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栋对于京城里涌动的这股暗流浑然不觉,他在自己租住的宅子里猫了好几天,写了一份长长的奏折,引经据典,批驳关于出兵草原的议案。写到动情之处,他自己都被自己给感动了,觉得简直就化身成了一只夜半啼血的杜鹃,在不屈不挠地呼唤着春天。
奏折写完,程栋反复润色,又细细誊正了一遍,然后便踌躇满志地带着它上朝去了。经过几天的酝酿,今天朝会上又将讨论萧如熏的提案,程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把这个提案给批判得体无完肤,并在众臣面前大大地显露一把身手。
“众位爱卿,有关萧如熏提出的出兵草原追剿哱拜余党一事,众位也商议了好几天了吧?今天大家畅所欲言,一块说说吧。”万历坐在龙椅上,对众人说道。
“臣……”程栋向前跨出一步,打算发言。
“臣有本要奏!”没等程栋说出第二个字,周惟安就大声地把他给打断了。
万历向周惟安一指,说道:“周爱卿请讲。”
程栋刚迈出去半步的脚只好又收回来了,周惟安的官比他要大得多,资历更是没说的,程栋没有和他争夺话筒的权力。
周惟安可没去想程栋在琢磨什么,一个小小的七品监察御史,还不值得一个吏部侍郎去关注。他走出队伍,来到万历面前,掏出一份奏折,便呱啦呱啦地说开了:“臣以为,萧总兵所提兵出草原一事,堪称旷世之壮举。此举若能奏效,萧总兵之功绩,可比汉世之卫青、大唐之李靖……”
不会吧?程栋听着周惟安滔滔不绝的发言,有一种怀疑自己正在做梦的感觉。他记得几天前周惟安好像是反对出兵这件事的吧,怎么一转身,就成了力挺萧如熏的主力了?好吧,就算你的想法变了,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夸张,不过就是出草原去追杀一个哱拜而已,怎么就成了卫青、李靖了?这俩人能挨得上吗?
好不容易等着周惟安说完了,程栋抬起脚又打算出列请奏。没等他动身,庄弥高又把他给挡住了:“圣上,臣有话要说。”
“庄爱卿请讲。”万历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对庄弥高说道。周惟安刚才那一番话,虽然有些煽情得让人恶心,但万历还是龙颜大悦。他不清楚这几天出了什么事情,但多少能够猜出来,这肯定是苏昊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庄弥高上前一步,说道:“微臣也没有太多的话说,微臣要说的,就是完全赞成周侍郎的看法。哱拜逆贼虽是鞑靼人,但既已归服,就是我大明的臣子。身为臣子,起事在先,叛逃于后,实乃罪不可赦,若不能缉拿归案,乃是我大明的奇耻大辱!”
“说完了?”万历问道。
“说完了。”庄弥高答道。
“庄爱卿说得好,退下吧。”万历乐呵呵地说道。
“臣……”程栋又打算说话了,但让他郁闷的是,又有人抢在了他的前面,而且依然是那种比他官职更高的大臣。他那点品级,在朝廷上属于不够看的,平常能够捞到发言的机会,主要是大家不想多说话,以免得罪人,所以才让他去出头。现在情况不同了,想说话的人很多,哪能轮到他吭声。
“臣赞成周侍郎的话,追剿哱拜余党,乃是展现我大明天威之举。”
“臣附议!”
“臣早就说了,就应当出兵!”
“……”
一个接一个的官员站出来,表示支持出兵。群臣中当然也有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但看到这种场景,也就非常自觉地闭嘴了。他们不怕和皇帝抬杠,因为越抬杠越能够证明自己是学界良知,这是能够名利双收的事情。但要说到与群臣中的大多数人作对,他们可没那么傻。
有些蒙在鼓里的人,当即就小声地向身边的同僚问起了事情的原委,同僚的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只是语焉不详地答道:某某兄,你的消息也太不灵通了,要不,散朝之后,咱们到德福楼一叙,待小弟给你细细分说?
众人闹闹哄哄地说了半天,申时行站出来了。他摆摆手,止住那些正打算继续补充观点的官员,然后走到万历面前,躬身说道:“圣上,众臣的意见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赞成出兵草原,追剿哱拜余党。圣上是不是现在就可以下旨,着兵部去办此事?”
万历点点头,说道:“既然各位爱卿的意思都是赞同出兵,那朕自当应允。萧如熏说出兵草原不需要额外的花费,那是他体谅朝廷的难处,主动替朝廷分忧,精神可嘉。不过,既要用兵,岂有不花钱之理?我大明国库虽然不甚充裕,当花的钱还是要花的。申爱卿,你与王一鹗王爱卿商议一下,看看要拨多少费用给萧如熏为好。”
“遵旨!”申时行应道。
“我……”一直没有机会开口的程栋站在队伍里,张开嘴想喊一声什么,却又没有发出声音来。在一片赞美声中,他知道自己的声音是非常微弱的,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益。他茫然地看着身边的同僚们,浑然没有听到太监李龙宣布散朝的声音。
“邦治啊,你在想什么呢?”户部侍郎邬伯行走到程栋身边,推了他一把,问道。
“啊?”程栋这才从懵懵懂懂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发现身边的人都已经走光了,整个朝堂上,除了两旁的太监,就只剩下他和邬伯行两个人了。
“走吧,别在这愣着了。”邬伯行不容分说,拉着程栋便走出了朝堂。
“邬侍郎,这是怎么回事啊?”程栋满腹委屈地对邬伯行说道,他的手里还攥着那份用心血写出来的奏折。
第370章云集边城
程栋的一肚子圣贤文章无人喝彩,远在千里的宁夏城里,新晋总兵萧如熏的府上却是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萧总兵,小可乃李尚书府上的门人,受李尚书之命,特来恭贺萧总兵荣升。”
“萧总兵果然是大将风度,一表人才,王侍郎常在某家面前提起当年与萧总兵的邂逅之情呢。”
“萧总兵,我家主人让我来问问,有啥用得上我们的事情没有?”
“萧总兵……”
接连十几天时间,萧如熏每天从早到晚只能干一件事情,就是接待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各种客人,听他们拐弯抹角地献殷勤,加上打听出兵草原的事宜。
所有这些客人,都带着价值不菲的礼品,有些人送的直接就是厚厚的银票。萧如熏一开始还想拒绝,但被苏昊给拦住了。苏昊告诉他:这些都是人家送来的军费,为什么不收呢?
“可是,这是明显的贿赂,萧某如果收了,日后朝廷查下来,萧某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萧如熏惴惴不安地说道。
苏昊道:“这个简单,你收下多少钱,都记一笔帐,隔三岔五就向内阁申首辅和皇上汇报一次。未来所有的开销都有据可查,谁又能说你什么?”
“这样也行?”萧如熏诧异道。
“有什么不行的,咱们要去讨伐叛逆,缺乏军费。天下的富商对逆贼同仇敌忾,纷纷主动送上军资。我们不收,岂不是冷了天下志士之心?大家这也是为朝廷分忧。日后萧大哥得胜归来,写请功文书的时候,把他们的名字都写上,不就成了?”苏昊笑道。
萧如熏恍然大悟:“是这个理,萧某但求无愧于心就是了,何苦拘泥于形式。”
就这样,萧如熏索性敞开了口子,来者不拒。他把商人们送来的钱财全都纳入宁夏卫的公库。让主簿梁奉把账目记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来,日后如果有人要说三道四,他也不用害怕了。
商人们跑到宁夏卫来,当然不是为了给萧如熏送钱的。他们奉承萧如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够在边墙之外获得一些利益。在这个问题上。萧如熏与苏昊早有计较,他和颜悦色地告诉商人们,要耐心地在宁夏城住下来,草原上的收益肯定是人人有份的。
得知出兵的提案已经得到朝廷的批准,萧如熏和苏昊迅速展开了各种战前的准备工作。斟舆营的测绘小队大规模进入草原,夜以继日地进行边墙外的地图测绘工作。陈观鱼负责的情报部门人员以游方道士、郎中、商人、卖艺者等身份游走于各个草原部落之间。探听情报。宁夏卫的官兵则在努力地训练,尤其是学习各种火器的使用,以及火器与冷兵器之间的协调战术训练。
郝青在平虏城建的玻璃作坊迁到了宁夏城外,与之同时建立起来的,还有钢铁厂、铁器厂、化学工厂等等。几乎是复制了京郊苏氏工厂的模式。陆秀儿从京城的工厂里调来了一批工匠,那些跑到宁夏来淘金的商人们也纷纷把自己麾下的能工巧匠派过来。参加宁夏卫的工业建设。
苏昊用来吸引商人们的东西,主要是宁夏卫及周边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一旦开发出来,必须就地消化,才是最有价值的。如果长途运输到内地去冶炼、加工,光运输成本一项,就能够让采矿的收益化为乌有。苏昊深知这其中的成本收益关系,所以索性在宁夏城建设一大批工业项目,让矿产就地变成财富。
宁夏卫本身就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不需要等到大军出兵草原,仅边墙之内的矿产,就已经让商人们眼睛发亮了。
相似小说推荐
-
1989红色攻略 (步枪) 他创建了一支超越美帝的特种部队,单兵装备价值百万以上;他推动了海军的发展,把南海变成华夏的洗澡盆;他发起了第...
-
皇帝系统 (打开) 起点VIP你想成为皇帝吗?—秦天选择了“是”。 结果他穿越了,成为了一个仅有两个县的国君,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