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傲唐 (唐远)



崔乾佑也再次下令,继续采取刚才的战术,一波接一波地对汉潼关城发动攻击。

随着崔乾佑的命令,叛军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又继续开始攻击,并且攻击的规模稍稍的加大,军士手中的盾牌遮挡的更严密的,他们以盾牌组成一个很大的遮盖,快速地往潼关城下推进。

攻击潼关城的不可能是骑兵,骑兵在这个时候发挥不出威力,只能用步军,或者令骑兵下马当步兵用。他们擅长城池的攻防之战,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能将自己身体遮掩的更严密一点,那受伤的机会少一点,保命的机会也会大一点。

但潼关城前地势不平坦,高低起伏很大,攻城军士手中的盾牌再举的高,也不可能一直能将身体遮挡住,只要稍一疏忽,致命的箭矢就会射中他们的身体,接下来就是受伤或者丧命的命运等着他们。

不过潼关城头射下来的箭矢依然很密集,攻击的叛军军士接二连三地倒在城下。

-----------

“又一轮攻击被打退了!”隋潼关城东门城门楼上,观战的杨晞看到叛军再次发动一波攻击,但依然伤亡惨重后,残兵无奈地退下后,不由的感慨了一句。此时的他更加无视叛军留的下尸体了,只是希望城楼上庞忠和李福德还能支持的住,不让叛军有机会登城。

即使叛军有机会登城,也要在攀登到城头前将他们悉数斩杀,不让任何一兵一卒登上城楼。

据他观察,叛军在城下已经损失了至少两三千人马,而城头上的守军伤亡最多不过数十人,叛军后续的进攻差不多是踏着同伴的尸体而来。

如此巨大的伤亡悬殊,最大的原因就是潼关周围的地势,要不是汉潼关城东南两门外地形险恶,高低起伏不平,无法展开大规模的兵力,又因为地势的原因,攻城的叛军没办法集合军士对城头上的守军展开有组织的箭矢对射,几乎是硬着头皮上去挨打的,迎着城头上射下来的箭雨在冲锋。

这样的情况也就造成了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城头上伤亡的军士也只是被有限射到城头上的箭矢所伤,没对守城的唐军战力造成很大的损失。

就在杨晞感慨之时,高适飞快地跑到城门楼上,大声的请命他要率军急救前面的潼关城。

隋潼关城上的守军将士几乎都看到了汉潼关城发生的激战,这种场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时常看到,但今日味道却完全不一样了,汉潼关城只有两千余兵力,很难抵御住叛军的连续攻击,今日叛军的攻击强度及频率远胜以往,最这样的情况下去,那两千守军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已经看的满腔热血上涌的高适按捺不住,再次向杨晞请求让他率军增援汉潼关城。

因为领了哥舒翰的令回京当面向皇帝请求不要出关作战,高适错过了随哥舒翰一道出关作战的机会,这也让他避免经历灵宝的惨败,心里没有太多的阴影,比其他将领表现的更热血。

不过他的请求再次被杨晞否决了。

杨晞告诉他,除非后续的援军抵达,不然不可能派出兵力支持准备弃守的汉潼关城,现在军士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守住隋潼关城,不让这座长安的门户落入叛军之手。

即使汉潼关城落入叛军之手,只要隋潼关城还在我军手中,那也没太大关系。我军守着隋潼关城,叛军占领汉潼关城,只隔几里路相望,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杨晞不怕任何的对峙!

在听了杨晞的解释后,高适只得无奈地接受了命令,准备在天黑后接应庞忠和李福德部!

杨晞也再次传令,通过驿站的快马,将请求援兵的紧急军报送往长安,要皇帝李隆基尽快派援军过来。在继续站着观战的时候,杨晞也在琢磨着,后续的援军最快会在什么时候才会抵达!

c

第四十七章援军的情况

(新的一周开始,唐远继续努力更新,期待书友们更大力度的支持!)

------------------

杨晞在记挂着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增援的一部分人马也在希望能早点到达潼关。.

先行一部的窦华及张渐都下了死命令,要军士们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

“报告将军,前方出现很多逃难的流民,阻塞了官道,我部的行进速度受阻!”

一名军士快速地跑到了率着亲卫跑在中间的窦华面前,大声报告情况。

“知道了!”勒慢坐骑的窦华紧皱着眉,几乎没什么犹豫就大声下令,“命令,马上将官道上的难民驱散,要是有阻道者,杀无赦!”

“是,将军!”禀报的军士大声去传达窦华的命令了。

随着窦华的命令下达,官道上登时一片鸡飞狗的情景,快速奔驰的唐军将士挥舞着明晃晃的战刀,大声地吆喝着,不理会前面有没有人阻道,继续以很快的速度奔跑着。要是有哪个不知趣的人还在官道中间行走,阻了官军的行进,那他们手上的战刀可是马上就会挥下去的。

这些都是从潼关及潼关附近往长安方向逃难的百姓,间或夹杂着少量的溃兵,这些人早成了惊弓之鸟,看到远处飞快奔跑的军伍,大部的人自动躲到路边,将道路让出来,不敢与军士争道。

但总是一些人反应迟钝,或者行动不便,在军士快速奔跑过来时候,来不及躲避。

任何时代,优胜劣汰都是不变的法则,这条法则适应于大多情况下,即使逃难时候也一样,反应迟钝或者来不及躲避的难民,大多成了开道的唐军军士战刀下的牺牲品,不死也被砍伤,一些伤重倒地者被后续的战马踩踏,一命呜呼。

没有人去理会这些倒霉蛋,杀气腾腾的唐军将士依然快速往前奔跑,往潼关方向急行。

不过官道上逃难的流民数量还是不少,或多或少影响了大军的行进速度。

还有这该死的天气,更是让人马行进的速度受到不小影响。

人马行进速度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快速,领军的窦华可是心急如焚,临行前杨国忠的一再嘱托,还有想象中潼关的惨状不时地在他心头浮现,让他恨不得能让这数千人马插上翅膀,马上飞抵潼关城内,加入阻击叛军的行列中。

窦华所领的这支人马虽然归属于陈玄礼的后援大军行列中,但比陈玄礼的后续大军出发早了快半天,一挨组建完成,人员马匹到位,杨国忠就越过陈玄礼直接下了出发的命令。在窦华率军出发前,杨国忠可是下了死命令,要窦华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即使跑死一半将士,也要想办法尽快抵达潼关。

重压之下的窦华也只能令全军将士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但官道上不时出现的难民,还有酷热的天气却让人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人和马的体力都不能用尽,不然会适得其反,在跑了一段距离后,总是要缓下速度,或者暂时休息一下,不然人马会有很多倒毙的。虽然杨国忠那样下令,即使跑死一半人马,也要尽快抵达潼关,但负责领军的窦华却是知道,很多时候是欲速则不达,要让这三千人马在抵达潼关后,有力气、能成规模投入守城之战中,必须要合理调配体力,有适当的休息,保持人马能承受的速度行进,不然真的会跑死一半人马,剩下的另一半也没办法投入战斗。

窦华很渴望能有杨晞所部那样足够的战马,可以让他们两骑轮换前进,但因为长安城内没有充足的马匹了,他想效仿杨晞的举动没机会实现,要知道陈玄礼所领的这六万大军还有近一万人没马儿骑,只能步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或许是许多人现在的感慨,窦华虽然心急如焚,想尽快潼关,但心里还是在嘀咕,要是不令哥舒翰出关作战,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潼关危急情况出现,也就不需要杨晞及他们后续人马这样心急火燎地救援,灵宝一战,可是将潼关及潼关附近的兵马全部填进去了。

在飞快地跑了一阵后,窦华也令军士减慢速度,并想办法让人和马都就进补充一下食物和饮水。

而在这时候,从潼关传来的求援急报通过驿站的快马再次送往长安,马背上军士装救援急件的背囊上那插着的三根表示紧急的翎箭及红飘带分外的惹人眼,有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感觉。

传报的军士飞驰过处,无论是逃难的百姓,还是窦华所领的军士,都纷纷避让,不敢与其争道。

这已经是窦华从长安出发后遇到的第三批次送急报的快马,看着飞驰而去传递紧急军报的军士,窦华的心很沉重,他当然想象的出现在的潼关军情是何等危急了,当下也马上唤过身边的副将问询现在已经行至何处,还要多久才可以抵达潼关!

“报告将军,我们刚刚离开长安七十里,天黑前可以抵达渭南。要是连夜急行的话,最快明天中午或者下午时候就可以抵达潼关!”

副将的报告让窦华心情再次沉重,他凝神看了远处行进的队列一小会后,再次喝令,“传令全军,在前方驿站处休整,补充饮水和食物,待休整完毕,再加快速度行进,连夜急行,再不能休息!”

说着打了一响鞭,驱马前行了。副将很快就将窦华的命令传递了下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