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处父这封信看着公平,就是为了和楚军公平决战,其实暗藏心计。他让楚军选择,前提是楚军“敢”和晋军对抗。言下之意如果楚军两种选择都不要,那就是怕了晋军,不敢和晋军打。
果然斗勃看完信就恼怒了,说晋军以为我们不敢渡河吗?立马准备命令楚军渡河。
成大心急忙劝阻斗勃,可千万别上当!晋军如果言而无信,等我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攻击我们楚军,那时候上哪儿说理去!不如我们按兵不动,让晋军渡河。
斗勃忽然明白过来了,可不是,我们渡河上当了怎么办?斗勃命令楚军退后三十里地,派人送信请晋军渡河。
斗勃觉得如果让晋军渡河,自己不就占据了主动吗?
不了阳处父得到回信之后居然传令军中,说是楚将斗勃害怕我们晋国,根本不敢渡河和我们晋军一战,已经逃走了!
果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无论斗勃选择的是渡河还是不渡河,阳处父都会占据上风。因为人家阳处父根本就不想和楚军作战,逗你玩儿!
斗勃命令楚军退兵之后严阵以待,两天过去了,晋军怎么还不来?斗勃派人打探消息,原来晋军早就撤退回国了!
斗勃气得要死,可是也无可奈何,人家根本就是骗人的,谁让你当真了呢!
斗勃没办法只能率领楚军班师回朝。
斗勃还没回国,已经有人参奏他收受阳处父贿赂,所以不战而回。打小报告的不是别人,正是楚国世子商臣。原来楚成王曾经就立世子一事征求过斗勃的意见,说看看立长子商臣为世子如何?
斗勃毕竟老实,直接说我们楚国也不像中原地区诸侯有立长子为世子的习俗,相反我们还往往立幼子为世子。而这商臣蜂目豺声,性情残忍,实在不是做世子的材料。
楚成王居然根本没听斗勃的劝告,还是立商臣为世子。并且楚成王还将斗勃的劝告泄露了出去,一来二去商臣知道了斗勃对自己的定论,心里可就恨上了斗勃。所以做人一定安全第一,别人征求你意见,千万别傻呵呵的直接就说,先想想他能不能把你说的话泄露出去,把你装进去?你说的话他能不能听?不能听你说什么!
楚成王却没有仔细思考商臣如何能够知道楚军军中的事情?是商臣和军中将领勾结还是胡说八道?楚成王很相信世子商臣,派人送一把宝剑给斗勃。
斗勃觉得根本说不明白,于是拔剑自刎。
成大心再次扮演了说明真相的角色,他回朝觐见楚成王,将楚军为何退兵的事情说得一清二楚。成大心含泪为斗勃保证,说斗勃根本没有收受阳处父的贿赂,如果有受贿,那成大心甘愿连坐!
话说到这,楚成王明白过来了,自己被亲生儿子骗了!
楚成王从此对世子商臣有所戒备。而楚成王的王后偏爱小儿子公子职,所以一直想废了商臣立公子职为世子。这消息传到了商臣耳朵里,商臣觉得不太可信,又觉得很有嫌疑。他实在苦恼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向太傅潘崇请教。
潘崇为世子商臣出了一个计策,说主公的妹妹芈氏此时回娘家,在楚宫居住了很久。芈氏性情暴躁,只要世子请她来做客,并且故意怠慢她,她一生气肯定把实话说出来告诉您了。
商臣果然请姑姑芈氏来做客,酒过三巡之后商臣便和侍儿窃窃私语,根本不答茬。芈氏说话也没人答应,一看臭小子把我当成空气了!过了一会儿芈氏果然忍无可忍,破口大骂道,“商臣你个臭小子,敢对姑母无礼,怪不得要杀了你立职呢!”
商臣连忙请罪,芈氏犹自叫骂不休而去。
看来的确是要用职替代自己了。
商臣急忙赶到潘崇府上请教,潘崇说你能好好做一个臣子吗?
商臣无比凄凉说道,“商臣不能以长奉幼!”
潘崇说那世子就只能出奔他国了!
的确,出奔是被废黜世子必经之路。
可是商臣说出奔不是自取其辱么!
潘崇说那就没办法了。
没办法?
不能甘心做臣子,不能出奔,只有一个办法。商臣坚持请潘崇为自己出一个办法,潘崇说办法是有,但是就怕你不能做。
世子商臣苦笑道,“生死存亡,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呢?”
潘崇耳语道,“那就必须行大事扭转乾坤了。”
这天夜里,潘崇和商臣部署兵力,包围楚宫,说是有刺客。潘崇率领武士包围了楚成王,潘崇说主公在位四十七年了,现在百姓希望有新领导!请主公传位于世子!
这是赤裸裸的逼迫了。
楚成王悲戚道,“让位于世子,寡人还能活吗?”
潘崇冷冷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难道有了新的楚王,旧的楚王还能存在吗?”
楚成王明白,世子商臣已经下了决心,自己这个亲爹已经无法阻止他了……
楚成王惊慌之中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厨师正在烹调熊掌,就让寡人吃了熊掌再死吧,这样寡人死而无憾!
不知道楚成王是出于恐惧还是希望拖延时间等待救援,总之这个貌似无害的请求遭到了潘崇的拒绝,潘崇说熊掌难熟,主公还是自己动手,莫等他人动手吧!
潘崇将束带丢在楚成王面前,楚成王大声叫道,“斗勃!斗勃!寡人不听你的忠言,今日都是咎由自取!”
死到临头才反应过来谁是忠臣,真的太晚了!
楚成王用潘崇给自己的束带套上了脖子,潘崇一挥手,左右武士一起动手,不一会儿楚成王便呜呼哀哉!
综有豪情万丈,敌不过听信谣言。不过楚成王再怨望,谁来替被他谋害的兄长鸣冤呢?一个王位既然开始就是阴谋与鲜血造成的,最终也得用生命的代价来偿付。
而芈氏在这次动乱之中也明白自己就是兄长被害的帮凶,所以也投缳自尽。
楚成王被害之后,世子商臣名正言顺的登基,是为楚穆王。而在这次宫廷变乱中的谋臣和执行者潘崇,被楚穆王加封为太师,执掌环列之尹。
好端端的楚成王暴毙了,这当然在楚国上下引起许多谣言。不过大臣斗般等人知道真相,却不敢多说半个字。而商公斗宜申知道这次变乱真相之后托言前来郢都为楚成王吊唁,其实密谋与大夫仲归谋刺杀楚穆王。不料事情先为楚穆王所知,楚穆王派斗越椒将斗宜申和仲归谋剿灭。
曾经巫者预言楚成王和子玉、子西三人都不得善终的预言终于实现。其实也许就当时楚国王室争权夺利、谋害成风的形势而言,身为高层领导就意味着更多的风险,自然被害的机会更大。
第七章 不战而胜
楚穆王派潘崇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楚成王顺利执政,同时派斗越椒剿灭反对者斗宜申和仲归谋的反对,楚国一时间人人自危。
但是最高领导的更替往往带来中层领导变动。这里面不止有最高领导把持权力的需要,更有瞄准机会趁机搅和谋取个人利益的人的需要。
变化就意味着机会,眼下的楚国,斗勃被赐死,斗宜申被剿灭,斗越椒的野心逐渐发展起来。
我是不是可以做楚国令尹呢?
斗越椒时常这样问自己。
眼下机会来了,可是斗越椒觉得斗般是自己的一个障碍。要除掉斗般,那无疑必须借助楚穆王。可是要如何才能让楚穆王除掉斗般呢?总不能告诉楚穆王,我想做楚国令尹,不如主公杀了斗般任命我为令尹吧!
楚穆王最害怕的是什么?
终于,斗越椒决定撒一个弥天大谎来对付斗般。他找到楚穆王,说您可不知道啊,自从您上任之后,斗般经常说自己家世代受楚成王的大恩,无以为报,必须扶立公子职才能报答楚成王啊!斗宜申这次胆敢谋逆没有内应他赶吗?那不就是斗般招来的么?如今斗宜申伏法,斗般肯定不能心甘情愿,还不一定有什么阴谋鬼计呢!
领导最害怕的就是有人夺权,尤其像楚穆王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领导。所以斗越椒这么一说,楚穆王就怒了,也没顾上查问证据。因为楚穆王心里有鬼,他自己就是谋逆上台的,所以他认为别人也都和他一样,为了权力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楚穆王当然也有自己的标准,他召见斗般,命令斗般把公子职杀了!
斗般也傻了,公子职是您家养的鸡鸭鹅吗?说杀就杀?人家有什么过错啊?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斗般当即拒绝了楚穆王的要求。
楚穆王半天没吭气,半晌说道,“斗般准备成就先王的遗愿吧?”
先王?这和先王有什么关系?
斗般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楚穆王手挥铜锤,锤杀斗般!
可见斗越椒阴险狡诈,一下子就抓住了楚穆王的痛处;而楚穆王的确心狠手辣兼刚愎自用,谋逆这样的大罪居然试探一下就亲自行刑了?
其实楚穆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斗般不杀公子职,不一定是要扶立公子职,说不定只是不喜欢无辜者被杀,或者干脆就是不认同如此行事方式。斗般是死了,可是楚穆王如此行事方式,日后势必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斗般被害的消息一传出来,公子职就撒丫子出奔了。还不跑,斗般是为什么被杀的?父亲楚成王是为什么被杀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一代家丁 [精校] (当头炮) 狗血的带着金手指穿越古代当家丁的故事,有美女,有热血,且看平凡高中生穿越架空朝代利用现代知识改造古代惩恶扬...
-
铁血遂明 (黑心西瓜子) 起点VIP2013-09-30完结身携异能魂穿明末崇祯六年,且看他扮猪吃虎从零开始,调教崇祯调戏多尔衮,拯救被大清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