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篡唐 [精校] (庚新)



以前战事不止,天津桥的生意红火的很。

可现在战事基本平息了,这生意……老家伙们有点后悔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不,来田庄散心,正好被我碰上,就拉着我喝了几杯……言庆啊,大公子这件事做的不好,冷了大家的心呢。这郑家能屹立不倒,老家伙们可是功不可没。”

这种事情,郑言庆还真不好说。

以这段时间对郑仁基夫妇的了解,他大概弄清楚了情况。

郑仁基是个典型的公子哥性子,不喜欢打理俗物。家中一应事情,全都是崔夫人掌管。而这位崔夫人,又是个精打细算的性子。老军没有那句话,她或许还不好做什么。可老军说不要月俸了,郑仁基虽或许不在意,但崔夫人却一定会较真。

毕竟,刚来洛阳,就被老军们来了个下马威,甚至使天津桥改造计划也不得不中止。

这心里有一股火气,只怕崔夫人未必能咽下去吧。

“言庆,过两天学舍休课,你陪我去一趟天津桥吧。”

“去天津桥做什么?”

郑世安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大公子可以不在意这些老军,但我不能不在意啊。那边有不少人,当年是和我一起长大,有的甚至是我的长辈。总不成冷了大家的心思,白费了大老爷多年的心血。咱们去看看,哪怕是问个好,也比不闻不问强。”

一般而言,村学学舍只一周上学四日,休学三人,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做事。

郑言庆想了想,就答应下来。

郑世安站起身来,往卧房里走。一边走一边低声唠叨:“老了,不中用了,别人嫌弃了……”

看着他略显佝偻的背影,言庆鼻子一酸。

郑世安这些话,更多的怕是在说他自己吧……

郑仁基,终究是比不得郑大士!

……

第二天,郑言庆照常去学舍。

窦奉节来得比往常要早,其他学生都还没有来。他拎着一个小包裹,走进课堂里。

看见言庆正在擦拭李基的讲桌,连忙跑过来。

“言庆,你吃早饭了没有?”

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家,一般一天吃两顿,中午和晚上各一顿。除非是富庶人家,有可能会一日三餐。但大多数人,还达不到这样的条件。窦奉节把包裹放在讲台上打开,里面是一个景致的黑色食盒。他笑嘻嘻的打开盖子,食盒里房子四个馒头。

馒头在隋唐时,不叫馒头,而被称之为‘蒸饼’。

这已经是上好的食物,在洛阳城里,就有一家专门做蒸饼的小店,名叫饆饠蒸饼。

丈夫姓毕,妻子姓罗。

因经营食物,所以在两人的姓前,加了个食字旁,以表明他们是经营什么项目。这饆饠蒸饼的生意非常好,经常是供不应求,在洛阳城里,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字号。

言庆看那食盒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出自饆饠蒸饼店。

窦奉节略带着炫耀之意,“这是饆饠第一笼的甜饼,咱们两人一人一半,好不好?”

目光中,带着些许期盼之意。

似他这种嫡出子弟,看似兄弟很多,但实际上却没什么来往。仆人家的孩子,不敢和他结交,在学舍里,又被人欺负。言庆昨天出手帮他,让窦奉节心里很开心。

那么多人都只是旁观,只有言庆站出来。

对小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友谊……

言庆就着旁边的水盆洗了洗手。早上他吃了点东西,但一路走过来,也消化没了。

笑呵呵的拿起一个甜饼,狠狠的咬了一口。

甜饼是用蜂蜜水揉成,带着一股清甜的香味。刚来洛阳的时候,郑世安给他买过一次。这一个甜饼要十枚铜钱,比普通的蒸饼,整整多出了五倍。你还别嫌贵,用蜂蜜水做成的甜饼,再加上精美的包装,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吃的东西。

至于那些富庶之人,也不会在意这十几个铜钱。

一盒四个甜饼,成盒买会便宜一些,但也要三十枚铜钱呢。

言庆手里拿一个,递给窦奉节一个。

看郑言庆吃的香甜,窦奉节笑得很开心,“好吃吗?以后我每天都给你带,好不好?”

对于窦奉节来说,钱算不得什么。

呆在洛阳城,如同笼中鸟,他更渴望友谊。

但是在洛阳城里,这很困难……所以他加入学舍,其中很大程度,就有这个原因。

而现在,窦奉节觉得,友谊来了!

第二五章 拜师(下)

两个小孩子,坐在课堂门阶上,一边吃着甜饼,一边说笑着。

“对了,昨天窦孝文有没有再找你麻烦?”

“窦孝文?”

“是啊,就是昨天欺负你的家伙。”

窦奉节摇摇头,“那倒是没有……昨天管家来接的我,所以我没有看见他们。怎么,他们找你麻烦了吗?”

“恩!”

窦奉节心里一颤,有些担忧的看着郑言庆。

他不是担心郑言庆怎么样,而是担心,言庆会因为这件事,对他产生排斥,不再和他做朋友。

郑言庆笑了笑,“你不用担心,窦孝文以后不会再欺负你了。”

“恩?”

“他昨天想在路上拦我,结果被我打了。”

窦奉节吃惊的看着郑言庆,片刻后,他懦懦得说:“言庆,你可真厉害……那你以后,还会做我的朋友吗?”

朋友?

郑言庆一怔,扭头看着窦奉节。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算是明白了窦奉节的想法。

“当然,我们一直都是朋友。”

“恩,做一辈子朋友!”

窦奉节开心的笑了,快活的吃着甜饼。而言庆却心里一动,做一辈子的朋友吗?

也许你现在是发自肺腑,但当你长大了,还会记得这句话吗?

当窦奉节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他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愿意和一个家奴的孙子,做朋友?

郑言庆叹了一口气。

如果想要做一辈子的朋友,自己就必须要努力往上爬,永远在窦奉节的头顶上才可以。否则,窦奉节靠着家世,和言庆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最后则成为陌路人。

这一日无事。

窦孝文几个人没有在学舍出现,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郑言庆也乐得消停,否则也是个麻烦事。在课堂上听讲,而后又练习基础笔法。

他没有展现他独创的楷书字体,而且在沙盘上书写,也不可能留下痕迹。

上完了课,窦奉节邀他同路,却被言庆拒绝。

因为他还有课业要做,在打扫干净了课室之后,言庆来到了李基的住处。李基就住在学舍里,有一个独立的小院。此时,阳光明媚,照射在院子里,格外活力。

李基坐在一棵大树下,身下铺着一张垫子,面前摆放书案。

在书案上,有一摞书册,正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见郑言庆来了,李基摆手示意他坐在对面,背靠着树干,手里捧着一卷书,默默的看着,却没有和言庆说话。

郑言庆也不着急,静静跪坐于案前。

前世在官场,言庆对这种手段,再精熟不过了。

领导们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观察和考验下属的气度。你坐在那里,即不能不耐烦,也不能死气沉沉。这里面有一种技巧,要让领导知道,你气度沉稳,还能保持风度和活力。

片刻后,李基放下了书册,正襟坐好。

对言庆的表现,想来是满意的。李基说:“言庆,从今天开始,我为你讲读三国。”

“先生!”

“恩?”

郑言庆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定了决心,“学生有一不情之请,还请先生能够成全。”

李基一怔,“什么事情?”

“学生,想拜先生为老师。”

郑言庆抬起头,正视李基道:“我是说,不是现在这样的学生老师,而是真正的师生。”

李基目光一凝,露出了慎重之色。

“你要做我的弟子,为什么?”

他摆手示意言庆不要解释,沉声道:“言庆,我知道你以为自己出身不好,想要拜师求学很难。但是,我需告诉你的是,你天资甚好,将来一定会有大前程。

而我,不过是为了求温饱的西席。不错,我识得几个字,但身无功名,并不能给你什么帮助。你可要考虑清楚,这种事可不能随便做。否则,你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郑言庆说:“学生不会后悔。”

他沉默片刻,低声道:“学生能看得出,先生不是常人。

满腹经纶,论学识未必就会输给颜师古之流。学生对先生的学识,非常敬佩。而且先生对学生的这份厚爱,也是学生自记事以来,除祖父和奶妈之外,无人给予。学生愿执弟子之礼,在先生身前聆听教诲……只不知道,先生愿收下这个我吗?”

言庆说的动情,李基也不禁色变。

他犹豫片刻,长出一口气,“言庆啊,不是老师不愿收你,实在是……你可知,老师是什么人吗?你万一做了我的弟子,日后说不定会路途坎坷,更加苦难啊。”

普通的孩子,也许听不出李基话语中的意思。

但郑言庆心里一动:莫不是这位李基先生,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不过话一出口,他若是反悔,反而就显得不真诚。说不定,人家这是在考验他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