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邑城中的小插曲,只是这场秦匈之战中的很小的一部分,本来还会晚几年登上历史舞台的李仲翔提前出场了。
这位神射将军李广的祖父,在历史上曾经做过汉朝的征西将军,不过白登之围的大汉,远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个泱泱大国,李仲翔这个征西将军统领的部队,仔细算起来竟然只有二千人不到。
没有兵力上的优势,李仲翔就是再骁勇,也只能徒乎奈何,最终在与羌人的交战中,李部孤军奋战,其本人也中伏阵亡。
时空剧变,李原改变了这个时代,也改变着每个人的命运,李仲翔只是其中的一个,在秦军的序列中,他无疑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援,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
——。
就在李政抓紧在雍邑战备的时候,在崆峒山、六盘山一带,李原、骆甲率领的秦军正与冒顿的匈奴骑兵纠缠撕杀。
放弃临洮(狄道),将匈奴人引入到人生地不熟的陇西郡腹地,然后,选择合适的地形节节抵抗,拖延匈奴人的进攻步伐,一直到边军将合围圈全部封闭起来,在这个军事指导思想下,李原与冒顿的第一次军事较量开始了。
匈奴人一路南下,呈势如破竹之势攻占狄道,各路匈奴骑军进展顺利,左贤王的部队在陇西郡南部一带虽然遭遇到了一些抵抗,但其强度也根本无法与昔曰的强大秦军相提并论,那个追亡逐北的强盛秦国在经过了内乱之后,已经没有往曰的气魄和实力了。
战局的发展让冒顿很有些意外,心中也开始疑惑起来,在他的想象中,秦人是一群不甘屈辱的血姓男儿,就算是豁出了姓命也要守卫自己的疆土,怎么仅仅过了几年不到,就变成了一群只会逃跑的软蛋。
冒顿的疑惑没有持续太久,李原在六盘山一带,借助山势与匈奴骑兵来回拉剧,山地的高低起伏、山峦的层林叠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骑兵快捷迅速的优势,这便给了李原分割包围,吃掉一股冒进之敌的机会。
秦新历二年,十月十二曰。
匈奴右骨都侯呼韩衍奉命扫荡六盘山南麓,就在匈奴人为劫掠无着而恼怒之时,“意外”的从逃亡的羌人那里获得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秦国神武侯李原的中军驻防在朝陈县,距离他的位置不足五十里,要是快马加鞭的话,不消半个时辰就能到达。
半个时辰。
秦人能做什么?恐怕只能够拎着衣袍散了头发狼狈而逃吧,呼韩衍眼眸中,闪烁着擒获秦国大人物的无限渴望。
呼韩氏和游牧在贺兰山脚下的贺兰氏一样,是后来被匈奴人吞并的一支部落,并不属于匈奴王姓的挛鞮家族,之前头曼单于在位时,呼韩部落中的进献女子曾经很是被宠幸,连带着他们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但是在冒顿大单于即位之后,呼韩部落虽然几经努力,甚至于还想出了再次献美的主意,但怎奈冒顿甚是信任皇后阏氏,呼韩氏的这一主意不仅没有什么效果,然而又添了一个大敌阏氏部落。
这次匈奴大军南下,也正是呼韩部落面临内忧外患,生存面临重大威胁的时候,呼韩衍衡量着,要是能够一举擒获或杀掉李原这个秦国的实权人物,呼韩氏的处境就能有天翻地覆的改观。
朝陈。
坐落于山谷之中的这个小县,一直以来都很平静,与外界交通不畅、山谷中很是自给自足的小曰子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外面战乱动荡的气息。
在李原颁下内迁令之后,陇西郡的大部分秦国子民都依照命令向歧山以东迁移了,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留下来,他们为了躲避战乱,选择就近投奔远离驰道的深山之中躲避,朝陈就是最为重要的一处流民聚集地。
朝陈城池不大。
依山傍水修筑在六盘山的一处稍显得平缓的高坡上,站在城垣上,居高临下的俯瞰下去,能够一下子尽览山口的全貌,匈奴右骨都侯呼韩衍率三个千骑进犯,已经从四处打探的斥候那里获知准确情报的李原早早的开始了准备。
对于秦军来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事,呼韩衍很不幸,他所得到的那个李原驻扎朝陈的消息虽然不假,但却是秦军有意放出去的。
只想着擒杀秦国大将立下大功的呼韩衍对朝陈一带的地形地貌并不熟悉,同时,他得到的秦军只有三、四千人的情报也不准确,实际上,为了筹备这一次反击战,李原集中了六千骑兵、四千步卒在韩陈设伏,准备全歼这支进犯之敌。
主动放弃南线的上卦一带,主动放弃重镇狄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散匈奴人的兵力,同时最大限度的集中自己的力量。
骆甲的七千骑兵中,有六千骑被李原暗中调集到了朝陈,同时,又从雍邑的守备部队中征调了四千步卒赶来,足足一万秦军步骑,在有备算计无备的情况下,呼韩衍要是不来便罢,要是来的话,结果就只能是有来无回。
天罗地网,在徐徐张开。
等待着狂妄的匈奴人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围歼
深秋。
点点金黄洒落在山野田间。
一簇簇不知是什么的野花开在道旁,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在不远处的田陇行间,被秦人开发出来的耕田,呈方格状星罗棋布,间或,还有来不及收割的几簇小麦杆子在迎风点头,似乎是在欢迎匈奴人的到来。
“哈哈,原来秦狗都躲在这里,怪不得之前怎么找也找寻不着。”呼韩衍策马扬鞭,心情分外的高兴,这一次要是劫掠朝陈有大的收获,那除去上缴冒顿大单于的一部分,剩下的足够呼韩部落渡过严冬了。
冬天。
对于每一个大草原上的部落来说,都是最为严峻的生存考验,牛羊被冻毙,幼儿因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夭折,没有了未来,部落也就失去了壮大的可能。这也是草原部落不惜一切代价要年年南下的原因。
他们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六盘山高低起伏,就如披上了金黄的盛装,而朝陈,则是这身盛装上最为闪亮的一颗明珠,山野的田园景色让匈奴人热血沸腾,秦人的富庶正是来源于耕种技术,这是草原部落永远也无法学习到的本领。
就如同谈起骑马的功夫一样,匈奴人是天生的马背民族,这一点上,秦人、赵人还有其他的中原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要想胜过匈奴骑兵,几乎没有可能。
凭籍着这一份自信,呼韩衍在没有知会冒顿的情况下,迫不及待的发动了闪击朝陈的攻势,这是一次闪击战,也是一次不对称条件下的经典战事。
——。
朝陈城正北。
一片开阔的斜向缓坡,是李原精心挑选之后的预设战场。
这里的坡度略为平缓,呈三十度仰角,匈奴人要想攻破几乎没有什么抵御能力的低矮城垣,就首先要跃过这一段缓坡。
秦军几乎集中了在陇西一带的全部兵力,足足六千的秦骑在这里集结,并呈三个波次的布阵于前,骑军主将骆甲全身顶盔贯甲,手持一枝青铜长戟,领二千骑位列于最前沿,经过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训练,骆甲麾下的这一支弩骑兵终于出战了。
秦军弩骑兵的装备与匈奴骑兵不同,除了佩备有马上作战的铜戟之外,这些骑兵的鞍后,还分别挂有一具制式机弩,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中长距离上,给予敌精准的第一波打击,同时,在装具的配备上,铜镫和铜鞍的大量装备,也让这支秦骑显现出了一种舍我其谁的王者气概。
与之相比,戴着动物皮毛缝制的毡帽,背着简陋长弓的匈奴骑兵就象是叫花子一样,让人感到国力上的巨大差距。
在骆甲骑军的后面,紧靠着城垣的地方,是神武侯李原的中军大纛所在,围拢在他周围的,是步骑混杂的多达四千余人的混合部队。
李仲翔是在昨天晚上,赶到朝陈的,这次长途的运粮行动,是雍邑与朝陈之间粮道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辎重补给动作,在此之后,随着匈奴骑兵对驰道的袭扰加剧,李原麾下的这支秦军就可能依靠屯积的粮秣来进行作战了。
好在,朝陈的位置处在六盘山深处,匈奴人要是进攻的话,只能从一个口子进出,这就避免了秦军在旷野作战中可能会被匈奴群狼围歼的可能姓。
“终于要上战场了!”李仲翔暗暗的吸了一口气,努力的让双手不再抖动,作为一个射手,他的任务不是上阵搏命,而是用精准的射术,一个又一个的点名匈奴的敌骑。
不远处,秦军中神武侯“李”字的大纛迎风飘扬,让李仲翔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同样是李姓,终有一天,他李仲翔也要成为那面大纛之下的名将。
“希律律!”
“嘞呀嘞呀嘞呀——!”
刺耳的鸣镝声音在群山之中回荡,久久不绝,匈奴人终于来了!
呼韩衍一路很顺利,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麾下匈奴骑兵的士气保持的不错,心里一直忐忑消息是否可靠的呼韩衍在看到那面玄色白边的秦军大纛时,禁不住兴奋的高高扬起下巴。
秦人居然敢出城野战,真是不知死活!
相似小说推荐
-
龙形徽章 (海枯石烂) 起点VIP2013-11-05 中国最神秘、最强悍的特种部队,直接受命于军委,享有特权。只要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你是敌...
-
三国戮魔 (延林) 3gvip走过浓雾,他从现代来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末年!是就此随波逐流,还是逆天而起?一杆大枪,一腔热血!且看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