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扫了一圈大殿,见有人欢喜有人忧,他轻轻冷笑一声道:“所谓非常手段,其实就是用重典制乱,总结起来也只有三条,第一要打击黑市,请陛下立即下旨,凡胆敢私自倒卖粮食者,一律处斩!”
“陛下,这是否太过……”门下侍郎张倚立刻站出来反对。
李豫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头,冷然道:“李相国所言正合朕意,准奏!”
李清瞥了张倚一眼,见他满面通红地退了下去,心中不由冷哼一声,继续道:“第二条,严禁私囤粮食,户部可制定每户存粮上限,凡超过上限十石者,杖一百流放西域戍边三年;超百石者,家主处斩,家人皆流放西域终身为奴;若有超千石者,满门抄斩!”
李豫见他的处罚一条比一条严厉,尤其是超千石者,这完全是针对宗室权贵而来,可长安的近一半的宗室男子皆已被处死,剩下的妇孺孩童只能是任他蹂躏了,其实那件事李豫也隐隐猜到是李清下的手,不过这样能减少他的反对者,对他极为有利,他也乐意装糊涂,把责任推给了安禄山。
只是他见朝臣中几乎有一半人都脸色大变,他也不敢轻易准奏,便迟疑一下继续问道:“那第三条呢?”
李清听李豫语气有些犹豫,知道他的心中忐忑,便微微一笑道:“第三条便是为配合前两条的具体策略,将四匦放置于朱雀门下,鼓励民众互相揭发告状,一经查实,将重奖告密者!”
……
朝会不知不觉进行了两个时辰,众多没有座位的官员已经站得腿脚酸麻,有的挂念家中存粮,心中更是焦躁不安,这时,朝议时辰已到,殿中监宣布散朝,待恭送完皇上,众人才三三两两各自回衙门,李清刚起身,却见韦见素笑着向自己走来。
“李相手段毒辣,可把皇上吓坏了!”
“主意是你出的,却让我来做恶人。”李清笑了一下,轻轻给了他肩头一拳道:“我来问你,你家有多少存粮,快老实招来,我好告密领赏去。”
韦见素嘿嘿一笑,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笨!我家若有存粮,我会出这个主意吗?”
可他话音刚落,第五琦却从后面冒了出来,他悠悠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对李清道:“相国,你办法虽好,却害死我了。”
李清一愣,“这是为何?”
“八百文收一斗,一石就是八贯,听说以前李琮一个庄园的存粮就不下万石,若他家人交出来,我哪有这么多钱来收粮?再说粮价若降,我岂不做了赔本生意!”
李清和韦见素对望一眼,皆哈哈大笑起来,李清笑容一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附在他耳边低声道:“我早已替你想过,所有来交粮者一律先给收条,上面写清楚按市价收粮,待粮价暴跌时再和他们结算,你会亏吗?”
第五琦呆住了,他半天才呐呐道:“这样做对长安百姓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长安百姓?”李清冷笑一声道:“你说的长安百姓恐怕和我想的长安百姓不是一回事吧!我只说十石米才论罪,普通升斗小民人家会有十石米吗?富贵人家粮食吃不完,堆在那里也是烂掉,囤奇居奇者更是活该,若不这样心黑手狠,让他们好好痛一痛,粮价怎么可能降得下来?”
这时韦见素也拍了拍第五琦的肩膀,劝他道:“非常时期,确实需要非常手段,以前杨国忠所作所为实在失民心太多,若不想点法子补回来,怎么树得起皇上的威望。”
第五琦默默地点了点头,虽然他始终不赞成李清的手段,但确实再无更好的办法,若官府以八百文时价收粮,等粮价跌到百文时,官府每斗米就要亏七百文,他第五琦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这时,一名小宦官匆匆跑来,向李清和韦见素施一礼道:“李相国、韦尚书,陛下请二位到御书房有要事相商。”
第三百六十六章 劝说李豫
李豫的御书房位于紫辰殿东首,原本是放置图书典籍之地,现被辟成三间同样大小的屋子,最里面靠窗一间便是他的书房,工匠忙碌了几日,昨天才刚刚使用。
此刻,这位年轻帝王正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或许是在西域呆过,李豫对大片的绿色情有独衷,紫辰殿位置较高,他便命人在书房的窗外植了一片树林,从书房看去,高大的树冠郁郁葱葱,一阵风吹过,林木晃动,俨如绿浪起伏,令人份外地心旷神怡。
但李豫此刻心情却颇为沉重,初登大宝的激动与兴奋已去,沉淀下来的是一件件让他心烦意乱的危机和权力的制肘。
安禄山叛乱、饥荒蔓延、兵力匮乏、财政拮据、东方大片国土联系不畅,还有吐蕃如剑悬头,一桩桩一件件都令他无比烦恼,当然,最让他无法容忍之事便是李清不肯弃权而去,仿佛是他面前的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遮住了他饱览天下江山的视线,也使他胸中的无数抱负不能付诸实施。
“李清,你难道会是董卓第二吗?”李豫的拳头不由悄然捏紧。
李泌却站在他的身后,默默地望着这个年轻的君主,他血气方刚,使大唐沉暮的朝纲焕然一新,让大唐上下的臣民都看到了希望,但这也是他最大的弱点,他不能忍,在大权旁落之时,忍耐和等待无疑是最佳的策略,可今天早朝他一个小小的动作,便暴露了他不甘人下的心态,使他与李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道细小的裂痕,虽然这道裂痕看似不起眼,但在他们之间那层薄如窗纸的利益关系上,它无疑是触目惊心的。
李泌一散朝便来找皇上,他是李豫之师,拥有随意进出御书房的特权,但他并没有打扰李豫的沉思,而是远远站在书房门口,给他以自省的机会,不料竟发现他的拳头捏紧了。
李泌的心抽了一下,他敏锐地意识到,李豫不但没有回头,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
“陛下,欲胜人者,必先自胜,你若不能忍一时之愤,将来何以翱视天下。”
李泌的声音不大,却恰好敲在节骨眼上,李豫霍然一惊,拳头不觉便放松了,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师傅,那你要我忍到什么时候呢?”
“到不必忍的时候自然可以不忍。”李泌慢慢走到李豫的身后,笑了一笑,低声道:“你可知道李清为何不效仿安禄山?”
李豫回过头来,脸上露出一丝惊愕,他摇了摇头道:“我不知,请师傅教我!”
二人坐了下来,李泌轻轻捋须笑道:“李清不效仿安禄山,这其实就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头脑清晰、眼光长远,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大唐立国百年,先是贞观之治,后是开元盛世,国强民富,无一朝所能比拟,虽天宝后国力逐渐衰弱,但也不至于到汉末天下大乱的程度,尤其士人之心向唐,这就保证大唐的根基不坏,李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效仿安禄山那蠢人,行谋逆之举,而是甘心为相,陛下,此时李清在民间的威望可是远远高于你啊!”
“可是他如此深谋远虑,师傅不觉得他更为可怕吗?”李豫依然眉头不展,虽然他雄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但作为君王,他首先考虑的便是自己的帝位,只有在帝位稳固的前提,他才可能大展宏图。
“陛下不必担心,”李泌轻轻摆了摆手,他略略欠身,低声道:“关键是大势,只要陛下掌握了大势,就算他再深谋远虑,他也无法行纂位之举。”
“大势?”李豫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急起身向李泌深施一礼,诚恳地道:“何谓大势,请师傅教我!”
李泌轻笑一声,“所谓大势,就是支持大唐皇帝的势力集团,难道陛下没有发现,李清的所作所为,离这个集团不正是越来越远吗?”
李豫眼中露出恍然之色,他长长出了一口气,自己有这个师傅,真是三生有幸啊!
“师傅,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豫又仿佛回到了他的学生时代,恭敬地望着李泌。
李泌微微一笑,“现在什么也别做,放手让李清施为!”
“可是……”李豫一愣,放手让李清施为,他不就可以从容布局了吗?
“陛下!”李泌毫不迟疑打断了他的话,“你现在必须要忍!不管是一年还是五年,现在安禄山占据洛阳,困兽犹斗,若现在朝廷发生内乱,给安禄山喘息之机,大唐真的就多难了!这也是李清支持你而不支持永王的真正用意,李清都有此心胸和眼光,陛下怎么能输于他呢?”
李泌见他低头不语,知道自己的话有些说重了,便放缓语气,低声安慰他道:“其实陛下也用不着等多久,等安禄山之乱平定,郭子仪、李光弼大军进京,陛下的机会也就来了。”
……
“陛下,李相国和韦尚书来了,现在殿外候见。”一名宦官在门口轻声禀报。
李豫此时身心愉快,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他点了点头道:“宣他们晋见!”
“陛下!那臣先告辞了。”李泌刚起身,李豫却一把抓住了他,微微笑道:“师傅请一起参议国事。”
且说李清与韦见素从含元殿步行而来,行至紫辰殿前,有侍卫急忙进去禀报,由于羽林军都散失殆尽,李清特地从安西军中抽了二千人充作羽林军,又命荔非元礼为羽林军右中郎将,命他从河西得来的大将辛云京为羽林军左中郎将,他自领羽林军大将军,这样他就控制了整个皇城和宫城。
相似小说推荐
-
艳隋 (鬼粒子) 起点VIP2014-01-10完结一个山寨手机厂的技术研发人员,带着一台拥有强大功能的国产山寨手机穿越,拥有这样一台...
-
风流神针 (沐轶) 起点VIP2014-04-12 各种天灾接踵而来兵痞匪患横行的乱世,能帮助她们逃出生天的,只有穿越而来的医科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