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亲临东周 [精校] (遥望长安)



根本没人去问蔡昭公到底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蔡昭公一听说唐国被破的消息,根本就不敢出头了。

局面非常混乱,到底谁输谁赢,还真是不好说。

不过在混乱的时候往往就会有机会,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心思活泛的人往往就会抓住机会,成就自我。

比如夫概。

夫概这几天很郁闷。

自己在这次对楚国的战役中也算是闪亮登场,打了些胜仗。当然败仗也有,但是无伤大雅。可是哥哥吴王阖闾居然让自己协助世子波驻守郢都。协助世子波!

自己辛苦半天,浴血杀敌,原来就是个协助的角色!

夫概觉得这辈子自己算是没有出头之日了,永远都是配角啊配角!

舞台上永远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大约夫概是顿悟了,他忽然想到,吴国的传统就是兄终弟及,如果哥哥吴王阖闾去了,是不是就轮到自己当男主角了?

可是就多一个世子波。

世子波啊,世子波,你小子得多好命啊!

这个念头一直在夫概头脑里盘旋,好像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永远惦记着那串芬香……

终于,夫概灵光一闪,想到现在吴军和楚军对峙,形势逼人,形势喜人,那如果自己趁此机会回到吴国,夺取王位,不是称心如意的一件事儿吗?

夫概整顿本部人马,偷偷回到吴国,谎称吴王阖闾在对楚军的战斗中兵败失踪,居然就顺利夺取吴王之位,就此称王了!

登上宝座之后,夫概就命令儿子夫臧把守淮水。

不是为了对抗楚军,是为了防备吴王阖闾归来!

这还不算完,夫概居然还派出使者,到达越国,请求越国出兵帮助自己对抗吴军,事成之后愿意割五城为谢。

太可怕了,一旦认定了哥哥是自己的对手,夫概是找找毙命。一点余地都不给吴王阖闾留下。

吴王阖闾这边正为唐国被破头疼,不料很快又接到夫概私自回国的消息。

伍子胥非常肯定,这个节骨眼上私自回国,那不用说,这位肯定是造反了。

吴王阖闾急的一脑袋包,这都怎么了这是?

夫概你小子太能捡便宜,我好歹还设计刺杀王僚呢,你就这么趁机作乱吗?

伍子胥建议赶紧撤退,唐国事小,万一夫概在国内作乱,加上越国,那我们根据地就没了。

吴王阖闾留下伍子胥和孙武留守郢都,对抗楚军。

虽然不能开始大战,但是全军撤退,势必引来楚军和秦军的合力追击。吴王阖闾自己和伯嚭从水路赶回吴国,还没到吴国,就有世子波的消息传来,夫概造反了!而且还有越军的协助!

吴王阖闾一看,别客气了,赶紧派人回郢都让伍子胥发兵,撤退!

沿途吴王阖闾命令发布消息,寡人可没失踪!有投降夫概的赶紧回来,既往不咎,要是来晚了,都算通敌!

辟谣这一招挺管用,当时夫概窃国主要也就是散布谣言,说吴王阖闾莫名其妙失踪了,这才顺利登基。既然吴王阖闾回来了,自然没有那么多支持夫概的人。

谁都明白,吴国就是在阖闾的领导下,才建立了新的都城,才把强敌楚国击败的。

许多人得到消息重新投靠吴王阖闾,本来驻守淮水的吴军都倒戈回到吴王阖闾这边,光杆司令夫臧只能仓皇逃跑。

这大爷还真不是好欺负的!

夫概准备武装人民群众和哥哥阖闾斗一斗,可是人民群众也不是愚民,都投奔了吴王阖闾的阵营。

所以说民意民心很重要!

谋逆之前,一定要做好民意调查的!

夫概只能率领本部人马出战,阖闾看着夫概,几日不见,自己的这个弟弟就给自己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而且是背叛自己!

阖闾问夫概,你到底是为什么要背叛我?

夫概反而不屑道,你刺死王僚就不是背叛了?

这下激怒了阖闾,你的意思是造反有理?我刺杀王僚,那是公平正义的一方!他窃取王位,他就该死!

刺杀王僚,绝对是吴王阖闾不能提及的伤痛,这是一件说不清的往事。

谁能说阖闾就没有自己的私心呢?

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兄弟情义了。

阖闾命令伯嚭捉拿夫概。

开始的时候夫概还和伯嚭过招,但是没几个回合,吴军都上来了。

双拳难敌四手,夫概只能带着儿子夫臧逃往宋国。

第二十五章 功成难以离去

吴王阖闾进入都城,百感交集是必然的。

从这里他迎来了战胜楚国的荣誉,但是也收获了弟弟夫概背叛自己的苦果。

阖闾回到吴国,第一件事当然是安抚民心,准备对抗越军。

而伍子胥在受到吴王阖闾撤退命令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封故人来信。

这封信是申包胥写的,申包胥当然不是为了回顾和伍子胥的友谊,而是说明自己为楚国抗争到底的决心。但是申包胥也申明,两虎相争,必有一失。如果伍子胥能够劝说吴国退兵,那么楚国也没必要拉着秦国一起和吴国拼命。

看来申包胥还不知道吴国国内发生的变乱。

伍子胥认为这正是吴军撤退的好时机,孙武补充说,就这么撤退难免为人耻笑,干脆还是提出来让芈胜为君的要求。

撤退咱也得体面点,不是吗?

伍子胥修书一封,当然是申明吴国出兵的正义理由,那都是楚平王这个昏君闹得!他自取其辱!当然我们吴国根本不是贪图楚国的土地,我们是为了公平正义而来。现在世子建的儿子芈胜处境无比可怜,楚国如果能够收容芈胜,那我们吴国就无话可说。

这话说的严丝合缝,要是不知道的,还真会以为吴国是正义之师。

不过申包胥将消息带回楚军,却引发了一场争论。

子西表示同意,毕竟芈胜是世子建的儿子。可是沈诸梁却表示反对,芈胜的亲爹都被害了,那就是楚国的仇人啊!咱们还拥立芈胜?

子西说芈胜不过是一介匹夫,都混成什么德行了,有什么可怕的呢?

子西就此自作主张,以楚王之命招芈胜,并且许诺要封芈胜大邑。

孙武和伍子胥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吴国。

看来城府真的很重要,假如伍子胥被吴国国内形势逼迫,慌张的作出撤退决定,恐怕引来的将是楚军和秦军的绝地追杀。

而且伍子胥临走也没放过楚国,所有国库的宝贝,打包带走!甚至他还将楚国境内几万户人家迁移到了吴国,用以充实吴国人口。

太狠了,真是不走空啊!

当然伍子胥也没忘记寻找东皋公和皇甫讷,可是两个人都无影无踪了。

路过昭关的时候,伍子胥命人捣毁了昭关。

而且也用千金报答了曾经给他饮食的浣纱女之母。

貌似伍子胥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但是仔细分析,他在成功的时候对于仇恨念念不忘,甚至做出许多令人齿冷的事情,性格中缺少一份豁达和宽容。

越国得知伍子胥撤退的消息,就明白不是吴军的对手了。越国的国主允常也就班师回国,并且就此称王。

吴王阖闾回首这一次出征郢都,算是有惊无险。论功行赏,还是孙武的功劳最大,毕竟吴军从训练到出征,都是孙武一手策划的。吴王阖闾重赏孙武,不过孙武此时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准备辞职。

是的,裸辞,不任何委员头衔,直接到山里去。

吴王阖闾一下子上火了,好容易有个干将,还辞职了?不行,伍子胥你去好好劝劝孙武,可不能犯傻啊!

伍子胥找到孙武,还没说话,孙武已经知道他的来意了,反而劝伍子胥见好就收吧!

哥们,咱可是为吴王阖闾打工,阖闾什么人?为了王位能刺杀兄弟,不带眨一下眼睛的。而且现在吴国恰逢大胜利,日久毕生骄气,将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留下等着人家收拾我们吗?

这话说的不错,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既然吴国现在赶上了大胜利,恐怕离大挫折也就不远了。

但是伍子胥根本不相信。

伍子胥经历了十九年的报仇之路,如今刚刚将复仇的情绪宣泄出去一点,你让他现在撤退?

不,伍子胥还没将所有才华发挥出来呢!

热衷功名的人,是难以理解隐士情怀的。

孙武知道伍子胥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坚信,有一天伍子胥会想到这番话的。

孙武归隐,将吴王阖闾赏赐的几车金银财宝放在路旁任凭贫苦百姓收用,自己飘然远去。

成一番事,但是能不为功名利禄执着,这精神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境界,让孙武得以享受平安的人生。

孙武走了,剩下的伍子胥就成为吴王阖闾唯一的宝贝。

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相国,而且效仿齐桓公对管仲的称呼,也称呼伍员的字,就是直接叫“子胥”。

这说明伍子胥在吴国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成为仅次于吴王阖闾的角色。

伯嚭被任命为太宰,和伍子胥共同处理吴国国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