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翔 [精校] (木林森)



边堡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设施的边防小城,建于壕堑、界壕后面的险要处。坚固程度和规模都超过壕墙,内部军事设施齐备,外有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可以独立作战的城堡。边堡与壕堑、壕墙结成一体,使军队进可以出击,退可以据守。金世宗时期,主要是用界壕来阻挡蒙古军,仅在泰州境内就设有边堡十九座,临潢府也有二十四座。

金国从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时期就开始修建界壕,陆陆继继修建了近四十年。虽然界壕的规模远远小于长城,但所需的耗费也不小,因此但主要完成还是在金国国力最盛的金世宗时期。总计修筑了约有四千余里。

界壕在阻北方鞑靼部族南下劫掠,保护金国北方边境,也起了一定价值作用。但因为金国国力有限,壕堑无论是在修筑的规模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及长城,因此防守力也大打拆扣,而界壕修筑的位置比长城更向北方,因此也更易为风沙所填平倾蚀,失去效用。一般的界壕地段,一但维修不善,用不了十年,就会逐渐失去作用。

而且在近几年来,金国先是为了供应南征,后来又因为草原混战,蒙古部为了统一草原而无瑕南下,北方安定了不少,因此朝廷也就忽视了界壕的作用。等到完颜允恭继位之后,更是不予理睬,这次完颜长之率军迎战蒙古军时,就发现有许多地方的界壕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大部份都是修善不力,造成的结果。

不过界壕修筑时间毕竟并不太远,而且大部份都是近十年内修筑而成的,因此除去少数年代较长的地方需要重建之外,大部份地方只要做一些修膳工作,无需大规模重建,就足以再用四五年时间,所消耗的费用也要比纯粹修筑来少得,而且界壕完善之后,所需的驻军也会大量减少,大约十五到十八万也就足够了。对于目前的大金来说,还是十分划算的。

同时按张鹄的计划,对于破损较为严重和需要增加修筑的地方,将先以挖掘壕堑为主,壕墙将可以修筑得简单一些,同时在界壕沿线上,减少边堡,改以烽火台为主。这样也能大大减少修膳费用和时间。这样的界壕对阻挡蒙古大军南下作用或许并不很大,但拦截小股骚扰边境的蒙古骑军还是足够的。

完颜长之看完张鹄的计划之后,也连连点头,夸赞张鹄想得周道。

张鹄接着又道:“修膳界壕,只不过是防止蒙古的第一种方法。一来想完全用界壕阻拦蒙古人马就不可能的,这就好像中原历代王朝都在修筑长城,但在那一代长城也不能完全阻挡北方民族的南下。二来界壕修膳好之后,每年都要定时维修,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防此蒙古,不能完全依赖界壕。”

完颜长之道:“那么伯逸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什?”

张鹄道:“还是以夷制夷。”

完颜长之有些不解,道:“伯逸,这一点朕也想过,但现在蒙古部已经统一了草原,铁木真足以一手遮天,又如果施行以夷制夷之策呢?”

张鹄道:“陛下容禀,臣这以夷制夷之计分为两部,首先我大金的破矢军更是草原鞑靼组成,他们熟悉草原的地区环境气候,同时在草原上还有不少的人脉关系,因此可以将破矢军全都调到北境驻守,也分为小股,深入草原内部,去劫掠小营地,商队,牧群,对蒙古以牙还牙,如此以夷制夷,岂不为好吗?”

完颜长之点头笑道:“好办法,真是一个好办法,蒙古鞑孑可以来劫掠我们,哪么我们同样也可以去劫掠他们,伯逸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完颜长之当然清楚,一但金军进了草原无异于睁眼瞎,但对于同样属亍草原民族的破矢军来说,却等于就是回到了老家,如鱼得水。这次自己敢率军奇袭捕鱼儿海边的蒙古营地,正是因为手下有这一帮草原的活地图在。因此把破矢军放到草原上去劫掠蒙古,不说可以把草原搅个天翻地覆,但也足以让铁木真头疼一阵子了。

张鹄接着道:“另外铁木真虽然统一了草原,消灭了诸部,但毕竟时日尚短,其根基并不稳固。各部投降铁木真,合并于蒙古一部,也并非心甘情愿,只是铁木真势力庞大难以匹敌,不得不屈从而己。一但有外力相助,他们未必会甘心蛰伏于蒙古部之中。因此微臣以为,这以夷治夷之计当双管齐下,一方面派破矢军劫掠草原,并以蒙古本族为主要劫掠对像,另一方面也可以派人去联络昔曰草原各部的首领,由其是那些屈从于铁木真旗下的人,由大金为他们提供援助,最好让他们扯旗造反,复族自立。”

第九百章 对策(二)

张鹄接着道:“就算他们一时不敢举事,也可以让他们为我大金提供信息,或是掩饰破矢军的行踪。就算有人不从,我们也可以制造谣言,在蒙古内部制造分裂,使铁木真与其他各部产生隔阂。凡是有利于大金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完颜长之抚掌大笑道:“伯逸、伯逸,真仍是朕之子房、孔明也。”

张鹄微微一笑,道:“陛下过讲。对付蒙古是如此,对付南宋同样还是如此,从内部来打击他们。”

完颜长之摇摇头,道:“伯逸,你想得虽好,但这恐怕就难以实现了。南宋以不比从前,依朕看来,目前南宋国势稳定,赵忱身边又有杨炎辅佐,就算有人再想要作乱,也未必再敢。此番虽然有人叛反作乱,但迅速就被朝廷平定下去,就是证明。而且赵忱对杨炎十分信任,又有连亲之谊,赵忱又是极精明之人,想施展离间计,恐怕也是不行。”

张鹄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南宋内部虽然稳定,但西夏地区却有可能成为南宋的心腹大患。”

完颜长之眼睛一亮,大笑道:“不错,在西夏地区确实是大有文章可做啊!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张鹄道:“西夏虽为南宋所灭,但同样时日不久,根基不稳,别说是党项贵族,就是任氏一族,昔日在西夏几乎国君分庭抗礼,是何等的荣誊之及,如今任得敬虽然被封世裘王爵,亦有封地,但较之在西夏当日的荣耀,不隶天地之别。任氏族人,未必就会甘心,只是迫于南宋的武力,而不得不屈从。而只要我大金在这时能够对他们有示意,其中有不少人必会蠢蠢欲动的。”

完颜长之点头道:“不错,不错,就算他们没有反意,我们也能制造流言,使他们不得不反。”

张鹄又道:“此番陛下登基,南宋并未趁机发兵来攻,也正因为西夏地区未稳的缘故。可以说西夏地区一曰不稳,南宋也就一日不会举兵来犯,而相反,等到西夏地区稳定之日,也就是南宋大举北侵之时。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搅得西夏地区不得安宁,南宋也就无力北犯中原。则大金之危,可以立刻消除。”

完颜长之听了,也不禁离坐而起,来到张鹄身边,手抚其背道:“真是天赐伯逸于朕,而朕有伯逸相辅,又何愁大事不成呢?”

这时张鹄却拜伏于地,道:“陛下明鉴,臣不敢自居其功,这些都是臣祖父临终之前交侍微臣,请微臣转告给陛下。”

“哦!”完颜长之也不禁一怔,道:“张老太师还有什么话?”

张鹄道:“祖父还言道:两国之争,诡计诈术都只是小道之计,并非正道。唯有积攒国力,励精图治方才是正途,否则纵使敌国内乱,我大金也无收国之力。”

完颜长之沉呤了片刻,才点点头,道:“张老太师所说,真是金石良言。这次南宋能够收取西夏之地,也完全是这几年变法积赞的国力。”

他又回到坐位上,道:“伯逸,这段时间以来,朕仔细研究过南宋的变法条程,南宋变法的内容虽多,但关建在于两条,即经界法和亩税法。经界法查淸了全国的土地数量,使均税分赋,而亩税法则摊税入亩,多田者多交,少田者少交,无论土地如何买卖兼并,也都能够保证朝廷的收入不会减少,亦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与伯逸提议的按亩计税实在是一脉相承。趟若我大金也能照此而改革税赋制度,哪么不出数年,必然会国库丰富,那时就算宋蒙联合来犯,也不用惧怕。因此朕打算请伯逸立刻开始制定条程,马上就开始施行。”

张鹄揺了摇头,道:“陛下不可。”

完颜长之一怔,有些愕然道:“为何不可,当初不是伯逸提出要改革税赋制度吗?”

张鹄道:“臣并非是说不可改革税赋制度,而是不可操之过急。变法革新,扫除积弊,历来都是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弄得天怨人怒,动摇国本,因此必须谨慎而行,千万不可心急,希望在一刻之间,便将所有弊法全都改变过来。陛下不见南宋当年的熙宁变法,本意虽好,但结果却弄得一塌糊涂,还引发南宋两党之争,才有后来蔡京上位,纲纪败坏,才有靖康之变吗?”

完颜长之怔了一怔,苦笑道:“朕不是太心急了。而大金现在的情况卿也清楚吧,若再不立刻振作,只怕就来不及了。”

张鹄道:“陛下有中兴大金之心,臣自然尽知,只是凡事遇速则不达,不可轻率。何况古人亦道:治大国者,如烹小鲜。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大金的当务之急,先是稳定南北边境,边境若是不宁,朝廷又何精力变革新政呢?其次税制变革,也不可一蹴而就,当先清查土地,查明隐田、挟户,最后才是变革税制。而且税制变革,最好先在一二路试行,观其效果,若有不妥之处,则修改完善,然后才在大金全境推行,方可做到万无一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