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凤雏 (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清点战损,周瑜不禁长叹一声,五万军马攻城,死伤两万有余,而城头曹操军马,却几乎毫发无伤,若再这般打下去,不用说是占领合肥,寿春等地了,便是那郭嘉见江东军马气势衰微,怕也会出城一战。

见营中诸将,皆无战心,周瑜轻叹,沉吟不语。

鲁肃见周瑜一筹莫展,思索片刻,对周瑜道:“公瑾勿要忧愁,若占合肥,还可从庐江调集军马,此番征讨曹操,仲谋将军中大权,尽数交付公瑾,一役胜败,并不影响我江东拓土之大局!”

周瑜闻言,面色微微好转,只是想起这军中上将已被那张辽连败数人,心中郁愤难平,周瑜也知道,这大军之中,难有上将可敌那张辽威猛,以周瑜观之,江东可与马上与张辽对决者,除太史慈外,便是周泰,怎奈此二人皆有军务,太史慈须平定山越作乱,而周泰则要镇守庐江,防荆襄军马趁虚而入。

想到此处,周瑜心中不禁懊悔,早知如此,便不以那兵多之利,强攻城池了,这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滋味,当真是痛彻心肺。

与城外沉闷的江东大营截然相反,合肥城中,曹营军马皆欢欣鼓舞,便是郭嘉也对之前战果,激动不已,若不是临阵机变,遣张辽出城冲杀,这江东军马此时怕是已入了城池之中,一想到之前不少江东士卒登上城头的场景,郭嘉也难以平静,冷汗连连。

好歹是胜了一场,更确切的说是打退了周瑜的第一波进攻,郭嘉心中清楚周瑜的打算,此番对合肥,寿春二地,江东志在必得,虽先前一役干掉了不少江东将士,可是那周瑜并不会因一战之败而就此罢手。

见郭嘉一脸思索之色,张辽心中不解,对郭嘉道:“此番大胜,奉孝为何闷闷不乐?”

“虽胜一场,却不可小觑那周瑜心计,此人于统兵之道,本领非凡,文远可曾记得,这厮只于营前擂鼓助威,麾下江东士卒便悍不畏死?”郭嘉一脸深沉,轻叹一声:“以郭某对那周瑜了解,其下次攻我合肥,手段怕是更为厉害,如今便是郭某也无把握,保合肥不失,守城一事也只得尽人事,听天命了。”

张辽闻言,微微点头,对郭嘉道:“不如遣人往丞相处求援。”

“便是许都军马,亦捉襟见肘,丞相哪有军马,援我合肥?”郭嘉闻言苦笑,对张辽道:“好在我城中物资不少,如今可命士卒,抢修城防,防城外大军再至。”

合肥一场大战的消息,不过数日,便被各家诸侯得知,孙权知程普身死,于大殿痛哭不已,程普对孙家忠心耿耿,立下功勋无数,如今却于合肥誓死不降,自坠城池而死,孙权咬牙切齿,手书一封,送予周瑜,告知周瑜,不过数日,江东又有军马渡江,且率队之人,乃大将太史慈,至于山越趁机作乱之事,孙权引军亲征,虽不得在江北与曹军相争沙场,可孙权亦悍然决定,为出征将士,解后顾之忧。

长沙太守府中,庞山民得知合肥消息之后,嗟叹不已,之前放程普一条生路,未曾想到这只过数月,程普依然是死在了沙场之上,周瑜难破合肥,对庞山民而言,虽是好事,可庞山民心中,并无一丝喜悦。

庞统见庞山民一脸悲戚之色,心中奇怪,对庞山民道:“程普之死,对我荆襄而言,乃是喜事,兄长却为何愁眉不展?”

“之前饶他一命,程老将军未陨于江夏,却死在合肥,庞某心中感慨,这上将身死,令人惋惜。”庞山民说罢,庞统却不禁大笑,对庞山民道:“征战沙场,哪有不死人的?如今这合肥局势,于统心中乃是再好不过,郭嘉与那周瑜僵持不下,这合肥一地,两家诸侯的军马必定越死越多,而我荆襄,便可坐视两家诸侯结怨,长此以往,无论合肥最终是被江东所得,还是再郭嘉镇守之下,固若金汤,对我荆襄,皆有益处。”

庞统说的不假,可庞山民心中仍然觉得有些可惜,程普于合肥城上,死的壮烈,如此忠臣,若是庞山民早知其会是这般下场,又怎会于江夏一战之后,放其离去?

虽互为敌手,可庞山民对这等忠直之人,亦极为欣赏,尽管庞山民也如庞统一般,希望合肥之战,令孙曹两家长久交恶,可是却不愿听到两军之中上将阵亡的消息,这敌军之中的英雄人物,若不能与之相交,庞山民也希望与之较量一番。

当庞山民与庞统面前说过心事,庞统不禁大笑,对庞山民道:“兄长如此心情,庞某亦懂,只是放眼当今乱世天下,英雄辈出,兄长可与之尽皆结交?群英会之时,庞统便知兄长喜好,如今看来,兄长征战天下,除欲荡平乱世之外,还欲相识天下英雄。”

庞山民闻言,微微点头,对庞统道:“正如士元所言,各路诸侯,皆有可敬之人,庞某恨不得尽数得之,庞某虽知,这等贪婪,并不可取,可是若不能与之为友,便与之相争沙场,观其风姿,也是庞某心中夙愿。”

正感慨间,又有士卒直入堂中,见庞山民后,躬身拜道:“禀上将军,西川来人,有书信送上!”

庞山民闻言,接过书信,摊开一看,对庞统笑道:“孔明大军,已过葭萌关,张鲁果然毫无防备,如今已连破数城,势如破竹!”

NO.342 汉中张鲁,五斗米教

汉中城中,张鲁得知西川军马兵出葭萌关,心中大惊,庞山民攻汝南一事,天下皆知,张鲁亦以为庞山民并无余力,攻伐汉中,可是据败军回报,此番西川军马,浩浩荡荡,不下十万,大军所过之处,汉中将校望尘而逃,无人敢与之接战,再过一日,便抵汉中城下。

张鲁忙召集群臣议事,商议对敌之策,军师阎圃劝张鲁死战,而其弟张卫,曾于西川见过诸葛亮所率军马威势,自知难敌,劝张鲁率众投降。

阎圃闻张卫之言,冷笑不止,对张卫道:“师君若降,世间再无‘五斗米教’,我等虽得富贵,可治下百姓,尽皆遭厄,依汝看来,是一人富贵重要,还是一郡百姓的生计重要?”

张卫闻言,不知该如何作答,支唔半晌,对阎圃道:“谁人不知,荆襄富甲天下,若我等归降,百姓未尝不得富贵!”

张鲁本就是优柔寡断之人,闻二人争执,更不知该如何抉择,五斗米教乃张鲁数年心血,张鲁也不忍抛弃,可是以庞山民行事,若其占下汉中,五斗米教必被其遣散,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张鲁心中自然不舍。

想到此处,张鲁对阎圃道:“可否与那诸葛亮相约,城前一会,若其允我等执掌汉中,便是纳贡称臣,鲁亦在所不惜!”

“汉中乃出川要道,若被庞山民所得,守汉中者,必其心腹,师君此般想法,太过天真。”阎圃说罢,一脸坚决,对张鲁道:“自师君掌汉中后,民心归附,治下百姓,多为我教教众,若师君肯与那诸葛亮死战,此役未必会输!”

“军师以为这诸葛亮治下军马,会与那刘璋军马一般?”张卫闻言不禁嗤笑,对阎圃道:“且那诸葛亮有鬼神之能,攻伐西川,只用数月,依卫看来,不如请降,只求庞山民肯允我等,手刃刘璋,如此一来,即可报仇,亦可于荆襄为官,两全其美,岂不甚好?”

“可教众对师君寄予厚望……”阎圃还欲再劝,张鲁却想起之前刘璋杀其家人,对阎圃道:“如今敌军势大,且我汉中孤立无援,便是与之对敌沙场,遭难者亦是我教教众,如若那诸葛亮肯应张某,为家人报仇雪恨,便是投降荆襄,也未尝不可。”

见张鲁心念已决,阎圃自知多说无益,只得长叹一声,默然不语,张鲁写过书信,命使者前来,将书信送予诸葛亮,欲与其汉中城前,商议开城投降之事。

诸葛亮领大军疾行,所过之处,并无阻碍,一路于汉中见闻,诸葛亮见张鲁治下百姓,多为“五斗米教”教徒,其均钱粮,同食同住,如人间乐土,心中亦对张鲁安民手段,赞叹不已,便是荆襄也难如汉中这般,百姓安贫乐道。

一路而来,诸葛亮命士卒不得扰民,而所过之处,百姓虽不阻碍西川军马行军,却皆冷眼相向,视如仇敌一般,一众将校见此情形,尽皆称奇,于城外百里,安营扎寨,诸葛亮召军中将校议事,黄忠,魏延,甘宁等人,面上皆疑惑不已。

“孔明,这汉中邪性的紧。”甘宁入帐之后,一脸怪异之色,对诸葛亮道:“此间百姓如此贫瘠,却无一丝暴乱之意,莫非张鲁领着这一大群人,穷乐呵不成?”

黄忠,魏延二人闻言,不禁失笑,诸葛亮思索半晌,摇了摇头,对甘宁道:“亮才疏学浅,亦不知其中详细,此事兴霸若问山民,或许会有答案,再过百里,便是汉中,待我大军破城之后,兴霸亦可向那张鲁请教。”

甘宁闻言,点了点头,对诸葛亮道:“孔明,这先锋便由甘某担当如何?”

甘宁话音刚落,黄忠便道:“老夫节制中军,这先锋一职,自当老夫担任,若兴霸不服,可与黄某,较量武艺!”

黄忠说罢,甘宁面上忿然,对黄忠道:“老将军何必与甘某争功,甘某之前只打水战,陆上之功皆被你们抢了,如今甘某大老远的来西川一遭,若寸功未得,回荆襄后,岂不遭弟兄们耻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