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万户侯 (高月)



略略等了片刻,只见几名小太监拥着一名大太监悠悠走来,李清见此人身子肥胖、面色苍白,行路之时举止轻浮,神态颇为傲慢,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难道这就是最近宫中传言的高力士第二吗?’

李隆基晚年曾启用了一批大宦官,如高力士、鱼朝恩、边令诚、程振元、李静忠;到了今天,这批人死的死、隐的隐,最后还剩个边令诚,也被李隆基派到河东监军去了。

李豫登基后,也任命了一名内宫总管,名字叫马英俊,他原来也是宫中颇有权势的宦官,被鱼朝恩排挤,贬去服侍李豫,不料时来运转,主子登基,他便成了宦官之首。

此人做事干净利索,极擅察颜观色,顾深得李豫信任,宫中之人也私下称他为高力士第二,他并不忌讳,反而洋洋自得。

不过他的傲慢只限于紫辰殿的石阶之上,一步迈下石阶,他脸上的傲慢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继而换出一副谄媚的笑脸,台阶下站的可是李清,是随时可取他脑袋之人。

“相国,陛下有请!”他擅自将‘召见’改成了‘请’,身子躬得只齐李清的腰间,虽然李清有心和他攀谈几句,但韦见素在场,他倒不好多言,便微微点了点头,淡淡道:“你前面带路吧!”

马英俊急忙转身带路,他依然弯着腰,象条受惊的大肉虫似的,向前碎步行走,看得韦见素牙齿痒痒,恨不得从后面狠狠踢他一脚。

他再也忍不住,便低声对李清道:“相国,前朝之鉴,我们当劝陛下远离内侍才对!”

李清笑而不答,他见马英俊的耳朵动了两下,继而竖得笔直,便微微一笑道:“这是陛下的家事,我等就不必过问了,不过边令诚若回来,倒不好安排了。”

韦见素错愕,他刚想反驳,前面的马英俊已经停了下来,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对李清道:“相国请进!”

李清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大步走进了御书房,韦见素却冲他重重地哼了一声,跟着李清进去,只待两人背影消失,马英俊才若有思地回味着李清的话和眼神,眼中渐渐地闪过一丝明悟。

李清这是第一次进李豫的书房,和李隆基的书房相比,只能用两个字形容,‘简陋’,四墙刷得雪白,摆着几排书架,窗上挂着一副普通的竹帘,没有铜炉异香,时值盛夏,也没有用夹层放冰去暑,房间里十分炎热,当然,这也是李豫要摆出的一个姿态:勤政、简朴。

但李清却注意到了他头上挂的一幅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是李亨在陇右告别时亲笔手书的太宗名句,当时是告戒自己的儿子要信任李清,可此时挂在这里,意义似乎有点变了。

见李清进来,李泌急忙站起来向他微微拱了拱手,李清也含笑点了点头,随即向李豫躬身施一礼道:“臣李清参见陛下!”

韦见素也跟在李清身后躬身施礼,“臣韦见素参见陛下!”

“相国免礼,请坐!”李豫又对韦见素和李泌笑道:“大家都是重臣,到朕这里,请放松一点。”

三人笑着各自找位子坐了,李豫这才对李清道:“相国,早朝还有募兵一事未议,朕不想拖到明日,便请相国和韦尚书来商议此事,耽误了相国的午休,请勿怪!”

李清的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李泌,微微一笑道:“陛下是勤政之君,李清怎敢偷懒,只是募兵一事与户部有关,请陛下将第五尚书也召来!”

第三百六十七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

片刻,第五琦匆匆赶来,御书房太小,五个人显得有些局促了,李豫便移到了隔壁,这时左相裴宽正好来求见,李清索性又建议李豫又将工部尚书崔涣、礼部尚书房琯、中书侍郎裴冕以及门下侍郎张倚等人也一并召来,这样,大唐几个核心重臣便为募兵之事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

现在整个关中只有安西军的二万余人,而洛阳安禄山虽然手上最精锐的幽州铁骑已经全军覆没,但他两次大败唐军,也收了不少降卒,再加上他同时也在招募士兵,李清估计他手上已经有十余万人。

不仅进攻安禄山需要军队,而且河西、陇右兵力空虚,若不及时布防,被吐蕃军趁虚而入,整个西域就危险了,所以募兵之事便成为重中之重。

关中地区人口有数百万,再加上陇右、汉中、益州,朝廷现在能控制的人口不下千万,兵源不成问题,关键是钱粮,按照兵部的计划,至少需要募兵三十万,其中十万军分布在西域,二十万军用来对付安禄山,而目前的存钱和粮食都远远不够。

房间里很安静,所有的人沉默不语,这时裴宽站了起来,他是这里面资格最老的一人,年纪也最大,他虽是左相,但却没有实权,执政事笔在李清手上,他老于世故,尽量不去和李清争权,不过既然做了左相,他若事事沉默,也会激起皇上的不满,怎样将话说得圆滑,几面都不得罪,这才是他要考虑的,他向李豫施了一礼道:“陛下!实在不行就再等几个月,待秋后钱粮入库后再行募兵之事,这几个月,我们可集中精力先将内政处理好。”

“不行!”裴宽话音刚落,李清当即表示反对,他站起来道:“陛下,若再过几个月才行募兵,臣担心安禄山会趁机南下,打通荆襄之路,继而沿江东进,一举吞并江淮,待到那时,我大唐危矣!再者,以关中之地的丰腴,陛下以为秋后会有多少钱粮可以入库呢?”

众人都明白李清的意思,关中土地丰腴、沃野千里,养活千万人都不成问题,可从开元后期起,年年都要靠中原和江淮的漕运才能维持京城的开支,根本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太严重,关中是权贵宗室集中之地,经历百年的土地兼并,自耕农已经十不存一,哪有税赋可征,而盐税也主要集中在扬州一带,现在漕运已断,也无从谈起。

现在李清更是一语切中要害,若安禄山放弃洛阳南下,那问题真的就严重了。

确实,安禄山之所以选择洛阳称帝主要是他的个人喜好,而且他也准备以洛阳为基地来进攻长安,如果局势发生巨变,北面李光弼攻下幽州、转而南下夺取相州,打通中原和河北的通道,再加上郭子仪从河东南下,安西军出关中,洛阳就会形成三面受敌之势,那时安禄山极可能会放弃洛阳,转而向富庶的江淮进军,将来即使能平定叛乱,大唐也会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就在众人各自想着心事之际,房间里忽然冒出一句话:“可是现在朝廷确实无钱无粮,难道相国想动用自己的家产来募兵吗?”

众人大惊失色,一齐向说话人看去,却是门下侍郎张倚,只见他面带冷笑,眼中充满了不屑之色,虽然听似荒唐之言,可众人都明白他指的是杨家的财产。

李清心中大怒,若是正常的意见相驳,他并不计较,但象这样暗中带刺,他岂能容许,不过李清却没有卤莽,张倚也算是老臣了,头脑不应该这么简单,再者,自己也和他无冤无仇,他为何敢说出这种话,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李清迅速瞥了一眼李豫,见他先是一样错愕,随即眼中露出一丝赞许,李清心中不由冷笑一声,好一个精明的投机者,现在已经在皇上心中留下了一个不畏权势的印象。

这时李泌立刻接口道:“张侍郎,你休得胡言乱语,李相国说的很对,募兵之事确实不能再拖,第五尚书,你是户部尚书,不如你来说一说。”

第五琦的脸上却毫无表情,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什么也没听见,李泌的脸顿时胀得通红,十分尴尬。

这时李清站了起来,向李豫拱了拱手笑道:“陛下,臣有一个办法,可解募兵之急!”

李豫立刻坐直了身子,他急切地道:“李相国请讲!”

李清微微一笑道:“臣还是那句老话,非常之时,当用非常的办法,对于关中百姓而言,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土地,假如朝廷能拿出一部分土地,与百姓换取兵役,朝廷和他们签定契约,比如愿当五年兵者可换取土地二十亩,土地可以先给他们家人租种,等五年期满,这土地自然就归与他所有;如果不幸阵亡,朝廷再额外抚恤他们家人十亩土地,这样的话,朝廷只要准备粮食,不花一文钱,这募兵的问题便解决了,原来准备募兵的钱也可以用在别的地方,比如给陛下的书房添一只香炉,诸如此类,陛下你看这样可好?”

“这……”李豫犹豫了,李清的办法虽然不错,可问题是朝廷哪里有土地?他隐隐约约似乎明白了什么,可是又一时想不透,但李泌却恍然大悟,李清说了半天,什么募兵都是假的,他真正是目地是想趁机打开解决土地问题的缺口,这不就是当年章仇兼琼未完成的事业吗?

就仿佛将最关键的一个活套解开,他一直想不通一件事情也迎刃而解,那就是李清为什么要借叛军的名义杀害那些宗室,原来他的目的便是在于此,关中的大部分土地都是被宗室所占,这样一来,他收回这些土地便易如反掌,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缺口,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这就为他将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埋下了伏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