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暴君颜良 (陷阵都尉)


邺城失陷未久,司马懿便接到了刘备从巨鹿发来的圣旨,命他分并州之军,往巨鹿增防。
司马懿收到刘备的圣旨后,却如张飞一样,以各种的借口,据不发兵。
而刘备的圣旨刚到不久,伊籍就带着颜良招降的“诚意”,抵达了并州州治所在的晋阳城。
司马懿并没有回拒伊籍,而是宾客之礼,接见了伊籍。
伊籍遂将颜良的招降文书,转交给了司马懿,并不吝惜言辞,口若悬河的对司马懿进行了一番说降。
司马懿并没有当场拒绝伊籍,但也没有答应,而是将伊籍送入馆舍,吩咐厚待。
随后,司马懿便将自己的兄长司马朗叫来,共同商议这伊籍招降之事。
“仲达啊,你没有当场拒绝那伊籍,莫非是动了归降颜良之心?”司马朗疑道。
司马懿却只淡淡一笑:“只要我们司马家的利益能得到保障,效忠于谁,其实都不重要。”
司马朗沉默了下来,似乎为司马懿的冷静和“趋利姓”,感到有些震惊。
沉思了半晌,司马朗叹道:“而今邺城已失,刘氏形势窘迫,似乎已难挽回败局,既是如此,咱们司马懿确实没必要陪着刘氏殉葬。”
见得兄长能够想通,司马懿面露一丝微笑,表示了欣慰。
“可是,既是汉国覆灭,大楚一统天下已成定局,仲达你何不干脆当场就答应了那伊籍,以并州归降于大楚,也算立了一件献降大功,将来我们司马家在楚国中,也会有立足之地。”
听得司马朗之言,司马懿眉头微微一凝:“兄长啊,凭你我这一代司马氏的才华,再加上咱们的献降之功,于楚国中立足,自然不成问题,但兄长想想,若是下一代,再下一代呢?
司马朗就愣住了,却未想到自家弟弟想的那么深远,一时不知司马懿什么意思。
“咱们司马家在汉国中,凭着咱们世家豪门的身份,依九品官人制,可世世代代,永世为官。”
“可楚国呢,楚国的科举之制,却是唯才是用,倘若咱们司马懿,某一代中资质平庸,人才凋零,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司马家岂非就此被逐出官场,司马家的利益,又将拿什么来保护?”
司马懿的一番话,把司马朗是问得心惊胆战,此刻,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弟弟,到底在担心什么。
其实,司马家与颜良,并无任何恩怨,司马家真正的敌人,乃是颜良实施的那套科举选官制。
或者说,这套制度,不仅仅是司马家的敌人,更是世族豪强们的敌人。
司马家乃河北世族的代表,当然不仅仅要为司马家,同时也要为世族的利益设想。
“仲达言之有理,楚国一日不废科举制,对咱们司马家就是一日的威胁,降与不降,确实该当慎重考虑。”想通了的司马朗,自然是赞同弟弟的意思。
可转念一想,司马朗又眉头一皱,“可是眼下的汉国的覆灭已成定局,咱们就算不降楚,那颜良灭了刘氏后,必然也会转而来攻并州,那时的咱们,除了归降,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司马懿却冷笑一声:“颜良势力虽盛,但从去岁至今,两场围城苦战,相信也元气大损,他想速灭刘氏,也非易事。那颜良之所以派人来说降咱们,相信正是想利用我们的归降,速平河北。既然颜良有此心思,咱们便有了和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讨价还价?
司马朗一愣,不禁又面露茫然为。
司马懿的嘴角处,却掠起了一丝狡诈的诡笑。
……
数天后,伊籍离开晋阳,归往了邺城。
伊籍的回归,带回了司马懿,对于颜良招降的回复。
令人欣慰的是,司马懿并没有拒绝归降,相反,他还对降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但颜良不爽的却是,司马懿对归降,还开出了一个条件。
“天下间,敢跟朕谈条件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朕倒想听听,司马懿这只狼跟朕开了什么条件。”颜良言语不屑,示意伊籍说下去。
伊籍便道:“启禀陛下,那司马懿说了,只要陛下能废除科举,改用九品官人制,他将无条件的以并州献降于陛下。”
原来如此。
历史上的司马家,正是因为获得世族的支持,才能取代曹氏,建立晋国。
而晋国立国后,马上对魏国时的九品官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把门第作为了选官的唯一标准。
晋国,彻底成了维护世族利益之国。
由此可见,司马氏乃是彻头彻尾的世族代言人。
颜良深知九品官人制的危害,他当然不会傻到用此制度,等着某个世族枭臣,篡夺自己子孙的皇位。
司马懿的这个条件,可以说是触碰了颜良的底线,威胁到了大楚社稷的根本利益。
冷哼一声,颜良的脸色骤变,汹汹的阴怒之色涌现。
他猛一回头,厉声道:“告诉司马懿,敢跟朕谈条件,他就洗干净脖子,等着朕灭完了刘备,再去灭他司马氏满门吧!”

第八百七十一章死刑通知书

(求月票啊,都尉拜谢)
司马懿想从颜良这里来讨便宜,颜良给他的回复,却是宣告给司马氏下了死刑通知。
一骑楚骑飞奔出邺城,很快就将颜良肃杀的圣旨,发往了晋阳。
晋阳城中,司马懿还在巴巴的等着颜良的回复。
司马懿对于自己开出的条件,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在自己的亲笔修书中,详细的阐述了九品官人制的优点,他觉得凭着自己的文采,必可说动颜良。
而且,这九品官人制能助颜良赢得河北世族,乃至天下世族的归心。
在司马懿看来,当初颜良为了针对刘备的九品官人制,方才推出了科举制与之抗衡,如今刘备的覆灭已经在眼前,颜良理应当认清现实,用更有利于他统治的九品官人制,来代替科举制才是。
司马懿相信,以颜良的眼光,应当能看到九品官人制的切实好处。
但司马懿却不知,颜良的眼光,远超乎他想象的远,颜良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十几年,更是之后的百年千年。
司马懿满怀信心的等着颜良的回复时,最后,他却等来了颜良的一纸通碟。
当司马懿拿到那道圣旨时,整个人都惊怔在了原地,双手甚至还微微颤栗,眼眸中充满了惊疑与茫然。
“怎么可能,九品官人制有这么大的好处,这姓颜的为何会拒绝?”司马懿惊得喃喃自语,无法理解。
司马朗也是满腹惊疑,以他兄弟二人的才智,皆是无法理解颜良的思维方式。
不过,司马朗很快镇定了下来,慌道:“仲达啊,这个颜良真是疯了,眼下他口口声声要灭咱们司马家,咱们该怎么办才好?”
司马懿按下了对颜良的惊疑,开始思索起眼下的所面临的处境。
刘备那头是不能发兵去救的,无论发多少兵,河北平原上都会被楚国无尽的兵潮所淹没。
唯今之计,唯有保存实力,到时凭借并州的山险,以抵御颜良的进攻。
毕竟,并州不比冀州,此间西有黄河,东有太行,表里山河,险峻之极。
司马懿相信,只要他有足够的兵力,扼守住并州各处险要,颜良纵有十倍大军,也休想攻入并州。
问题却是,司马懿手中仅有三万兵马,何以自保。
对于司马懿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扩充兵力,可是,并州乃贫瘠之地,粮草不丰,人丁不旺,又如何扩充兵力呢?
司马懿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之中。
最后,他来到了地图前,仔细的审视着并州内外的势力布局。
冥思苦想之下,司马懿眼眸蓦的一亮,脸上闪过兴奋之色,似乎已是想到了破解眼前困局之策。
蓦然回首,司马懿的脸上,已是恢复了那沉静的自信。
“大哥,烦劳你速速收拾金银财货,替我远走一趟吧。”司马懿道。
远走一趟?
司马朗一怔,茫然道:“仲达,你要我去哪里?”
“鲜卑!”司马懿抬手一指地图,斩钉截铁道。
鲜卑?
司马朗目光投向地图,在那并州以北的塞外广阔草原上,标写着数处鲜卑部放牧名称,他猛然之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鲜卑部族雄踞塞北,近年来那鲜卑王轲比能,连年征战,统一了鲜卑数部,使鲜卑族的实力大增,有这样一支强大的近邻在,咱们焉能不为我所用呢。”
司马懿滔滔不绝,脸上浮现出了诡秘之笑。
“仲达,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叫我出使鲜卑,结好那轲比能,让他帮我们抗击颜良吗?”司马朗惊喜的问道。
司马懿微微点头,得意道:“姓颜的素来仇视胡虏,南匈奴和西羌的覆没,就是最好的例证,倘若拿下并州,将来必会对鲜卑用兵。大哥此番北去,就是要向那轲比能晓以利害,促使他和我们结盟,一旦颜良敢犯并州,咱们便可引鲜卑入塞,助我们抵御颜贼。”
司马懿洋洋洒洒一番话,道出了他的计策。
司马朗听得越发兴奋,仿佛也看到了希望,精神顿时大振。
兴奋片刻,司马朗却又面露忧色,“仲达此计虽妙,然鲜卑毕竟是胡虏,倘若引其大举入塞,进入中原,只怕会将来成为大祸啊。”
“大哥你多虑了。”司马懿却冷笑一声,不以为然道:“胡虏愚蠢,所图者无非是利也,只要我们拿捏得好,胡人尽可我为所用,却形成不祸端。”
司马懿极是自信,仿佛把胡人看得极为透彻,俨然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