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原等人来到织造衙门前,请门房通报,那门子道:“公公今日不见客,先前布政使大人请喝酒都没去。”
张原道:“在下是从绍兴山阴来的,上月钟公公应按察司张分守之邀去山阴赏灯,在下有幸与钟公公同座饮酒,钟公公吩咐在下若来杭州,一定来拜见他,所以在下便来了。”
门子一听,是有这么回事,钟公公是去了山阴,回来还夸说山阴龙山放灯天下无双,门子打量了张原两眼,问张原可有名刺,张原道:“在下仓促前来,未备名刺——”
门子的脸顿时便拉长了,冷笑道:“就是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大人要见钟公公也必须先递名帖,你却让我空口去通报——”
张原向秦民屏使个眼色,秦民屏心领神会,上前将二两银子塞在门子手里,那门子捏了捏手中银子,心下暗喜,脸色顿缓,说道:“没名刺还是不行啊。”
张原作揖道:“只说山阴张肃之族孙张原前来拜见钟公公,把这句话传到即可,在下不会自讨没趣,的确是钟公公说过要我来见他的。”
那门子得了二两银子,便道:“那我拼着挨责罚为张公子去通报一回。”便入内去了。
……
红罩灯,青帷幔,一个女伎在帷幔后吹箫,帷幔这边有一张黄花梨木圆桌,桌面嵌着大理石,杭州织造太监钟本华正在用晚餐,山珍海味吃惯了,现在转而喜欢清淡,两样鲜果、三盘肉肴、三盘蔬菜、还有鲜汤一品,斟一杯扬州雪酒,慢慢酌,慢慢下筷,慢慢咀嚼,两个美婢一左一右小心翼翼侍候,帷幔后传来如水一般的箫声,在这样的情境下用餐,钟太监感觉自己很有品位,不是一个俗人——
门外有人趁着箫声暂歇的空隙轻唤道:“公公,有个山阴来的少年说要拜见公公,少年自称是张肃之的族孙,名叫张原,说公公准许他前来拜见的。”
钟太监面露微笑,点头道:“不俗,不俗,咱家正觉得心中诗意澎湃,这少年却凑趣来了——让他进来,径来这里见我。”放下筷子,悠然想起那夜龙山璀璨的灯火,还有那“柳絮飞来片片红”的绝妙佳句——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湖功德主
杭州织造局官署,峻宇宏开,重轩复道,到夜间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好像在办什么喜事一般,太监是这么喜热闹怕黑暗的吗?
张原跟着一个衙署小厮来到钟太监专用的膳堂,这是钟太监平日游宴之所,只见春堂三楹,阶墀朗朗,青砖铺地,丹垩雕刻,楼堂全用楠木建造,涂金染彩,极尽工巧,比之江南富户豪宅也不逊色——
小厮让张原在墀下稍等,他进去通报,片刻后出来道:“公公让你进去。”
张原在堂外就听到里面箫声细细了,这时步入膳堂,先看到门边摆放着两个半人高的龙泉窑蓍草大方瓶,插着大枝的桃花,疏密斜正,颇具意态——
钟太监坐在桌边看着张原进来,见张原顾盼插花,便笑吟吟开口道:“张公子,你看咱家亲手布置的插花如何?”
张原向钟太监遥遥一揖,便仔细观察这两瓶大插花,厅堂的插花用大瓶,故称大插花,说道:“单这两瓶插花,就可看出主人修养情趣,方瓶大枝,大气也;花枝上簇下蕃,俯仰高下,两蟠台接,各具意态,眼力也,想必公公为挑选这两枝桃花也走遍了西湖畔桃林吧?”
钟太监一听,大喜,知音啊,江南才子唯张原与咱家也,起身过来与张原一起重新欣赏这两瓶插花,先前没觉得,经张原这么一说,钟太监还真觉得自己选这两枝桃花是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这一个中年太监、一个少年书生谈论了一阵插花,钟太监方问:“张公子来武林何事,不会专为见咱家而来吧?”
张原道:“小子是去松江为姐夫祝寿,途经杭州,想起公公曾经允我前来拜访,所以问着路就来了。”
钟太监笑道:“只管来,以后无论是路过还是专来杭州有事,都要来见咱家,咱家喜欢看到你。”忽然想起一事,问:“本月不是县试吗,你考过了没有?”
张原道:“托公公洪福,侥幸中了个案首。”
“哈哈,案首,了不得,了不得。”钟太监大喜,深感自己有识人之明,笑呵呵道:“咱家那日初见你,就觉得你非同凡俗,满座诸公都不识‘柳絮飞来片片红’,就连咱家自己都一时记糊涂了,以为要出乖露丑了,独你朗朗诵来,论起来你是救了咱家一把——”
张原道:“那日就算小子没诵出那首诗,公公自己也会想起来的,在下呢,只能算是凑趣。”
钟太监点头道:“你不错,不骄不躁,且不说那日龙山的事,单这山阴县试案首岂是易得的,山阴乃才子之乡,你能在才子之乡脱颖而出,这是需要真才实学的,且看你府试如何,徐时进应该也是有点眼光的。”问:“你这时来,用过饭了没有?”
张原道:“不瞒公公,小子尚未用饭。”
钟太监笑道:“那就正好陪咱家小酌两杯。”叫人来把桌上酒菜撤去,另开一席,也只等了一刻时,时鲜果品、鲜洁菜肴、精面炊食一一端上来,摆上两只鹦鹉啄金杯,斟上宫廷御酒寒潭春,钟太监道:“得咱家专席宴请的,江南唯张公子一人。”
张原避席谢道:“公公抬爱,小子愧不敢当。”
钟太监摆手道:“不要客套,坐,坐,咱家当你是朋友一般,嗯,忘年交。”
饮酒闲谈,张原慢慢引导,从诗词歌赋渐渐转到朝廷政事,说道:“公公在杭州四年,百姓安居乐业,皆赞公公之德,小子这次在来杭州途中,听闻公公这几年重修了灵隐寺、湖心亭、静慈寺、三茅观、十锦塘诸寺庙,并开渠浚河,疏通水道,为城中百姓谋利,杭州百姓把公公与白乐天、苏东坡并列,称道公公为西湖功德主。”
钟太监喜不自胜,说道:“那些寺庙咱家是修了,可西湖功德主咱家岂敢当,咱家也是第一次听说。”
张原道:“面谀之词听不得,小子这是听杭州民众说的,代为传言,功德自在人心,百姓私下夸赞才是真正的得民心,平日歌功颂德,毕竟假话多。”
钟太监连连点头,感慨道:“咱家只不过修了几座寺院,百姓就如此盛赞咱家,实在是愧不敢当。”
张原道:“百姓都说钟公公仁义,在杭州从不扰民,担心公公回京后另调其他太监来,怕就没这么好的日子过,还把钟公公与苏州织造孙公公相比,说孙公公在苏州横征暴敛闹得商人罢市、织户逃散,据说还激起了民变是吗?”
钟太监点头道:“孙隆啊,苏州民变闹得很大,惊动了万岁爷,孙隆也差点掉脑袋,其实孙隆这人极有才学,并非凶恶之人,只是有些事操之过急,才酿成大祸,还好万岁爷宠他,没过分追究,不然就悲惨了。”
张原道:“能被派往各地织造、监税的公公都是深得皇帝信任的,也都很有才学,不输于科举出身的官吏,公公就是明证。”
这话钟太监爱听,说道:“世人都道我们内官不学无术,其实内官也是要读书的,不读书的内官只能干些粗活,咱家十四岁入宫,在内书堂勤学苦读,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有内官十才子之称。”
张原心道:“太监也有十才子啊。”问:“不知哪些内官能与公公并称十才子?”
钟太监道:“先前说的孙隆便是其一,孙隆很有才学,能书善画,他制的一种叫‘清谨堂墨’连万岁爷都爱用,除了孙隆外,还有王安、刘若愚,都极有才学——”
王安这个名字很耳熟,王安是当今皇太子的伴读,万历皇帝驾崩,光宗即位后擢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就是王安提拔上来的,后来反而害死了王安;刘若愚也很有名,是唯一有著作传世的太监,书名《酌中志》,记述宫闱内廷之事甚悉——
张原问:“那云南矿监邱公公是不是十才子之一?”
钟太监笑了起来:“邱乘云啊,只能算是会识字,咦,你识得邱乘云?”
张原道:“我也是今日才听说邱公公之名,小子在运河埠口遇到先祖昔年提刑云南时的一位故人后裔,就是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之妻秦氏与其幼子马祥麒,说是要进京告御状,控诉邱公公——”
钟太监忙问:“所为何事?”
张原道:“邱公公押解矿银路过石柱,向土官马千乘索要迎送银三千两,又要马千乘伐取大紫杉一千株运至其官署备用,运输一千株数人合抱的大紫杉去云南,那要多少人力,马千乘一怒之下,银子、紫杉都不给,邱公公到了重庆府,就说马千乘劫了他五万两官银,召马千乘去审讯,竟下云阳狱——当然,这都是秦氏与其弟秦民屏的一面之词,小子不知真确。”
钟太监皱眉道:“邱乘云这人咱家是知道他的,比较贪吝,这事怕是不假——你说那马千乘夫人带着幼子要进京告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