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宋武大帝 [精校] (殷扬)



也许是感到有点难为情,顿了顿,接着道:“说起这胆小,老太婆还真的有点难为情。你们想想啊,当初伯颜大军到了临安时的情景和现在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都给你们发了路费,说是要你们到南方与朝庭汇合,那不过是说说而已,老太婆再不明白事理,还是明白一个理,就是历朝历代在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灭亡,真的有心来与朝庭共患难的有几人?你们这一去就好象是准备分手的两夫妻,大难来时各自飞了。”

谢道清这可是说了一句大实话,每个朝庭到了灭亡关头,能够与之共患难的又有几人?而且与之共患难的往往是那些平日里给打压的臣子,那些平日里满口忠君的臣子往往是携着巨资逃得没有了踪影,不知道躲到哪个角落去享福了。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时刻皇帝们往往会圣明过人,恍然大悟什么是忠臣,就是有点晚,只能应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废话,带着忠奸分明的正理进棺材。

想想当日情景,至少有一半臣子有不与朝庭共患难的想法,经谢道清提起,不由得低下了羞愧的头颅。

谢道清接着道:“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太婆已经以为大宋朝完了,没救了,也没有信心了,才想着念佛,想把鞑子的大军念退。可是啊,这佛祖也不保佑我大宋朝,没有让伯颜退军,还是皇上英明,带领你们,率领将士们誓死保卫临安,浴血奋战,才有今天这样大好的局面。”说到后来,很是激动,眼泪都流了下来。

“谁说她不明事理?这不是挺明白的吗?就是有点晚,要是在蒙古人刚开始攻打襄阳时就这样明辨事非,就能保住襄阳,这局势可比现在的强得太多了。”李隽对谢道清不得不刮目相看,她能自承错误到这地步,李隽是万万想不到,安慰她道:“寿和圣福,你不用多想了,现在不是好好的吗?临安还在,大宋朝仍在。明天,我们会更好。”

“明天,我们会更好”,这是很平淡的一句话,在此时的与会之人心里就不同了,那可比一万句誓言更有力量,群臣在文天祥的带领下齐道:“皇上圣明!”

谢道清喘口气道:“老太婆也不想说那些不好见人的话了,也就不说了。老太婆最后再说一句:你们好好跟着皇上,把鞑子赶出江南,赶出中原,把汴京也给老太婆拿回来。”想了想,道:“还有燕云十六州,那可是太祖就想收回来的领土,直到现在也没有着落,就全靠你们了。”

燕云十六州是五代十国时期“儿皇帝”石敬塘出卖给辽国的,宋太祖立国之后一直想收回来,就是没有机会,还特地弄了一个小金库,存了一笔银子,想的是机会成熟北伐燕云时再使用。宋太宗继位后,曾经趁辽国国丧期间五路出兵,结果是给萧太后打得大败而还,因而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宋人心中的梦,也是宋人心中的痛。

其实,燕云十六州是整个华夏的痛,燕云十六州地扼要冲之地,表里河山,易守难攻,是中原的北方屏障,失去了燕云之地的宋朝是苦不堪言,辽国,金国,还有蒙古都是以这里为跳板,大举进攻中原。

因而有人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宋朝之所以积弱,是因为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积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朝庭无能,不是因为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回来。不过,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把话题稍微扯远点,石敬塘这一出卖行为真的是后患无穷,从五代十国一直到宋朝灭亡,一共是三百多年,就是一个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回来,弄得整个中原连年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战祸不断,老百姓横死,不知道多少百姓因这一出卖而无辜葬送了性命。读史至此,往往让人发指,诅咒石敬塘这个儿皇帝,该下十八层地狱。直到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起全国政权,这一危害才结束。

“她还有这样的雄心,是不是胜仗具有激起人雄心的奇特疗效?要不要给常瑜推荐一下这个心药良方呢?”李隽是万万想不到谢道清会说出那样具有雄心的话,有点傻傻地看着这个颤微微的迟暮之躯,真有点不认识的感觉。

群臣在文天祥的带领下齐道:“寿和圣福圣明!”

对于文天祥来说,谢道清这个人物他是真的无话可说,文天祥多次遭到排挤打压都和她有极大的关系,压根就瞧不起她。万未想到,她也能说出这样具有雄心的话,而且还是说到文天祥的心里去了,文天祥称赞她圣明,也是破天荒的第一遭真心话。

谢道清其实也不笨,听得出群臣称赞她的话与往常不太一样,多了几分真心,很是高兴,道:“你们能够这样看老太婆,老太婆很是高兴,太高兴了。”抹了抹眼泪,道:“你们君臣乐吧,老太婆不扰你们的兴了。”转过身,对全皇后道:“滟儿,扶伯母回去。”

全皇后今天特地精心打扮了一番,挽了一个宫髻,头上插了一朵珠花,傅粉略施,美艳胜昔,多了几许妩媚,更多了几分高贵,让人不敢逼视。对于现在的全皇后来说,李隽这个冒牌的宋度宗已经不再是那个一心只想讨女人欢心的软皇帝,英明神武之极,伟岸一丈夫,就是泰山压来,他也能挡得住。李隽这些日子忙于处理国政,连面都难得一见,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亲近一下,谢道清却不识趣地要他走,实在是不愿意,站着不动。

谢道清扯了一下她的衣袖,在她耳边悄悄说:“滟儿,这里是他们男人的世界,我们女人不用呆在这里。”不由全皇后分说,拉着她走了。

“谁说她不明事理,不是挺通情达理吗?”李隽听清了谢道清的说话,望着她的背影,非常感激地想。

此刻的谢道清满心欢喜,连走路都多了几分龙马精神,好象年轻了二十岁。

谢道清一走,李隽这个正主儿开始登场了,该他给群臣圣训了,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李隽发表新年贺词。当然啦,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李隽自然是要说些庆贺之词,让大家高兴高兴。

李隽面对群臣,四平八稳一站,帝王气势自成,开始发表新年贺词,道:“列位臣工,列位将士,列位长者:我向你们拜年了。”话音一落,一片“皇上万岁!”的声音响起。

“皇上万岁”的呼声,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就听得太多了,他这个现代人实在是有点受不了,不由得眉头一皱,道:“在我正式讲话之前,我有一个提议,就是大家认为我说得好的话,不用喊皇上万岁,就鼓掌吧。”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李隽的讲话肯定是精彩纷呈,要是一到精彩处就喊一声“皇上万岁”,再跪下磕两响头,那也太折磨人了,兴致也会减掉很多,还是鼓掌来得好,群臣嘴里不说,心里很是赞成,道:“遵旨。”

李隽明白他们的心思,微微一笑,道:“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大宋朝经历了最为严验的考验,蒙古大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向临安推进,襄阳丢了,安庆丢了,南京丢了,镇江丢了,常州丢了,无锡丢了,江阴丢了,苏州丢了,松江丢了,嘉兴丢了,皋亭山丢了,溧水丢了,溧阳丢了,独松关丢了,大宋朝丢了大半个江南。最后,伯颜大军已以到了临安城下。这一切,都是错失造成的。错不在你们,错的是朕,是朕一病不起,没有及时处理军国之事,才有这样的败局。”

“我这个挽救了宋朝的最大功臣居然要给宋度宗这个昏君背黑锅,真让人别扭。”李隽在心里如是想。背这个黑锅,李隽很不爽,也是没办法,总不能在这种情况下指责群臣说,是你们无能造成的。作为渊博的学者,李隽非常清楚,历朝历代之所以有无能的臣子,那是因为皇帝无能,不能聚集能臣。别的不说,就说汉武帝,他之所以能够成就那么大的功业,还不是因为他能够聚集一大批能臣名将,《汉书》盛赞“诗书所美,难以过也。”再看看东汉光武帝,有“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有“凌烟阁二十四学士”,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些有用之臣,才成就了一番大功业。因而,所有的过错不能指责臣子,应该归罪于皇帝。

李隽提到那些丢掉的地方,群臣额头上就冒冷汗,怕李隽趁机追究他们一个抵抗不力的罪名,那可是吃罪不起,没想到李隽自己全扛了,群臣心中大喜,一齐跪下磕头,道:“皇上圣明!烛照万里!”

文天祥代表群臣颂扬道:“皇上勇于承担责任,胸怀坦荡,自三王五帝以来未有如皇上者,就是唐太宗也不及皇上之万一。”

唐太宗以勇于认错著称,那也是给魏征逼的,要不是魏征逼着他,他能认多少错就不好说了,正如他后期表现的那样,有点难以纳谏了。不要说逼,连提醒都没有人提醒一下,李隽就主动担待了,这份胸襟不能说不大,文天祥所言虽有夸张成份,倒也不太过。

李隽笑言道:“不是说好鼓掌的吗?怎么又磕头了?”

话音一落,一片掌声响起,气氛骤然活跃。

李隽手向下一压,示意群臣坐下,道:“好在天道荡荡,佑我大宋,经过列位臣工的努力,将士们的血战,终于保得临安不失。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们,大宋朝现在稳若磐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