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一听转怒为喜,还真下车拜谢了这农夫。
农夫笑道,原来这是一群傻子啊!
狐偃所言有自己的希望,更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和几个农夫争一短长,就算是胜了又能如何?自己能够摆脱这种绝望的情绪吗?可是如果将农夫所为看作一种美好的启示,这就给了自己行走下去的动力。
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且能够为了这个愿望付诸实践的去努力,那么即使是平庸的生活也会有不一样的光彩,也会给我们每天行走下去的勇气。而且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愿望终究有能够实现的那一天。
再走了十余里路,所有的人都饿得走不动了,于是在树下休息。
重耳饿得无力,枕着狐毛的腿休息,狐毛安慰他说,子余还带有壶餐,等子余过来就好了,他还落在后面。
魏犨说就算有壶餐也不够子余一个人吃的啊!说不定等子余走到这里就没有了呢!
于是大家一起采集野菜煮着吃,可是重耳还是吃不下去。
忽然介子推捧着一盆肉汤送上来,重耳狼吞虎咽吃毕,觉得滋味甚美,于是问介子推,从何处来的肉汤呢?
介子推说道,“这是臣大腿上的肉啊!臣听说孝子杀身事亲,忠臣杀身事君。今天公子困顿如此,介子推无以为报,所以割肉为公子疗饥。”
重耳听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说道,“都是我连累了你啊!这叫我何以为报啊!”
介子推说道,“希望公子早日回国,让我们晋国走上正轨,介子推自己敢图什么回报呢?”
这绝对不是客气话,介子推用生命证明了这一句话。
接着赵衰赶了上来,大家急忙询问他到底怎么了,到现在才过来,赵衰说让荆棘刺破了脚,所以才走的这么慢。
赵衰倒出竹筒里带的壶餐给重耳,重耳看着饿得面黄肌瘦的赵衰问道,“子余难道你不饿吗?”
赵衰说道,“臣的确很饿,但是臣怎么敢背着您自己吃东西呢?”
狐毛笑对魏犨说道,“这要是到了你手里,恐怕早就吃的底朝天了吧!”
魏犨惭愧的退下。
重耳将壶餐赐给赵衰,赵衰在里面加了水,分给每一个人。
在场的人,没有不佩服赵衰的。
这就是共患难!
不经历这一路艰辛,重耳没办法被人间真情感动。优越的生活让他丧失了对真情的感染能力。只有在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这人间真情才让重耳贴近底层社会中成长。
历尽人间辛酸,才能铸就明日辉煌。
重耳这一路艰辛坎坷,终于到了齐国。
齐桓公早就听说公子重耳的贤良之名,于是派出使臣去郊外迎接重耳,并且迎入公馆,设宴款待。
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终于能吃上饱饭了!
齐桓公在席间询问重耳是否带有内眷?
重耳回答说道,“这路出奔,都不能自保,还说什么家眷呢?”
齐桓公果然大方,立刻选出宗室之女中的美貌者赠与重耳,并且送给重耳宝马二十匹。
到这时候,才算是每个追随者都有马了。
齐桓公又命令厨师每天送来粟米和做好的肉,重耳不胜开心,都说齐桓公是当世霸主,看他如此好贤礼士,果然名不虚传!
第十五章 扁鹊治不了的齐桓公
自从任命了鲍叔牙为相国,齐桓公真的将易牙、竖刁和开方罢黜不见。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齐桓公很不开心。
分手总是容易的,但是分开的日子总是那么难熬。
从此以后再没有人像易牙那样费尽脑汁的给齐桓公做好吃的了,也再没有人像竖刁和开方一样那样逗齐桓公开心,说出的话那么让人舒服,行事让人那么愉悦。
的确,这就是小人对齐桓公的浸润。
既然不能像管仲一样为齐桓公筹谋天下,也不能像鲍叔牙那样直言不讳,小人能做的,也只是端茶倒水,服务领导了。
奇怪的是,领导往往都会觉得小人对自己更贴心。
因为那些事情都是要用心才能做到的。
是,遇到变故小人会更加贴心的。
可是离开了易牙这三个人,齐桓公觉得生活都失去了乐趣。
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长卫姬察言观色,劝慰齐桓公,要是想念易牙他们几个就召他们回来吧!
齐桓公非常苦恼,召易牙他们几个容易,可是鲍叔牙那边如何应对呢?当时自己和鲍叔牙是有所约定的啊!
长卫姬笑道,“主公是诸侯霸主,何必如此为难自己,让自己日子过得这么不开心呢?您驱逐了易牙他们三人,也没看出来齐国有什么变化啊!还是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心一点吧,齐国的老百姓都会愿意您开心的!”
是,齐国的老百姓都会愿意您开心的。
但是您和易牙这几个奸臣混在一起,老百姓会不愿意的。
可是齐桓公实在是太过苦闷了,长卫姬的话深深打动了他。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凭什么就非得这么委屈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呢?
齐桓公问长卫姬,那怎么样能让鲍叔牙不发火呢?
长卫姬捋着云鬓轻松的说道,“这还不简单吗?您只要先召唤易牙,让他主管您的饮食,然后竖刁和开方不就找机会召来了吗?”
齐桓公觉得这计策不错,于是赶忙召易牙入宫主管自己的膳食。
易牙入宫的消息,鲍叔牙第一时间就得知了。
易牙,这可是管仲临终之前点明的三大奸臣之一,齐桓公居然就这么直接召他入宫了!
鲍叔牙气不打一处来,立即找到齐桓公说,您难道忘记了仲父所言了吗?为何召见易牙呢?
说实话,看着鲍叔牙忠心耿耿又气急败坏的脸,齐桓公也有点打怵。可是他装作毫不在意的回答道,“哎,仲父说得也不一定对啊!寡人只不过是召易牙主持宫中膳食,鲍叔牙你太紧张了吧!”
鲍叔牙的怒火就这样被齐桓公一个太极漫不经心的推了出去。
齐桓公见鲍叔牙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又连忙召入竖刁和开方,三人恢复旧职,每日伴驾。
鲍叔牙一片忠心,看着这样的情况,他心痛不已,终于抑郁成病,居然就此辞世了。
齐国从此成了易牙等人的天下。
本来易牙等人心里只顾忌一个鲍叔牙,没想到鲍叔牙果然容不下恶人,居然把自己气死了。这下子易牙和竖刁、开方把持齐国国政,再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可见诸葛亮曾经说的亲贤臣、远小人的确应该是领导谨记的基本法则。
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领导实在是少之又少。
据说此时有一个郑国名医,姓秦名缓字越人,在齐国卢村居住,所以被称为卢医。
却说这卢医年轻的时候开邸馆,有一个叫长桑君的来此居住,卢医看出此人见解不凡,对他招待特别周到。这长桑君也是个奇人,送给卢医神药,用上池水服下,卢医居然目光如炬,能隔墙视物,见人肺腑。听起来和现在的X光射线一样,这当然是夸张,最有可能的是这长桑君传授给卢医医术,而且卢医从此医术高明,所以旁人如此推测。
这卢医从此看病可就扬名立万,于是人们纷纷称他为“扁鹊”,也就是上古时期和黄帝同一时期的名医。
关于扁鹊的神奇医术有这样的故事。
据说扁鹊游历各国,到了虢国的时候,恰逢虢国世子病死,举国悲恸。扁鹊却说自己能够治好世子,虢公此时心神打乱,见了扁鹊如同救命稻草一般,于是让他试一试。
扁鹊诊断之后,让他的徒弟阳历用针灸治疗世子,不一会世子居然就此苏醒。然后扁鹊让世子服下熬好的汤药。
二十天之后,虢国世子居然就此康复。
死人居然都能医活?
扁鹊从此声名大噪,都说他能通鬼神,医术高明。
这时候扁鹊游历到了齐国,见到齐桓公之后,扁鹊进言道,“君有疾在腠理。”
意思是您的疾病现在在皮肤纹理之间。
可是齐桓公根本不相信,说自己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根本没病。
扁鹊无奈告辞。
五日后,扁鹊再次入宫,察言观色之后,扁鹊说您的病症可到了血脉了,此时已经不能不治了。
齐桓公心想这人怎么这么烦,总说我有病。
齐桓公假装没听见。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到齐宫,这次扁鹊说齐桓公的病到了肠胃了,必须赶紧治。
可是齐桓公还是神游八方,不接话茬。
扁鹊走了之后齐桓公感叹道,“大夫怎么都这么好大喜功。好好的人,非说我有病。我健康的很呢!”
五天后,扁鹊再次求见,可是这次他没说话,见面之后转身就走。
齐桓公感到非常奇怪,连忙让人叫住扁鹊,问个究竟,这次你怎么不说治病的话了呢?
扁鹊苦笑道,“君之病已经到了骨髓了。那时候病在腠理,只要汤熨就可以治好;病在血脉的时候,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酒醪可以治好。现在病如骨髓,就算是请来司命官也是没办法的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一代家丁 [精校] (当头炮) 狗血的带着金手指穿越古代当家丁的故事,有美女,有热血,且看平凡高中生穿越架空朝代利用现代知识改造古代惩恶扬...
-
铁血遂明 (黑心西瓜子) 起点VIP2013-09-30完结身携异能魂穿明末崇祯六年,且看他扮猪吃虎从零开始,调教崇祯调戏多尔衮,拯救被大清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