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万户侯 (高月)



经过一道道严密的检查,李清终于进入了房间,房间内收拾得异常整洁,虽是酒楼,却没有杯盏酒菜,一杯尚未喝过的茶还在腾腾冒着热气,太子李亨象一纸剪影般贴在窗前,负手凝望远方。

他穿着很普通,青色圆领袍衫,头戴高筒黑纱帽,倒象一来京参加科举的士人,听见脚步声,他头也没回,只淡淡道:“先坐下喝口茶再说话。”

他慢慢转过身来,脸色亦如平常一般苍白,脸上毫无表情地看着李清,半天才徐徐道:“让你来这里说话,是因为我刚刚发现我的内宫里有典签,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皇上都会知道。”

“不知殿下找我有什么事?”

两人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现在虽然已经和解,但并非真情感动,而是利益驱动二人又重新走在一起,故气氛还有些尴尬,为了缓和气氛,李清笑了笑道:“属下昨天下午本想来东宫叩谢太子,但临时被崔翘大人的夫人抓去相亲,不过倒听说李相国也颇有意娶崔家女儿为媳。”

前一半话让李亨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而后一半话却让李亨忘了表态支持崔夫人的决定,李林甫想拉崔氏家族,李亨心里暗暗震惊,这些年来,崔家虽没表态支持谁,但在朝廷的决策上,大多时候是站在自己这一边,若李林甫真得了手,恐怕崔家会变脸,不成,此事得让韦坚出面,他儿子娶的也是崔家之女。

想到此,李亨的脸色转缓,他已经从高力士那里得到消息,原来杜有邻案李清早就插手了,但一直瞒着自己,不过看在他最后挽救了此案,李亨决定不追究此事,但以后一定要防范,否则将来就控制不住他。

他温和地笑了笑:“我找你来其实也没有大事,你资历尚浅,人脉不足,手下想必也没有什么好的人才,我给你推荐一个吧!替你做做杂事,处理文案之类。”

李清的心‘咯噔’一下,做做杂事、处理文案,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哼!刚刚还说在皇上监视他,却又转手对付手下,已所不欲却施于人,李清不禁暗暗鄙视此人,他心中冷笑一声,却不露声色,急起身欣然谢道:“殿下为臣考虑周全,臣感激不尽,但臣还有一个私事想请殿下成全。”

见李清慷慨应允,又听说他有私事相求,李亨的笑容更明媚,呵呵笑道:“说吧!我也很少关心下属,也该改改了。”

“臣的妻子尚是白身,依大唐例制,她应有诰命在身,但臣时间紧迫,来不及办此事,想请殿下成全。”

李亨暗赞高力士高明,将这个人情留给自己,就算李清不说此事,他也会开口,李亨微微一笑道:“你妻子诰命之事,我已经在替你办了,但却不能急,你知道为何?”

“属下不知。”

李亨背着手走了几步,忽然回头笑道:“如果现在封你妻子诰命,她就得留京了,相反,现在不封诰命,在官府档案中她就不算你正妻,可以随你走,你可明白吗?”

其实封帘儿诰命的奏请,礼部早就呈上去了,却被高力士暗中扣下,他知道李亨在李清成婚时做得不厚道,所以便将此人情留给李亨,以拉拢李清的心。

李清恍然大悟,这确实是自己没有想到之事,太子这一拉一打倒是有点手段,先给了人情,再装个枷,但他心中隐隐觉得还有些不妥,却又想不出不妥在何处。

停了一会儿,李亨又淡淡道:“你可知,鲜于仲通昨日已经进京了。”

李清默默无语,帘儿是他的义女他却不来探望,他对自己的成见可想而知,想到自己在鲜于复礼之死上负有的责任,李清心中不禁深为内疚,毕竟鲜于仲通对他有恩。

李亨象是知道他的心思,瞅了他一眼道:“那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他不想见你,我已经命他回蜀了。”

说到此,李亨亦叹道:“为换取崔光远度过此难,崔、李联姻之势看来已经不可挡了。”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压抑,两人都默而无言,李亨看了看天色,淡然道:“我不宜久留,得走了,就祝你一路顺风。”

“殿下也要保重!”

李亨点了点头,走到门口又想起一事,回头对李清笑道:“你尽管回家收拾东西,各部门的交接手续,我已经差人替你办了,到时你只需要签一下字便可。”

……

李清与太子的密唔不过在弹指几瞬间,三两句话便结束,但李清却明白,这次密唔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他正式披上了太子党的战袍,虽然太子还不信任他,但彼此都是利用,他又何必在意。

正想着,马车便回到了李琳府,明日就要起程了,他还有很多事没办,生意那边还得安排好,还要再去谢恩,虽然李隆基不一定见他,但姿态是一定要摆的。

还不到府门,李清透过车窗见府口站着十几名侍卫,簇拥着一名身着黄衣的宦官,门房正向他们解释什么,忽然看见李清的马车,赶紧向这边指了指,宦官回头,便大步向这边走来。

‘难道是来封帘儿诰命不成?不象,那宦官手上没有敕令。’

心念至此,刚才与李亨谈话时心中产生的疑而不解之惑,此时忽然明白过来,太子说暂不封诰命自己就可以带帘儿走,可是李隆基呢?难道他想不到吗?以李隆基的精明,绝不会想不到,只有两个可能,或许根本不需要人质留京,或许是另有隐情。

想着,见那宦官已经走了过来,李清急忙下了马车,那宦官上下打量李清一下,头一扬,眼睛朝天问道:“你可是沙州刺史李清?”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别帝京

李清见他气势傲慢,眼鼻朝天,心中自然明白,他无奈地摇摇头,从怀中摸了颗明珠塞去,微微笑道:“可是皇上找我。”

这太监正是鱼朝恩,前几日他不收李林甫之礼倒并不意味他不爱财,只是权衡利弊,拒绝比收礼所获的利益更大罢了,事实也是如此,当他‘如实’向皇上汇报自己拒收相国的贿礼,皇上虽没说什么,但明显外派自己的次数多了。

而对李清他就没有什么忌讳,只管摆脸色要钱,一颗明珠塞来,鱼朝恩的心中顿时乐开了花,立刻眉开眼笑道:“李都督猜得不错,皇上命你火速进宫见驾!”

顿一顿他又在李清耳边低声补充道:“皇上今天心情不太好,李都督说话可要注意了,尤其不要隐瞒任何事情。”

‘此话是何意?’李清想追问,但鱼朝恩却不肯再多说一个字,只催李清速速进宫,李清无奈,只得向他拱拱手问道:“多谢公公了,不知该怎么称呼公公?容李清以后再谢。”

“李都督客气了,咱家姓鱼,宫中一问便知。”

“鱼?”

李清微微一愣,暗暗忖道:“难道他就是鱼朝恩不成?”

此人八面玲珑,深得太子李亨信赖,在吐蕃攻进长安后,又因护驾有功,在代宗一朝又继续得宠,后来唐朝太监掌军之先河,便是由他所开。

李清深深看了他一眼,将他的相貌牢牢记在了心中。

……

李隆基确实十分烦恼,一早有御史弹劾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向契丹契丹及奚用兵,教训一下契丹和奚李隆基并不反对,对异族不仅要动恩,必要时也要用威严来压,那契丹李怀节就颇为张狂,年初来朝时就先是要求自己将平阳郡主嫁给他,后来亲事不成,便天天辱骂和亲公主,是需要教训教训,更重要是安禄山虽为节度使,有临机处置之权,但依然事事向自己请示,虽是异族,其忠心比一般汉人将领更为可嘉,是一根没有脑子的直肠子,倒也能让他放心。

李隆基恼火的不是这个,而是今天上午收到的另一份密报,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私募之军已经超过三万人,三万人,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小的节度府了。

事实上他也知道,北庭、朔方、安西、安南甚至安禄山的范阳,哪个都护府、节度府没有私募军队,各军府府兵不过十之三四,就连兵力最集中的京兆地区,府兵满员也不过六成,若不募兵,打仗根本无兵可用,难啊!他年年下令调查户籍、追查逃兵,但兵源还是年年减少,根本原因是土地均衡被破坏,大量土地向朝中权贵集中,用来稳定兵源的土地没有了,没有永业田和口分田牵制,哪个农民还愿意自掏腰包去当兵?

没有自愿兵,只能掏钱募兵,可钱在哪里?本来就不是用钱来交税,再加上这几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又是逐年锐减,去年滇东战事,朝廷掏钱养了一部分军,自从这个口子一开,各地纷纷要求同等待遇,开国以来就从不需朝廷负担的军费,一下子又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难道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吗?”

李隆基叹了口气,边境大将能够自力耕生,不耗费朝廷粮饷当然好,但拥兵坐大又成事实,这确实是一件两难之事,仿佛是一剂副作用极大的药,明知道它会伤及肺腑,但为治病,又不得不喝下。

可是今天这份密告却让李隆基份外警惕,皇甫惟明曾是太子少保,是太子的死硬支持者,若他生了异心,率私募兵入朝,谁能保证自己当年发动的宫廷政变不会再一次发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