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敌于国门之外,谈何容易啊。”户部侍郎邬伯行哂笑道。
王锡爵道:“这一次萧如熏与苏昊在平虏城下联手破敌,深得火器之利。萧如熏也是因为有了这一战的经验。才敢说出主动寻敌的大话。老夫倒觉得,若是萧如熏、苏昊二人真有这样的把握,让他们去试试也无妨。”
邬伯行是听到苏昊二字就敏感的人,王锡爵这一说。他皱了皱眉,说道:“王大学士说的,当然是一种好的愿望。不过,邬某听说,苏昊所部使用的火器价值不菲,这一仗打下来,还不知道要朝廷贴补多少银两。若是要出草原寻敌,我户部可不一定能够撑得出这样大的花费呀。”
“是啊,这天下好不容易太平了这些年,百姓才吃了几天饱饭,可别又闹出什么大的战事来,令生灵涂炭啊。”群臣中有人装出悲天悯人之色,大声地呼吁道。
申时行摆了摆手,对王一鹗问道:“王尚书,萧如熏在他的条陈中,可曾说过此役要增加多少军费开支?”
其实,在萧如熏写给申时行的密信中,已经介绍过军费筹措方面的问题,申时行也正因为这一点,才站到了主战的一面。他现在这样问王一鹗,是想让兵部来说出这句话,这比他以内阁首辅的名义来说,要更顺理成章一些。
王一鹗答道:“萧如熏提出进草原清剿哱拜,并无额外的军费要求,他只是希望能够把勘舆营和马千乘所部留在宁夏卫使用,以弥补宁夏卫兵力不足的缺憾。”
“不用额外的军费,这怎么可能?”周惟安惊诧道。
庄弥高也说道:“萧如熏不会是想钓鱼吧,先把兵派出去,等到成了既成事实,再以军资不足为名,逼朝廷给他拨钱。这种事情,庄某可是听人说起过的哟。”
“周侍郎,庄侯爷,以王某看来,萧如熏并非这种言而无信之人。”王一鹗不得不替萧如熏出头了,“他说不用额外的军费,总会有他的理由吧。”
“可是,就算萧如熏打仗不需要花钱,但是名义呢?”群臣中一个年轻人站出来质问道,此人正是新晋的监察御史程栋。
程栋去年才考上进士,今年就已经当上了七品的监察御史,也算是火箭式提拔的官员了。他脑子灵活,文章写得好,这是他得以提升的理由。不过,真正的原因,在于许多朝臣都看好他的冲劲,希望能够拿他当一杆枪,去挑翻自己的敌人。他当然也是不负众望,在朝堂的若干次斗争中,他都是言官中的主力,名气一天比一天更大。
“程御史说的名义,是什么意思?”王一鹗回过头来,对程栋问道。他对这个年轻人实在没什么好感,觉得此人过于夸夸其谈,动不动就引经据典,实际经验却没有多少。但对方是言官,王一鹗也不得不要应付他一下。
程栋道:“我大明与鞑靼有盟约在前,相互罢战。如今,我边军深入草原,不宣而战,这将置我大明的信义于何地?”
“这个……”王一鹗有些哑了,他有心说盟约这种东西就是一张手纸,没必要在意,但又知道,自己一旦这样说出来,那么指责他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程栋,而是数以千计的程栋了。兵碰上秀才,那才真正是有理说不清,你要是和言官缠上了,不掉一层皮是别想脱身的,这是朝臣们都知道的事情。
“萧如熏要求进草原,只是追剿哱拜残兵,并非攻打鞑靼部,这不影响到我大明的信义吧?”坐在上头的万历发话了。他实在是看不惯程栋的作派,明知会惹火上身,还是忍不住呛了一句。
程栋这个年轻人,现在是万历的死敌。朝堂上的斗争,一多半都是朝臣与皇帝之间的斗争,而程栋则屡屡担任挑战皇权的先锋。万历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找个理由把程栋弄走,扔到地方上去当个什么官,以使自己耳根清静。然而,他越是这样想,就越无法把程栋弄走,因为朝廷上那些大臣的原则是:凡是皇帝反对的,就是他们支持的。皇帝看不惯程栋,说明这孩子有价值,他们就更要努力去维持他了。
听到万历发话,程栋更来劲了。他转过身,毕恭毕敬地向万历行了个礼,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地阐述什么圣人教诲、大国信义、文明典范、四夷臣服之类的大道理。万历坐在龙椅上,听着程栋呱啦呱啦的话,后悔不迭。
我干嘛要惹这个愣头青啊,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这孩子听说和苏改之差不多的年龄,可是苏改之让人觉得那么踏实,那么有趣,不声不响就给朕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这个年轻人嘴皮子真是一流,但到现在为止,他给朕干过什么好事了?
对了,说起苏昊,朕倒是想起来了。听李龙说,苏昊和这个程栋过去就认识,而且二人很不对付。这一次在汝宁,听说苏昊让程栋碰了个大钉子,这实在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唉,这会如果苏昊在场就好了,说不定他还真是程栋的克星呢。
万历在那里浮想联翩,程栋终于把他的话给说完了。其实他说了老半天,就是一个道理:大明是仁义之邦,这种主动出击寻敌的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
“这……”申时行也被程栋给说晕了,他抬眼看看四周的大臣们,发现大家脸上都有一些倦色。不管是同意程栋的观点,还是反对程栋的观点,大家都觉得他说得太长了。文采是够了,可是大家都是站着的,你说这么长,大家不累吗?
“要不,此事先搁置一下,来日再议?”王锡爵提出了一个建议,同时把目光投向了万历。
万历正巴不得有人这样说,他连忙点头道:“好好,此事毕竟是刚刚提起,大家也没有酝酿成熟,那就改日再议吧。”
“退朝!”太监李龙站在一旁不失时机地高喊了一声,这一上午的朝会就算是结束了。
第368章原来如此
万历退朝回到后宫,脑子还有些嗡嗡作响,实在是让程栋的呱噪给折磨出来的。李龙跟在万历身后,侍候万历坐下,给他倒上水,然后垂着手肃立在一旁,等着万历说话。
“李龙,你对萧如熏要出兵一事,是如何看的?”万历问道。
李龙道:“回万岁爷,奴才不了解这个萧如熏,说不上这件事到底靠不靠谱。不过,萧如熏的条陈里说,他是与苏昊联手,这奴才心里可就踏实了。万岁爷您想想看,有苏昊出手的事情,哪有办不成的?”
“哈哈,朕也是这样想的!”万历大笑起来,阴郁的心情一扫而散,“这个程栋说点啥,朕听了都生气。那个苏昊说点啥,朕听了都高兴。这人和人的差别,怎么能这么大呢。”
李龙道:“万岁爷,既然您这么喜欢这个苏昊,就让他回京城来,给他个大官做,这样天天上朝都能见到他,岂不是好?”
万历道:“他现在还年轻,让他多砺炼砺炼,对他有好处。他如果真能够到草原上把鞑靼人狠狠地揍一顿,也算替朕出了一口恶气了。”
李龙道:“万岁爷,现在的关键是,朝廷得允许苏昊和萧如熏出兵才行。可是那个姓程的小子这一番话,把大家都说哑了,这事该怎么办,万岁爷您还得有个章程啊。”
万历叹了口气,道:“朕岂不知道这一点,可是这个程栋是言官。他说什么,朕还得听着。若是朝中的大臣们都不赞成出兵。朕也没有办法啊。”
李龙也傻眼了,他不过是因为能够帮万历挣到零花钱,又会拍郑妃的马屁,这才得到了万历的宠信。要说怎么和言官斗智,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沉默了一会,也学着万历的样子叹了口气,说道:“唉,这事还真是难办。若是苏昊在京城,没准他就有办法了。”
这君臣二人在宫里长吁短叹,大臣们却没这么多苦衷,退朝之后,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该干嘛就干嘛去了。吏部侍郎周惟安坐着轿往家走,后面追来了一个小厮,在轿外对周惟安说道:“周侍郎。我家侯爷想问问你今日是否有空。”
周惟安挑开轿帘,认得那小厮是庄弥高家里的仆人,便笑着应道:“哦,有空啊。怎么,你家侯爷也有闲吗?”
“正是,我家侯爷说想到周侍郎家去对弈几局呢。”小厮也笑着说道。
“你去跟你家侯爷说。周某说了,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周惟安说道。
小厮跑回去向同样坐在轿子里的庄弥高报告,庄弥高哈哈一笑,吩咐轿夫跟着周惟安的轿子走。二人一齐来到了周惟安的府上。
在会客厅坐定之后,周惟安问道:“庄兄。今日朝上所议之事,你有何看法啊?”
庄弥高道:“我是有点纳闷啊,萧如熏想对草原用兵,怎么能不用钱呢?若是他向兵部申请几十万两银子,我倒想赞成他的提议。这些银子,必定是用来买苏家工厂的火器的嘛。对了,周兄,你有没有听说,辽东的李如松,愿意出十几万两来向苏家工厂买火器呢。”
周惟安笑道:“当然听说了。你说苏改之这个小年轻,倒真有本事,弄出这些火器来,还真能卖个大价钱。当初董天章说要在苏家工厂入股,我还不太赞成,现在看来,这苏改之整出来的东西,真是个聚宝盆啊。”
相似小说推荐
-
1989红色攻略 (步枪) 他创建了一支超越美帝的特种部队,单兵装备价值百万以上;他推动了海军的发展,把南海变成华夏的洗澡盆;他发起了第...
-
皇帝系统 (打开) 起点VIP你想成为皇帝吗?—秦天选择了“是”。 结果他穿越了,成为了一个仅有两个县的国君,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