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
看着倒在地上的一地的流寇尸体,累得满头大汗的李源不甘心的朝地上狠狠的吐了口唾沫不甘心的骂道:“真他娘的晦气,竟然让这些流寇给跑了!”
虽然在此次战斗中他们杀死了五十多名流寇,但却让他们的首脑给跑掉了,使得李源此次的功劳不免大打则扣,这让他感到十分遗憾。
望着院子里一地的尸体,李源又检查了己方的伤亡情况,除了重伤三名外,其余的十多名伤员都属于轻伤,这让李源的心微微放了下来,要是伤亡太大千户大人可是要骂娘的。
正当李源准备吩咐士卒们把受伤的士卒送到后面去救治时,门外又发出了咣当的响声门户大开,原来是增援的官兵赶到了...............
感谢氏族部落领袖的打赏!
第九十八章 魏蔓葶的担心
青州知府衙门
随着这几日流民的渐渐撤离,青州的城里也渐渐结束了原先那种无秩序的状态,青州知府衙门也逐渐恢复了对青州城的控制,今天我们的魏知府也终于回到衙门办公了。
刚从金光寺回到知府衙门的魏同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衙门那那一地的垃圾和好几堆尚未燃尽的火堆以及一堆堆的烧过的灰烬,数十名衙役正和一些杂役正在一起清理垃圾。魏同年看到这样的情景后眉头不为人知的悄悄皱了皱,他从这里就可以推断出原先这里是多么的混乱和无序,以及当时舍粥的场面是多么的拥挤。
当魏同年下了轿踏入内院后,他的小妾柔娘和女儿魏蔓葶就迎了上来施礼道:“恭迎老爷(父亲大人)回府。”
“不必多礼,这几日老夫都在金光寺,让你们在这里受惊了。”魏同年上前扶起了他们。
柔娘轻声说道:“老爷不必介怀,这几日府中一切安好,再说了庞千户也拍了军士日夜在府外看守,严禁流民和无关人等靠近府衙,是以我和婉婷过得很好。”
“哦?那庞刚还派人在府衙看守?”魏同年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解的问道:“老夫在临走前不是派了杨捕头带人在附近巡逻看护吗?怎么那庞刚还会多此一举的派人在附近巡视看守呢?”
“杨捕头..........”一提到杨捕头柔娘的的脸上就现出了一丝不快,只是生性弱弱的她不想在丈夫面前说丈夫下属的坏话,最后只是用了一句轻哼来表示的她的不满。
看到柔娘的神情魏同年心中愈发的不满了,脸色微微一沉:“蔓葶,你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魏蔓葶不敢隐瞒,连忙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出来,原来就在庞刚在知府衙门舍粥的那几天里,由于流民大量涌入知府衙门附近,治安也一度变得十分混乱,前日有数十名胆大包天的流民竟然翻过了知府衙门后院的高墙,正好被知府后院里的几名仆役看到,他们赶紧通知了正在衙门外当值的杨捕头。
可是当杨捕头带着几名衙役赶到准备抓住这数十名流民时,竟然遭到这些流民的反抗,杨捕头和几名衙役被寡不敌众之下竟然撒开了脚丫子就跑,把魏同年上下一家数十口的家眷就给仍给了那些流民。正当情况危急的时候,正好庞刚带着一队士卒正好经过,见状后把那些胆大包天的流民给抓了起来送进了知府衙门的大牢里,这才免了一场大祸。
听到这里魏同年的额头不禁渗出了一层冷汗,想不到自己不在的这几日里竟然拿会出现这种事情,要是让这数十名无法无天的暴徒冲进自己的府内,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时,魏蔓葶说道:“父亲,此次我和柔姨幸得庞千户之助才能免遭暴徒侵犯,他可是对我们有大恩啊。”
魏同年沉吟了一会才问道:“现在庞刚还在青州城里吗?”
魏蔓葶说道:“这个女儿也不知晓,但是孩儿认为受人滴水之恩自当以涌泉相报,庞千户此番使得魏府免遭一劫,您可要好好谢谢人家才是。”
魏同年叹息道:“这个老夫又何尝不知晓?只是这个庞刚此番把整个青州城里的富户士绅全都得罪了个遍,能不能逃过此劫尚未可知,只怕老夫也是有心无力啊。”
“什么?这到此是怎么回事?”魏同年的话一出口,一旁的柔娘和魏蔓葶同时一惊,连忙齐声追问起来。
魏同年把自己和宋兴和派庞刚在青州筹粮,而庞刚却一举杀了郑家家主并胁迫青州城里的富户士绅们捐粮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最后才叹道:“只怕现在那些士绅们弹劾庞刚的状纸已经到了济南府里了吧。”
“什么,竟有此事!”一直呆在深宅大院里的柔娘和魏蔓葶还是第一次听说了庞刚这几日干下的的“丰功伟绩”,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俏脸也齐齐变色。
过了良久魏蔓葶才不满的责怪道:“先前父亲大人和宋指挥使把庞千户推了出去挡灾,现在人家出了事情您和宋指挥使却置身事外,此绝非君子所为。”
魏同年听到女儿责怪老脸不禁一红,这件事却是自己和宋兴和做得不厚道,确实有过河拆桥之嫌。
他灿灿的说道:“非是老夫不管,只是此时已经超出了老夫与宋指挥使的能力范围,青州城里数十位士绅的联名状告可是非同小可。原本宋指挥使对他也极为欣赏,但现在宋指挥使也不敢趟这趟浑水,能不能逃过此劫只能看庞刚的运道了。”
魏蔓葶听了父亲的话后也沉默起来,从小生长在官宦家庭的她自然知道此时非同小可,别说庞刚一个小小的五品千户了,就算是山东巡抚摊上这样的事也得弄得手忙脚乱。从理智上来说魏同年和宋兴和对此事进行回避那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从道义上来讲却是及其不道德的。此时的魏婉婷也陷入了理智和道义之间的纠葛里。
就在魏同年和魏蔓葶一家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高一功和李过带着十多名流寇已经逃出了青州城,窜入了青州郊外的荒野中,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发现了行踪的他们在青州城里四处乱窜,而灵山卫的军士们也在四处追捕他们,他们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了青州城,只是一清点人数后只剩下了十多人,惨重的孙氏让高一功这员闯军中的猛将也不禁泪如雨下。
“高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个仇我们且先记下,等将来我们率领大军攻下青州再报这个仇也不迟!”一旁的李过看到高一功这个汉子竟然哭得如此伤心心下也不禁凄然,连忙安慰起来,“至少我们知道了此次咱们栽在了灵山卫的手上,待到我们回到闯王麾下时再求闯王为我们报仇也不迟。”
高一功一咬牙点了点头,回头深深的望了青州城一眼,就是从今天开始,他记住了青州有一个灵山卫,记住了灵山卫千户庞刚的名字。
上架感言,大家进来看看!
一眨眼一个半月过去,《明末行》就到了上架的时间了,在明末行上传的这段时间以来,阿顶受到了许多新老书友的帮助,以及编辑叮咚的大力支持,阿顶千言万语感激的话汇成了两个字,那就是谢谢!
明天就要上架了,今天也是明末行发布公众章节的最后一天,在这里阿顶的心里颇为忐忑,也很紧张。说实话,明末行的收藏成绩非但不好,而且还很惨淡,比起别人上万甚至是数万的收藏明末行的收藏数量只是可怜的四位数,阿顶也知道许多看完公众章节读者待明末行上架后就会把这本书抛下或者就到别的网站看这本书去了。
但是阿顶希望有条件订阅的朋友还请支持正版,看正版书并不贵,初级VIP订阅一章节才九分钱,至于高级VIP订阅的话的就更少了,也不过才六分钱。就算书友一天看十本书一天也不过几毛钱或者是一块钱的事情。
写手的生活是枯燥的,也是无趣的,每天对着电脑敲打键盘,努力转动着脑筋构思着每一个情节和细节,再把它们变成文字呈现在读者,这就是写手每天要做得工作,这也是很多写手都自嘲为苦逼码字工的原因,因为写手的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阿顶自从去年的那本《军阀》开始,已经当了一年的写手,由于缺乏活动,代价就是体重噌噌的往上涨了三十斤。
阿顶说了这么多大家看得出阿顶想要说的意思了吗?是的,那就是求订阅,在起点无论任何写手,他们码字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和养家,这也是我们码字的最主要的目的,如果没有了大家的订阅任何写手都支持不下去。
阿顶也要养家,所以看阿顶这本书的朋友们,阿顶请你们每天能少抽一根烟,把这个根烟换成订阅阿顶这本书的起点币吧,阿顶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最后阿顶在这里大声疾呼,求订阅!求包养!
第三十八章 不欢而散(求推荐)
庞刚赏赐了众士卒,郝大用和灵山卫的众军也不例外,大营里人人喜气洋洋,众军士都喜笑颜开,只是却有某些军官对庞刚独占了四成的缴获甚为不满,郝大用手下的夜不收头领黑铁就是其中之一,在郝大用召开的庆功宴中不时用不忿的眼神盯着庞刚。