止如此,随着海贸的发展,海贸的商品也慢慢的呈现一种多样化的趋势,比如棉布这种商品就后来者居上,甚至早在几年前就超过了丝绸与瓷器,成为大明海外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另外还有与铁器相关的制品,比如农具、武器等等,也是海外十分紧销的商品。
在上面这些产品中,影响最大的就要数棉布了,特别是对北方的百姓而言,周重献给朝廷的玉米和番薯使得他们吃上了饱饭,但是棉布却让他们手中有闲钱,毕竟棉花这东西本来就十分适合在北方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再加上北方的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因为没有土地,只能进入城市中寻找活路,这就使得人力与原材料都有了,所以当海贸对棉布的需求扩大后,北方许多地方的人都开始搞起了棉布纺织,不少地方还形成规模数千人的大纺织作坊,使得北方的棉布产量激增,所以在北方的一些港口里,运输的货物有大半都是棉布。
棉布仅仅是海贸众多货物之中的一个代表,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产品,这些产品远销海外,大大刺激了大明国内的工商业,而工商业的兴盛,又使得大明的百姓嫌到大量的钱财,大明的国库也同样收到大量的税收,可以说真正的实现了初步的民丰国富。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秦皇 (半包白沙) 纵横VIP2014-10-22张角黄巾起义大胜建国,却一朝崩塌,命丧黄泉! 祖龙后裔辗转出山,赳赳老秦重整了山河。 一曲秦...
-
回到宋朝当皇帝 (云天风飞) 17KVIP 黑帮老大林金意外穿越到宋朝,且看林金如何风生水起,做皇帝,玩转N多美女,逍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