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宋武大帝 [精校] (殷扬)



伯颜把筷子放下,对杨思威道:“安答这份情义真够厚的,伯颜不能不有所回赠。就赠我蒙古肉干十斤,马奶酒十斤。漠北苦寒之地,没什么好东西,请贵使转告安答,还请笑纳。”

伯颜的意思非常明白,他的意思是说,既然你喜欢吃我们的肉干,喝我们的马奶酒,我就送给你们,等我大军踏平江南,让所有南朝人都吃我们蒙古的肉干,喝我们的马奶酒。

“你真是做梦。只要皇上在,你的阴谋就不会得逞。”杨思威心里明白伯颜的用意,也不叫破,道:“皇上说了,当此佳节之期,不想看到刀兵再起,有意和丞相订一个君子协定,不知丞相是否允许?”

禁止屠杀,收买江南民心,这是忽必烈给伯颜的旨意,让江南老百姓过上一个平安的春节,也是一个不错的收卖行动,伯颜欣然应允,道:“既然安答有这份心,我怎会没有成人之美之心。”

“谢丞相。”杨思威接着道:“皇上的意思是在春节到来之后,双方休战三日,不得杀伤对方人员。若有人想趁机滋事,可以暂拿,三日之期一过,再交换回来。”

最后一句是在告诉伯颜,你别想趁这三天时间做手脚,我是严阵以待的,你若违返了规定,我也不客气。伯颜不会不懂,笑道:“就照安答说的办。”

“素闻丞相向慕汉文化,多读我朝诗书,犹工春联。皇上近日看中了一个地方,打算建一座行营,想贴上一副春联,却只有上联,没有下联。皇上的意思是想请丞相念在安答情份上对出下联,了却皇上这一心愿。”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为不少学者惊叹的:中国人一向有同化征服者的本领。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少数民族向往。后赵皇帝石勒残暴嗜杀,比起蒙古人来丝毫不逊色,但是他有一桩好处,就是喜欢汉文化,曾经秉烛夜读,这就是传为佳话的“石勒读汉书”典故。

蒙古人也向往汉文化,忽必烈就是其中的急先锋,伯颜也没有少读汉书,对文汉化的了解也是不凡。伯颜明白,宋朝不缺文人,文天祥就是一个才思极其敏捷的文坛圣手,即便李隽有对不上的对子也可以找他,他这样做是在刁难他,断不可示弱,道:“不知道安答的上联是什么?”

杨思威取出一张描金红纸,铺在桌子上,两个太监忙把笔墨侍候着,明显李隽早就算准他不会推迟,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

“皇上的上联是:古国数千年伟乎鼎盛。”杨思威念道:“请丞相和下联。”

伯颜想都不用想都知道李隽的意思,是说在他的治理下,南宋这头病得快死的骆驼焕发了青春,华夏又生起了新的希望。后面的威胁之意不说,谁都明白了。

伯颜心想也不能示弱,稍一凝思,立时有了主意,饱醮浓墨,在描金红纸上写道:“长城一万里壮哉更新。”写完,对杨思威道:“这句如何?”

“好好好,很好。”杨思威表面上在赞叹,心里把伯颜的老祖宗都问候了一遍。

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在当时却给蒙古人占据着。伯颜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也不过了,就是说我们占据了你们的长城,在我们的治理下气象一新。这确实是不错的针锋相对之词,也亏得伯颜才思敏,瞬间就想到了。

杨思威别有用意地看了一眼伯颜道:“丞相此句意境宏大,气势不凡,皇上会送你一份大礼。丞相,告辞。”也不等伯颜问是什么大礼,大步出门而去。

……

伯颜双手背在背后,不住地踱来踱去,一脸的焦虑,好象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似的。

阿剌罕不满地道:“丞相,你这是怎么了?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焦躁不安过。”伯颜一向镇定自若,如此不安还是破天荒第一遭,由不得阿剌罕不惊奇。

“不对,不对,肯定不对,他不会无缘无故地来给我送礼,肯定还有阴谋。”伯颜拍着脑门,沉思着说:“杨思威临走时说要送我一份大礼,却没送就走了。这大礼是什么?”

“会不会这就是他的阴谋?”阿剌罕也是摸不着头脑。

伯颜停步,想了一下,道:“想不明白,不去想他了。传令各营,严密把守,以防给奸人混进来。”

阿剌罕不同意他的话,道:“丞相,你这话就不对了。以我的看法,他还是信守承诺之人,既已说好停战,就不会滋事。”

“我也是这样看,可我总觉得不对劲。”伯颜的话音才落,营里传来一阵砰砰的响声。这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整个松江都沸腾了。

阿剌罕吓了一大跳,道:“来了?”

事到临头,伯颜反倒安静下来,道:“来人,发生了什么事?”

亲兵队长在伯颜同意后出去了,不一会儿一脸的气愤而回,向伯颜报告道:“启禀丞相,有人在营里发鞭炮。”

“这就是礼物。”伯颜瞬间明白了,心结一去,立时畅快了许多,笑着对阿剌罕道:“亏他想得出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为了给我放鞭炮。传令各营,不要惊慌,守住各个通道,把这些来送礼的人给我好好招呼招呼。”

想到要是拿住李隽派出来送鞭炮的人,再和李隽讨价还价,那可是很不错的一件光荣事,伯颜和阿剌罕都笑了。

亲兵队长仍是一脸的苦相,道:“丞相,我们的人给杀了不少,人头就挂在城门口。”

“有这等事?”伯颜惊奇得眼睛都突出来了。随即想到特种部队神出鬼没,潜进营里来杀些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立时释然,道:“走,去看看。”

伯颜在阿剌罕的陪同下,在亲兵的簇拥下来到城门口,远远地看见一排人头高高挂在城头上,不下百八十颗之多。

“他违反了协定,我们也不用遵守,给他以牙还牙。”阿剌罕咬牙切齿地道。

伯颜抬头望了一下天上的星星,道:“不,他遵守了协定。他说的是春节到来之后,现在子时还没有过,是年三十,春节还没到。”

阿剌罕给伯颜这么一说,心想也是这个理,按照汉人传统,春节是大年初一,不是年三十,没有过子时,李隽就没有违背承诺。突然,他指着城门,惊奇之极地道:“看,他还给我们送来了春联。”

伯颜顺着他手指望去,只见城门上贴着一幅春联,上联是“古国数千年伟乎鼎盛”,下联正是伯颜手书的“长城一万里壮哉更新”。伯颜一笑,心想你还真有心,费了这么大的周折,原来就是为了这事。笑颜只在脸上存在了一瞬,看见李隽手书的横批,才知道上了李隽的大当,心中为之气结,一口气上不来,鲜血象水一样喷了出来,头一歪,晕了过去。

第108章 还我河山

李隽和全皇后一左一右地搀着谢道清走了进来,只见殿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不仅有文武百官,还有在临安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军官士卒代表,以及特别挑选出来年高德重,为人敬仰的长者。

这些都是李隽的意思。李隽非常清楚,南宋军队急需一大批有能力、头脑灵活、敢打敢拼、指挥果断、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军官,要是有了一支精干的军官队伍,宋军的战斗力将会呈直线上升。在这华夏的喜庆日子里,自然要从军队中挑选一批立过军功的军官和士卒来参加这庆典,要让他们知道,只要立下军功,朝庭是不会亏待他们的。由他们当喉舌,回去向全军宣传,就平添了许多免费宣传员。

对于年老长者自是不用说了,每逢朝庭有大的庆祝活动都少不了他们,当然是跑不了的。李隽非常清楚地知道,南宋的民心极待振奋,这不能怪老百姓,只能怪朝庭的无能,败得太多了,连不该败的仗也给败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士气低落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了这批长者,他们回去宣传一番,效果会增大很多。再加上其他的宣传措施,李隽相信整个南宋老百姓都会重拾信心,为抗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文天祥的带领下,文武百官和年老长者跪下叩头,道:“参见寿和圣福!参见皇上!参见皇后!”

人多,声势也大,再加上今天的气氛很不错,谢道清拄着龙头拐杖看着跪了一地的文武大臣、军官士卒和长者们,高兴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还是李隽笑着带她处理,道:“起来吧,起来吧,都起来。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就不用这些虚礼了,大家好好过一个热热闹闹的除夕。”对于谢道清,李隽着实不敢恭维她,但是碍于当时的礼法,她不能不来,李隽只好把她请来。

“对对对,皇上说得对,这是喜庆的日子,你们好好乐乐,不要这些虚礼。都起来吧,都起来吧。”谢道清笑着唠叨起来。

“谢寿和圣福!谢皇上!谢皇后!”群臣施过礼站了起来。

李隽扶着谢道清坐下,道:“寿和圣福,你给大家讲几句吧。”这是礼节所需,李隽虽和谢道清没有亲属关系,他毕竟占用的是宋度宗的身体,也不得不顾忌这一层。

“请寿和圣福圣训。”群臣请示。

与其说临安保卫战的胜仗来得极不容易,还不如说来得太出人意料,谢道清发了遣散费准备遣散群臣了,李隽却意外地来到这个世界,经过他一番努力,终于结出了这个硕果。一想起这事,谢道清就免不了有点惭愧,也有几许兴奋,道:“大家都要我老太婆来说说,老太婆就来说说。你们都知道我老太婆一是胆小,二是信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