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凤雏 (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老将军,兴霸当以和为贵!”魏延说罢,对二人道:“不如让魏某任先锋之职,如此以来,二位也不必争执!”

“你闭嘴!”

“不干你事,瞎掺和什么!”

甘宁一声怒喝,黄忠也不禁出言相斥,诸葛亮见三人争执不已,亦不劝说,好整以暇的看着三人争吵,半晌之后,三人吵得气喘嘘嘘,忽有士卒飞马来报,言汉中张鲁,遣使者言投降之事。

诸葛亮闻言,淡然一笑,对三人道:“如此一来,众位将军便无须争吵了。”

三人闻言,面面相觑,甘宁片刻便回过神来,对诸葛亮道:“孔明,你早有所料?”

诸葛亮闻言,不置可否,命人引汉中使者入帐,使者递上张鲁手书,便退出营帐,诸葛亮看过书信之后,微微点头,命三人一同观之。

“一个刘璋,换一州之地,划得来!”魏延说罢,黄忠便道:“这汉中早晚被我荆襄所得,何必答应张鲁要求,不如与之一战,将其擒拿!”

“只是老将军想活动手脚了吧。”甘宁闻言笑道:“不过宁与老将军意见一致,若其有意投降,何须我大军压境,如今距汉中城仅百里之遥,朝发夕至,占他城池,无非也就一天功夫。”

甘宁说罢,三人又争执不下,诸葛亮见状,不禁苦笑,对三人道:“三位将军莫要再吵,这张鲁的要求,亮不会答应,刘璋乃降上将军之人,如今也是我等同僚,若应下张鲁要求,天下人皆道我荆襄,见利忘义,日后何人肯归附山民?”

“就是这个理!”甘宁闻言大笑,道:“不如甘某妥协一下,孔明,你就让宁与黄老将军,同为先锋好了!”

“杀鸡焉用牛刀?兴霸,我与你同去!”魏延摩拳擦掌,甘宁蠢蠢欲动,黄忠见二人斗志昂扬,哭笑不得道:“你二人莫非视老夫于无物乎?”

见三人大眼瞪小眼的于帐中对视,诸葛亮轻笑一声,对三人道:“此战打与不打,如今难有定论,一切还要等亮见过那张鲁之后,再作判断,既然张鲁约亮城前一叙,亮便与之奉陪,至于何人先锋,总要等亮心有决断之后,再作安排吧。”

诸葛亮说罢,三人不再言语,黄忠见天色已晚,便命士卒埋锅造饭,翌日一早,准备停当,诸葛亮令后军缓行,引着三将待万余军马,往汉中而去。

行至城下,诸葛亮便见那张鲁一身道袍,率数名汉中将校,从城门而出,黄忠止住前行军马,甘宁,魏延二人,各引十余轻骑,随诸葛亮往阵前而去。

“亮见过师君。”诸葛亮于马上躬身一礼,张鲁见状,连忙回礼道:“见过孔明军师,不知军师大人对之前张某所请,已有决断?”

诸葛亮闻言,微微点头,道:“刘璋杀师君亲族,师君欲报仇雪恨,亮心中理解,只是如今刘璋已归附我主,且西川一州之地,尽被我主所有,刘璋与亮一般,乃上将军帐下之臣,此事亮不敢擅专!”

张鲁闻言,微微愕然,对诸葛亮道:“张某所提要求,仅是报仇,并未对上将军索取一丝利益,如今鲁诚心归附,军师莫非连这点面子,都不卖张某么?”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叹,一脸诚恳道:“屠师君亲族者,如今已幡然悔悟,亮以为师君当为这汉中一郡百姓着想,放下心中执念……”

诸葛亮说罢,张鲁双目圆睁,一脸怒容道:“杀母之仇,弑弟之恨,岂是说放下就可放下的?”

“此一时,彼一时。”诸葛亮闻言,风轻云淡道:“不如师君投降之后,去襄阳见见季玉,再做决断,是否报仇?”

“倒是打的好算盘!”张鲁闻言怒道:“凭白无故,得我汉中,军师大人还真是好算计。”

诸葛亮还欲再言,却见甘宁上前一步,对张鲁道:“莫要以为你汉中城坚,如若不降,我等亦可自取!”

“那张某便看看上将军大军,如何勇武吧!”张鲁说罢,便欲归去,诸葛亮见状,轻叹一声,对张鲁道:“师君何必如此,亮之前于襄阳之时,也见过季玉数次,提及师君之事,季玉心中,追悔莫及,如今我大军兵临城下,夺城只在顷刻之间,师君以为,亮有必要,欺骗于你么?”

张鲁闻言,半晌无语,侧目看了一眼诸葛亮身后,那万余杀气腾腾的荆襄军马,又抬头看了一眼城头之上,士气衰败的自家士卒,神情一阵黯然,勒紧缰绳,调转马头。

“一郡之地,难换那刘璋一命,只因刘璋乃上将军臣属,上将军气魄,张某如今已知。”张鲁闻言,长叹一声,对诸葛亮道:“若军师不应张某,杀刘璋以报家仇,张某不怪,只是军师可否留张某‘五斗米教’之香火,如若军师答应张某这般要求,这汉中城,便是予了上将军,又有何妨?”

NO.343 汉中定,张鲁降

见张鲁言辞恳切,诸葛亮轻轻摇了摇头,对张鲁笑道:“亮不欲欺瞒师君,若师君献城投降,亮亦难保上将军会应下师君所请,一路而来,亮观汉中百姓,皆对师君感恩戴德,安贫乐道,亮可应下师君,必于上将军面前,建言师君提议,只是这上将军是否答应,亮无法保证。”

诸葛亮说罢,张鲁心中暗道:虽诸葛亮大权在握,可天下谁人不知,荆襄真正能够做主的,还是那庞山民。不过诸葛亮的诚恳亦赢得了张鲁心中不少好感,若诸葛亮想都没想,便痛痛快快的答应下来,张鲁如何肯信?

想到此处,张鲁一脸平静的点了点头,调转马头道:“开城门,随老夫一道投降吧。”

张鲁说罢,早有城中士卒,推开汉中城门,张鲁与诸葛亮二人联袂入城,城中士卒并不抵抗,武器亦被西川军马尽数收拢,西川大军,喜气洋洋,可黄忠等人,却对西川毫不抵抗,颇为不愉。

只是来汉中转了一圈,张鲁便老老实实的投降荆襄,如此一来,功劳何在?

待入太守府后,张鲁请诸葛亮居于诸位,一众汉中将校,皆侍立阶下,诸葛亮见汉中诸人,神情恭谨,温和一笑道:“师君肯献城投降,与我西川将士,便是同僚,各位无须如此拘谨。”

阶下汉中群臣,默然不语,张鲁将印绶献上之后,对诸葛亮道:“孔明军师,这汉中府库,粮秣充足,足够十万大军,三月用度。”

张鲁说罢,诸葛亮一脸疑惑,对张鲁道:“亮沿途所见,百姓生活,并不富庶,为何城中府库,却如此充足?”

张鲁闻言,颇为自豪道:“近些年来,汉中风调雨顺,粮草所得,也算不少,且老夫广传教义,使百姓各取所需,而不贪婪,如今汉中一地,比灵帝时,人口增长数万有余……”

诸葛亮闻言,心中暗赞,这张鲁于安民一道,果然有些手段,灵帝之后,各地诸侯多经战乱,而汉中却安定祥和,如此看来,张鲁活人无数,功绩不小。

只是诸葛亮心中也暗暗奇怪,这汉中殷富,为何百姓生计,却如此贫穷?诸葛亮已见张鲁其人,观其言行,并非吝啬之徒,诸葛亮无论如何也难以想通,这五斗米教如何将汉中打理成现在这般诡异光景。

见诸葛亮陷入思索,张鲁亦不打扰,诸葛亮回过神来,见张鲁与一众西川将校皆听候发落,不禁笑道:“倒是亮怠慢诸位了,如今亮已入汉中,当与师君及诸位同僚,一道欢宴。”

说罢,张鲁及汉中降将们面上气色,皆比之先前好了不少,一夜欢宴,待殿上诸将皆微醺之时,诸葛亮约张鲁于后堂相见,对其言明,这投降之后,张鲁当亲往西川,与庞山民商议“五斗米教”之事,并在张鲁面前,将西川大军一路见闻详细记下,算是帮衬张鲁说服庞山民,使“五斗米教”延续下去。

张鲁得孔明书信,心中喜悦,对诸葛亮笑道:“孔明军师,果为信人!”

信使快马加鞭,一路往长沙而去,三日之后,这汉中战报便出现在了庞山民的书案之上,庞山民与庞统看过信后,庞统一脸奇怪,对庞山民道:“孔明极少有赞人之时,如此看来,这张鲁倒也有些能耐,统本以为,这荆襄如今便是人间乐土,却未曾想到,汉中百姓,比之荆襄更为和谐。”

庞山民将书信放下,不禁笑道:“士元此言谬也,若是人间乐土,庞某又怎会攻伐西川?士元勿要忘却,这汉中府库虽丰,百姓却不富足,当下百姓和睦,是建立在黄巾乱后,天下动荡的基础上的,若汉中近些年来,不如现下这般风调雨顺,百姓食不果腹,还会如此和谐么?”

庞统闻言,半晌无言,却见庞山民道:“若士元心中好奇,待张鲁入长沙后,庞某愿与之一辩,只要那张鲁可将为兄说服,便使其为一郡太守,广传教徒!”

“如此看来,兄长已胜券在握?”庞统闻言笑道:“既然如此,待那张鲁来长沙后,统定要看看,兄长是如何说服这位师君大人了。”

张鲁献城投降之事,并不隐秘,不过数日,各路诸侯皆已知晓,自汉中归庞山民统辖后,这庞山民占地广袤,于各家诸侯之中,首屈一指,且马腾,江东皆放缓了对曹操的攻势,徐庶与周瑜尽皆不傻,如此局面,若说先前庞山民未与曹操通气,怕是无人会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