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近前,心中一阵快意,面上却也是皱起眉头,道:“你随侍皇阿玛身边,便是再忙,这种事情,应当早早好生吩咐下去。如今这可是‘大不敬’的罪过,你也算几次接驾的,怎么就如此不省事?倒让我说你什么好?”康熙虽是极怒,却听出太子话中有话,再看阿山似一幅委屈模样,斥道:“有什么话便说!朕还冤了你不成么?”见阿山叩头不止,面上满是惊惧深畏之色道:“回主子的话,行宫建制之事是奴才总领,可这些器物用度的细务,奴才早已交待了陈知府。奴才不敢喊冤,奴才确有渎职失察之罪,求主子重重责罚。”“唔?”康熙闻言,稍一犹豫,目中冷厉之色更甚,当下不再理会阿山,只肃然道:“陈鹏年,你且近前来。”逢着康熙锐目扫来,陈鹏年早已越了一众人,俯伏于前。陈鹏年心中叫苦,虽不知究竟何事,然听着话里话外竟都是自己的干系,当下也是惊的不轻,跪在康熙面前,直盯着那青石地面不敢抬头,期期艾艾地便是一句也辩不出来:“臣,臣……。”
第一百九十五章 风雷涌动 (二)
更新时间2009-10-2 23:30:27 字数:2190
康熙就这么冷冷望着陈鹏年,并不做声,连带屋内众人也不敢稍有声响。阿山还是俯跪着,胤禛、胤祥两人相视一眼,目中满是不解。高士奇只顾眼观鼻,鼻观心,垂头肃立当地。曹寅与陈鹏年曾同在江宁任职,虽因公务曾有稍许不睦,却知道陈鹏年平日办事小心,心中甚是纳罕。张英素闻陈鹏年贤名,眼下见其情形凶险,自是一脸忧色,只太子一人,微颦着眉头,似是心中有事。
许久,康熙才强压了怒气,道:“你且抬起头,瞧瞧你为朕备下的龙榻。适才朕给了阿山机会解释,公道两个字,朕也一并给你,省得传将出去,说朕屈了你陈鹏年!”陈鹏年勉强抬起头来一望,只见面前榻上确有一条蜿蜒的污渍,像是蚯蚓爬过的痕迹一般,面色当下变得苍白。这里是行宫,早早就用药绝了蛇虫鼠蚁的踪迹。且近日德州无雨,哪里来得的蚯蚓,还正巧爬过龙榻?而况,明明在迎驾之前自己还特意巡视了一番,怎么偏生这时出了这一码事?疑窦丛生,却又毫无头绪。然陈鹏年到底有些书生意气,重重三叩首,才辩白道:“臣,这,这怎会,绝不会……禀,禀皇上,臣今日清晨方才亲自查验过,一应上用物品皆整洁齐备,明明……”一抬首正遇上康熙的凌厉目光,慌忙低头避开了才道,声气低不可闻,“……不曾有。”
陈鹏年此语一出,张英心中便是一声叹息:“恐是要糟。按着皇上的禀性,若是就此认了错,说不定还能转圜一二,这下只怕…。”果然,康熙急步在屋内转了两圈,冷哼一声,道:“唔,好,好的很!照尔言下之意,怕是在说有人构陷于你?是谁?是阿山,还是朕躬?!”
见康熙发作陈鹏年,所有人都不敢再大喇喇站着,以太子胤扔为首,皆撂袍褂跪了,道:“(儿)臣等请皇上息怒。”陈鹏年乍听得帝这一问,心内只一震,便以额重重触地,带了几分哀色:“臣,臣不敢。皇上,臣断无此意啊。”略停了片刻,惊骇中犹是不甘就此论罪,俯首于地,颤着音色诉道:“可,微臣确实不知那污迹自何处而来,还求皇上明鉴。”语罢,伏在地上,放了悲声,再不能成言。
康熙唇角抿的越发紧了,这更是风雨欲来之兆。便是此时,太子突然向前膝行一步,缓缓开口,道:“皇阿玛,陈鹏年素有忠直之名,饶是接驾的差事有所疏漏,还算是可用之臣,还请皇阿玛…。”话未及说完,便被康熙冷笑一声打断,道:“忠直?他陈鹏年是忠直之臣?”语中的刻薄寒意,便是曹寅也不觉暗自打了冷战。太子却似并未感觉,只如常一般道:“是,陈鹏年方才能犯颜直谏,足见其忠直。”
高士奇闻言,头虽还垂着,眼中却精光一闪。太子这几句似乎劝谏之语,怕就要断送陈鹏年的一条大好性命。太子之语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字字都在为陈鹏年说情,可却实实地可却实实置了陈鹏年于性命交关之境。高士奇是陪王伴驾几十载的,最清楚康熙的性子。陈鹏年之前直谏本就犯了康熙的忌讳,阿山是满臣,又是康熙一手调教出来的,在朝中也有能臣之名。陈鹏年在康熙面前用民生之事暗指阿山,本就不智,被阿山几句辩驳的话一说,只怕人人都觉得阿山才是受了大委屈的,更而况,这增税也好,加火耗也罢,为得是迎候圣驾,这事谁都心知肚明。由来就无根绝的事,只看迎驾上头用民几多罢了,这等事体,康熙也未必不察,如确为阿山所言大部补缺河工,在康熙心中,便是大功一件。若为此事发落了阿山,岂不是打了康熙自己的耳光?再把与之后污渍的事情联在一起,只怕康熙更会对陈鹏年的意图起疑,这忠直二字,怕就是太子做得一篇好文章。
果不出高士奇的预料,康熙一掌击在身旁的高几之上,对着太子厉声斥道:“你昏聩!什么是忠直?唔?他陈鹏年这是卖直以求一个忠名!”可见此时康熙是发了雷霆之怒,语气也越发刻薄起来:“陈知府在此地是主,朕不过是个不速之客而已。前面便借着百姓民生大发了一阵宏论,他是真聪明,知道朕重谏言,亲贤臣,只怕他那时便打定了主意要为朕的‘魏征’,做着一步而往青云的梦。可惜啊,他失算了。阿山,”康熙用手指指阿山,道:“你起来,为了你主子,没得受这个小人的谗害!”阿山看了看众人,也是动了声气,以头抢地道:“奴才能得主子这句话,便是此刻死了,也值了。”却是不肯起身。康熙也没有勉强,只轻轻拍了拍阿山的肩。
再转向陈鹏年,他此时已哭得浑身颤抖。康熙顿时一阵厌恶,又指着榻上的污渍对他道:“直谏不成,你怕是籍此又来一出曲谏,可对?你方才称臣,现下当着诸位臣工的面,你这撞天屈哭将出来,是要令朕这桀纣之主为之汗颜么!还是免了罢,只怕是朕躬违德,受不起你这忠直贤臣的服膺。”
再看太子时,太子满面愧色,叩首以谢罪道:“儿臣虑事不明,皇阿玛教训的是。儿臣确是有欠思量。”康熙也不答话,只看了太子一眼,虽有责备之意,却也不再斥责,随后抬手让众人都起了身,众人心神未定之际,又传了侍卫进来,将陈鹏年以‘大不敬’之罪发往德州府衙牢内收押,直看得曹寅,张英面面相觑。
见此景,胤禛总觉得哪里似乎不对,却又难理出头绪。太子那段话的意思他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可他却不明白,为什么太子要和区区一个知府不对付。胤祥看陈鹏年被侍卫架出之状,也颇为不忍,欲开口为陈鹏年求情,却被胤禛用眼神止了。
高士奇已不是官身,因而被阿山安排着与张英分别宿于行在之外的两处三进的宅院之中。是夜,但见一人着青衣小褂,候在高士奇门前,将名帖递入之后,不到一刻,便有从人将其引入院内。
第一百九十六章 风雷涌动 (三)
更新时间2009-10-10 0:16:13 字数:2214
来人进得内堂,候了约小半柱香的光景,便见高士奇一袭藏青团福纹锦袍,戴着顶便帽,慢慢从后院踱入。见到高士奇,来人先是打下千去,起身之后又双膝落地,着着实实施了一个大礼,口陈:“德州同知,学生方昀叩见恩师。”高士奇满面堆笑,上前两步扶了,道:“复希客气了,你乃翰林出身,说起来你与老夫又都曾在翰林院供职,当是同僚才对,称不得有师生名分,何必行如此大礼?”说着,自己坐了,示意方昀坐在左首,又命人上茶。方昀恭敬地躬身一揖谢过,这才落座,道:“昔年学生为翰林检讨,随在恩师身旁,多蒙恩师提点学问,又教以为人为官之道,方才能有今日出息。学生虽鲁顿不才,却也不敢稍忘师恩。如今得知恩师赴德州,学生下了差事,便特地前来拜会恩师。”高士奇并不答,只付一笑,轻呷了一口茶,方悠悠道:“记得初于复希论交之时,你沉溺学问,甚少世顾。不由老夫想起熊敬修的一句名言:做学问易,守寂寞难。细想来,复希当时堪为读书人典范,真是羡煞老夫呵。如今,你守牧一方,老夫却已是闲云野鹤了。今日难得你我重逢,老规矩,可有诗文相赠让老夫一饱眼福啊?”此言一出,方昀面上一红,道:“学生这些年都忙着些俗物,治学也罢,诗文也好几无所成,真是惭愧。”言及于此,与高士奇目光一触,转了话题问道:“恩师身子还好?看着似乎比原先清减得多?”高士奇随意应了两句之后,方昀也便不再言语,一时间竟有些冷场。高士奇观方昀似乎面上有些愁容,像有话要说,只是到得嘴边却又住了。
高士奇这许多年宦海沉浮,早便是成精的人了,望其一眼,便知其意,当下浅笑道:“复希今日夤夜到访,怕不是只和老夫叙旧罢?”“恩师见微知著,着实令学生敬服。学生不敢相瞒,今夜此来,确是有事相求。”方昀闻言一揖,就着话头便道:“日前,陈知府于行宫冒犯圣驾一事,您必是知晓了的。而今,此事艰危,恳请恩师斡旋。”言毕,即是撩袍欲跪。却被高士奇抬臂挡了,只得用目光恳恳相望,甚多希冀之色。高士奇一度留意审视着方昀,心思早已是翻覆了数遍,尽管当日对陈鹏年一事确有诸多存疑,然这趟浑水尚摸不清底细,怎好随便去接茬,遂笑笑,开言辞道:“老夫身无长才,眼下又是个致仕赋闲之人,不过蒙圣上顾念旧情,恩赏侍驾从游。于地方吏员委任处分之事上,如何可擅越置评?况,陈鹏年处事不谨,侍驾不周乃是实罪,你不是不知。”目含深意掠过一眼,轻拍上方昀其肩,踱了两步,叹道:“复希啊,今日在我这说说便罢,出了这门,不应去犯这忌讳啊。”
相似小说推荐
-
桃花书生 (武行) 一个与世无争的书生,一段接踵而至的艳遇人生。面对着:铁血公主的柔情,神宫仙子的寻情,俏婢丫鬟的恋情,杀人魔女...
-
雅骚 (贼道三痴) 起点VIP2013.08.19完结穿越到万历四十年,既想吃喝玩乐,又想直线救国。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情趣和矛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